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跃华学校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敕.(chì)造翠幄.(wò)錾.(zàn)银黼黻.(fú)不肖.(xiāo)子孙
B、韶.(sháo)光夤.(yín)缘宫绦.(tāo)璎珞.(luò)直栏横槛.(jiàn)
C、厢庑.(wǔ)宸翰(hàn)内帏(wéi)忖度(dù)鼎铛.(chēng)玉石
D、涔.涔(cén)剽.(piāo)掠逦.(lǐ)迤句读.(dòu)敛声屏.(píng)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阜盛游廊妆饰懵懂雕粱画栋不经之谈
B、锱珠蹙缩膏粱寒喧放诞无礼绿草如茵
C、笑餍杜撰聒噪宴息舞榭歌台蘖根祸胎
D、惫懒纨袴厮混广袤字字珠玑廊腰缦回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籽油能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抑止防治
B、必须抑制防止
C、必需抑止防治
D、必需抑制防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
..,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
..众望
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
...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
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
....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
....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向是()
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
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B.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
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
C.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多万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
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D.音乐剧是19世纪默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是它成为
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新解
吴康零
汉代饮酒之风盛行,不仅官吏、富豪、文化墨客饮酒,一般百姓甚至奴仆也普遍饮酒。
王褒《僮约》就曾严格限制奴仆饮酒的数量,“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
欲饮美酒,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
当时城邑中出现了专门酿酒的作坊,市场上设有销售酒的商铺,路边道旁开有沽酒的小店,路上常见推酒的独轮车和挑酒的挑夫。
在这幅酿酒、售酒、饮酒图中,“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千古佳话。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是我国汉赋的奠基者。
汉景帝时曾担任武骑常侍,后东游梁国(西汉封国)受到梁孝王的热情接待,写了《子虚赋》等名篇。
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返回成都。
因家贫,受临邛令王吉之邀到了临邛(今邛崃市)。
一次,临邛巨富卓王孙大宴宾客,邀请县令王吉与司马相如参加。
酒酣,王吉请司马相如演奏古琴。
相如知道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才貌双全,丈夫死去不久,正寡居家中,于是拨动琴弦,弹奏了一曲《凤求凰》。
卓文君早就仰慕司马相如的才华,听到相如奏出的琴音中含有挑动之意,又从窗户中窥见了相如的翩翩风度,于是二人通过琴音产生了爱情。
一天深夜,卓文君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投奔司马相如住处,二人结伴驰归成都。
卓王孙对女儿的叛逆行为十分气愤,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在成都一贫如洗,无以为生,不久便一起回到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
卓王孙感到丢了面子,杜门不出。
后经昆弟诸公反复劝告,卓王孙才改变态度,“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这段史料,《史记》和《汉书》均有记载,内容基本一致。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
据此,通常的理解是,他们在临邛开了一家卖酒的小店子,卓文君坐在柜台内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则负责跑堂刷洗酒碗酒杯。
这种理解,未必妥贴。
因为,《汉书•司马相如传》说他们“尽卖车骑,买酒舍”。
这“酒舍”,可以理解为既酿酒又卖酒的酿酒作坊,即通常所说的前店后坊,自酿自销。
既然西汉时期的“甘酒”可以“一宿而熟”,而东汉画像砖《酿酒》图上搅拌酒糟的又是妇女,说明妇女酿酒在当时是普遍现象,聪明能干的卓文君很可能就是一名酿酒高手。
司马相如身穿犊鼻裈(围裙或裤子),“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既表现了司马相如“大不拘”的“名士风度”,又说明他们所开的“酒舍”还雇佣了若干名酿酒卖酒的小工,并不是规模很小的夫妻店。
至今邛崃市内还有一口“文君井”,相传卓文君即从井中取水酿酒。
如果只开一个零售酒店,而当时的酒,所含酒精浓度本身就低,再从井中取水往酒里注,那还有什么酒味呢?如此说来,司马相如在临邛开的是一家自产自销的酿酒作坊,卓文君应当是“文君酒”的创始人。
成都的琴台,相传是司马相如的故宅,唐宋时期为成都名胜古迹,宋以后荒芜不存。
明代觅址修建的琴台,已非故址。
当年的琴台在哪里?说法不一。
据专家考证,大约在今通惠门附近的东南面。
后来的好事者,多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再次返回成都后,曾在“琴台卖酒”。
梁载言《十道志》复谓“琴台即相如与文君卖酒处”。
此说大谬。
因为,《史记》、《汉书》都说“文君当垆”之地在临邛而非成都,更何况他们已经得到卓王孙的资助,回成都即“买田宅,为富人”,何必再去卖酒?今日成都琴台路上的“文君酒家”,自称即为当年文君卖酒之处,显然是一种商业炒作。
(选自《巴蜀文化研究通讯》)
6.本文是对“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一说的新解,那么,作者不同以往的观点的一项是()A.以往人们以为“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地点在成都,但作者认为文君开店卖酒之处在临邛而不在成都琴台。
B.以往人们认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的酒店很小,夫妻二人自为庸保,但作者认为他们开的酒店雇佣了一些小工,具备一定的规模。
C.以往人们认为卓文君坐在柜台内当垆卖酒,但作者认为卓文君可能不在卖酒,而在酿酒。
D.以往人们认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的是一家卖酒的零售小店,但作者认为他们二人很可能开的是一家既酿酒又卖酒的酿酒作坊。
7.下面不是佐证作者“新解”的依据的一项是()
A.《汉书•司马相如传》载“尽卖车骑,买酒舍”。
“酒舍”,既可以理解为卖酒的小店,又可理解为自酿自销的作坊。
B.“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可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的“酒舍”颇有规模。
