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后问题详解夏路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程》习题与参考答案
(2010.1)
第1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题1-1】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1)25;(2)43;(3)56;(4)78
解:(1)25=(11001)2=(31)8=(19)16
(2)43=(101011)2=(53)8=(2B)16
(3)56=(111000)2=(70)8=(38)16
(4)(1001110)2、(116)8、(4E)16
【题1-2】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10110001;(2)10101010;(3)11110001;(4)10001000 解:(1)10110001=177
(2)10101010=170
(3)11110001=241
(4)10001000=136
【题1-3】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FF;(2)3FF;(3)AB;(4)13FF
解:(1)(FF)16=255
(2)(3FF)16=1023
(3)(AB)16=171
(4)(13FF)16=5119
【题1-4】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1)11;(2)9C;(3)B1;(4)AF
解:(1)(11)16=(00010001)2
(2)(9C)16=(10011100)2
(3)(B1)16=(1011 0001)2
(4)(AF)16=(10101111)2
【题1-5】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1110.01;(2)1010.11;(3)1100.101;(4)1001.0101 解:(1)(1110.01)2=14.25
(2)(1010.11)2=10.75
(3)(1001.0101)2=9.3125
【题1-6】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1)20.7;(2)10.2;(3)5.8;(4)101.71
解:(1)20.7=(10100.1011)2
(2)10.2=(1010.0011)2
(3)5.8=(101.1100)2
(4)101.71=(1100101.1011)2
【题1-7】写出下列二进制数的反码与补码(最高位为符号位)。
(1)01101100;(2)11001100;(3)11101110;(4)11110001
解:(1)01101100是正数,所以其反码、补码与原码相同,为01101100(2)11001100反码为10110011,补码为10110100
(3)11101110反码为10010001,补码为10010010
(4)11110001反码为10001110,补码为10001111
【题1-8】将下列自然二进制码转换成格雷码。
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解:格雷码:000、001、011、010、110、111、101、100
【题1-9】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BCD码。
(1)25;(2)34;(3)78;(4)152
解:(1)25=(0010 0101)BCD
(2)34=(0011 0100)BCD
(3)78=(0111 1000)BCD
(4)152=(0001 0101 0010)BCD
【题1-10】试写出3位和4位二进制数的格雷码。
解:4位数格雷码;
0000、0001、0011、0010、0110、0111、0101、0100、1100、1101、1111、1010、1011、1001、1000、
第2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题2-1】 试画出图题2-1(a )所示电路在输入图题2-1(b )波形时的输出端B 、C 的波形。
图题2-1
解:
A
.
.
.
.
.
B、C
【题2-2】 试画出图题2-2(a )所示电路在输入图题2-2(b )波形时的输出端X 、
Y 的波形。
图题2-2
解:
.
.
A B
.
.
X
Y
.
..
【题2-3】 试画出图题2-3
(a )所示电路在输入图题2-3(b )波形时的输出端X 、Y 的波形。
图题2-3
解:
.
A B
.
Y
X
.
.
.
.
【题2-4】 试画出图题2-4(a )所示电路在输入图题2-4(b )波形时的输出端X 、Y 的波形。
图题2-4
解:
.
A B
.
Y
X .
.
.
.
.
【题2-5】 试设计一逻辑电路,其信号A 可以控制信号B ,使输出Y 根据需要为Y =B 或Y =B 。
解:可采用异或门实现,B A B A Y +=,逻辑电路如下:
=1
A
B
Y
.
.
.
.
【题2-6】 某温度与压力检测装置在压力信号A 或温度信号B 中有一个出现高电平时,输出低电平的报警信号,试用门电路实现该检测装置。
解:压力信号、温度信号与报警信号之间的关系为:B A Y +=,有如下逻辑图。
1
≥A
B
.
Y
.
.
.
【题2-7】 某印刷裁纸机,只有操作工人的左右手同时按下开关A 与B 时,才能进行裁纸操作,试用逻辑门实现该控制。
解:开关A 、B 与裁纸操作之间的关系为B A Y +=,逻辑图如下:
&
A
B
.
Y
.
.
.
【题2-8】 某生产设备上有水压信号A 与重量信号B ,当两信号同时为低电平时,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信号报警,试用逻辑门实现该报警装置。
解:水压信号A 、重量信号B 与报警信号之间的关系为B A Y +=,逻辑图如下:
1
≥A
B
.
Y
.
.
.
