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第一中学(高中)高一 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考试(物理)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南京市第一中学(高中)高一 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考试(物理)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1v 、1a 表示物体在10t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2v 、2a 表示物体在12t t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1v 与2v 方向相同,1a 与2a 方向相反
B .1v 与2v 方向相反,1a 与2a 方向相同
C .1v 与2v 方向相反,1a 与2a 方向相反
D .1v 与2v 方向相同,1a 与2a 方向相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
B .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C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
D .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 .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4.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内的鸡毛、铜钱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能表示铜钱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
B .
C .
D .
5.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 车和b 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 和曲线b .t =3s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t =3s 时,两车具有共同的加速度
B .在运动过程中,b 车始终没有超过a 车
C .a 车做匀速运动,b 车做加速运动
D .在0-3s 的时间内,a 车的平均速度比b 车的大
6.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若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类比成( )
A .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 .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7.现有八个描述运动的物理量:①位移;②路程;③时间;④瞬时速度;⑤平均速度;⑥速率;⑦速度变 化量;⑧加速度.全部是矢量的组合是( )
A .①②④⑤⑥
B .①⑤⑥⑦⑧
C .④⑤⑥⑦⑧
D .①④⑤⑦⑧
8.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 ,照相机本次拍照曝光时间为21.510s ,由此估算出位置A 距石子下落起始位置的距离为( )
A .1.6m
B .2.5m
C .3.2m
D .4.5m
9.质量为50kg 的乘客乘坐电梯从四层到一层,电梯自四层启动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 2,则电梯启动时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 ( )( g=10m/s 2)
A .530N
B .500N
C .450N
D .470N 10.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时刻开始,物体的
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和,由此可知
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11.在一平直路段检测某品牌汽车的运动性能时,通过传感器发现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汽车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
A.无摩擦力
B.支持力大小为(m+M)g
C.支持力大小为(M+m)g+Fsinθ
D.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
13.如图所示,在京昆高速公路266km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精准抓拍车辆超速,以及测量运动过程中车辆的加速度.若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55m,此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于紧急情况而刹车,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恰好停止,且此时A、B相距335m,已知超声波的声速为340m/s,则汽车刹车前的正常行驶速度大小为
A.30m/s B.20m/s C.10m/s D.无法确定
14.如图所示是某商场安装的智能化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

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顾客受到的支持力总是大于重力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15.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

一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端,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

小球从开始压缩弹簧至最低点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变化情况是()
A.合外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B.合外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合外力一直变大,速度一直变小
D.合外力一直变小,速度一直变小
16.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现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体上,且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则()
A.斜面所受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一直沿斜面向下
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可能为零
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17.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