C.东汉画像砖《酿酒》图上搅拌酒糟的是妇女,说明妇女酿酒在当时是普遍现象。
D.现在的邛崃市内还有一口“文君井”,相传卓文君即从井中取水酿酒,文君井极有可能是酿酒的取水之井。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酒舍”的初衷在于谋生,摆脱贫困。
B.司马相如不拘于小节,与佣人杂处劳作,颇有名士风度。
C.司马相如为追求才貌双全的卓文君,便于宴会时弹奏古琴,一曲《凤求凰》让卓文君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是发生在临邛的事;而成都的琴台仅是司马相如的故宅。
D.“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
欲饮美酒,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这说明统治阶级严格禁止奴仆饮酒。
三、结合课本中苏洵的《六国论》,阅读下面两篇节选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六国论(节选)苏辙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
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李帧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9. 对下面句中加线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以二国委.秦委:舍弃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
B.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当:抵挡始速.祸焉速:招致
10. 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杳不知其所之也 B.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余观之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D.未有能愈于秦国也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而四国休息于内
11.下面的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
A. 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
B. 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
..以当秦兵: 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挺身而出,来抵御秦兵。
C.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六国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
D.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 只是他们最终没有攻克秦国,反倒替秦做了许多事,因此,六国最终是自己削弱自己。
12.比较苏洵与苏辙、李帧的《六国论》,对三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三篇《六国论》均为史论文章,本意都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是采用借古讽今
的写法,讽谏当朝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
因此结尾都谈到现实问题,委婉地告诫当朝者
要记取历史教训。
B.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主要是指韩、魏、楚说的,而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
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
”如果照苏辙说的六国“厚韩亲魏”,做韩、魏的后援,“赂秦”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C.三篇《六国论》的作者对六国灭亡的原因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
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原因在于六国“不知厚韩亲魏以摈秦。
”李帧认为六国破
灭的原因是“自弱而取夷灭”。
D.苏辙认为六国应该“厚韩亲魏以摈秦”的观点是基本正确的,李桢认为“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是应该肯定的。
只是局限于生活的时代,他们都不可能从历史发展的趋势去看秦统一六国是历史的必然。
第Ⅱ卷(共114分)
四、(26分)
13.翻译(8分)
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分)
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分)
③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2分)
14.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
②隋家:隋王朝。
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差不多。
⑴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
⑵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4分)
15.课内背诵篇目默写(10分)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当朝统治者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运用(12分)
1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中国环境标志”图,准确理解标志的含意,请你
根据此图介绍其构成要素及其寓意。
(4分)
答:(1)构成要素:
(2分)
(2)寓意:
(2分)
17.不动笔墨不读书,简短的书评魅力四射,令人拍案叫绝。
如,“一本从八岁读到八十岁的书”——《唐诗三百首》;“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或“历史的长城”——《史记》;“人生智谋的宝贵形象”或“三国刀光剑影,百年虎斗龙争”——《三国演义》;“字字是泪,句句是谜”或“大厦将倾的挽歌”或“一把辛酸泪,可懂‘假语称’”——《红楼梦》;“先民的歌唱”——《诗经》。
请你仿照以上的书评方法,为两部你熟悉的经典名著各写一句书评,每句不超15个字。
(4分)
①
②
18. 下面是关于围棋的资料,请根据这些资料,陈述将围棋纳入亚运会比赛项目的理由。
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65字。
(4分)
围棋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围棋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为流行,甚至出现了诸侯列国都知道的围棋高手。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中国与中亚细亚有了文化交流,其中就包括围棋的交流。
围棋被喻为黑白世界,棋盘纵横各19道,共有361个交叉点,是一种极具魅力的智力游戏。
围棋自身蕴涵的深刻文化内涵,使其在绵延数千年的发展中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颗璀璨的东方文化的明珠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围棋》教材,为青少年进一步了解围棋做了一整套的教学设计,围棋成为青少年继承祖国文化传统的优秀项目。
围棋由于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答:
六、(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9-22题。
时间怎样地行走迟子建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
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常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
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
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
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真想把他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再行走。
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
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在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
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
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
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禁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
我喜欢听它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奏,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
时间藏在挂钟里,与我们一同经历着风霜雨雪、潮涨潮落。
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
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手腕上跳舞。
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那么清脆悦耳,“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
手表里的时间给我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少了几分气势和威严,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寞。
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
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台历上镶嵌着时间,玩具里放置着时间,至于电脑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
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
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
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
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
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
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链,让一座老屋逐渐驼了背。
时间好似变戏法的魔术师,突然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瞬间消失在他们辛勤劳作过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又能在清冷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
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
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
我们和时间如同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19.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4分)
20.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4分)
21.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请简要概括。
(4分)
22.文章写到“不朽”的“时间”“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者对“人”和“时间”关系的观点和态度。
(4分)
七、作文(60分)
22.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自主命题,自选角度。
2.感情真挚。
3.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一、 1.C 2. D 3. D 4.B 5.A
二、 6.D(A选项不是对“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新解,而是对这句话的地点误解进行澄清,没有否定以前的“旧解”;B同A,也没有否定旧解,“新解”“旧解”的实质区别不在规模的大小;C选项对“文君当垆”提出了新的看法,但没有涉及到“相如涤器”,不完整。
)7.B(B选项与“新解”没有直接的关联,如果是卖酒的“酒舍”,规模大小都是可以的。
这并不与酿酒相关。
)
8. D(“王褒《僮约》就曾严格限制奴仆饮酒的数量”,说明奴仆是可以饮酒的,只是在饮酒的“量”上有严格的限定,而D选项则误解为限制奴仆饮酒。
)
三、9.C 10.B 11.D 12.A 苏辙、李桢六国论纯属史论。
苏洵《六国论》借论史为现实政治服务。
四、14.答:(1)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
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
(意思对即可。
)
五、16.(1)构成要素:山、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
(2)寓意:①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
②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17.①《西游记》:写尽鬼神事,批尽功利人
②《水浒传》:水泊梁山事,千秋万代歌
18.围棋是亚洲历史悠久的一种棋戏,它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融科学、艺术和竞技于一体,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六、19.一根银白的头发让“我”发现了生命的衰老,惊叹时间和岁月的流逝。
20.童年时代感受到人的生活和快乐受时间的支配;青少年时代有冷落时间到感受时间无处不在;成年以后由感受时间隐藏在生活里到领悟时间引领生命。
21.挂钟里的时间每时每刻不慌不忙,气定神凝,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手表里的时间鬼鬼祟祟地行走;项链坠、台历、玩具、电脑和手提电话的时间匆匆地行走;头发里的时间悄悄地行走;生命里的时间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人和时间相依相偎着行走,并引领人走到地老天荒。
22.观点:时间是永恒的,它支配着人的生活。
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人类的生命是长久的。
态度:对时间行走的坦然和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