【题2-9】 如果如下乘积项的值为1,试写出该乘积项中每个逻辑变量的取值。
(1)AB ;(2)ABC ;(3)ABC ;(4)ABC
解:(1)A=1,B=1
(2)A=1、B=1、C=0 (3)A=0,B=1,C=0
(4)A=1,B=0或C=1
【题2-10】 如果如下和项的值为0,试写出该和项中每个逻辑变量的取值。
(1)A B +;(2)A B C ++;(3)A B C ++;(4)A B C ++
解:(1)A=0,B=0
(2)A=0,B=1或C=1 (3)A=1,B=0,C=1 (4)A=0,B=1或C=0
【题2-11】 对于如下逻辑函数式中变量的所有取值,写出对应Y 的值。
(1)Y ABC AB =+;(2)()()Y A B A B =++
解:(1AB )B
(2)()()Y A B A B =++A =
当A 取1时,输出Y 为1,其他情况Y=0。
【题2-12】 试证明如下逻辑函数等式。
(1)AB ABC AB +=;(2)AB
C C AC AB AC ++=+(); (3)()()A BC BC AC A BC AC ++=+
解:(1)左边==+=+=B A C B A C B A B A )(1右边 (2)左边==+=++AC AB AC C C AB )(右边 (3)左边=右边)()(=+=++AC BC A AC BC BC A
【题2-13】 对如下逻辑函数式实行摩根定理变换。
(1)1Y A B =+;(2)2Y AB =;(3)3Y AB C D =+();(4)4Y A BC CD BC =+++()
解:(1)B A B A Y =+=1 (2)B A B A Y +==2
(3)D C B A D C B A D C B
A Y ++=++=+=)()(3 (4)
BC B A BC C B A BC D C B A C B A BC D C C B A BC CD C B A Y +=+=++=++=+++=)(()(4
【题2-14】 试用代数法化简如下逻辑函数式。
(1)1()Y A A B =+;(2)2Y BC BC =+;(3)3()Y A A AB =+
解:
(1)1()Y A A B =+=A
(2)2Y BC BC =+=C (3)3()Y A A AB =+=A
【题2-15】 试用代数法将如下逻辑函数式化简成最简与或式。
(1)1 Y AB ABC ABCD ABC DE =+++;(2)2Y AB ABC A =++;
(3)3Y AB A B C AB =+
++() 解:
(1)1 Y AB ABC ABCD ABC DE =+++B A = (2)2Y AB ABC A =++=C A +
(3)3Y AB A B C AB =+
++()=C AB + 【题2-16】 试用代数法将如下逻辑函数式化简成最简与或式。
(1)1()Y A BC A B C A BCD =++++;(2)2Y ABCD ABCD ABCD =++;
(3)3(())Y ABC AB C BC AC =++
解:(1)1()Y A BC A B C A BCD =++++=B A
(2)2Y ABCD ABCD ABCD =++=CD AB + (3)3(())Y ABC AB C BC AC =++=ABC
【题2-17】 将如下逻辑函数式转换成最小项之和形式。
(1)1()()Y A B C B =++;(2)2()Y A BC C =+;(3)3Y AB CD AB CD =++(); (4)4()Y AB BC BD =+
解:(1)1()()Y A B C B =++=∑),,,
(7651m (2)2()Y A BC C =+=
∑),
(75m (3)3Y AB CD AB CD =++(
)=∑),,,,,,
(151413121173m (4)4()
Y AB BC BD =+∑),
(1513m
【题2-18】 试用卡诺图化简如下逻辑函数式。
(1)1Y ABC ABC B =++; (2)2Y A ABC AB =++; (3)3Y AC AB AB =++; (4)4 Y AB C AC C =++
解:
(1)1Y ABC ABC B =++
BC A 0
1
00011110
.1
1
1
.
.
.
11
1
.
.
.
B A Y +=1
(2)2Y A ABC AB =++;
BC A 0
1
00011110
1
1
1.
.
1..
.
A Y =2
(3)3Y AC AB AB =++
BC A 0
1
00011110
1
1
1.
.
1..
.
A Y =3
(4)4 Y AB C AC C =++
BC A 0
1
00011110
.1
1
1
.
.
.
1
1
1.
.
.
C A Y +=4
【题2-19】 试用卡诺图化简如下逻辑函数式。
解:
(1)(,,,)(0,1,2,8,9,10,12,13,14,15)F A B C D m =
∑;
00
0111
10
.
1
1
1
1111
1
1
.1
.
.
.
C B
D B AB Y ++=1
(2)(,,,)(2,4,5,6,7,11,12,14,15)F A B C D m =
∑;
.
AB CD
000111
10
00011110.
1
1
11111
1
.
1
.
.
ACD D C A D B B A Y +++=2
(3)(,,,)(0,2,4,6,7,8,12,14,15)F A B C D m =
∑
AB CD 000111
10
00011110.
.
11
111
1
1
1.
1
.
.
BC D A D C Y ++=3
【题2-20】 试用卡诺图化简如下具有任意项的逻辑函数式。
解:
(1)(,,,)(3,5,8,9,10,12)(0,1,2,13)F A B C D m d =
+∑∑;
AB CD 00
0111
10
00011110.
.
X X
X
11
1
1
1
.
1
X
.
.
D C C A D B B A Y +++=1
(2)(,,,)(4,5,6,13,14,15)(8,9,10,12)F A B C D m d =
+∑∑;
00
0111
10
.
111
X 11X
1
X
.X
.
.
.
AB D B C B Y ++=2
(3)(,,,)(0,2,9,11,13)(4,8,10,15)F A B C D m d =
+∑∑
AB CD 00
0111
10
00011110.
.
1
11
1
X X
X
1
.X
.
.
.
D B AD Y +=3
【题2-21】 将如下逻辑函数式画成真值表。
解:
(1)1Y AB BC =+;
(2)2()Y A B C =+;
(3)3()()Y A B B C =++
【题2-22】 将如下逻辑函数式画成真值表。
解:
(1)1F ABC ABC ABC =++;
(2)2F ABCD ABCD ABCD A BC D =+++
【题2-23】 写出图题2-23所示逻辑电路的逻辑函数式。
图题2-23
解:(1)B A B A Y +==
(2)C B C A C B A Y +=+=)(
【题2-24】 画出如下逻辑函数式的逻辑电路图。
(1)AB AB +;
A
B
Y1.
.
(2)AB AB ABC ++;
.
A B
C
Y2
.
.
.
(3)()AB C D +;
1
1
&
1
≥&
A B
C D
Y3
.
.
..
(4)(())A B C D B C +++
A B C D
Y4
.
.
.
【题2-25】 写出表题2-25的与或逻辑函数式。
ABC C B A C B A C B A Y +++=
表题2-25
【题2-26】 用与非门实现如下逻辑函数。
(1)F ABC ==ABC
A B C
F
..
..
.
(2)F AB CD =+=ABCD CD AB =+
&
A
B C D
F
.
.
..
(3)()()F A B C D =++=BD AD BC AC BD AD BC AC BD AD BC AC =+++=+++
A
B C D
.F
.
.
.
【题2-27】 用或非门实现题2-26中的逻辑函数。
(1)F ABC ==C B A ABC ++=
111
1
≥A
B C
F
.
.
.
.
(2)F AB CD =+=D C B A CD AB +++=+
111
A
B C ..
1
D
.
1
≥1
F
.
.
.
.
(3)()()F A B C D =++=BD AD BC AC BD AD BC AC BD AD BC AC =+++=+++
)
()()()())()()((D B D A C B C A D B D A C B C A +++++++=++++=
A
B C .