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1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属于矢量的是()
A.路程和位移
B.速度和时间
C.质量和长度
D.力和加速度
19.如图所示,汽车里有一水平放置的硅胶魔力贴,魔力贴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花瓶.若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花瓶受到三个力
B.因为汽车向前开,所以摩擦力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
C.小花瓶所受的合力为零
D.魔力贴对小花瓶的摩擦力大小为mg
20.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x=5t+t2(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那么3s时物体的速度是( )
A.7m/s B.9m/s
C.11m/s D.8m/s
二、多选题
2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轻绳悬挂在空中,其中轻绳OA与水平线夹角 保持不变,轻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缓慢向上转动(O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轻绳OA的张力大小将一直变小
B.轻绳OA的张力大小先变小后变大
C.轻绳OB的张力大小将一直变小
D.轻绳OB的张力大小先变小后变大
22.某升降机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以10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40 m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重物从绳子断开到落地过程(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A.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45 m
B.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5 s
C.落地速度的大小为10 m/s
D.落地速度的大小为30 m/s
23.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bd=10m,bc=2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
A.v b=29m/s B.v c =3m/s
C.cd:de=16∶9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5s
2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m、m的两个可看成质点的小球A、B,中间用一细线连接,小球A由细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小球B由细线拴接于墙角的C点,初始时刻,细线OA与细线BC垂直,细线OA与竖直方向成37°角,若保持A球位置不动,而将BC线的C 端沿水平方向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移动前,细线OA中的张力大小为3.2mg
B.移动过程中,细线OA中的张力保持不变
C.移动过程中,细线BC中的张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移动过程中,细线BC中的张力逐渐增大
25.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和质量分布均匀的细绳,两端各系一个质量都为m的小环,小环套在固定水平杆上,两环静止时,绳子过环与细绳结点P、Q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已知绳子的质量也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两环静止时
A.每个环对杆的压力大小为mg
B.绳子最低点处的弹力的大小为
tan
2 mg
C.水平杆对每个环的摩擦力大小为mgtanθ
D.两环之间的距离增大,杆对环的摩擦力增大
26.汽车自O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5s钟内分别经过A、B两根电杆,己知A、B电杆相距50m,车经过电杆B时的速率是15m/s,则
()
A.经过A杆时的速率是5m/s
B.车的加速度是2
1.5m/s
C.A、O间距离是6.25m
D.车从出发到B所用的时间是9s.
27.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2m的小物块A相连,质量为m的小物块B紧靠A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从t=0时开始,对B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B始终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A、B分离.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θ、m、x0、a均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从开始到物块A、B分离所用的时间
B.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物块A、B分离时的速度大小
C.物块A、B分离时,弹簧的弹力恰好为零
D.物块A、B分离后,物块A开始减速
28.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
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三、实验题
29.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
(2)如图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为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则木块在通过第一个计数点的速度的大小v=_______m/s,加速度的大小a= 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0.某研究小组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实验中,
(1)下图是四位同学释放纸带瞬间的照片,你认为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A B C D
(2)关于接通电源和放手让重物运动的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接通电源和放手应同时 B.先放手后接通电源
C.先接通电源后放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通过纸袋测量发现加速度只有9.3 m/s2,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就可以) 31.关于“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P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用两把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把结点P拉到位置O.
(1)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B.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允许变动
C.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一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2)从图可读得弹簧秤B的示数为______N.
(3)为了更准确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采用作力的______(填“图示”或“示意图”)来表示分力与合力.
(4)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已知力1F和2F,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1F、2F与F的夹角分别为1θ和2θ,下列关于1F、2F、F、
1θ、2θ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 .14N F =
B .12N F =
C .145θ=︒
D .12θθ<
32.为了测量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社码实验得得出了砝码得质量m 与弹簧长度l 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
出.(g=10m/s 2)
(1)作出m-l 的关系图线: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___(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四、解答题
33.一汽车以10 m/s 的速度在匀速运动,前方遇到红灯将刹车,刹车的加速度是2.5 m/s 2,求:
(1)刹车2 s 后的速度?
(2)刹车后6 s 内的位移?
(3)刹车后第3 s 内的平均速度?
34.冬季我国多地都出现了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设有一辆汽车在能见度较低的雾霾天气里以54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看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故障车,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5s,刹车后汽车匀减速前进,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5m/s 2,最后停在故障车前1.5m 处,避免了一场事故.求:
(1)司机发现故障车后,经过5秒汽车的位移?
(2)从司机发现故障车到停下来的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
(3)要避免这场事故,司机的反应时间不能超过多长时间?
35.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θ的斜面,结果最后静止在斜面上,如右图所示,在第1 s 内位移为6 m ,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 内位移为2 m ,求: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多少时间.
36.一辆汽车正在以20m/s 的速度行驶,遇到危险情况后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刹车后它在第3秒内比第4秒内多运动了4m ,求
(1)它刹车过程的加速度是多少?
(2)它在6s 内的位移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看出,在20t ~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速度方向没有变化,则1v 与2v 方向相同.在10t ~时间内图线的斜率是正值,则加速度1a 为正值,在12t t ~时间内图线的斜率为负值,加速度2a 与为负值,则1a 与2a 方向相反.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弹力的是由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故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的微小形变产生的,故A 错误;
BC.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产生弹性形变、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故可知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并一定有摩擦力,故B 错误,C 错误;
D. 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的作用,故D 正确。

3.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造成弹力形变是因为施力物体形变造成的.木块收到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形变造成,所以A 错B 对;同理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竹竿形变造成,C 错;电线受到的拉力为电灯的形变造成,D 错.
考点:弹力的形变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造成弹力是因为施力物体形变造成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v=gt可知,自由落体运动中下落的速度和时间成正比,故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

