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望洞庭》知识点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望洞庭》知识点苏教

望洞庭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眺望洞庭山川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词句说明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睦。

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先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眺望湖中的光景,隐约不清,好像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川翠:一作“山川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沉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
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话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海不扬波好像未磨的铜镜。

远远瞭望洞庭湖山川葱翠如墨,恰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
经洞庭湖时所作。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浮岷江,观洞庭,历夏
口,涉浔阳而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件可考的约有六次。

此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季。

而此诗则是此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

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授督查御史。

曾参加王叔文公司,反对宦官和藩镇盘据权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来宾,加检校礼部尚书。

世称刘来宾。

其诗平常清爽,善用比兴手法寄望政治内容。

《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裕民
歌特点,为唐诗中别出心裁之作。

有《刘梦得文集》。

练习题
⑴以下诗文中不是描绘洞庭湖风景的一项为哪一项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衔远山,吞长江
吴楚东南坼,乾坤昼夜浮⑵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点,请联合详细诗句加以赏
析。

⑶王老师以为,刘禹锡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人,请联合全诗谈谈原因。

答案
B。

第二句,将月色下的千里洞庭湖比作一面未加磨拭的巨
大铜镜,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模糊,静谧的美。

刘禹锡被贬,并无表现出消极、失意情怀,而是浓墨
重彩地勾画洞庭湖山川和睦美,表现出诗人的豪迈胸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