D
F
.
.
第3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题3-1】 试画出74HC 与74LS 系列逻辑门电路的输出逻辑电平与输入逻辑电平示意图。
解:74HC 系列(5V ): 74LS 系列:
0.5V
1.5V 3.5V
2.5 V 4.44 V
0V
V OL V IL
V IH
V t
V OH
GND
5V V CC 5V CMOS
.
.
0.5V
V OL 0.8V V IL 2.0V
V IH
1.1 V
V t 2.7V V OH 0V
GND
5V V CC
5V LS
.
【题3-2】 312 V ,输入高电平范围为3~12 V 5 V 8 V 、+5 V 、+8 V ,对于正逻辑约定,这些电压值各代表什么逻辑值?若是采用负逻辑约定,这些电压值各代表什么逻辑值? 解:正逻辑:-5V 、-8V 代表逻辑0;+5V 、+8V 代表逻辑1
若是负逻辑:-5V 、-8V 代表逻辑1;+5V 、
+8V 代表逻辑0
【题3-3】 CMOS 非门电路采用什么类型的MOS 管? 解:采用一个PMOS 管和一个NMOS 管。
【题3-4】 试确定图题3-4所示的MOS 管中,哪些是导通的?哪些是截止的?
图题3-4
解:(a)通;(b)通;(c)通;(d)通
【题3-5】试分析图题3-5所示MOS电路的逻辑功能,写出Y端的逻辑函数式,并画出逻辑图。
图题3-5
解:
A
Y+
=
C
D
C
B
D
【题3-6】请查阅74HC04手册,确定该器件在4.5 V电源时的高电平与低电平噪声容限。
解:查手册74HC04,V CC=4.5V时:
V IHmin=3.15V,V ILmax=1.35V
20μA负载电流时:V OHmin=4.4V,V OLmax=0.1V
V NL= V ILmax-V OLmax=1.35V-0.1V=1.25V
V NH= V OHmin-V IHmin==4.4V-3.15V=1.25V
4mA负载电流时:V OHmin=4.18V,V OLmax=0.26V
V NL= V ILmax-V OLmax=1.35V-0.26V=1.09V
V NH= V OHmin-V IHmin==4.18V-3.15V=1.03V
【题3-7】某门电路的输出电流值为负数,请确定该电流是拉电流还是灌电流。
解:流出芯片的电流为负数,因此为拉电流。
【题3-8】请查阅74HC04手册,确定该器件在拉电流4 mA负载时,可否保持V OHmin> 4V (V CC=4.5V)。
解:可以保持V OH>4V,因为V OHmin=4.18V
【题3-9】请查阅74HC04手册,确定该器件在灌电流4 mA负载时,可否保持V OLmax< 0.4V (V CC=4.5V)。
解:可以保持V OL<0.4V,因为V OLmax=0.26V。
【题3-10】请查阅74HC04手册,确定该器件在驱动74HC00时的高电平与低电平扇出系数。
解:若输出高电平为V CC-0.1V时,高电平扇出系数N H=I OHmax/I IH=0.02mA/1μA=20 若扇出低电平为0.1V时,低电平扇出系数N L=I OLmax/I IL=0.02mA/1μA =20
【题3-11】查阅商业温度范围的74HC00芯片手册,回答如下问题:
(1)电源电压范围;
(2)输出高电平电压范围;
(3)输出低电平电压范围;
(4)输入高电平电压范围
(5)输入低电平电压范围;
(6)该芯片的静态电源电流;
(7)典型传播延迟时间;
(8)扇出系数。
解:(1)电源电压范围2~6V
(2)输出高电平范围:当I OH≤20μA时:(Vcc-0.1V)~Vcc
当Vcc=3V、|I OH|≤2.4mA时:2.34V~3V
当Vcc=4.5V、|I OH|≤4mA时:3.84V~4.5V
当Vcc=6V、|I OH|≤5.2mA时:5.34V~6V
(3)输出低电平范围:当I OL≤20μA时:GND+0.1V
当Vcc=3V、|I OL|≤2.4mA时:0V~0.33V
当Vcc=4.5V、|I OL|≤4mA时:0V~0.33V
当Vcc=6V、|I OL|≤5.2mA时:0V~0.33V
(4)输入高电平电压范围
当Vcc=2V时,1.5V~2V
当Vcc=3V时,2.1V~3V
当Vcc=4.5V时,3.15V~4.5V
当Vcc=6V时,4.2V~6V
(5)输入低电平电压范围;
当Vcc=2V时,0V~0.5V
当Vcc=3V时,0V~0.9V
当Vcc=4.5V时,0V~1.35V
当Vcc=6V时,0V~1.8V
(6)该芯片的静态电源电流;6V时:2μA/每封装
(7)典型传播延迟时间;
Vcc=2V时,t PHL= t PLH=75ns;
Vcc=3V时,t PHL= t PLH=30ns;
Vcc=4.5V时,t PHL= t PLH=15ns;
Vcc=2V时,t PHL= t PLH=13ns;
(8)扇出系数。
如果保证输出电流小于20μA时输出高低电平,则由于输入漏电流为±1μA,因此有扇出系数为20。
【题3-12】请叙述CMOS数字电路输入端不能悬空的原因。
解:因为CMOS电路的输入端具有非常高的输入阻抗,容易受到干扰,一旦受到干扰
后,会使输出电平发生转换,产生功耗,因此输入端不能悬空,应该连接确定的逻辑电平。
【题3-13】去耦电容的安装位置与芯片电源引脚之间的距离有何关系?
解:去耦电容的作用是消除芯片动作对电源电流的影响,或是消除电源电压波动对芯片的影响,因此越接近芯片的电源引脚越好。
【题3-14】门电路有哪两个重要时间参数?各有何意义?
