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先生之父、清太医院院长赵文魁先生传授的验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绍琴先生之父、清太医院院长赵文魁先生传授的验方
2022-06-04 00:00 发表于吉林
温热经纬·气分病篇
作者/赵绍琴、胡定邦、刘景源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肉败血腐,形成脓疡,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咯吐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本病的病理演变过程,可以随着病情的发展,邪正的消长,表现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等不同阶段。

初期:因风热(寒)之邪侵犯卫表,内郁于肺,或内外合邪,肺卫同病,蓄热内蒸,热伤肺气,肺失清肃,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卫表证。

成痈期:为邪热壅肺,蒸液成痰,气分热毒浸淫及血,热伤血脉,血为之凝滞,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表现高热,振寒、咳嗽、气急、胸痛等痰瘀热毒蕴肺的证候。

溃脓期:为痰热与瘀血壅阻肺络,肉腐血败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排出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痰。

恢复期:为脓疡内溃外泄之后,邪毒渐尽,病情趋向好转,但因肺体损伤,故可见邪去正虚,阴伤气耗的病理过程,继则正气逐渐恢复,痈疡渐告愈合。

若溃后脓毒不尽,邪恋正虚,每致迁延反复,日久不愈,病势时轻时重,而转为慢性。

【临床表现】
热毒瘀结,血败肉腐成痈所引起的肺痈症状,如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痰等,是肺痈的临床表现特征。

本病发病多急,常突然出现恶寒或寒战,高热,午后热甚,咳嗽胸痛,咯吐粘浊痰,经过旬日左右,痰量增多,咯痰如脓,有腥臭味,或脓血相兼,甚则咯血量多,随着脓血的大量排出,身热下降,症状减轻,病情有所好转,经数周逐渐恢复。

如脓毒不净,持续咳嗽,咯吐脓血臭痰,低烧,出汗,形体消瘦者,则可转入慢性。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实。

恢复阶段,多见气阴两虚,故舌质红或淡红,脉细或细
数无力为多见。

(以上内容摘自《中医内科学》)
肺痈一症向来归于内科,其实当从温病治之。

其为风温蕴热,互阴于肺,热壅成毒,发为痈脓,治用千金苇茎汤加味。

其犀黄丸之用,最为得力,足补苇茎解毒之力不逮之缺憾。

肺痈之治,当辨其脓成与未成,溃与未溃,一般当分四期治之。

赵师有家传四法,兹录之以备参考。

初期:肺痈未成,发热微恶风寒,兼有咳嗽,喘憋,痰多微黄,胸痛,苔薄黄,脉浮数。

治以辛凉清解,肃肺化痰,可用:薄荷3克,前胡6克,贝母12克,杏仁10克,苏子10克,黄芩10克,生石膏12克,鲜芦、茅根各30克。

中期:壮热不恶寒,咳喘,痰黄稠,胸痛,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以泄热化湿,肃肺消痰,可用:甜葶苈6克,前胡6克,黄芩10克,桑白皮12克,皂角6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银花15克,贝母10克,醒消丸6克(分二次服)。

极期:壮热,咳喘胸痛,吐脓血痰,或脓臭痰,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以清化痰热,活血通络,可用:鲜芦根90克,冬瓜子30克,桃仁6克,苡仁30克,鱼腥草30克,甜葶苈3克,黄芩10克,皂刺3克,银花30克,犀黄丸6克(分二次服)。

后期:余热不退,脓痰渐净,神疲气短,苔薄质红而瘦,脉细弦小数。

治以甘寒养阴,活血通络,可用:南、北沙参各30克,麦冬10克,贝母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生黄芪12克,苡仁30克,赤芍10克,地骨皮10克,桑白皮10克,丹皮10克。

附:醒消丸《外科证治全生集卷四丸散类》
乳香没药(各去油,各一两)麝香(一钱半)雄精(五钱,各研极细)黄米饭(一两)捣烂为丸,如莱菔子大。

忌火烘,晒干,每服陈酒送下三钱,醉盖取汗,立愈。

《外科全生集卷四犀黄丸》醒消丸内【乳香、没药末(各一两)麝香(一钱五分)雄精(五钱)】除去雄精,加犀牛黄三分。

如前法(即共研和,取黄米饭一两捣烂,入末再捣为丸,如萝卜子大,晒干,忌烘。

)凡患乳岩、瘰疬、痰核、横痃、流注、肺痈、小肠痈等毒,每服三钱,热陈酒送下。

患生上部,
临卧服;下部,空心服。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用药咨询医生微信号:sunhuinbin6911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

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