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船》解析(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航船》解析(一)
明代文学家张岱《夜航船》是一部小型百科全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萃者之一。
书中罗列繁杂,纳括大千世界,蔚为壮观。
初读此书,难免知识有所欠备,不能一窥全貌。
故借助工具搜索并注释其中词语,连贯透彻而通全文,与大家共飨。
明·张岱《夜航船》
卷一·天文部
象纬①
①象纬:象数谶纬。
亦指星象经纬,谓日月五星。
引晋王嘉《拾遗记·殷汤》:“师延者,殷之乐人也。
设乐以来,世遵此职。
至师延,精述阴阳,晓明象纬,莫测其为人。
”
齐治平注:“象纬,象数讖纬。
象数谓龟筮之类;讖纬谓讖録图纬、占验术数之书。
”
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天闕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
仇兆鳌注:“象纬,星象经纬也。
”
明唐顺之《答周约庵中丞》:“淮阴、南阳之事,固万不敢一冀焉,至如象纬、地形诸家之学,如来书所称管邓所长,亦何敢不自量而揽焉。
”
清顾炎武《题李先生矩亭序》:“天启中,权阉柄国,闻君通阴阳象纬之学,遣使徵之,辞疾不就,洁志以终。
”
九天② 东方苍天③,南方炎天④,西方昊天⑤,北方玄天⑥,东北旻天⑦,西北幽天⑧,西南朱天⑨,东南阳天⑩,中央钧天⑪。
日、月、星谓之三光⑫。
日、月合金、木、水、火、土五星谓之七政⑬,又谓之七曜⑭。
日月所止舍,一日更七次,谓之七襄⑮。
②九天: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
传说古代天有九重。
也作“九重天”、“九霄”。
例:驰至九天。
——唐·李朝威《柳毅传》
1、谓天之中央与八方。
按《吕氏春秋·有始》谓天有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顥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
引《楚辞·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
王逸注:“九天谓中央八方也。
”
汉扬雄《太玄·太玄数》:“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沉天,九为成天。
”
2、谓天空最高处。
引《孙子·形篇》:“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
”
宋梅尧臣注:“九天,言高不可测。
”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明宋濂《文原》:“九天之属,其高不可窥;八柱之列,其厚不可测。
”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鱉。
”
3、指宫禁。
引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閶闔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唐杨巨源《圣寿无疆词》之九:“晴光五云叠,春色九天深。
”
唐王涯《宫词》之七:“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
”
4、指帝王。
5、神名。
引《史记·封禅书》:“九天巫,祠九天。
”
司马贞索隐:“《孝武本纪》云'立九天庙於甘泉’。
《三辅故事》云'胡巫事九天於神明臺’。
”
③苍天:
1、指上天;上苍。
引《诗·王风·黍离》:“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毛传:“苍天,以体言之……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
”
《史记·龟策列传》:“今龟周流天下,还復其所,上至苍天,下薄泥涂。
”
《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时人不解苍天意,空使身心半夜愁。
”
老舍《民主世界》二:“在他心里,他以为一家三口既能逃出活命,而且离家万里也还没挨饿,就得感谢苍天,吃点亏又算得什么呢?”
2、古时指春天。
引《尔雅·释天》:“春为苍天,夏为昊天。
”
郭璞注:“万物苍苍然生。
”
汉班固《白虎通·四时》:“春曰苍天,夏曰昊天。
”
④炎天:
1、夏天。
炎热的天气。
引南朝宋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炎天方埃鬱,暑晏闋尘纷。
”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方属炎天,手汗模糊。
”
明高启《答宗人廉夜饮王氏池亭见怀》诗:“遥闻池上酌,凉夜失炎天。
”
闻一多《给家人书》:“在海外读两君评论……如在蒸热的炎天得饮两杯清水。
”
2、指南方。
引《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
”
高诱注:“南方五月建午,炎之中也。
火曰炎上,故曰炎天。
”
《淮南子·天文训》:“南方曰炎天。
”
3、传说中的炎火之山。
引《后汉书·张衡传》:“躋日中于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
”
李贤注引《神异经》:“南方有火山,长四十里,广四五里,昼夜火然。
”
⑤昊天:
1、苍天。
昊,元气博大貌。
引《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原夫图籙之见,迺昊天休命。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呜呼,昊天难测,蕙荃早摧;曄曄青春,永閟玄壤。
”
2、指一定季节的天空。
此指秋天。
引《尔雅·释天》:“夏为昊天。
”
郭璞注:“言气皓旰。
”
《诗·王风·黍离》“悠悠苍天” 孔颖达疏引今文《尚书》欧阳生说:“春曰昊天。
”
唐杜甫《北征》诗:“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
3、指一定方位的天。
引《淮南子·天文训》:“西方曰昊天。
”
高诱注:“西方金白色,故曰昊天。
”
⑥玄天:
1、北方之天。
引《吕氏春秋·有始》:“北方曰玄天,其星婺女虚危营室。
”
高诱注:“北方十一月建子,水之中也。
水色黑,故曰玄天也。
”
三国魏曹植《游仙》诗:“北极玄天渚,南翔陟丹丘。
”
2、泛指天;自然之道。
引《庄子·在宥》:鸿蒙曰:“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
”
《南史·羊玄保传论》:“玄保时隆帝念,虽命禀於玄天,跡其恩宠,盖亦'犹贤’之助。
”
唐孟郊《和钱侍郎甘露》诗:“玄天何以言,瑞露青松繁。
”
⑦旻天:
1、秋天。
引《尔雅·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
”
2、泛指天。
引《书经·多士》:“尔殷遗多士,弗手旻天,大降丧于殷。
”
⑧幽天:
八方之一。
西北方的别称。
参见“九天”。
引《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西北曰幽天,其星东壁、奎娄。
”
高诱注:“西北,金之季也,将即太阴,故曰幽天。
”
⑨朱天:
指西南方。
引《吕氏春秋·有始》:“西南曰朱天,其星觜、嶲、参、东井。
”
高诱注:“西南,火之季也,为少阳,故曰朱天。
”
南朝宋颜延之《赤槿赋》:“华繅间物,受色朱天,是谓珍树,含艳丹间。
”
⑩阳天:
东南之天。
九天之一。
