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大坝施工技术研究 张汉英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灌浆重造防渗帷幕方案主要包括:在混凝土面板后一定区域的浆砌石体内重造防渗帷幕,即在混凝土防渗墙后的近防渗墙区浆砌石体内进行水泥灌浆,在坝体内形成连续防渗墙体,并与坝基灌浆帷幕一起,构成坝体及坝基的防渗体。
5.2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点线都应该根据全站仪测定的结果进行定位,将测量成果记录下来。
水利工程中大坝施工技术研究张汉英
摘要:在水利工程大坝修建的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水利大坝工程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由于地址条件的不同影响会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遵守必须要求的施工规范,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的质量工作。本文对水利工程中大坝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4.2坝体注浆限流措施
所谓的限流,顾名思义就是限制灌浆时注入的量,减少浆液在缝隙中的流速,最终达到灌浆标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实施的时候要注意在浆液沉积以后,要及时的将压力升高,让注入的平均水平量保持一个水平的状态。
4.3多次灌浆的处理方法
多次灌浆也就是分次灌浆,即将一次可以完成的灌浆的量,分成若干次来完成。每一次的灌浆量要以缓慢的方式灌入,最终完成灌浆的量。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减少灌浆的压力,还可以达到比一次灌浆要好的灌浆效果。
5水利工程中大坝防渗面板的施工技术
5.1施工布置
浇筑坝体基础混凝土以后,在坝体基础固结后,进行灌浆施工后,对溢流面混凝土进行施工。面板混凝土施工布置如下:
(1)垂直运输方向:在坝下15m处,即坝体外,布置了一台6吨的塔机,在坝下28.23m、坝轴线0+102.27m处布置一台10吨的塔机。
6.2坝体与岸坡接合部的填筑
坝体地基要求不能有反坡现象,因此对边坡的反坡部位先进行削坡,或回填混凝土,处理坝料填筑时岸坡接合部位易出现大块石集中现象。且碾压设备不容易到位,会造成接合部位碾压不密实,因此在接合部位填筑时应减薄填筑铺料厚度,清除所有的大块石,采用过渡层料填筑。
1大坝概况和重要作用
大坝是水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控制水流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大坝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对水资源进行利用,这也是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建设大坝不仅可以在汛期提高水库的蓄洪能力,也有助于再次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大坝建设还能降低河口出现的淤泥问题,特别是河口的周边地区如果淤泥过于严重,将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河流上游发生洪灾时,大坝也可以第一时间减少洪灾对下游所造成的灾害;水利工程中大坝也可以进行水利的存储,在河流下的农田灌溉缺水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
3.2全碾压混凝土坝
该技术是采用的是低水灰比与水泥混凝土(塌落度为零),通过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最终成型,其结构相对而言较为简单,且机械化强度大,施工便捷,水泥使用量少,缩缝小,工程造价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少。
4坝体填筑施工工艺
4.1坝体填筑施工
坝体填筑原则上应在坝基、两岸岸坡处理验收以及相应部位的趾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但有时因考虑到来年度汛要求,填筑工期较紧,所以在基坑截流后,一般前期除趾板区和坝后有量水堰施工区等有施工干扰外,其它区域覆盖层依照设计要求清理后即可考虑先组织施工。采用流水作业法组织坝体填筑施工将整个坝面划分成几个施工单元,在各单元内依次完成填筑的测量控制、坝料运输、卸料洒水、摊铺平整、动碾压等各道工序,使各单元上所有工序能够连续作业,各单元之间应采用灰线等作为标志以避免超压或漏压。
(2)安装模板。在选择防渗面板时,根据该水利工程的特点,选择了胶和面板木模板,模板的加工尺寸为1.6×1.5m。在安装模板时,由于脚手架较大,搭设高度较高,在每隔5m处应进行焊接。在施工完毕后再从上到下层层拆除。
(3)安装钢筋。在选择钢筋时,其钢号、种类、直径都应与水利工程设计的要求相符合,并进行材质试验。在加工之前,将钢筋表面的锈皮、漆污、油污清理干净,在加工厂加工完毕后,运送至施工作业现场,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焊接和绑扎。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技术是一个繁琐而严格的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的遵循大坝施工技术工艺,还要有很高的责任心,在大坝施工的过程中“差不多”、“应该”、“大约”这些词汇不应从出现大坝施工人员的口中,因为大坝的施工技术不止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好坏,更加关系到下游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