A. 图像与分析相符,故A正确。

B. 图像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 图像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图像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在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斜率相同,所以两车具有相同的速度,而不是加速度,A错误
B.位移时间图像,纵坐标表示距原点的距离,通过图像可知,b车始终没有超过a车,B正确
C.通过图像可知,b车斜率在减小,速度在减小,所以b车做减速运动,C错误
D.纵轴的变化量代表位移,所以在0-3s的时间内,a的位移小于b的位移,所以a的平均速度小,D错误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中“上涨”类比为速度增大,“减缓”类比为加速度减小,所以“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为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即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D
解析:D
【解析】
位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它们都是矢量;路程、时间、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们是标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在曝光的时间内,物体下降了大约有两层砖的厚度,即12cm(0.12m),曝光时间为1.5×10−2s ,设经过A 点的速度为v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
212
h vt gt =+
代入数据解得: v =8.0m/s
由22v gh =可得下降的高度大约为h ,则:
22
8.0m 3.2m 2210
v h g ===⨯ A. 1.6m .故A 项错误;
B. 2.5m .故B 项错误;
C. 3.2m .故C 项正确;
D. 4.5m .故D 项错误.
9.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电梯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向下,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N ma -=,解得()470N N mg ma =-=,故D 正确
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图可得:

得: 对比可得
,a=1m/s 2,v 0=0.5m/s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点睛】
由图象写出与t 的关系式,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到加速度和初速度,从而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2012
x v t at =+,可知质点的初速度为05m/s v =,加速度22m/s a =;
A 、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为:
2151m 1m 6m x ⨯+==
故A 错误;
B 、物体前2s 内的位移为:
2252m 2m 14m x ⨯+==
所以其平均速度为:
2214m/s 7m/s 2
v x t ==
= 故B 错误;
C 、根据公式2x a T ∆=可知: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为:
22
2m 2m 1x a T ∆==⨯= 故C 错误;
D 、根据加速度公式∆=∆v a t
可知: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为: 21m/s 2m/s v a t ∆=∆=⨯=
故选项D 正确。

12.D
解析:D
【解析】
以物体和斜面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总重力(M+m )g 、拉力F 、地面的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f=Fcosθ,方向水平向左;
竖直方向:N+Fsinθ=(M+m )g ,解得:N=(M+m )g-Fsinθ,f=Fcosθ,故D 正确。

点晴:本题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为零,可以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简单方便,也可以采用隔离法研究。

13.C
解析:C
【解析】超声波从B 发出到A 与被A 反射到被B 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在整个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355-335m=20m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开始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所以x 1=5m ,x 2=15m ,则超声波被A 接收时,AB 的位移x′=335+5m=340m,所以超声波从B 发出到被A 接收所需的时间x T v ='声
,则22t T s ==,根据2x aT ∆=得, 2210x m a s T
∆== ,故C 正确。

点晴: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运动过程,抓住超声波从B 发出到A 与被A 反射到被B 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行求解。

14.D
解析:D
【解析】以人为研究对象,匀速运动时,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处于加速运动时,人受到静摩擦力、重力、支持力三个力的作用下,故A 错误;顾客处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支持力才大于重力,故B 错误;顾客处于加速运动时,人受到静摩擦力、重力、支持力三个力的作用下,则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上方,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其作用力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定律可知,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故D 正确;C 错误.故选D .
点睛:正确解答本题要掌握: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明确超重和失重的实质,理解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15.A
解析:A
【解析】设小球所受的弹力为F ,当小球刚接触弹簧时,F 竖直向上且由零逐渐增大,所以合力F 合=mg-F ,方向向下,且随小球的下降逐渐减小,即加速度向下且逐渐减小,所以小球向下做加速运动;当F=mg ,加速度为0,速度达到最大;小球继续向下运动,弹力F 继续增大,合力F 合=F-mg ,方向向上,且继续增大,即加速度向上且逐渐增大,所以小球向下做减速运动,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0,合力到达最大值,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
点睛:此题的难点在于判断速度的变化情况,应注意: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加;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少.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C .因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始终为零不变,选项C 错误; AB
D .开始时,物体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当施加力F 后,由平衡知识可知
Fcosθ+f =Gsinθ;F 增大时,f 先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加,故D 正确,AB 错误。

