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防拐》教案8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安全《防拐》教案8篇
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撰写教案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详细的教案设计可以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大班安全《防拐》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安全《防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独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识,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等。

2、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独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机、磁带、自制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活动
⑴生活片段事例《明明怎么办?》
片段内容:星期天,妈妈去市场买菜去了,只有小明一个人在家,他正在认真地玩拼图,这时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小明问:是谁呀?
一个陌生的声音答:我是李阿姨,找你妈妈有点事,请开门。

小明犯愁了,该不该去开门呢?
2、提问:
(1)什么人在敲门?
(2)小明该去开门吗?
(3)如果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会发生什么危险?
(4)小明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当爸、妈不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不能轻易给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到家长回来再来,或让来人在门外等,也可以到爸妈上班的地方找等等。

二、讨论
1、如果是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办?(加深幼儿的印象)
2、如果你一个人在家,你可以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三、游戏《评评看》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下面四幅图中,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哪一位小朋友做得对哪一位小朋友做得不对?图片内容:
⑴拿小刀、剪刀等尖利的东西来玩。

⑵自己拿电器的插座插。

⑶在椅子、桌子上跳来跳去。

⑷一个人静静地看电视。

2、提问: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为什么?我们该怎样做?
3、教师小结结:当父母不在家时,我们要注意安全,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

四、结束环节
有一首歌曲是说一只兔子也和你们一样聪明,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么做的,放《小兔子乖乖》请小朋友欣赏,活动结束。

活动廷伸:幼儿自制图《如果我独自在家我会——》
教学反思:
本活动是为了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而设计的,在活动中我通过课件、图片,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等安全知识,小朋友对本活动很感兴趣,在幼儿讨论的时候,我提供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的时间,让每一名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使幼儿的已有经验得到了提升。

大班安全《防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知道公鸡因贪吃、爱听恭维话导致上当的原因。

2、学习用推理的方法推测并大胆表达公鸡屡次受骗的情节,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利用多媒体制作:背景图;故事角色、与故事背景相对应的图示、字卡,配乐故事。

活动过程
(一)回忆a段故事,理解角色特点。

1、前几天,我们已听过《金鸡冠的公鸡》中的第一段,知道了公鸡第一次受骗的经过。

狐狸是怎么引诱公鸡的?谁能来学着狐狸的样子对公鸡唱一唱呢?
听了这首儿歌,你们感觉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2、从公鸡的受骗中你们感觉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
3、公鸡被狐狸抓住以后,它们一路上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呢?
(二)根据角色特点,推理故事情节。

1、根据猫与画眉鸟、狐狸的特点,推测情节的发展。

(1)那如果你们是猫和画眉鸟临走的时候,会对公鸡说些什么呢?这次它们交代公鸡时的语气会是什么样的?
(2)狐狸听说猫和画眉鸟不在家,它又会动什么坏脑筋呢?
(3)当狐狸唱完这首赞美诗,公鸡的反应会是什么样的呢?
2、感知并理解公鸡再次受骗的原因。

(3)可公鸡始终不为所动,那如何才能骗到公鸡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这只狐狸是如何说的?
(4)这次狐狸为什么说母鸡把它们捡起来,就是不给公鸡?
3、从这儿,你们又发现了公鸡的哪些弱点?
4、当狐狸带着公鸡跑回狐狸洞时,公鸡继续喔喔地喊救命,谁学着公鸡的口吻来喊一喊?
(三)感知三次受骗的过程,归纳公鸡的特点。

按理说,公鸡受狐狸骗过两次后,应该不会再上当了,可事情到底是如何的呢?请小朋友继续往下猜一猜。

1、你们想,公鸡已经受骗两次了,猫和画眉鸟更加担心了,所以它们临走的时候又会如何对公鸡说呢?从猫和画眉鸟三次关照公鸡的语气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2、狐狸听说猫和画眉鸟不在家,又一次来到了窗子下面,它可能会故伎重演,于是把前两次唱的歌又对着公鸡摇头晃脑地唱起来。

3、两首儿歌都唱完了,可是公鸡仍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你们想,当小豆和麦子都骗不了公鸡,狐狸又可能会想出什么好吃的来欺骗公鸡呢?
4、那狐狸第三次到底又是怎样唱的呢?
5、你们想,当公鸡听到这里时会怎么样?
(四)提升归纳公鸡的特点,感悟蕴涵的寓意和哲理。

