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分布的31种鹀,多数被拔毛以冒充禾花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有分布的31种鹀,多数被拔毛以冒充禾花雀
黄胸鹀,俗名禾花雀,本来有着庞大的种群,却在10多年期间生生被吃成世界极危。
其他鹀鸟,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
有的叫声婉转,或者外形可爱,被捉去做笼养鸟,而有的则被捉去拔毛,充当禾花雀卖给野味馆。
鹀,主要分布于欧美亚洲,少数见于非洲和大洋洲。
中国分布的鹀科鸟有6属31种,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鸟类红色名录。
1.凤头鹀
雄鸟
雌鸟
俗名凤头雀。
2.蓝鹀
雄鸟摄影/ 自由人
雌鸟摄影/ 自由人
体长约13厘米,属小型鸣禽,为中国特有鸟类。
3.黍鹀
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西部,不常见。
体长19厘米
4.黄鹀
羽色、体型与禾花雀相近者都处于危险中,容易被捕捉充当禾花雀。
小型鸣禽。
头黄而腰棕。
5.白头鹀
别名白发鹀、白冠雀、松树巫。
6.灰眉岩鹀
小型鸣禽,又叫岩鹀。
7.戈氏岩鹀(淡灰眉)
俗名灰眉子、灰眉雀。
8.三道眉草鹀
雄
雌
别名大白眉、三道眉、犁雀儿、韩鹀、山带子、山麻雀、小栗鹀。
9.栗斑腹鹀
俗名红肚麻雀。
属小型鸣禽,珍稀鸟类。
10.灰颈鹀
头颈灰色,下体偏粉色,眼圈白色。
11.圃鹀
分布于欧亚大陆,秋天集成大群迁徙到非洲北部和中东。
国内不常见于新疆西北部。
12.白眉鹀
雄
雌
俗名白三道儿、小白眉、五道眉。
13.栗耳鹀
又叫赤胸鹀,俗名高粱颏儿、赤脸雀。
14.小鹀
俗名麦寂寂、花椒子儿、高粱头、铁脸儿、虎头儿。
15.黄眉鹀
雄摄影/车神
雌
俗名金眉子、黄三道、五道眉儿、大眉子。
16.田鹀
雄
雌
俗名花九儿、花嗉儿、田雀、花眉子、白眉儿。
17.黄喉鹀
雄
是小型鸣禽,体长约15cm。
又称黄蓬头、黄眉子、虎头凤。
黄喉鹀无论雄雌,头顶均有一束羽毛高高翘起形成凤头,这是其他许多鹀属鸟类所不具有的,
18.黄胸鹀
雄鸟
母鸟
又名黄胆、禾花雀、黄肚囊、黄豆瓣、麦黄雀、老铁背、金鹀、白肩鹀。
在2000年,黄胸鹀仍是数量丰富的无危物种,在过去短短的十多年,黄胸鹀种群数量经历三级下跌,至2013年列为濒危物种,2017年12月5日IUCN公布其数量骤减,已经成为极危物种。
19.栗鹀
雄鸟
雌鸟摄影/ 樱子
因雄鸟繁殖期上体栗红色,故俗名大红袍。
看雌鸟羽色与黄胸鹀对比,非常相近,也是其被大肆捕捉冒充黄胸鹀的原因。
在2013年,在一个月时间内有人在鄱阳湖畔捕猎栗鹀36800多只。
在2016年,在广西桂林乐平县查获一起贩卖野鸟的案件,就有33000只栗鹀。
至于没有破获的,会有多少?如此大规模猎杀,毫无疑问,栗鹀会是下一个禾花雀。
20.藏鹀
中国特有鸟类。
主要生活于高山草甸、草原和灌丛以及栖于青藏高原山柳灌丛地带。
是我国青藏高原东部特有的珍稀鸟类。
21.黑头鹀
22.褐头鹀
俗名红头雀。
分布于俄罗斯,伊朗,阿富汗,印度和中国等地。
23.硫黄鹀
雌鸟
雄鸟
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菲律宾、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福建等地。
24.灰头鹀
雄
又名青头雀、蓬鹀、黑脸鹀、青头鬼儿、青头愣。
25.灰鹀
俗名:黑蒿鸟,分布在日本北部及堪察加南部,越冬至日本南部及琉球群岛。
国内有过零星记录。
26.苇鹀
雄
俗名:山家雀儿、山苇容
27.红颈苇鹀
主要分布于日本,韩国,老挝,蒙古,俄罗斯和中国。
28.芦鹀
俗名大山家雀儿、大苇容。
分布于欧洲、勘察加半岛、日本、中亚、印度以及中国大陆。
29. 雪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