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爱香 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风险管理部
摘要: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会计监督呈弱化态势,为此,本文阐述了会计监督的内涵与特点,提出了我国现阶段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法制体系建设、改革和完善会计管理体制、深化政府监督力度及社会监督深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培养高素质会计人员等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监督;内部监督;会计监督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1-000236-01
会计监督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不断地完善和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对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维护经济秩序上有着现实性的意义。
一、会计监督中会计人员的内涵与特点
会计监督,指的是单位内部设立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并依法享有监督检查的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在社会团体经济活动中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以及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对单位内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由此可以得出,会计监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会计同时进行核算与监督,具有基础性和连续性;二是会计监督利用各方面的指标,监督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过程和结果,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三是财经法纪约束着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二、会计监督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在会计监督过程中,各个部门的监督职能没有明显的界定
会计监督的体系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单位内部监督三部分共同构成,但是各个监督部门所承担的职责,其监督目标及实施手段都不尽相同。
虽然有规定说明实施这三种监督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国家财经法纪,但是并没有明确说明各个监督间的实施差异,这就导致这三项监督互相混淆,无法明确界定。
(二)会计监督的基本机制不合理
监督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制约和平衡,就是通过彼此的相互约束从而达到及时纠正偏差,第二,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就是对于出现的违纪行为予以严惩,绝不姑息,这样就会让被监督者不敢随意违法违规。
然而我国现行的会计监督制度有两种:普查式和一对一式,在执行过程中通常是轻打轻罚,造成会计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大打折扣。
(三)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威慑力
一方面财政、审计、税务、银监等有关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且监督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有关监督部门监督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点,缺乏威慑力。
(四)会计监督在单位内部实施困难
一是因为会计人员不符合成为监督者的条件—-独立地位,导致内部监督独立性差;二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导致责任主体不明确;三是内部审计形同虚设,不能真正起到对会计工作和经济活动的监督作用。
三、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法律法规不全面,是导致会计监督弱化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并不十分完善,很难适应形式多样的社会经济活动。
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与会计行为有关的法律法规,但相关配套法律、法规没有紧跟其上,同时实际执行情况也并不十分理想,存在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
(二)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健全,是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关键原因
尽管对会计人员赋予会计监督的权力,但由于受到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凌驾于控制之上的威胁,会计监督机制难以正常运行。
(三)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会计监督弱化的根本原因
会计监督问题根本是人的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究其原因:一是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二是会计人员缺乏执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较弱;三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惟命是从,被动制假;四是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对会计业务不精通,致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上比较混乱,监督就会弱化。
四、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加快法律法规的体系建设
首先要建立健全《会计法》,除此之外,还应该修订相应的刑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制法规来配合《会计法》的实施,方可快速实现法律体系的建设;再次要改革现有的会计制度,满足各单位、各部门的战略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最后可以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重违法违纪者的惩罚力度,让遵纪守法成为一种正能量。
(二)改革和完善会计管理体制
一是加强会计组织体制改革,在根本上制止企事业领导干扰会计工作,指使会计人员伪造或捏造会计信息的的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国家审计组织体制的改革,形成有威慑力、有作用的审计监控权利;三是通过会计人员管理的改革,建立行业管理部门,把该行业人员编制在本行业的轨道上,服从该行业管理。
(三)深化政府监督力度及社会监督深度
一是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要合理分工,构建可供交流的信息平台及责任制度,各司其职,对重点监督,不要重复检查,浪费资源,并实行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各部门监督的作用;二是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团队形象,使其成为社会监督的强有力防线;三是从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监管抓起,刹住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歪风邪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培训,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监督中的作用。
(四)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并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一是日常的会计核算监督中,要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复核与监督,加强对财务收支的审核与监督,加强对会计账簿的核对与监督,加强对企业财产、票据及款项的保管与监督;二是采取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方式,开展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活动,全面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树立会计人员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参考文献:
[1]赵保卿.会计监督实务[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2]陈绍新.强化会计监督的五项措施[J].财政监督,2007,(10).
[3]李汉域.基层会计监督难点探析[J].财政监督,2007,(12).
[4]胡元木等.夯实会计监管工作基础提高信息披露质量[J].会计之友,2009.6.
[5]陶良虎,贺茂清.市场经济与会计监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6]杨春兰.李俊林.浅谈强化会计监督[J].会计之友,2008.9.
[7]孙浩帮.财务与会计[M].北京:中国交通出版社,200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