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金乡一中11-12学年高一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乡一中11-12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 2分,共60分。


1.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叔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2.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3.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A.古代的分封制度 B.血缘亲族关系
C.西周礼乐文明 D.文字契约的承诺
4.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

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5.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

”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权威 B.理性 C.法律 D.宗教
6.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邦联制 D.联邦制
7.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8.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

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C.龙生龙,凤生凤 D.立嫡以长不以贤
9.汉武帝设刺史,唐设御史,宋太祖设置通判。

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分割地方权力 B.对地方官的监督
C.发挥文官的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10.“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11.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

下列具有此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
12.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辽东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4.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倨,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可以推倒。

”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5.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6.中国曾流行过这样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该口号反映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1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2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3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目急躁的情绪○4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1○2○3 B.○2○3○4 C.○1○3 D.○2○4
17.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实际上就是()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18.“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19.深圳、珠海我国的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表现在()
A.突破了计划经济限制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对外关系可以独立自产 D.具有特别的行政权力
20.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代民族经典服饰是()
○1长袍马褂○2中山装○3列宁装○4旗袍○5西装
A.○1○3○4 B ○2○3○4○5 C.○2○4 D.○3○4○5
21.解放战争时期,报刊上的文章有人用了下列标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
A.“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22.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这支军队是
A.八路军 B.新四军 C.义勇军 D.抗日联军
23.为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36周年,某高三历史班同学举办了一个座谈会。

同学们就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心得交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偶然性②巴黎公社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主流的背景下发生③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④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24.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
C.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25.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相比,首要的不同点是
A.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
B.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
D.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
26.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C.两万五千里长征 D.开辟敌后战场
27. 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马克思主义诞生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28.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29.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0.2009年12月20日,胡锦涛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指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为澳门发展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为国家发展增添了夺目光彩。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叶剑英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
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什么?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2)为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矛盾,概述秦朝以后各朝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6 分)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4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法国)工人武装组织发表《里昂工人宣言》,提出了“里昂应当有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的政治要求。

起义工人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材料二 (英国)“伦敦工人协会’’成立,以威廉•洛维特为首的协会组织拟定3个争取普选权的《人民宪章》,并向国会请愿……但遭到国会的否决,工人武装起义由此爆发,但很快被镇压。

材料三巴黎公社颁发了法令,全面摒弃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权体系,民主选举出巴黎公社的执政人员,建立了民主监督机制,以监督领导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人阶级的权益……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冯国超《世界通史》
材料四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二中英法两次革命斗争的共同之处。

(3分)
(2)材料三中巴黎公社政权的民主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民主政权得以建立的有利条件。

(4分)
(3)材料三、四中提出的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目标有哪些?实现目标的主要手段是什么?(3分)
32.(14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自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载自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

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日本大陆政策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条约缔结以来”指什么条约?(1分)材料一中的哪些文字最能反映英国“修约”要求?(1分)修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梁启超说:“盖19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点具体说明理由。

(8分)
(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影响。

(2分)
参考答案:
1-5 BCBAC 6-10 DBBBA 11-15 BDCAC 16-20 CCCAC 21-25 BBCCB 26-30 CBBAC
31. (1)自秦朝开始设立的丞相一职在明朝被废除;明朝以后相当于丞相的地位、权力降低。

(4分)主要原因相权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

(2分)
(2)西汉设“中朝”,限制三公权力;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宋代设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明朝废丞相,设六部;清朝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听命于皇帝。

(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使皇权极度膨胀,民主制度难以形成;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

(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2.(1)要求普选权;采取暴力革命手段;最终失败。

(3分)
(2)选举产生执政人员,有民主监督机制。

(1分)条件:法国启蒙思想的长期影响
(3)百年资本主义发展打下基础;法国工人斗争经验的积累。

(3分)
夺取政权,发展生产力。

进行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2分
33.(1)条约:《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1分)要求:“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

”(1分)根本目的:英国要进一步强占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2分) (2)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

政治方面: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

经济方面: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

军事方面: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

(8分)
(3)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客观刺激中华民族觉醒。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