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系列的补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美联储的宽松到中国泡沫
在全球期待的注视之下,北京时间8月10日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后,发表了声明:为促进经济更强劲复苏,并帮助确保通胀随着时间的进展达致符合目标水准,委员会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区间不变,并继续预计在包括较低的资源使用率,通胀趋势受到抑压和通胀预期稳定的经济状况影响下,联邦基金利率将在至少至2013年中持于超低水准。

委员会将维持现有的对到期证券回笼资金再投资的政策。

委员会将定期检讨所持证券的规模和组成,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作出调整。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祖斯的分析是:美联储本次对经济前景的指导是个“温和的惊喜”,我们相信,如经济继续恶化,美联储已准备好执行QE3。

高盛指出,尽管委员会有3名异见者,这是1992年以来反对声音最多的一次,美联储仍然采取了较预期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其一,联储明确将维持0-0.25%低息政策至2013年中旬;其二,联储称已就刺激经济复苏的可能货币工具进行讨论,高盛认为这是为QE3留下空间。

IHS Global Insight首席经济学家高尔特认为,美联储限定超低利率的时间到2013年中,其目的是将未来短期债务利率保持在超低水平,并降低长期债务利率,而QE3将伺机而出。

对到期证券回笼资金再投资与延长超低利率的组合,本质上就是一种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不叫QE3而已,而是折中版本QE2.5。

那么,这个规模是多大呢?根据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来测算,美联储持有的美国国债、联邦机构债和抵押支持债券总计规模在2.6万亿美元以上,除此,还持有ABS(资产支持证券)与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资产,这些到期的资产本金和利息估算下来,每月大约450亿美元。

这个规模并不算小。

美联储做这个选择是必然的,因为它必须与美国的债务实现“三位一体”的对接。

我在《大道至简之十五:找源头,步步深入分析》中分析认为:美国要做到三个层次债务危机的圆满解决,做到“三位一体”,至少也应推出QE2.5,与当下最需要的州政府、市政府等地方债务对接;如果另几个条件也同时满足,则必然推出QE3。

这两种结果,无论哪一种形式,推出之时也即条件满足之时,而且,无论哪种结果,都实现了与美国债务层次的全方位对接。

美国在等什么?
在8月9日的最新博文《债务危机·泡沫·命运之战》(在sohu博客刚发不久即被屏蔽)中,我的观点是:“现在,美国在等一个时间节点,等待与中国的泡沫的对接。

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

美国需要中国的泡沫,而且,是大泡沫。

只有借助这个泡沫,才能完成财富的更快地成长;也只有借助这个泡沫,才能实现全身而退。

这次博弈将无疑将改变中国的国运。

那么,中国能够拒绝泡沫,或者,能够警惕起来不再超发货币,而是走民富路线,一切以民生为核心,从而,使经济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打乱美国的部署吗?如果不能,那么,这个泡沫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对中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其实是不言而喻的。

我只想提醒一下,未来当投资者笑逐颜开的时候,也要时时关注国家未来的命运。


华尔街的逼宫,或者说,华尔街与美联储的双簧戏在成功上演以后,美联储持续推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延续。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怎么办?我认为还是“不再超发货币,而是走民富路线,一切以民生为核心,从而,使经济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这几乎是能够防止泡沫进一步累积,坐实中国经济基础的唯一选择。

至少,以我的能力看不出比这更好的选择。

问题在于,中国能否站在大战略高度制定规划并按照规划实施?
8月9日晚,中国媒体报道:8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制定应对措施。

会议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

我们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继续采取综合措施,维护我国经济和金融安全。

中国应该警惕的是,一旦中国泡沫与华尔街的节拍实现对接,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在《大道至简之十四:从决定性因素到逻辑链》中表达了这种担心:“失去耐心的华尔街的狠手打下后,让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人造景观重现(第一次是在2008年9月)并变得更加醒目,中国的短线思维主导下的政策,能够看透人造景观背后的大棋局,并拿出更好的应对之策吗?”
中国应该小心被华尔街的人造景观牵着鼻子走。

但比较悲催的是,如果不出意外,《大道至简之十二:走在政策前面》与《大道至简之十三:节点的提前和延后》中的分析成为现实,华尔街会再次如愿,中国泡沫将再次吹起……
草于2011年8月10日晨
债务危机·泡沫·命运之战
为了弄清楚美元趋势、美国资本市场、实体经济、全球经济等之间的深层次联系,找寻其规律,在《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完成以后,我开始查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包括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的一些专题研究成果和很多当事人的传记、回忆录等。

每一部专著都侧重于某个方面,而我需要的是梳理、找寻其中的联系和规律。

研究者们收集的详尽而严谨的资料,帮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这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

因为,不断有新感悟,而且,一些脉络越来越清晰地被梳理出来。

美国之所以能够强大,美元之所以成长为世界霸主,我认为,其力量之泉来源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合适的人总是在合适的位置上,或者说,合适的位置上总是出现合适的人。