故事发展到这里,公鸡前后一共受骗了三次,你们明白公鸡一次次受骗的原因了吗?
(五)完整倾听故事,整体感受原著。

刚才我们一起创编了《金鸡冠的公鸡》这个故事。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童话,是俄国的大文学家托尔斯泰老爷爷编写的。

那么,最后猫和画眉鸟到底有没有救出公鸡呢?还是让我们一起完整地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大班安全《防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排练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

2、录制有关轻信陌生人上当受骗的内容。

如:自己在家时随便给陌生人开门,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在公共场所迷路了随便跟陌生人走等造成不良后果,选择适合幼儿看的有关打击拐卖儿童的记录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二、1、导幼儿讨论:小红如果轻信了陌生人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

2、观看并讲述录象内容,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动脑筋,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3、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4、开展有奖竟猜游戏,可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提问问题,幼儿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朵小红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里,你该怎么办?
(2)在家门口玩,有不认识的人要带你去玩或去买东西吃,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强迫你走,你该怎么办?
(3)你一个人在家时,若有人敲门或门铃向了,你该怎么办?
(4)在幼儿园里玩,有不认识的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吗?你该怎么办?
三、活动结束
请幼儿说说活动中的感受。

活动反思:
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教育很重要。

现在家里就一个孩子,父母上班在外,经常留一个孩子在家,对于孩子在家的安全就格外重要。

如不动电、不动气等。

陌生人敲门等幼儿怎样处理,这是孩子要掌握的技能。

在超市和父母走丢怎么办?有陌生人来接怎么办等。

在活动中,幼儿知道求救老师、家长。

有的幼儿还知道大声喊叫。

在超市里还知道广播、打电话等。

幼儿都能掌握。

大班安全《防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诱拐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

时间安排:
一节课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被拐骗方面的新闻。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

3、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2、呈现主题。

(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1、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

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

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

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

2、今年3月的一天,18岁的北京女孩王静(化名)在太原被网友骗了财物。

怕被父母骂,她想打工挣回家路费。

这个时候,她认识了吕梁男子郭兰军。

郭兰军花言巧语将其骗到了他的老家吕梁山区一个山村,并强迫王静做了他的媳妇。

从此,王静开始了她噩梦般的
135天。

近日,记者从北京警方获悉,9月19日,王静被北京警方解救。

她安全了,但至今那些非人的生活仍在梦里折磨她。

王静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很多变化。

她希望她的经历能够警醒那些上网聊天的女孩,不要轻信网友。

(三)小组讨论: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训,我们应如何防拐骗防诱拐?
(四)防拐骗防诱拐知识:儿童防拐骗
1、掌握动向。

告诉孩子,外出一定要跟家长请假。

2、教点本领。

告诉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以及电话号码,并要求记住。

要告诉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骗、被绑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电话。

3、防陌生人。

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告诉孩子,只有医生、护士、父母才能接触他(她)的身体,如果不认识的人这样做,孩子应尽快躲开。

要鼓励孩子说他遇到的任何事情,要耐心地听孩子向你诉说他(她)的遭遇。

4、约法三章。

父母与学校要讲定通常来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师熟悉情况,把接送人的电话号码告诉教师,无人接送时,就留在幼儿园、学校,或请教师打电话给父母等接送人。

5、迎客有别。

对于单位或自家的客商,一般不带回家中洽谈生意或就餐,以防来日因生意场上翻脸而影响子女。

因为在儿童心目中,来家做客的叔叔、阿姨都是好人。

6、巧施伪装。

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识在门口放几双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难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诉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7、及时报案。

一旦失踪,父母应立即到公安局(失踪地或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报案。

当发现孩子被拐骗或被绑架后,更应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已知的情况,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与犯罪分子私了,或惧怕撕票而不敢报案。

(五)学生讨论:上当被拐骗后如何自救?
(六)上当被拐骗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着冷静,注意观察犯罪分子的人数、交谈内容,从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图。

在摸清对方的意图后,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找借口逃跑如上厕所、装病。

不要与犯罪分子当面顶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软禁,要装作很顺从的样子来麻痹对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

一有机会就接近窗户、天窗、通气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办法向邻居、路人呼救,或者写纸条、扔东西。

纸条内容大概是我被坏人关在XX地方,请报警,这不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网。

3、如果已被人贩子卖掉,要冷静,想办法拖延时间,可以说身体不适,或用温柔的语言哄骗对方。

抓住机会向你能够接触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洁工人求助。

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呼救。

见到警察、机关单位等要想办法靠近并求助。

4、打110电话求助。

不论是哪个电话,都可打110,电话打通后,要讲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时查找。

逃出来后,要迅速找到当地公安局派出所、妇联等机关组织报警、寻求帮助。

(七)小结:
1、学生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2、班主任总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希望这次的班会活动能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诱拐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愿同学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

