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怎样告别孤独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2016.02
马志国说心理
40%的老人有孤独、压抑、心事无处诉说之感。
老年人告别社会重返家庭后,一旦感受到“空巢”的孤独,心理往往趋于脆弱。
如果身体再不好,更易对自身的价值表示怀疑,消极悲观,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
对于老年人的这种状态,有人称之为“老年空巢孤独
征”,是比较形象而贴切的。
但是,“空巢”这种生活情境并不是必然地决定了老人的孤独感,同是空巢老人,孤独感的体验并不一样。
这就是个人心理方面的原因了。
首先是人际反应特质不同。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因人际关
系基本反应倾向不同,不同的人会表现为不同的人际反应特质。
正是不同人际反应特质,造成了人们对人际交往需要的不同强度。
有些人交往的需求不是很强烈,甘愿避开喧闹的人群,独居于陋室之中,钻研思考问题,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干扰。
虽然儿女离家或是
孤身一人,却没有孤独的痛苦。
相反,有些人交往的需求较强,所以,当面对空巢生活情境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体验到孤独感。
其次,是气质类型不同。
心理学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胆汁质;二是多血质;三是黏液质;四是抑郁质。
大量的研究表明,气质类型上属于抑郁质与黏液质
怎样告别孤独感
﹃
空巢老人﹄
这个家不过是个空窝
许老太和丈夫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辛勤忙碌了一生,不但在自己所从事的科研领域做出了突出成就,而且还辛勤抚育了6个出色的儿女。
全家聚在一起时,充满着
浓郁温馨的亲情,每个儿女立业
成家,她都感到一份欣喜和自豪。
但这只是短暂的,随之而来的就是思念和失落。
尽管如此,她和丈夫还是把儿女们送上新的人生征程,让他们到更广阔的天空去飞翔。
因为她们知道,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
她和丈夫只希
望儿女们能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
半年前,丈夫因心肌梗塞突然离世,儿女们考虑到母亲已年迈体弱,请了保姆照顾其生活。
但许老太总觉得这个家不过是个空窝,陷入了孤独之中……
生活中,不少空巢老人的心灵被孤独感所包围。
孤独感不同于孤独生活本身,它是老年人认为自己被世人所遗忘,而在心理上与世人隔绝的主观心理感受,是交往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结果,表现为较复杂的心态和行为。
有专家曾对13963名城市老人做调查,发现
产生孤独感的心理原因
产生孤独感的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7
2016.02养生大家谈马志国说心理
处都离不开父母,长期与父母住在一起,这反而是家庭不幸的表现。
所以,老年人应该为子女的离
巢而感到高兴。
心理自救方法之二:行为疗法当自己感到孤独时,可以制定一个计划,向自己布置不同难度的交往任务。
开始时,交往任务可以简单一些,然后逐渐加强交往的难度。
例如,第一星期,每天与同事邻居聊天10分钟。
第二星期,每天与他人聊天20分钟,并与其中的一位多聊10分钟。
第三星期,保持上一星期的交友时间,找
其中的一位作不计时间的随意谈心。
第四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找其中的几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
第五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思想交流
和情感交流活动。
第六星期,尝试与陌生的人交往。
在与各种人的交往过程中,尊重别人的特点与习惯,努力与人和睦相处。
如果自命清高,遇到困难不肯求助于人,或者对别人的困难不屑一顾,结果必然加剧自己的孤独感。
所以,一方面要善于帮助他人,从中赢得别
人的尊重和真诚的友谊,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求助于人,通过别人的帮助,使自己的心态变得开朗。
心理自救方法之三:婚姻疗法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才是
真正终身的伴侣。
孩子离巢,老年夫妇应该及时地将情感转向老伴儿,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加强夫妻间的情感交流,进一步改善夫妻关系,以此填补因子女离巢而留下来的“真空”。
如果是丧偶老人,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考虑再婚,重建家庭,使自己的情感有可靠的寄托,摆脱孤独。
心理自救方法之四:生活疗法摆脱孤独的最佳策略是从创造良好生活情境入手。
这有两层意思。
离巢并不等于断绝关系。
子女离家建立新的生活空间后,还应继续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尽量增强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给他们更多的体贴和帮助,注意消除误会,吸引他们经常回家。
或者,条件许可老人可以在儿女家轮流居住,以免独守空房。
这
是一种生活情境的创造。
再有就
是扩大自己的兴趣爱好范围,注意开拓新的丰富有益的业余生活,从看书、习字、画画、练琴、打拳、击剑、种花、饲养动物等活动中,获得乐趣,有助于自己从孤独
当中脱离出来。
即使从事这些活动时可能也只是一个人,但是,全身心投入到生活情境中时,孤独感已经悄然消散了。
编辑:静宜
的老年人容易孤独。
因为黏液质的老年人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待人容易冷漠,内心不易外
露,而抑郁质的老年人多愁善感,胆小孤僻。
内向的老年人,更多地注意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爱与人交往,喜欢沉思而孤僻,特别是在新的情境里,多半沉默。
再有,自我认知不同。
孤独的老年人往往自我认识不足,容易过低地估计自我。
他们常常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在与人交往时,爱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较,认为自己的家庭出身、经济收入、社
会地位和工作单位都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便逐渐与人疏远而自我封闭。
也有一些老年人过低地估计他人,将他人看得一无是处,并强烈地希望自己“出淤泥
而不染”。
因而与一般人难于交往,自然会在孤独的泥坑里越陷越深。
面对有空巢孤独感的老年朋友,怎样进行心理自救?
心理自救方法之一:认知疗法老年朋友首先要看到,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
子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从父母身边独立出去开拓自己的生活空间,哺育自己的后代,是子女成熟的标志。
如果孩子长大了,事事处
告别孤独感的心理策略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