解:一个是输出瞬变时间,门电路的输出从一个状态向另外一个状态转换需要的过渡时间。
另外一个是传输延迟时间,是输入信号变化到输出信号变化之间需要的时间。
【题3-15】某CMOS开漏输出门驱动发光二极管,若电源电压为5V,发光二极管电流为5mA,发光管压降为1.8V,试计算上拉电阻值。
解:忽略开漏输出门的管压降,上拉电阻R≈(5-1.8)/5=0.64kΩ
【题3-16】试判断图题3-16中哪个三极管是导通或是截止的。
图题3-16
解:(a)导通;(b)截止;(c)导通;(d)截止
【题3-17】请查阅74LS00手册,确定该门的高电平与低电平噪声容限。
解:查手册74LS00,VCC=5V时:
V IH min=2V,V ILmax=0.8V
-400μA拉电流时:V OHmin=2.7V;8mA灌电流时,V OLmax=0.5V
低电平噪声容限:V NL= V ILmax-V OLmax=0.8V-0.5V=0.3V
高电平噪声容限:V NH= V OHmin-V IHmin==2.7V-2V=0.7V
【题3-18】请回答TTL电路的灌电流能力强还是拉电流能力强?
解:灌电流能力为8mA,拉电流能力为0.4mA,因此灌电流能力强。
【题3-19】试计算74LS系列门驱动74LS系列门时的扇出系数。
解:查手册可知,I IH=20μA;I IL=-0.4mA
因此有N H=I OHmax/I IHmax=400/20=20
N L=I OLmax/I ILmax=8/0.4=20
【题3-20】当74LS系列门电路采用拉电流方式驱动流过5mA电流的发光二极管时,出现
什么情况?若是采用74HC系列电路驱动,有什么不同吗?
解:74LS下列电路的拉电流能力只有0.4mA,因此驱动发光二极管时,二极管亮度很小;而采用74HC系列电路时,有足够的驱动能力使发光二极管发光。
【题3-21】连接5V电压的上拉电阻要保持15个74LS00输入为高电平,上拉电阻的最大阻值是多少?若按照计算的最大阻值,高电平噪声容限为多少?
解:若使上拉高电平与74LS输出高电平VOHmin相同,则有
R max=(Vcc-V OHmin)/(15×I IHmax)=(5-2.7)/(15×20μA)=7.66kΩ
选为7.5kΩ。
对于所选7.5kΩ电阻,有上拉高电平=5-(7.5kΩ×(15×20μA))=2.75V,因此有噪声容限为0.75V。
【题3-22】有源输出(图腾柱)与集电极开路(OC)输出之间有什么区别?
解:OC门输出端只能输出低电平和开路状态,其输出级需要上拉电阻才能输出高电平,且上拉电源可以与芯片电源不同,因此常用于不同电源电压芯片之间实现信号电平变换,OC门输出端可以并联实现线与;
有源输出可以输出低电平与高电平,两个有源输出端连接在一起时,若是一个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另外一个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可引起较大电流损坏输出级。
【题3-23】查阅商业温度范围的74LS00芯片手册,回答如下问题:
(1)电源电压范围;
(2)输出高电平电压范围;
(3)输出低电平电压范围;
(4)输入高电平电压范围;
(5)输入低电平电压范围;
(6)该芯片的电源电流;
(7)典型传播延迟时间;
(8)扇出系数。
解:(1)电源电压范围4.75~5.25V
(2)输出高电平范围:当|I OH|≤0.4mA时:2.7V~5V
(3)输出低电平范围:当I OL≤8mA时:0~0.5V
(4)输入高电平电压范围:2V~5V
(5)输入低电平电压范围;0~0.8V
(6)该芯片的静态电源电流;
5.5V时:I CCH=1.6mA/每封装
5.5V时:I CCL=4.4mA/每封装
(7)典型传播延迟时间;
t PHL =10ns;
t PLH=9ns;
(8)扇出系数。
高电平输入电流I IH=20μA,输出I OH为400μA,因此高电平扇出系数为20。
低电平输入电流I IL=0.4mA,输出I OL为8mA,因此低电平输出心事为20。
【题3-24】试确定图题3-24所示74LS门电路的输出状态(设电源V CC为5 V)。
图题3-24
解:
Y1=高电平;Y2=开路;Y3=高电平;Y4=高阻;Y5=高电平;Y6=高电平 Y7=高电平;Y8=高阻;Y9=高电平;Y10=高电平
【题3-25】试确定图题3-25所示74HC门电路的输出状态(设电源V CC为5 V)。
图题3-25
解:Y1=高电平;Y2=低电平;Y3=低电平
【题3-26】试确定图题3-26所示74LS门电路的输出负载是灌电流还是拉电流,并确定最大电流值。
图题3-26
解:(1)输出低电平,因此是灌电流负载,保证输出为0.5V时的最大电流值为8mA。
(2)输出高电平,因此是拉电流负载,保证输出为2.7V时的最大电流值为0.4mA。
【题3-27】写出图题3-27所示电路的逻辑函数式。
若是每个门的I OL(max)=20mA,V OL(max)=0.25V,
假设Y端连接10个TTL负载。
试求电源电压是5V情况下的最小上拉电阻值。
图题3-27
解:逻辑函数式:EF
Y⋅
=
⋅
AB
CD
若假设每个LS TTL低电平输入电流为0.4mA,则有:
R min=(Vcc-V OLmax)/(I OLmax-10×0.4)
=(5V-0.25V)/(20mA-4mA)≈0.3kΩ
【题3-28】图题3-28所示的74LS电路中,若是V I1为下列情况时,V I2为多少?(这里假设电压表内阻为50k
(1)V I1悬空。
(2)V I1接低电平(0.3V)。
(3)V I1接高电平(3.6V)。
(4)VI1经过68。
(5)VI1经过10k。
图题3-28
解:设肖特基二极管压降为0.25V,晶体管发射结压降0.6V,则有
(1)V12≈1V;(2)V12≈0.3V;(3)V12≈1V;(4)V12≈0V;(5)V12≈1V;
【题3-29】试说明如下各种门电路中哪些输出端可以直接并联使用?