大班安全《防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有关的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
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

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

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
(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
(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片:
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

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

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
案那一边)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

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

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

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

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四、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和幼儿讲变色龙沙沙和一个陌生人之间发生的一段事情,引发幼儿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对陌生人。

的理解,以及遇见陌生人应注意些什么。

再通过集体的学习,帮助所有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
到的危险:我认为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

所以我在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再通过游戏活动,共同分析判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大班安全《防拐》教案篇6
活动时间:20XX年6月21日
活动地点:各班活动室、大操场
活动对象:大班幼儿
活动目标:
暑期即将来临,为了进一步提高家长及幼儿的安全警觉性,增强幼儿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大班年级组于6月21日开展了防骗防拐安全教育的系列活动。

活动过程:
系列活动一、防拐防骗安全演练
1、年级组发动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专门请平时不怎么来接送幼儿的家长来幼儿园充当骗子,利用诱人的美食,新颖的玩具去诱拐孩子们。

小结:从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经不起诱惑,乖乖地跟着骗子走,这说明部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是比较淡薄的。

2、老师们利用照片和录像等形式记录下活动的过程,然后根据
活动的具体情况,各班再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拐防骗的教育活动,如: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了怎么办、出门旅游或逛超市时与大人走散了怎么办、路上有陌生人跟着你怎么办、及怎样拨打报警电话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案。

系列活动二、举行防拐防骗家长座谈会
活动结束后,班级老师与所有的幼儿家长进行了交流和总结。

通过这次的演练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

知道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

家长们更要提高警惕防范,在大忙季节更要关注孩子,让孩子随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入园时要将孩子送到班级老师的手里才能离园,家长委托别人接孩子,不仅要带好接送卡,还要事先给班级教师打电话预先告知。

反思:
这次防拐防骗的安全系列活动,不管是对教师、家长还是对幼儿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更起到了警醒和呼吁的作用。

安全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努力,在引导孩子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及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大班安全《防拐》教案篇7
一、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渠道的广阔,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

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三、引入提问:
什么是盗窃和诈骗?所谓盗窃和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学生经验少,心肠软等特点,蓄意编造故事,博得大学生的同情,伺机借走其银行卡,然后想尽办法盗走密码,最终骗走卡内资金的事项。

四、幻灯片播放
(1)校园中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
(2)社会上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
五、学生讨论
分组讨论身边发生的案例以及如何预防此例事件的发生五、班主任总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无根据的同情陌生人,或者是昔日的好友,不可泛滥其同情心。

详细的阐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管银行卡等。

六、情景剧
搞笑版老同学(一个学生被昔日的同学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入传销的情景剧)
七、班会课总结
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

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学校组织了师徒结对的活动,我有幸与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非常优秀的魏琳琳老师结为师徒。

师徒结对的活动,使我们这些新教师在教学上有了引路人,帮助我们逐渐走出迷茫困惑的阶段。

在新学年开学之初,魏老师及时在学科思想认识上给予了我引导,使我尽快以较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大班安全《防拐》教案篇8
幼儿园防拐骗安全教育教案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小结,具体的教案内容如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小朋友的安全意识。

2、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及走失案例,引起孩子对防拐骗防走失的重视。

3、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走失知识和走失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关于防拐骗走失的ppt课件,情景视频。

2、请客人老师扮演陌生人。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教师组织幼儿去超市,走到超市门口时,教师假装接电话说有事离开一会。

并叮嘱幼儿不要乱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2)客人老师拿着糖果贴纸玩具,充当陌生人过来假装问路说,哎!小朋友,你们知道新宏幼儿园在哪吗?如果孩子用手指方向老师只给陌生人,那么陌生人要请求孩子帮忙带路,把陌生人送到新宏幼儿园。

(3)另一位客人老师将拐骗演练情景录成视频作为案例放到课上讲解。

2、结合视频,讲述走失及被拐骗的事例
老师:被拐骗的小朋友,你觉得他们会在哪里呢?他们会遇到哪些遭遇呢?他们的爸爸妈妈有多难过?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3、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防拐骗防走失知识。

4、幼儿分享自己经历过的走失经历及处理办法。

四、小结
告诉孩子记住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以及电话号码要记
住,要告诉孩子因迷了路和或被拐骗、被绑架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