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PPT教学课件14 人民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 ) A、农耕 B、水利 C、畜牧业 D、纺织 (4)历史上的“泰半之赋”指的是( ) A、统治者对农民征收的除正常赋税之外的一种赋 的名称 B、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C、赋税沉重简直像泰山的大半那么重 D、除赋税外农民还要承担的各项力役
(5)基本解除黄河水患的是( ) A、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B、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 C、东汉的王景治河 D、治河专篇《河渠书》的指导作用
3.唐代均田制规定:成年男子授口份田八十 亩,死后由政府收回,除非地广人稀的地区, 不得过限占田。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当时可能存在着土地国家所有制 B.均田制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平均地权” D.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土地与劳动者分离的问题
4.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
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 水源,古称“井渠”。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 史,是干旱地取用地下水 的一种渠道,主要分布在 新疆东部博格达山南麓的 吐鲁番和哈密两个地区。
东 汉 王 景
黄河在河套平原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 69年, 汉明帝任用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 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 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A、孔子有教无类,学生多是贫家子弟 B、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学生参加农业劳动 C、春秋人物多取贱名 D、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可能已有牛耕
2.某学生搜集和探究古代传说,有一个 传说提到:二郎神是秦国李冰的次子, 因与父亲一起修筑水利工程、造福一方 而受到人们建庙崇拜。那他们父子修筑 的工程是 A.郑国渠 C.六辅渠 B.都江堰 D.灵渠
课 标 要 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
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名人 名片
中国农业的始祖
神农氏
(炎帝)
性别:男 出生年月:远古 家庭住址:山洞
主要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 事迹 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 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 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故牛郎织女的传
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这主要是指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5.(07广东)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 是( )
你如何解读 古代农民的 生活境况?
泰半之赋
秦代收“泰半之赋 ”,使“男子力耕不足 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 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1、传统社会的基本土地所有制是什么? 地主土地所有制 小农土地所有制
2、材料反映了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快速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古代的土地制度是如何变化的?
3、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西汉时的南方地区主要采用的耕 作方式是( ) A、火耕水耨 B、普遍使用铁农器和牛耕 C、荒无人烟而无人耕种 D、使用铧犁垦荒 (2)中国古代朝廷修建大型土木工程 主要是通过( ) A、动用军队修建工程 B、通过老百姓的服力役的方式 C、花钱招募工人 D、有专门的匠户从事这些大型建筑
耦犁等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 汉代 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没有革命性的进步”,这是为什么呢?
东汉 出现一牛挽犁,并推广到偏远地区 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小农户个体经营…… 农耕技术的进步,使农产品的亩产量有所提高
悯农诗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艾迪生[英国作家]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尔泰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托尔斯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风力水车
找一找
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刀耕火种”到“以牛 田” 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耕作方式的演进 生产工具的革新
水利事业的发展
不利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泰半之赋 沉重的力役 贫者无立锥之地 赋税沉重 徭役沉重 土地兼并
1.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牛,名 犁,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确切的是
土地兼并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缓慢发展的基本保障
大禹
战国 汉代 唐代 明代
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 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都江堰 (李冰) / 郑国渠(郑国) 井渠法 / 治理黄河(王景) 渠堰使
灌排工具改进
汉代的井渠法
坎儿井是与万里长城、 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 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 下水利灌溉工程。
骨耜
石斧
远 古
“刀耕火 种”
耕作方式 的演进
春秋战国开始
“以牛田” (铁犁牛耕)
汉曲柄锄
汉代铁铧
战国铁口犁
汉 代 铁 镰
西汉耧车——古代翻车 世界上最早的播种机
一牛挽犁的犁耕,始于东汉,至今沿用……
“耦犁”:俗称“二牛抬杠”,一种牛耕
曲辕犁
农耕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春秋战国
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