(1)具有推拉输出(图腾柱)的TTL电路。
(2)TTL电路OC门。
(3)TTL电路三态门。
(4)具有互补输出(非门)结构的CMOS电路。
(5)CMOS电路OD门。
(6)CMOS电路三态门。
解:(2)(3)(5)(6)可以。
第4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题4-1】 写出图题4-1的输出逻辑函数式。
图题4-1
解:(1)C A A AC B A Y +=++=1
(2)D B C B A CD B A CD B A D BD CD A B A Y ++=++=+=++=)(
2 【题4-2】 使用与门、或门实现如下的逻辑函数式。
(1)1Y ABC D =+ (2)2Y A CD B =+() (3)3Y AB C =+ 解:
&
1
≥A
B C D
Y1
1
≥&
&
A B C D
Y2
&
A B 1
≥Y3
C
.
.
.
.
【题4-3】 使用与门、或门和非门,或者与门、或门和非门的组合实现如下的逻辑函数式。
(1)1Y AB BC =+
(2)2Y A C B =+() (3)3Y ABC B EF G =++()
A
B
C
.
Y2
A B C .
E F G
..
.
【题4-4】 试写出图题4-4所示电路的逻辑函数式,列出真值表,并分析该电路的逻
辑功能。
图题4-4
解:
+
1
Y+
=
AC
BC
AB
此电路是三人表决电路,只要有两个人输入1,输出就是1。
Y+
A
B
+
A
BCD
2
=
CD
⋅
⋅
=
⋅
+
A
AB
AB
C
D
D
ABC
B
CD
A
C
ABC
D
BCD
D
该电路在4个输入中有3个为1时,输出Y2为1。
【题4-5】逻辑电路与其输入端的波形如图题4-5所示,试画出逻辑电路输出端Y的波形。
图题4-5
解:B A Y +=
B
A
.
Y
.
.
【题4-6】 图题4-6所示的逻辑电路中,与非门为74LS00,或非门是74LS02,非门是74LS04。
试分析该电路的最大传输延迟时间。
图题4-6
解:74LS00、74LS02和74LS04的最大t PHL 和t PLH 都是15ns ,因为A 信号经过4级门达到输出端X ,因此最大传输延迟时间为4×15ns=60ns 。
【题4-7】 图题4-7所示的是家用报警器装置,该装置具有6个开关,各开关动作如下:
ALARM
.
.
.
.
图题4-7
人工报警开关M ,该开关闭合时,报警信号ALARM=1,开始报警。
报警使能开关EN ,该开关闭合时,窗户、门和车库信号才能使ALARM=1。
复位开关RST ,该开关断开时,取消报警。
窗户开关W ,该开关平常处于闭合状态,一旦断开,使ALARM=1,开始报警。
门开关D ,该开关平常处于闭合状态,一旦断开,使ALARM=1,开始报警。
车库开关G ,该开关平常处于闭合状态,一旦断开,使ALARM=1,开始报警。
(1)试写出图示电路的逻辑函数式。
(2)该报警装置采用了HC、LS和HCT系列的门电路,试计算电路接口之间的噪声容限。
(3)确定开关与74HC04之间、74HCT32与9013晶体管之间的接口电路是否可以正确动作。
(4)试计算该电路的最大静态功耗,若用5V电压、800mA·h的电池供电,可以工作多长时间。
各芯片静态电源电流如下:
四2输入或门74HCT32的静态电源电流I CC=20A,每个引脚附加电源电流ΔI CC=0.5mA;六非门74HC04的电源电流I CC=2A;四2输入与门74LS08的电源电流I CCH=4.8mA,I CCL=8.8mA。
解:
(1)图示电路的逻辑函数式为:)
+
ALARM+
+
=
M
W
(G
D
RST
EN
(2)三种逻辑电路之间的噪声容限
74HC04驱动74LS08,高电平噪声容限为 4.9V-2V=2.9V;低电平噪声容限0.8V-0.26V=0.54V。
74HCT的输入信号兼容TTL,因此LS08电路可以驱动HCT32电路,因此噪声容限计算如下:
高电平噪声容限=2.4V-2V=0.4V;低电平噪声容限为0.8V-0.5V=0.3V。
(3)输入开关与逻辑电路之间、逻辑电路与9013晶体管之间是否正常动作
输入开关信号RST、D、G、W的与74HC04连接,由于HC系列电路的输入电阻很大,只需要1μA电流,因此开关信号的高电平近似为5V,低电平近似为0,因此高电平噪声容限为1.5V,低电平噪声容限为1.5V;
输入开关信号EN与74LS08连接,74LS08低电平输入电流为0.4mA,因下拉电阻为1k Ω,因此输入低电平V IL为0.4V,因此低电平噪声容限为0.8V-0.4V=0.4V,高电平噪声容限为5V-2V=3V。
输入开关信号M与74HCT32连接,由于74HCT32的输入电流为1μA,因此开关输入信号的高电平接近于5V,低电平接近于0V,因此高电平噪声容限为5V-2V=3V,低电平噪声容限为0.8-1=0.8V;
HCT32的高电平驱动能力在4mA时,可保证输出高电平为4V,因此有9013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为I B=(V OHmax-V BE)/R6=(4V-0.7V)/2.2kΩ=1.5mA。
若9013的电流放大倍数为180倍,因此有临界饱和集电极电流IC=1.5mA×180=270mA,也就是IC小于270mA时,9013处于饱和区,大于270mA时9013处于放大区。
若蜂鸣器SPK的工作电流为20mA,因此9013可以可靠饱和导通。
(4)试计算该电路的最大静态功耗,若用5V电压、800mA·h的电池供电,可以工作多长时间。
各芯片静态电源电流如下:
74HC04的静态电流为2A。
若是4个门都输出高电平,每个驱动74LS08的高电平输入电流为20A,共80A。
I CC04=2A+4×20 A =82A。
74HCT32的静态电流为20A;每个引脚附加电源电流0.5mA,则附加电源电流6×0.5mA=3.02mA;报警时,74HCT32在输出高电平时,驱动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为1.5mA。
不报警时的电流:I CC32=20A+6×0.5mA=3.02mA
报警时的电流:I CC32=20A+6×0.5mA+1.5mA=4.52mA
74LS08的平均静态电流I CC08=(I CCH+ I CCL)/2=(4.8mA+8.8mA)/2=6.8mA。
