新课标福建省2020届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练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17.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练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乔布斯是一位深谋远虑
....、极具魄力并且成就非凡的人。

他主持开发的技术已经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

②皇家马德里队有万夫不当之勇,我们在思想上不能麻痹大意,还需要找一个很好的教练来
运筹划策
....,方能在三个月后的对决中取胜。

③4月25日,媒体传来一条石破天惊
....的消息:虽然贫穷但生活安宁的南亚内陆山区国家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

④对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有很多的话想说。

但谁都不想第一个开口,那我就先说说我的一家
..
之言
..吧!
⑤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生存环境江河日下
....。

如今各国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⑥保存至今的端木遗风
....,能让我们追寻到清明节的发展轨迹并探求到这一节日渐被淡忘的本来含义。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2.(2016安徽四校二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昨天,世界各大媒体对这次巴黎暴恐袭击事件都在显要位置做了详细报道,分析人士认为,
这次事件是由恐怖组织IS策划实施。

B.大型谍战剧《伪装者》自在湖南卫视热播以来,不少女粉丝的心被剧中人物“明台”的扮
演者胡歌俘获。

C.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保存最好、结构最
完整、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D.中国人民挺起凛然正义的铮铮铁骨,筑起中华民族新的长城,依靠全民抗战,赢得了近代以
来中国抗击外辱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石印术的出现,复制技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种复制方法第一次②使
它的产品一如既往地大批销入市场, ③以日新月异的形式构造投放到市场。

④石印
术的出现使得线画艺术能解释性地去表现日常生活, ⑤ 开始和印刷术并驾齐驱。

⑥ 在石印术发明后不到几十年的光影中,照相摄影便超过了石印术。

4.(2016重庆二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泥石流的形成通常要具备一些必要条件。

松散土体的多少决定了泥石流规模及破坏力的大小,①
,再大的暴雨也只能形成洪水,其破坏力及对河道的侵蚀力都远低于泥石流。

② ,使得泥石流流体具有足够大的势能,对泥石流的流速及冲出距离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 ,没有水就不会启动并形成泥石流,多数泥石流的水动力来自强降雨过程。

5.(2016吉林长春二模)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6分)
长春市某大学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统计表
(1)根据图表数据,结合三方面情况,得出一个相关结论。

(不超过30字)(3分)
答:
(2)根据图表数据,从统计项目中任选一个,提出一条意见或建议。

(不超过30字)(3分) 答:
二、名句名篇默写(5分)
6.(2016江淮十校三模,改编)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诗经·氓》中,“, ”两句是女主人公以河为喻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

(2)李白的《蜀道难》中,“”句描写了激流、瀑布喧嚣的景象。

(3)韩愈在《师说》中,用“, ”两句话说明“童子之师”的做法与自己所说的老师有根本区别。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7.(2016四川成都一诊,改编)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11分)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①,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称②不能荐,羞为献纳臣③。

[注] 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②称:称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

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怜君不得意”中由一“怜”字引出,“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

这句只写了丘为,没有写诗人自己。

B.“况复柳条春”中“况复”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

“柳条春”暗含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

C.颔联写了苏秦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

一“尽”、一“新”,两相映照,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

D.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

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

E.尾联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愤,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2016山西太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9分)
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城人也。

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

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太
初所杀。

谧系尚方,孝武平京邑,乃得出。

解褐
..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

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

即位,以为骠骑参军。

谧转尚书度支郎,俄迁右丞,兼
比部郎。

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

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服大功
..。


丞孙夐重奏:“《礼记
..》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

其未许嫁者,则二十而笄。

射慈云十九犹为殇。

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

”博士太常以下结免赎论,谧坐杖督五十,夺劳百日。

谧又奏:“夐先不研辨,混同谬议。

准以事例,亦宜及咎。

”夐又结免赎论。

诏“可”。

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

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

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

为有司所奏,征还。

明帝崩,遇赦得免。

为正员郎,右军将军。

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

性流俗,善趋势利。

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

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

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

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谧才长刀笔,所在事办。

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

世祖即位,谧又不迁官,以此怨望。

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
..又非才,公今欲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