2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
现阶段我国大坝施工的相关标准逐年增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对我国的水利资源进行最合理优化的利用。近些年我国的大坝施工高度也在不断的增高,现在的大坝施工大多在一百米以上。坝体的增高会导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内部侧压力升高,同时对于施工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凝结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我国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的阐述以及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大坝施工中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应用。第二方面是坝体填筑与多次灌浆技术施工工艺,第三个方面是大坝防渗面板的施工技术应用,第四个方面是预防孔壁塌陷的技术,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阐述。
3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外包常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坝
外包常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坝,其碾压混凝土填筑的主要部位在中心,而外部则采用常态混凝土予以保护,继而构成一种包裹剖面形式的混凝土类型。外包常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特点为:层面与层面之间的结合良好,且坝体有比较高的抗冻性与抗渗性。然而,因为施工工艺不一样,常态混凝土在大坝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继而对仓面的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若两种不同的混凝土一同展开施工作业,其干扰性较大,极易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与效率,且难以展现出通仓薄层碾压持续上升施工技术的优越性。因为需在坝体中加入常态混凝土,继而使得其工程的造价有所提升。
6坝体填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1大坝各区料的界面处理
在分层填料的交界处出现的大石块会导致坝体内的出现孔隙,尤其是在垫料层和过渡层之间、过渡料和主堆石料之间,孔隙的出现使相邻两层之间的联系变得疏远,进而导致整个坝体的结构松散。在填筑区,如果相邻两层的粒径差别较大,适宜采用后退法卸料,必须注意不能让超径石遗留在集中界面上。有大块石时及时采用1m3反铲挖土机或推土机清除,保证主堆石区不侵占过渡区,过渡区不侵占垫层区。
5.2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点线都应该根据全站仪测定的结果进行定位,将测量成果记录下来。
水利工程中大坝施工技术研究张汉英
摘要:在水利工程大坝修建的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水利大坝工程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由于地址条件的不同影响会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遵守必须要求的施工规范,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的质量工作。本文对水利工程中大坝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4.2坝体注浆限流措施
所谓的限流,顾名思义就是限制灌浆时注入的量,减少浆液在缝隙中的流速,最终达到灌浆标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实施的时候要注意在浆液沉积以后,要及时的将压力升高,让注入的平均水平量保持一个水平的状态。
4.3多次灌浆的处理方法
多次灌浆也就是分次灌浆,即将一次可以完成的灌浆的量,分成若干次来完成。每一次的灌浆量要以缓慢的方式灌入,最终完成灌浆的量。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减少灌浆的压力,还可以达到比一次灌浆要好的灌浆效果。
5水利工程中大坝防渗面板的施工技术
5.1施工布置
浇筑坝体基础混凝土以后,在坝体基础固结后,进行灌浆施工后,对溢流面混凝土进行施工。面板混凝土施工布置如下:
(1)垂直运输方向:在坝下15m处,即坝体外,布置了一台6吨的塔机,在坝下28.23m、坝轴线0+102.27m处布置一台10吨的塔机。
6.2坝体与岸坡接合部的填筑
坝体地基要求不能有反坡现象,因此对边坡的反坡部位先进行削坡,或回填混凝土,处理坝料填筑时岸坡接合部位易出现大块石集中现象。且碾压设备不容易到位,会造成接合部位碾压不密实,因此在接合部位填筑时应减薄填筑铺料厚度,清除所有的大块石,采用过渡层料填筑。
1大坝概况和重要作用
大坝是水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控制水流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大坝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对水资源进行利用,这也是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建设大坝不仅可以在汛期提高水库的蓄洪能力,也有助于再次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大坝建设还能降低河口出现的淤泥问题,特别是河口的周边地区如果淤泥过于严重,将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河流上游发生洪灾时,大坝也可以第一时间减少洪灾对下游所造成的灾害;水利工程中大坝也可以进行水利的存储,在河流下的农田灌溉缺水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