他们全力以赴地构建一个缜密的宏大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地实施。

并且,这种计划并不会因为后来人事的更迭而影响其延续性。

这些人没有把精力放在无休止的人际关系的损耗上,而是竭尽全力地为美利坚奉献智慧和力量。

1929年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大危机,几乎摧毁了当时经济向前发展的根基。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1933年,美国民众让罗斯福坐到了总统位置上,罗斯福让赫尔坐到了国务卿位置上,让塞尔坐到了国务卿助理的位置上,而赫尔又把塞尔放到了贸易政策执行委员会第一任常务主席的位置上。

随后,赫尔再找来霍金斯、格雷迪等人,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团队,以“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为基础的互惠贸易法案,动摇了英国的霸主地位,奠定了美国、美元成为全球主导者的基础。

这只是历史还原带给我们的一个画面。

透过历史的尘埃,可以看到,美英争霸的过程中,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博弈和厮杀,一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为捍卫大英帝国的荣誉、利益和地位,甚至劳累过度而逝。

美元的弱势、强势、弱势的更迭,每一次都让美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正是研究近几十年美元趋势之变给我的感慨!
相比之下,为什么一些国家难以在实现民族利益最大化方面达到如此完美的契合?
没有合适的制度确保合适的人坐在合适的位置上,甚至颠倒错乱,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一些开发商说话的口吻越来越像官员,而一些官员说话
的口吻越来越像开发商,甚至连气质、风度等等都像极了。

当然,还有更搞的,诸如三陪女坐到了法官位置上之类的奇闻怪事,举不胜举。

民主机制之下,选举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结束之后,相关官员、议员都必须全力以赴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为选民争取利益,赢得选民的满意。

而在层层任免机制之下,充满了不透明的交易,在交易过程中,完成了人与职位的媾和。

这个过程完成后,为了确保自己的位置,相关官员必须绞尽脑汁去构建自己的关系网——由于不需对选民负责,只需对上负责,犹如传销一般。

这个关系网本身的意义超过一切。

我在《无主之悲》中曾提及,在所有权不明的情况下,官员们其实并没有忠诚的对象,也很难有动力奉献智慧和力量,而是通过累积个人财富,为下一次更高层级的交易活动做准备,从而实现个人的不断“进步”,至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他们哪里去考虑呢?
身为炎黄子孙,最大的悲哀、最大的酸楚莫过于此!
合适的人做不到合适的位置上,再彼此勾心斗角、互相无休止地消耗,谁有精力去构思宏大规划并认真去实施呢?
我以前只是感慨,在大棋局中,我们下得不够智慧,后来我终于明白:下棋者根本没有看清楚下的什么棋,人家下的是象棋而我们以为是跳棋,在棋盘上乱蹦。

当下,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全球债务危机。

我在《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第九章《大结局:债务危机死拼!》第一节中指出:债务是带血的主线。

包括石油、粮食、汇率、贸易等所有的战争形态,都可归结到这个总目之下。

如果弄清了债务主线在未来趋势中的作用,就等于借助了一双洞悉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的慧眼。

因为债务危机,任何博弈的底线都在下移。

这就是债务危机的特点。

当人们还不太关注它,或者,还没有对它引起足够的重视时,它实际上已经在主导这个世界的发展趋势……美国债务的快速累积和中国债务的跃升,正在使大博弈的时间逐渐迫近。

这绝非此前的欧元与美元两大阵营的对垒,而是掺杂着诸如意识形态、社会制度、资源消耗与竞争等方面的因素。

也因此,决战结局不像欧元的结局那样简单和轻描淡写——相比而言。

现在,这种趋势越来越清晰了。

从历史上来看,美国总能在最危难的时候渡过难关,而几乎每次渡过难关时,都有相关国家付出惨重代价!这是一种很微妙但并不有趣的规律。

其实,美国人很多时候并非耍阴谋,因为,他们会很坦诚地讲明自己的底牌。

比如,格林斯潘赤裸裸地说:“美国只需启动印钞机即可偿还一切债务。

标普调降美国评级只不过打击了美国的自尊心,这更多的是心理问题……我不认为美国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只不过是增长放缓。


如果把这种说法视为一种流氓行为,那么,流氓是谁培养起来的呢?
债务危机,美国将突出重围,倒是中国,真的应该警惕——高度警惕自身的债务问题!
现在,美国在等一个时间节点,等待与中国的泡沫的对接。

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

美国需要中国的泡沫,而且,是大泡沫。

只有借助这个泡沫,才能完成财富的更快地成长;也只有借助这个泡沫,才能实现全身而退。

这次博弈将无疑将改变中国的国运。

那么,中国能够拒绝泡沫,或者,能够警惕起来不再超发货币,而是走民富路线,一切以民生为核心,从而,使经济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打乱美国的部署吗?
如果不能,那么,这个泡沫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对中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其实是不言而喻的。

我只想提醒一下,未来当投资者笑逐颜开的时候,也要时时关注国家未来的命运。

我们谁也不能置身于度外,尽管,或许,到那时,只是满眼的悲凉和无奈。

于2011年8月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