报警动作时流过上下拉电阻的最大电流I R=6×(5V/1kΩ)=6mA。
不报警动作时,3个上下拉电阻的电流I R=3×(5V/1kΩ)=3mA。
报警动作时的蜂鸣器工作电流I SPK=20mA。
蜂鸣器不报警动作时的电源电流I CC为:
I CC=I CC04+I CC32+I CC08+I R =0.082mA+3.02mA+6.8mA+3mA≈12.9 mA
若是采用若用5V电压、800mA·h的电池供电,可以工作时间t=800/15.9≈61.5h。
蜂鸣器动作时的电源电流I CC为:
I CC=I CC04+I CC32+I CC08+I R+I SPK=0.082mA+4.52mA+6.8mA+6mA+20mA≈37.4 mA
若是蜂鸣器一直报警,5V电压、800mA·h的电池只能工作约800/37.4≈20h。
若要增加运行时间,需要全部使用HC系列芯片,同时将上下拉电阻阻值增加到400k Ω,则蜂鸣器不动作时的电源电流为:
I CC=I CC04+I CC32+I CC08+I R =6A+8 A +14A+12.5A×3=0.066mA
这里所用的HC电路的静态电流都是2A,每用一个引脚增加1A。
3个上下拉电阻的电流为12.5A×3=37.5A。
因此800mA·h的电池供电,可以工作时间t=800/0.066≈12121h,约为505天。
【题4-8】试用74LS147、74LS04和74LS21组成一个0~9按键编码器,要求输出任一按键按下信号EN,并输出高电平有效的编码A3~A0。
解:
A0
A1
A2
A3
EN
.
.
.
【题4-9】试用门电路设计4线-2线优先编码器,输入、输出信号都是高电平有效,要求任一按键按下时,G S为1,否则G S=0;还要求没有按键按下时,E O信号为1,否则为0。
解:
得到:
C D C D D A +=+=1 B C D D B C D A +=+= 0
A B C D GS +++=
A B C D E O =
逻辑电路如下图所示。
A1A0
GS
EO
.
.
【题4-10】 用3线-8线译码器74LS138和与非门实现如下多输出函数。
1F A
B C AB BC AC =++(,,) ∑=
)9,7,5,
2(),,(2m C B A F 解:1F A
B C AB BC AC =++(,,)= =76537653m m m m m BC A C B A C AB ABC ⋅⋅⋅==
+++∑),,,
( 7527522m m m m C B A F ⋅⋅==
∑),,
(),,(
F2
F1
.
.
.
1
.
【题4-11】 试用3线-8线译码器74LS138和门电路实现一位二进制全减器(输入为被减数、减数与来自低位的借位;输出为差和向高位的借位)。
要求用按键输入减数、被减数和进
位,发光二极管显示减法结果。
解:
7
4
2
1
7
4
2
1m
m
m
m
m
m
m
m
MNB
B
N
M
B
N
M
B
N
M
SUB=
+
+
+
=
+
+
+
=
7
3
2
1
7
3
2
1m
m
m
m
m
m
m
m
MNB
NB
M
B
N
M
B
N
M
C=
+
+
+
=
+
+
+
=
3.
.
【题4-12】试用74LS147、74LS46、74LS04与共阳数码管等元件设计一个0~9按键输入,数码管显示按键数字值的电路。
解:
.
..
.
【题4-13】 试用门电路设计一个2选1数据选择器。
解:若是输入信号为A 、B ,选择信号为S ,输出信号为Y ,则有:
SB A S Y +=
用门电路实现如下:
S
B
A Y
.
.
.
【题4-14】 试用8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1实现如下函数。
1F C B A
AB BC =+(,,) 2F D C B A
ABD ABC =+(,,,) 3F D C B A
ACD A BCD BC BC D =+++(,,,) 402357F D C B A
m
=∑(,,,)(,,,,) 解:
CB BA A B C D F +==),,,(1
367m m m A CB BA C CBA A CB CBA BA C CBA ++=++=+++=
F11
.
.
A
B C A DB A B C D F +=),,,(2
)
()()(A B C D A B C D A DCB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DCB ++=+++= )
()()(A m A m A m 157++=
F2
..
.
3F D C B A
ACD A BCD BC BC D =+++(,,,) B C D CB A B DC A C D A B C D F +++=),,,(3
A B C D BA C D A CB D CBA D A DCB DCBA A B DC A B C D BA C D ++++++++=
)()()()()()(A A B C D A A CB D A A DCB A B DC A B C D A B C D ++++++++= =)
()()()()()(111317645m m m A m A m A m +++++
F3
..
.
.
402357F D C B A
m
=∑(,,,)(,,,,) CBA D A B C D BA C D A B C D A B C D ++++=
)()()()(A CB D A B C D A A B C D A B C D ++++= )
()()()(A m A m m A m 32110+++=
F4
...
.
.
.
【题4-15】 试用8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1实现一个代码转换电路,输入为3位二进制代码,输出为3位格雷码。
解:
7654m m m m X +++= 5432m m m m Y +++= 6521m m m m Z +++=
X
Y Z .
.
.
【题4-16】 试用8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1实现4个开关控制一个灯的逻辑电路,要求改变任何一个开关的状态都能控制灯的状态(由灭到亮,或反之)。
解:设D 、C 、B 、A 为四个开关,开关断开输出1,闭合输出0;Y 表示灯,1表示亮。
)
()()()(A m A m A m A m Y 7210++= ..
.
3
.
.
.