3.2全碾压混凝土坝
该技术是采用的是低水灰比与水泥混凝土(塌落度为零),通过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最终成型,其结构相对而言较为简单,且机械化强度大,施工便捷,水泥使用量少,缩缝小,工程造价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少。
4坝体填筑施工工艺
4.1坝体填筑施工
坝体填筑原则上应在坝基、两岸岸坡处理验收以及相应部位的趾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但有时因考虑到来年度汛要求,填筑工期较紧,所以在基坑截流后,一般前期除趾板区和坝后有量水堰施工区等有施工干扰外,其它区域覆盖层依照设计要求清理后即可考虑先组织施工。采用流水作业法组织坝体填筑施工将整个坝面划分成几个施工单元,在各单元内依次完成填筑的测量控制、坝料运输、卸料洒水、摊铺平整、动碾压等各道工序,使各单元上所有工序能够连续作业,各单元之间应采用灰线等作为标志以避免超压或漏压。
(2)安装模板。在选择防渗面板时,根据该水利工程的特点,选择了胶和面板木模板,模板的加工尺寸为1.6×1.5m。在安装模板时,由于脚手架较大,搭设高度较高,在每隔5m处应进行焊接。在施工完毕后再从上到下层层拆除。
(3)安装钢筋。在选择钢筋时,其钢号、种类、直径都应与水利工程设计的要求相符合,并进行材质试验。在加工之前,将钢筋表面的锈皮、漆污、油污清理干净,在加工厂加工完毕后,运送至施工作业现场,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焊接和绑扎。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中大坝的施工技术是一个繁琐而严格的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的遵循大坝施工技术工艺,还要有很高的责任心,在大坝施工的过程中“差不多”、“应该”、“大约”这些词汇不应从出现大坝施工人员的口中,因为大坝的施工技术不止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好坏,更加关系到下游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
2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
现阶段我国大坝施工的相关标准逐年增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对我国的水利资源进行最合理优化的利用。近些年我国的大坝施工高度也在不断的增高,现在的大坝施工大多在一百米以上。坝体的增高会导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内部侧压力升高,同时对于施工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凝结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我国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的阐述以及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大坝施工中混凝土碾压施工技术应用。第二方面是坝体填筑与多次灌浆技术施工工艺,第三个方面是大坝防渗面板的施工技术应用,第四个方面是预防孔壁塌陷的技术,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阐述。
3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外包常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坝
外包常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坝,其碾压混凝土填筑的主要部位在中心,而外部则采用常态混凝土予以保护,继而构成一种包裹剖面形式的混凝土类型。外包常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特点为:层面与层面之间的结合良好,且坝体有比较高的抗冻性与抗渗性。然而,因为施工工艺不一样,常态混凝土在大坝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继而对仓面的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若两种不同的混凝土一同展开施工作业,其干扰性较大,极易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与效率,且难以展现出通仓薄层碾压持续上升施工技术的优越性。因为需在坝体中加入常态混凝土,继而使得其工程的造价有所提升。
6坝体填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1大坝各区料的界面处理
在分层填料的交界处出现的大石块会导致坝体内的出现孔隙,尤其是在垫料层和过渡层之间、过渡料和主堆石料之间,孔隙的出现使相邻两层之间的联系变得疏远,进而导致整个坝体的结构松散。在填筑区,如果相邻两层的粒径差别较大,适宜采用后退法卸料,必须注意不能让超径石遗留在集中界面上。有大块石时及时采用1m3反铲挖土机或推土机清除,保证主堆石区不侵占过渡区,过渡区不侵占垫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