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重力 4 微重力固体燃烧试验装置的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国内关于煤粉在微重力下的燃烧还局限于单颗粒煤粉,已有空间微重力煤 燃烧研究大多集中于单颗粒煤的燃烧,仅有的煤粉燃烧实验是在球形装置内利 用电阻丝点火进行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 而不能进行高温下的煤粉着火温度、 燃尽、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研究。
谢谢!
RANS LES DNS
气相模型包括连续、 动量、组份和能量方 程
忽略Navier-Stokes方程 体积力中的重力加速
度
固相模型为多步热解 模型
成本低,不受限于 物理条件
气相离散方 程
耦
离散网格点上
合
的数值解
固相离散方 程
煤粉颗粒微重力燃烧的一些研究
自1970年以来,国外的一些学者相继开展了微重力下煤粒的着火和火焰传播特 性试验研究工作。 • 日本的Katalambula等研究了微重力下(10^-3g)煤颗粒大小(0.8mm、1mm、
微重力环境下的固体燃烧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 微重力固体燃烧研究问题及意义 ➢ 微重力环境下固体燃烧研究方法 ➢ 煤粉微重力燃烧的一些研究
研究问题
➢ 火焰形态; ➢ 火焰亮度和温度; ➢ 火焰传播速度; ➢ 燃烧速率; ➢ 火焰周围流场; ➢ 烟黑形成。 ➢ 材料的可燃极限:在一定氧气浓度下能够维持材料燃烧
的极限气流速度。以及气流速度一定时能够维持材料燃 烧的极限氧气浓度。 这些固体燃烧火焰特性参数受重力水平的影响;探讨影响 这些特性的本质因素,校核煤燃烧模型;为高效率燃烧, 低污染燃烧提供依据,此外,研究低重力火灾复杂性,为 航天器防火提供依据。
1.2mm),挥发份含量(26.6wt%、32.5wt%、40.2wt%)以及加热速率以及颗 粒形状对于煤颗粒着火的影响。 • Gieras在研究微重力下煤粉颗粒群的着火特性时发现,无烟煤(5%VM)是异 相着火,烟煤(24%VM)是联合着火,而褐煤(48%VM)是均相着火。对于挥 发分含量不同的煤,着火和燃烧过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应该分别处理。 • Wendt等对球状、柱状和片状煤颗粒的微重力着火实验发现,挥发分释放时 间和均相着火时间都随比表面积的减少而增大,但两者之间有一定差别,而 多相着火时间与均相着火时间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可见,用形状因子来描 述颗粒着火特性是不够的,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中国的微重力煤燃烧研究近期才逐步开展, 2007年,清华大学利用中国科学 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的3.6落塔,率先开展了微重力下单颗粒煤的着火研究。
• 地基实验研究方法:水平窄通道实验平台,这种实验方法 模拟微重力环境的机理,在一定进气流速下(较低),小 实验尺寸能够有效抑制重力引起的自然对流。
目前这种方法还不成熟,水平 窄通道能够有效模拟微重力环 境的适用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如环境气氛,强迫气流速度, 通道几何高度。
研究方法
• 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 数值计算方法
研究方法
• 航天器内直接进行实验研究,空间煤粉燃烧实验装置,实 验极少,设计基本原则:避免使用直接或间接利用重力进 行测量的仪器,如热重天平;
研究方法
• 地基实验研究:利用落丼或落塔,慢回转器,高空气球释 放的自由下落物体,作抛物线飞行的飞机等实验平台
研究方法
谢谢!
RANS LES DNS
气相模型包括连续、 动量、组份和能量方 程
忽略Navier-Stokes方程 体积力中的重力加速
度
固相模型为多步热解 模型
成本低,不受限于 物理条件
气相离散方 程
耦
离散网格点上
合
的数值解
固相离散方 程
煤粉颗粒微重力燃烧的一些研究
自1970年以来,国外的一些学者相继开展了微重力下煤粒的着火和火焰传播特 性试验研究工作。 • 日本的Katalambula等研究了微重力下(10^-3g)煤颗粒大小(0.8mm、1mm、
微重力环境下的固体燃烧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 微重力固体燃烧研究问题及意义 ➢ 微重力环境下固体燃烧研究方法 ➢ 煤粉微重力燃烧的一些研究
研究问题
➢ 火焰形态; ➢ 火焰亮度和温度; ➢ 火焰传播速度; ➢ 燃烧速率; ➢ 火焰周围流场; ➢ 烟黑形成。 ➢ 材料的可燃极限:在一定氧气浓度下能够维持材料燃烧
的极限气流速度。以及气流速度一定时能够维持材料燃 烧的极限氧气浓度。 这些固体燃烧火焰特性参数受重力水平的影响;探讨影响 这些特性的本质因素,校核煤燃烧模型;为高效率燃烧, 低污染燃烧提供依据,此外,研究低重力火灾复杂性,为 航天器防火提供依据。
1.2mm),挥发份含量(26.6wt%、32.5wt%、40.2wt%)以及加热速率以及颗 粒形状对于煤颗粒着火的影响。 • Gieras在研究微重力下煤粉颗粒群的着火特性时发现,无烟煤(5%VM)是异 相着火,烟煤(24%VM)是联合着火,而褐煤(48%VM)是均相着火。对于挥 发分含量不同的煤,着火和燃烧过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应该分别处理。 • Wendt等对球状、柱状和片状煤颗粒的微重力着火实验发现,挥发分释放时 间和均相着火时间都随比表面积的减少而增大,但两者之间有一定差别,而 多相着火时间与均相着火时间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可见,用形状因子来描 述颗粒着火特性是不够的,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中国的微重力煤燃烧研究近期才逐步开展, 2007年,清华大学利用中国科学 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的3.6落塔,率先开展了微重力下单颗粒煤的着火研究。
• 地基实验研究方法:水平窄通道实验平台,这种实验方法 模拟微重力环境的机理,在一定进气流速下(较低),小 实验尺寸能够有效抑制重力引起的自然对流。
目前这种方法还不成熟,水平 窄通道能够有效模拟微重力环 境的适用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如环境气氛,强迫气流速度, 通道几何高度。
研究方法
• 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 数值计算方法
研究方法
• 航天器内直接进行实验研究,空间煤粉燃烧实验装置,实 验极少,设计基本原则:避免使用直接或间接利用重力进 行测量的仪器,如热重天平;
研究方法
• 地基实验研究:利用落丼或落塔,慢回转器,高空气球释 放的自由下落物体,作抛物线飞行的飞机等实验平台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