【题4-17】 试分析图题4-17所示电路在S 1、S 0信号控制下,其输入A 、B 与输出Y 之间的关系。
图题4-17
解:由图得到:
【题4-18】 试采用门电路设计一个6线-1线数据选择器。
要求电路最简单。
解:根据题意,有如下函数式:
)
()()()()()(543210A B C D A B C D A CB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Y +++++= 就是用3-6译码器、与门和或门组成6-1选择器,由于为不完全译码器,任意项m6和m7不出现,因此可以化简译码器逻辑函数。
D CB 01
00011110X
X Y0
D CB 01
00
011110X
X Y1
D
CB 01
00
01
11
10X X
Y2D CB
01
00011110
X
X Y3
D CB
10001
1110X
X Y4D CB 01
00
01
1110
X
X
Y5
1
1111
1.
.
.
.
B C D Y =0 B C D Y =1 B C Y =2
CB Y =3 B D Y =4 DB Y =5
因此有下图:
Y
.
.
【题4-19】试写出图题4-19所示加法器的输出。
图题4-19
解:C O S2S1S0=1100
【题4-20】对于图题4-20所示波形作为输入的74LS85电路,试画出其输出端的波形。
A
A
A
A
B
B
B
B
1
2
3
1
2
3
.
A>B
A=B
A<B
.
.
.
.
图题4-20
解:
【题4-21】 对于图题4-21所示波形作为输入的电路,试画出其输出端的波形。
解: A A A A 01
23
.
.
.
Y
.
.
..
图题4-21
【题4-22】 试设计一个BCD 代码转换成格雷码的代码转换器。
解:根据题意做真值表如下:
用卡诺图化简:
DC BA 00010001
11
10
11110
1
X X X X X
X
W DC BA 00010001
111011110
1X X X X X
X
X DC BA
0001
00011110111101X
X
X X X
X Y
DC BA
00
0100
0111
101110
X
X
X X X X Z 1
111111
1
111.
.
.
.
D W = =X D+C B C B C Y += CB A B A B D Z ++= 因此有如下电路:
D C
B A
W
X
Y
Z
.
.
【题4-23】 试设计一个检测电路,当4位二进制数为0、2、4、6、8、10、12、14时,检测电路输出为1。
解:
DC BA
00010001111011110
1
1
111
1
1Y
.
.
.
.
得到:A Y =
因此有电路如下:
1
A
Y
.
.
.
.
【题4-24】 某公司3条装配线各需要100kW 电力,采用两台发电动机供电,一台100kW ,另外一台是200kW ,3条装配线不同时开工,试设计一个发电动机控制器,可以按照需求启动发电动机以达到节电的目的。
解:设C 、B 、A 代表三条装配线,G100代表100kW 发电机,G200代表200kW 发电机。
BA C
100011110
11
G1001
.
BA C
01
00011110
11
G200
1
.
1
1.
.
.
.
)
()(A B A B C BA A B C A B C CBA A B C A B C G +++=+++= 100 C B C A B A B C A B A B C ⊕⊕=+++=)()(
CB CA BA G ++=200
有逻辑图如下:
G100
G200
C B A
.
.
.
【题4-25】 某单片机控制外部设备的电路如图题4-25所示,图中S 1、S 2是受控外部设备,单片机输出地址为A 7~A 0,试求出设备S 1与S 2的地址码。
图题4-25
解:
S1地址为:
S2地址为:
【题4-26】试用4线-16线译码器74154、16选1数据选择器74150以及非门7404设计一个用6根线传输16线信号的电路(需要查阅74154和74150数据手册,了解这两个芯片的功能)。
解:直接设计如下:
.
输出信号
.
.
【题4-27】试设计一个BCD输入的4位数码管扫描显示电路,输入信号为4位BCD码与4位低电平有效的扫描信号(使用共阳数码管、BCD-7段译码器74LS247、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3与三极管)。
.
.
【题4-28】某医院有4间病房,各个房间按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类,1号房间患者病情最重,4号房间病情最轻。
试用74LS148设计一个患者呼叫装置,该装置按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呼叫大夫(按下按钮相当于呼叫),就是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患者同时呼叫大夫,则只显示病情重患者的呼叫。
要求采用数码管显示房间号,并用蜂鸣器提示。
解:直接设计,逻辑电路如下。
.
.
第5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题5-1] 画出图题5-1所示的SR 锁存器输出端Q 、Q 端的波形,输入端S 与R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S R
S
R
S
R
Q
Q
.
.
.
.
图题5-1
解:
S
R
.
Q
Q
.
.
.
.
[题5-2] 画出图题5-2所示的SR 锁存器输出端Q 、Q 端的波形,输入端S 与R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S R
S R
Q
Q
.
.
.
S
R
.
.
.
.
图题5-2
解:
S
R
.
Q Q
.
...
.
.
[题5-3] 画出图题5-3所示的电平触发SR 触发器输出端Q 、Q 端的波形,输入端S 、R 与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C1S R
S R
Q
Q
.
.
.
.
CLK
S R
CLK
.
.
.
图题5-3
解:
S R
CLK
.
.
Q Q
.
.
[题5-4] 画出图题5-4所示的电平触发D 触发器输出Q 端的波形,输入端D 与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C1
D D Q
Q
.
.
.
.
CLK
D
CLK
.
.
图题5-4
解:
D
CLK
.
.
Q
Q
.
.
.
.
[题5-5] 画出图题5-5所示的边沿触发D 触发器输出端Q 端的波形,输入端D 与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C1
1D
D Q
Q
.
.
.
.
CLK
D
CLK .
.
.
D Q
Q
.
.
.
.
CLK
D
CLK
.
.
.
C1
1D (1)
(2)
图题5-5
解:
D
CLK .
.
.
D
CLK
.
..
(1)
(2)
Q
Q
.
.
.
.
[题5-6] 画出图题5-6所示的边沿D 触发器输出Q 端的波形,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C1
1D Q 1
CLK
.
.
.
.
CLK
.
1C11D Q 2
CLK .
CLK .
图题5-6
解:
CLK
.