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

(节选自《南齐书·列传十二》,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B.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C.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D.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

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这里代指官服。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C.大功,这里指服丧九个月穿的丧服。

古代丧服分为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为不同的亲属服丧要穿相应的丧服。

D.东宫,在古代一般指太子居地,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亦借指太子。

《诗经》有“东宫之妹,邢侯之姨”的诗句,说明至少在东周时,东宫就借指太子了。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谧做辅国行参军和于湖令时,尽职尽责。

宋明帝当初担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力侍奉,被明帝当作亲信看待,后明帝即位,让江谧担任骠骑参军。

B.当时左丞孙夐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后,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夐附和错误议论,当追究其责任,使得孙夐也受到惩罚。

C.江谧秉性鄙俗,善于逢迎。

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

D.江谧长于文案,办事能力强。

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

世祖即位,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满,下令赐死。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

(5分)
译文:
(2)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

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5分)
译文:
答案全解全析
1.B ①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②运筹划策: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③石破天惊: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

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用错对象。

④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论述,也泛
指一个学派或个人的理论、说法。

用错对象。

⑤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⑥端木遗风:指孔子的弟子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之风。

望文生义。

2.D A.语序不当,应改为“世界各大媒体都在显要位置对这次巴黎暴恐袭击事件做了详细报道”。

B.结构混乱,前句主语为“大型谍战剧《伪装者》”,后句主语中途易辙,变成“不少女粉丝的心”,造成句子结构混乱,应将“自”移到句首。

C.主宾搭配不当,句子主干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是西汉列侯墓园”。

3.A “出现”与“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应该是伴随着的,所以第一空应该填“随着”;第二空和第三空,是表示递进关系,故填入“不仅……而且……”,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A。

4.答案①若区域内没有足够多的松散土体②陡峭的地形条件形成的垂直高差③足够的水动力是泥石流的主要诱因
解析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语段的意思和空格前后的内容。

第①处,前文写松散土体与泥
石流规模和破坏力的关系,后文写暴雨只能形成洪水,由此可以知道第①处应填与“若区域内没有足够多的松散土体”意思相同的语句;第②处,后文写“使得泥石流流体具有足够大的势能”,可以看出空格处的内容应与地形有关系;第③处,后文写“没有水就不会启动……过程”,那么空格处应该填与“足够的水动力是泥石流的主要诱因”意思相同的语句。

5.答案(1)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过长,上课期间更加频繁,且主要用于聊天。

(3分) (2)每周使用微信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既影响学习又伤害眼睛;不应该在上课时使用微信,既违犯课堂纪律又影响学习效果;应利用微信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聊天上。

(任选一个统计项目提出建议,表述合理即可)(3分)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把握相关的数据以及数据体现的意义。

从一周平均每天使用
微信的时长、一周每天使用微信的时段和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三个方面考虑,从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结论可以从三个角度得出,即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时间过长、上课时使用微信频繁以及主要用途是聊天。

提建议或意见时,可以从大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的角度切入,规劝大学生要少使用微信,多学习等。

6.答案(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2)飞湍瀑流争喧豗(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7.答案(1)AC
(2)①对丘为落第的同情。

首联用一“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颔联表现对丘为盘资耗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

(2分)②尾联表达了诗人自愧不
如孔融,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的自责。

(2分)同时“羞”中寓愤,暗含着对贤才遭弃的愤慨。

(2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A.“这句只写了丘为,没有写诗人自己”错误,这句中既有丘为又有诗人自己。

C.“颔联写了苏秦”错误,颔联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

(2)首联用“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柳条春”暗写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送别之际,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

第二联用典。

以苏秦作比,一“尽”、一“新”,两相映照,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

尾联,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愤,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

