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用典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用典的作用
古诗用典是指诗歌中使用的、源自于古代典籍和古代名人的词语、典故、典型形象等。
这些典故在古代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文化创作
加强文化艺术连续性的重要手段。
1.体现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古诗中的用典大多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因此这些典
故通常直接或间接传达了社会历史、哲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经验和观念。
通过古诗用典,能够使现代人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价值观念,培养出自身的道德情操和
自我理性审视的能力。
例如,《清平乐·盛暑》的“长夏离析、气味如兰,红衣莫起故园看,倚杖柴门外。
”这首古诗通过描写夏季的以及反对旧邪新欺现象的方式,表达了对信仰、亲情、生命等人
生价值的重视。
2.提升诗歌的审美价值。
古诗中的用典往往能使一首诗更加生动鲜明、形象具体,提
高诗歌的审美感受和欣赏价值。
典故在诗歌中所扮演的角色如同一把带着光荣传承之枪,
可以为诗歌增加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中蕴含了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
传承,充满光彩。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这首诗选用典故寺庙的场景,在诗中谈论
道家与佛家对人生看法的异同,并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渴望。
3.向读者传递情感。
古诗中的用典往往能引起人的共鸣和感受,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典故通常被艺术家选用,因为典故中所隐藏的文化符号会对读者产生强烈情感的共鸣,通
常可以触发读者的情感共鸣,然后更好的让读者理解古典文化的智慧和哲学思想。
例如,《登幽州台歌》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是诗人留恋故乡情感的真
实展现,让人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情厚爱。
总之,古诗用典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条珍珠项链,凝聚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文化
力量,是民族文化追根溯源和文化传统的重要表现,它不仅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文学的辉煌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