..
.
Q1Q2Q3
.
.
.
[题5-7] 试画出图题5-7所示电路输出端Q 1、Q 0端的波形,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CLK
.
.
.
.
.
图题5-7
解:
.
.
CLK
.
.
.
Q0Q1
[题5-8] 画出图题5-8所示的JK 触发器输出Q 端的波形,输入端J 、K 与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J K
Q
Q
..
.
.
CLK
J K
CLK .
.
.
C11J 1K
J K
CLK .
.
.
.
.
.
图题5-8
解:
J K CLK .
.
.
J K
CLK .
.
.
.
.
Q
Q
.
.
.
.
[题5-9] 画出图题5-9所示的正边沿触发JK 触发器输出Q 端的波形,输入端J 、K 与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J K
Q
Q
..
.
.
CLK
J K
CLK .
.
.
.
.
.
.
C11J 1K S
R
SET RESET
.
SET RESET
.
.
.
图题5-9
解:
J K
CLK .
.
.
.
.
..
SET RESET
.
.
.
.
.
.
.
.
.
.
.
.
.
.
.
Q
..
.
.
.
[题5-10] 画出图题5-10所示的JK 触发器输出端Q 端的波形, 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1
1
CLK
C11J 1K
Q 2.
CLK
Q 4
.
Q 5
.
CLK
CLK
.
.
.
.
.
.
.
图题5-10
解:
CLK
.
.
.
.
Q1Q2
Q3
Q4Q5Q6
.
.
.
[题5-11] 画出图题5-11所示的脉冲JK 触发器输出Q 端的波形,输入端J 、K 与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J K
Q
Q
..
CLK
J
K CLK .
.
.
.
.
.
C11J 1K
.
.
图题5-11
解:
J
K
CLK .
.
.
..
.
.
..
..
..
..
..
..
..
..
..
..
..
..
.
Q
.
..
[题5-12]试画出图题5-12所示电路输出端Q 1、Q 0端的波形, 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Q 1
CLK
.
.
.
.
.
.
.
图题5-12
解:
.
.
CLK
.
Q0Q1
[题5-13]试画出图题5-13所示T 触发器输出Q 端的波形,输入端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1C1
1T CLK
Q 1
.
C1
1T CLK
Q 2
.
CLK
.
..
.
.
.
.
图题5-13
CLK
.
.
.
.
Q2
Q1.
[题5-14]试画出图题5-14所示各触发器输出Q 端的波形, CLK 、A 和B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B
A
CLK
.
C1
1
D
Q Q .
.
.
.
CLK
=1
B
A Q Q .
.
.
.
CLK
=1
B
A C1
1T 2
3
23B
A CLK .
.
.
.
图题5-14
解:对于Q1:A Q A Q A A A J =+=+⋅=)(
111 B Q B BQ B B K =+=+⋅=)(111
对于Q2:B A D ⊕= 对于Q3:B A T ⊕=
B A CLK .Q1(J)
(K)
Q2Q3
.
.
.
[题5-15]试画出图题5-15所示各触发器输出Q 端的波形, 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
Q 初始状态为0)
CLK
CLK
.
.
.
图题5-15
解:Q CLK CLKQ ⊕= Q D =
Q
CLKQ .
.
.
[题5-16] 试画出图题5-16所示触发器输出Q 端的波形, 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
.
CLK
.
A
.
图题5-16
解:
CLK
.
A
Q
.
.
.
.
[题5-17] 试画出图题5-17所示电路中触发器输出Q 1、Q 2端的波形, 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CLK
.
.
.
.
.
图题5-17
解:211Q K J == 12121
1
Q Q Q Q Q n +=+
122Q K J == 21211
2 Q Q Q Q Q n +=+
CLK
.
.
.
.Q1
Q2
.
.
.
.
[题5-18] 试画出图题5-18所示电路中触发器输出Q 1、Q 2端的波形,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CLK
.
.
.
.
.
图题5-18
解:
11Q D = 111D Q n =+
122 1Q K J == 122121
2
Q Q Q Q Q Q n +=+=+
CLK
.
.
.
Q1
Q2
.
.
.
[题5-19] 试画出图题5-19所示电路中触发器输出Q 1、Q 2端的波形,输入端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1
CLK
.
.
.
.
.
图题5-19
解: 11
n 111 1Q Q K J ===+
21211
n 2122 Q Q Q Q Q Q K J +===+
CLK
.
.
.
Q1Q2
.
.
.
.
[题5-20] 试画出图题5-20所示电路中触发器输出Q 1、Q 2端的波形,CLK 的波形如图
所示。
(设Q 初始状态为0)
CLK
.
.
.
CLK
.
.
.
.
图题5-20
解:211
1Q D Q n ==+
121
2
Q D Q n ==+
CLK
.
.
.
.Q1
Q2
.
.
.
.
[题5-21] 试将D 触发器转换成JK 触发器。
Q K Q J D Q n +==+1
Q
C1
1D 1
≥&
&
J
1
K
CP
.
.
.
.
[题5-22] 试将JK 触发器转换成D 触发器。
Q K Q J Q n +=+1
Q D Q D Q Q D D Q n +=
+==+)(1
两式对比有:D K D J == ,
D
.
.
.
Q
.
第6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题6-1] 用文字描述图题6-1所示的状态图,并说明是何种类型状态机。
.
A
B
C
D
0/1
0/0
0/0
0/01/0
1/0
1/0
1/1
.
.
.
.
图题6-1
解:
状态A :如果输入为0,转移到状态A ,输出0 如果输入为1,转移到状态B ,输出0
状态B :如果输入为0,转移到状态A ,输出0 如果输入为1,转移到状态C ,输出0
状态C :如果输入为0,转移到状态A ,输出0
如果输入为1,转移到状态D ,输出0 状态D :如果输入为0,转移到状态A ,输出0
如果输入为1,转移到状态D ,输出1 该状态为梅里状态机。
[题6-2] 试写出图题6-2所示状态图的状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