情绪由怏怏惜别转到深深内疚,以至于牢骚不平,激昂慷慨。

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着重抒发的是对人才的爱惜以及由此引出的对黑暗政治的激愤。

8.C 先粗通大意,然后根据“朝野”“谧”“景素”“苍梧王”等代词做主语位于句首、“怀疑惑”不能分开等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9.A “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10.D 世祖赐死江谧,是因为江谧的挑拨离间。

11.答案(1)僧遵道人与江谧交情深厚,跟随江谧一起到郡上任所,因小事犯了过错,就被关进郡狱让他挨饿。

(2)江谧是个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确实不能和贵族这类人竞争高低等级。

然而他很有才干,可以托付重任,可提升他执掌吏部。

解析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实词要字字落实,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

得分
点:(1)“款”,(交情等)深厚,1分;“莅”,到任,1分;“系”,拘禁,1分;句意通顺2分。

(2)“诚”,确实,1分;“侪”,辈、类,1分;“委遇”,托付重任,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江谧字令和,是济阳考城人。

祖父江秉之,曾任临海太守,是宋代有名的清正官吏。

父亲江徽,任尚书都官郎,吴县县令,为刘劭(太初)所杀。

江谧当时被关押在尚方署,孝武帝平定京城后,才被放出来。

初仕任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县令,为官精干称职。

宋明帝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身侍奉,被明帝当作亲信看待。

明帝做皇帝后,任江谧为骠骑参军。

江谧转任尚书度支郎,不久迁任右丞,兼比部郎。

泰始四年(468),江夏王刘义恭的第十五个女儿死掉了,当时十九岁,尚未行笄礼。

礼官讨论应按成人行葬礼,诸王着“大功”丧服。

左丞孙夐特别上奏说:“《礼记》上说女子十五而笄,郑玄解释为此是针对已许嫁的女子而言的。

至于未许嫁的
女子,则二十岁行笄礼。

射慈说十九岁死仍然属于殇。

因此礼官的决定不合经典,没有根据。

”朝廷决定博士太常以下礼官都检讨认错,江谧因此受到杖责五十,并停职百日。

江谧又上奏说:“孙夐事先没进行研究辨析,混同谬议。

按照惯例,也应受责罚。

”于是孙夐又检讨认罪。

皇上下诏“可以”。

后来江谧出任建平王刘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为政苛刻。

僧遵道人与江谧交情深厚,跟随江谧一起到郡上任所,因小事犯了过错,就被关进郡狱让他挨饿。

僧遵撕衣为食,三件衣服都吃完了,便被活活饿死。

此事被有关部门揭发,江谧被调回京城听候处理。

明帝驾崩后,江谧遇赦幸免。

后任正员郎,右军将军。

太祖萧道成统领南兖州时,任江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都任游击将军。

江谧品性流俗,善于趋利附势。

元徽末年,朝野都有心拥戴建平王刘景素,江谧便使劲巴结景素,后来景素失败,江谧差点丢了性命。

苍梧王被废以后,人心还没安定,江谧便独自竭诚归服太祖,被任命为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建元三年,任左民尚书。

诸位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都让江谧来安排。

不久皇上下敕说:“江谧是个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确实不能和贵族这类人竞争高低等级。

然而他很有才干,可以托付重任,可提升他执掌吏部。

”江谧长于刑法诉讼,他分管的部门很有成绩。

太祖驾崩时,江谧推说有病不入内殿,众人都推测他是因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而心怀不满。

世祖萧赜做皇帝后,江谧没有被升官,因此更加怨恨。

后来世祖生病,江谧去见豫章王萧嶷,鼓动说:“皇上这病是没指望了,太子又没什么才能,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呢?”世祖知道后,让江谧出京去任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

还没出发,皇上又命御史中丞沈冲揭发江谧前后罪行,下诏赐死,当时江谧五十二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