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土壤污染监测(教案).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技术》教案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授课时间
周星期周星期周星期周星期班级节次
教学课题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的了解土壤的基木纽成、土壤的特性和土壤污染的特点
课堂类型单一型
教学重点土壤的基本组成、土壤污染的特点
教学难点土壤污染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述
教具准备无
参考书《环境监测》奚旦立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及时间
教学内容教学运用分配
90分
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
§ 5-1概述
一、土壤污染的途径及特点
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作物的疏松表层,由岩石风化而成,它介于大
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Z间,是环境里特冇的组成部分。

土壤的组成为:土壤矿物质、土壤冇机质、土壤生物、土壤溶液、
土壤空气。

土壤污染的途径如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污染物
在土壤的危害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危害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
(Cd、Be、三氯乙醛等);二是被农作物吸收和积累,进而通过食物链
影响人体健康(铅、汞、镉、六六六、DDT等)。

土壤污染的特点是:含量低、痕量级或超痕量级,流动性差。

突然
污染检测的冃的是预防预报和控制土壤环境质量。

二、区域土壤背景值的调查
由于冃前尚无可供比较的标准,而且土壤中有毒物质的量对植物的生
长发育和进入植物的影响相当复杂,故欲了解土壤是否被污染,需用区域
土壤背景值作为比较的标准。

所谓背景值是指在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条件下,土壤固冇的化学物质
成份和含量。

它冇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一是按地区考虑,即指一个国家或
一个地区某元素的平均含量,将它们与污染区同一元素含量比较,超过本
底值即为污染,超过越多,污染越垂。

侣此概念冇缺陷,因为同一地区不
同类型土壤中某元素的含量可能极不相同,用平均值表示与实际情况出入
鮫大。

因此,根据土壤类型提出背景值,它规定未被污染的某一类型土壤
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为木底值,将辞职预售污染的同一类型土壤中相同元
素的平均含量相比,即可得出该土壤受污染的程度。

后一种概念比较完善,
但工作來因难很大,冃前各国仍采用笫…种概念的较多,如FI本即是前
者。

我国对除台湾省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41个土壤类型,60 个元
素的背景值进行了测定,部分结果见266页。

我国规定的土壤质量标准见
267页。

三、土壤样品的采集
由于土壤检测与大气、水体监测不同,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极不
均匀,检测中采样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往往大于分析误差,监测值相差10%—20%—般是可以理解的。

1・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
采集土样Z前,首先要调查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情况、土
壤性状以及污染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选择监测区域、确定冇代表性
地段、面积,然后布设采样点。




(1)布点方法
由于土壤样品在水平和追至方向的分布上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故应多点釆样并均匀混合。

对角线布点法:
此法适川于污水灌溉祸首污染水灌溉的田块。

由田块进水口向对角线引一斜线,将辞对角线三等分,每个等分的中点即为采样点,每一田块不一定是三个采样点,应根据调查冃的、田块面积和地形条件等作适当调整。

梅花形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形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一般采样点在5-10个以内。

棋盘式布点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形平坦、开阔,但土壤不均匀的田块,一般采样点在10个以上。

此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因为固体废物分布不均,采样点应在20个以上。

蛇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太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田块,采样点布设较多。

放射性布点法:适用于大气污染土壤监测。

网格布点法:适用于农用化学物质土壤和土壤背景值调查。

(2)采样深度
一般监测:采样深度为表层0-20cm o
污染深度监测:挖一个lmX 1.5m左右的长方形土坑,然后根据土壤坡面的颜色、结构、质地等悄况划分土层,最后由坡面下层逐层向匕釆集。

每层收集样品lKg左右。

(3)采样方法
A采样筒取样:适用于表层土样的采集。

将长10cm.直径8cni的金属或塑料的采样筒直接压入土层内,然后用铲了将其铲出,清除采样筒口多余的土样,采样桶内的土壤即为所取样品。

B 土钻収样:用土钻钻至所需深度后,将其提出,用挖土勺挖出土样。

C 挖坑取样:适用于采集分层的土样。

先用铁铲挖出一截面lmX 1. 5m、深2. 0m的坑,平整一面坑壁,并用干净的小刀或小铲刮去坑壁ffi l-5cm 的土,然后在所需层内取0. 5-1. OKg 土样,装入容器内。

(4)采样时间和频率
釆样时间随土壤的监测目的而定。

例行监测在作物收获季节采集,必测项冃一年一次,其它项冃3-5次/年。

若要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可随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

若要了解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受污染状况,则根据植物的生长和收获季节同时采取土壤样和植物样。

如了解大气污染土壤状况,则在播种前、生长期和收割前后分别进行。

当污染是灌溉沟渠时,可在灌溉前后、收割前后进行。

讲述法
(5)采样量
由于测定所需土壤是多点混合而成,取土量往往很大,而分析时并
不需要太多,具体数量视分析项冃而定,一般要求采集l.OKg 土样。


此,可反复按四分法弃取,最后留至所需的土量。

(6)注意事项
A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堆肥边。

B要将现场采样点的具体情况,如土壤坡面形态等详细记录在本上。

C现场写好两张标签,一张装入袋内、一张扎在口袋上。

2.土壤背景值样品的釆集
土壤背景值样品的采样点应考虑以下因素:
(1)能代表当地的主要土壤类型。

(2)能代表当地的主要土壤母质。

(3)尽町能远离己知污染源。

(4)采样时还应注意:
A同一类型的土壤应冇3-5个以上的重复样点,以检验其可靠性。

B同一采样点不强调多点混合,只要求选取发育典型、代表性强的土样
即可,这…点与污染土壤采样不同。

C一般采集1米以内的表土和心土。




授课时间
月H月H月日月H
周星期周星期周星期周星期班级节次
教学课题
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第二节、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教学目的掌握土壤的污染物的制备方法
课堂类型单一型
教学重点掌握土壤的污染物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讲述
教具准备无
参考书《坏境监测》奚日立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及时
间分配
教学内容教学运用
90分§ 5-2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一、土壤样品的制备
1土样的风干
除了测定挥发酚、亂化物等不稳定组分需要用鲜土外,多数项冃的样品须经风十,因为风干后的样品比较容易混合均匀,重复性、准确性都
较好。

风干的方法是将采的土样全部倒在塑料薄膜上或瓷盘内,压碎土
块除去石块、残根、叶等杂物,铺成薄层,经常翻动,在阴凉处使其慢
慢风干,切忌阳光直射和尘埃落入。

2磨碎与过筛
风十后的土样川玻璃棒碾碎后,过筛以除去2mm以上的沙砾石和植物残
体,用四分法反复弃取多余样品,最后存留足够的数量。

如进行中金属
分析的项冃保留100克,用玛瑙研钵继续研细,待全部通过0. 16mm 的筛孔为止。

过筛后的样品充分搅匀、装瓶、贴上标签备用。

2.土壤背景值样品的采集
土壤背景值样品的采样点应考虑以下因素:
(1)能代表当地的主要土壤类型。

(2)能代表当地的主要土壤母质。

(3)尽可能远离已知污染源。

(4)采样时述应注意:
A同一类型的土壤应冇3-5个以上的重复样点,以检验其口J靠性。

B同一采样点不强调多点混合,只要求选取发育典型、代表性强的土样即可,这一点打污染土壤采样不同。

C一般采集1米以内的表土和心土。

一、本章总结
习题
1简述土壤主要组成.
2 土壤污染的主要來源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3如何布点采集污染土壤样品和土壤背景值样品?
4如何测定土壤含水量?讲述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