故选D 。

17.C
解析:C
【解析】玻璃筒内有空气时,形状和质量都不同的几个物体不同时下落,是因为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不同,导致加速度不同.故AB 错误.玻璃筒内没有空气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因为高度相同,加速度都为g ,所以下落一样快.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玻璃筒内没有空气时,物体不受阻力,仅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都是同时落地.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A 错误;
B .速度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B 错误;
C .质量和长度都是标量,故C 错误;
D .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矢量和标量的明显区别是矢量有方向,而标量没有方向,两者的运算法则也不同.
19.C
解析:C
【解析】
A 、C 、D 项:对小花瓶受力分析可知,受重力,支持力,由小花瓶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重力与支持力合力为零,故A 、D 错误,C 正确;
B 项:由A 、
C 、
D 项分析可知,小花瓶不受摩擦力,故B 错误.
2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
220152
x v t at t t =+=+ 故可知
v0=5m/s,a=2m/s2
则由速度公式有:
v=v0+at=11m/s
A. 7m/s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错误。

B. 9m/s与计算结果不符,故B错误。

C. 11m/s与计算结果相符,故C正确。

D. 8m/s与计算结果不符,故D错误。

二、多选题
21.AD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O点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个拉力,如图所示。

三个力平衡,根据矢量三角形可知:OB绳子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加,OA绳子的拉力一直减小,
AB.根据图像可知:OA绳子
解析:AD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O点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个拉力,如图所示。

三个力平衡,根据矢量三角形可知:OB绳子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加,OA绳子的拉力一直减小,
AB.根据图像可知:OA绳子的拉力一直减小,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图像可知:OB绳子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加,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22.AD
【解析】
【分析】
气球和重物一起以10m/s 的速度上升,当到达一定高度后,绳子断开,物体与气球脱离,这个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向上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
【详解】
物体上升过
解析:AD
【解析】
【分析】
气球和重物一起以10m/s 的速度上升,当到达一定高度后,绳子断开,物体与气球脱离,这个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向上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
【详解】
物体上升过程,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v 02=2(-g )h ,解得
22
01052210
v h m m g ===;故物体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45m ,故A 正确;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h =v 0t −12gt 2,代入数据得:-40=10t-12
×10×t 2,解得:t=4s 或者t=-2s ;故B 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v=v 0-gt=10-10×4=-30m/s ,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AD .
23.AC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加速度为a ,则从a 到c 有
xac=v0t1+at12

12=v0×2+×a×4

12=2v0+2a
物体从a 到d 有
xad
解析:AC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加速度为a ,则从a 到c 有
x ac =v 0t 1+
12at 12 即
12=v 0×2+
12
×a ×4 得 12=2v 0+2a
物体从a 到d 有
x ad =v 0t 2+
12at 22 即
20=v 0×4+
12
a ×16 得
5=v 0+2a

a =-1m/s 2
v 0=7m/s
根据速度公式v t =v 0+at 可得:
v c =7-1×2=5m/s
从a 到b 有
v b 2-v a 2=2ax ab
解得
v b m/s
根据速度公式v t =v 0+at 可得
v d =v 0+at 2=7-1×4=3m/s
则从d 到e 有
-v d 2=2ax de

22
-3m=4.5m 21()2d de v x a ==-⨯- 则
cd :de =8:4.5=16∶9
由v t =v 0+at 可得从d 到e 的时间为
3s=3s 1
d d
e v t a =-
=-- 故BD 错误,AC 正确。

故选AC 。

24.A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中的整体法的理解和应用
【详解】
如图所示,将A 、B 视作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在重力,AO 绳子拉力和BC 绳子拉力作用下三力平衡,
A .由三角形
解析:A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中的整体法的理解和应用
【详解】
如图所示,将A 、B 视作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在重力,AO 绳子拉力和BC 绳子拉力作用下三力平衡,
A .由三角形法则知,三力首尾相连应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如图
此时
sin 37 2.4BC T G mg =⋅︒=总 ,
cos37 3.2AO T G mg =⋅︒=总,
故A 正确;
BCD .根据题意,在移动过程中,绳OA 方向保持不变,而C 端逐渐向左移动,整个过程中系统始终保持平衡,利用三角法则,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