引《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阳天,其星张、翼、軫。
”
高诱注:“东南,木之季也,将即太阳,纯乾用事,故曰阳天。
”
⑪钧天:
1、九天之一,指天的中央。
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
语出后亦泛指天空。
引《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中央曰钧天,其星亢氐。
」
《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
高诱注:“钧,平也。
为四方主,故曰钧天。
”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记》:“钧天无人帝悲伤,謳吟下招遣巫阳。
”
章炳麟《吊伊藤博文赋》:“叚金版以制人兮,媚上帝於钧天。
”
2、引申为帝王。
引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语》:“岁费金钱亿万计,以储钧天之选。
”
3、“钧天广乐”的略语。
指天上的音乐。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钧天九奏,既其上帝。
”
元傅若金《次韵元日朝贺》:“小儒未得随冠冕,遥听钧天隔綵霞。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未睹'钧天’之美,则'北里’为工。
”
⑫三光:
1、日、月、星。
引《庄子·说剑》:“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
汉班固《白虎通·封公侯》:“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
”
晋葛洪《抱朴子·仁明》:“三光垂象者乾也,厚载无穷者坤也。
”
唐元稹《有酒》诗之四:“何三光之并照兮,奄云雨之冥冥。
”
《天雨花》第六回:“狗圈猪窠低小屋,不见三光日月星。
”
2、指日、月、五星。
引《史记·天官书》:“衡、太微、三光之廷。
”
司马贞索隐引宋均曰:“三光,日、月、五星也。
”
3、指房、心、尾三星宿。
引《礼记·乡饮酒义》:“立三宾以象三光。
”
郑玄注:“三光,三大辰也。
”
孔颖达疏引《尔雅》:“大辰,房、心、尾也。
”
⑬七政:
1、古天文术语。
说法不一:
(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引《书·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
”
孔传:“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
”
孔颖达疏:“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
”
《史记·五帝本纪》“以齐七政” 裴駰集解引郑玄注同此说。
(2)指天、地、人和四时。
《尚书大传》卷一:“七政者,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
”
(3)指北斗七星。
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故曰七政。
《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璣、玉衡以齐七政’。
”
裴駰集解引马融注《尚书》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岁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
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也。
”
2、古代兵法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者。
引《司马法·定爵》:“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辞,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谓七政。
”
⑭七曜:
1、亦作“七耀”。
亦作“七燿”。
2、从前采用的以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和土星命名的一星期的七日: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它们分别对应于现在的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
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3、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引《后汉书·刘陶传》:“宜还本朝,挟辅王室,上齐七燿,下镇万国。
”
晋范宁《穀梁传序》:“阴阳为之愆度,七耀为之盈缩。
”
杨士勋疏:“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谓之七曜。
”
宋张载《正蒙·参两》:“遇谓在天而运者,唯七曜而已。
”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为政篇一一》:“历元者,日月合璧,五星连珠,七曜復合,一元之始也。
”
4、指北斗七星。
引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述夫帝车南指,遯七曜於中阶。
”
清龚自珍《祭程大理于城西古寺而哭之》诗:“掌故虽徂元气在,仰窥七曜森光芒。
”
⑮七襄:
1、谓织女星白昼移位七次。
引《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
章。
”
郑玄笺:“襄,驾也。
驾,谓更其肆也。
从旦至莫七辰一移,因谓之七襄。
”
一说,“七襄,织文之数也。
《诗》意谓望彼织女,终日织文至七襄之多,终不成报我之文章也。
”见明周祈《名义考·七襄》。
南朝宋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九逝非空思,七襄无成文。
”
唐康翊仁《鲛人潜织》诗:“七襄牛女恨,三日大人嫌。
”
清钮琇《觚賸·石言》:“美人薄醉而酡颜,天孙七襄而锦文。
”
2、指织女星。
引唐杜审言《七夕》诗:“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
明高濂《玉簪记·重效》:“灯辉月朗,鹊度星桥会七襄,鸞笙凤管吹悠扬。
”
3、指精美的织锦。
引明汪延讷《广陵月》第二出:“相公,这李大人所言非并非虚谬,真当行,怪不得製作精工绚七襄。
”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番禺何梦瑶工詼谐,为催租吏所窘,戏为<牛郎赠织女>云:'巧妻常为拙夫忙,多谢天孙製七襄。
旧借聘钱过百万,织来云锦可能偿?’”
吴有章《清宫词》:“花开长乐春光腻,早期寒恋七襄被。
”
4、谓反复推敲。
引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之二:“报章迟钝吾衰矣,终日冥搜谩七襄。
”
5、指反复推敲写成的诗文。
引清龚自珍《南歌子·自题近词卷尾》词:“七襄报我定何年?且喜南楼好梦七分圆。
”
译文:九天东方叫苍天,南方叫炎天,西方叫昊天,北方叫玄天,东北叫旻天,西北叫幽天,西南叫朱天,东南叫阳天,中央叫钧天。
太阳、月亮、星星合称“三光”,太阳、月亮与金、木、水、火、土五颗星星加在一起统称“七政”,又叫做“七曜”。
太阳与月亮停
歇的处所,一天要变更七次,叫做“七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