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及接入网设备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换及接入网设备操作规程
第一章总那么
1、保持机房清洁干净,防尘防潮,防止鼠虫进入。

2、严禁在设备的计算机终端上玩游戏,不得装入其他不必要的软件或将计算机挪为他用。

3、每天须参照日常维护操作指导书相关内容,进行常规查抄和测试,并做好记录。

4、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处置不了的问题及时向设备厂家驻当地处事处联系解决。

5、维修时按相应尺度说明书来进行,防止因报酬因素而造成变乱。

6、呈现瘫机等重大变乱时,按照重大问题处置指导书相关内容进行排除,并当即通知设备厂家
驻当地处事处。

7、已环的单板不克不及放在机柜内,应装入防静电袋妥善保管,发防止引起其它故障。

8、对设备硬件进行操作前应带防静电手腕。

9、不得对设备等闲复位、加载或等闲改动局数据,改动局数据前要做数据备份,改动后一周内
确认机器运行无误,要删除备份数据。

10、严禁使用终端软件以外的其它软件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和点窜主,以免导致严重后果。

11、遇到强雷雨时,远端模块局机房要有值班人员,以防万一。

12、计算机终端口令要按级划分权限,按期更改,并只向维护责任人发放,办理级口令只有
维护负责人掌握,做到严格办理、责权清楚。

13、清查库存的备板备件情况,查抄是否需要进行损坏更换和补充。

第二章单板更换通用过程操作指导
1、取出筹办
(1) 安然本卷须知
单板上装有大规模集成电路,在操作时必然要防止静电,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防止静电对单板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2) 包管单板处于〔备用〕不消状态,或业务的预处置,方可拔出。

对于有主备用的单板,如AV5、PV8板等,先要确认该板是否处于主用状态,假设处于主用状态,需要将它成功倒换至备用位置后再进行更换操作。

(3) 本设备的所有单板允许带电插拔,在进行完必要的操作筹办之后,可以直接对单板实行更换操作。

(4) 佩戴好防静电腕套和手套,并将接地端可靠接地〔接入网机柜机壳〕。

(5) 插入或拔出时要注意沿着槽位插拔,不要倾斜,更不要偏离槽位。

2、取出单板
取出单板前要包管佩戴好防静电腕套和手套,并将接地端可靠接地〔接入网机柜机壳〕,取板过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

(1) 双手分上下同时翻开拉手条上单板锁定键;
(2) 双手同时迅速将拉手条向外拉旋转约90°,单板即脱离母板;
(3) 顺插槽取出单板,放入防静电包装盒中〔在此过程中禁止触摸印制板〕。

图1-1 取板示意图3、安装筹办
安装单板之前,从防静电包装盒中取出单板,查抄单板有无损坏和元件脱落现象。

注意:
单板安装过程中禁止触摸印制板及外表器件。

4、安装单板
1. 单板安装过程
插板过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

(1) 找到板名条上对应板名的槽位;
(2) 双手分上下同时按住拉手条,顺单板插槽迟缓插入到底后迅速将单板插入母板,使之接触良好。

在插入过程中注意不要损坏插针;
(3) 直到锁定键将拉手条锁定为止,单板插入完成。

图1-2 插板示意图2. 安装后状态的判断
更换以后,验证单板是否正常工作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用法有如下几种:
(1) 查看单板面板上的指示等是否正常。

例如更换ASL后,可以查看ASL单板的RUN灯,如果RUN灯的状态为1秒1闪,那么单板已经正常工作。

(2) 查看维护台相应的告警是否恢复。

例如更换ASL后,在拔出ASL单板时,告警台中会呈现“ASL板故障〞的告警信息,在更换了ASL后,那么会呈现“ASL板故障恢复〞的信息,此时代表ASL已经恢复正常。

如更换单板前因为单板故障而呈现业务中断的告警,此时也应该一同恢复。

(3) 在维护台中查询,假设更换后的单板在单板信息显示窗口中的各项信息与实际数据配置相符,且显示板状态为正常,那么更换成功。

同时,还可以在维护台中对单板做测试来验证。

例如更换了RSP板后,可以对RSP板或同框的ASL等用户板进行复位操作,如能正常复位,那么更换成功。

(4) 在众多单板中有一些单板是需要更换以后进行加载操作才能正常工作的,这类单板有AV5、PV4、PV8等。

而其他单板那么不需要。

附录单板更换本卷须知
普通单板更换本卷须知
这里的普通单板是指除母板、电源板、插卡之外的所有单板。

普通单板有主备用、负荷分担以及独立工作等几种工作方式。

对于采用负荷分担或独立工作方式的单板,可直接进行更换操作。

对于工作于主备用的单板,为了减少更换单板对系统运行的不良影响,只允许对处于备用工作状态的单板进行更换操作,严禁直接更换处于主用工作状态的单板。

当单板工作于主用状态时,可通过单板倒换命令使之处于备用状态,然后再进行更换操作。

如果主备用两块单板都需要更换,那么应分时间先后。

等先更换的单板运行不变后,进行一次倒换操作,再更换别的一块单板,不克不及同时更换。

出格指出的是
(1)时钟板CKS、CLK,需要等新更换的单板进入跟踪状态之后,才可以更换别的一块时钟板。

(2)假设MPU板、SPC板作为主板,那么更换前必需包管主板数据已经备份完全。

(3)更换NO7或LAPN7板前应对单板上的信令链路去激活,更换后再激活单板上的信令链路。

在操作时必然要防止静电,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防静电对单板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单板更换有以下几个步调:
2. 取出要更换的单板:
(1)确认单板地点的位置,包罗单板地点的框位、槽位。

(2)确认单板工作方式,假设为独立工作或负荷分担方式,可直接执行下一步。

假设为主备用方式,那么查看所需更换单板是否处于备用态,假设不是那么用SWP BRD命令使之倒换至备用态再更换。

如果更换MPU或SPC主板,那么必需用DSP BRD命令查看单板状态,包管主板数据备份完成。

如果更换NO7或LAPN7板,那么需使用DEA N7LNK命令去激活单板上的信令链路。

(3)假设单板拉手条上有前出光纤、电缆、网线等连线,需要记录前出光纤、网线、电缆等在拉手条前出接口上的位置,并查看光纤、电缆上的标签是否明显,否那么从头标贴。

然后拔出光纤、电缆,按挨次放在一边。

对光口要用防尘冒等加以庇护。

(4)佩带好防静电腕套和手套,并将接地端可靠接地〔交换机机壳〕。

双手分上下同时翻开拉手条上单板锁定键,双手同时迅速将拉手条向外拉旋转约45°,单板即脱离母板。

顺插槽取出单板,放入防静电包装盒中〔过程中禁止触摸印制板〕。

对于拉手条上的前出光口要用防尘冒等加以庇护。

3. 换新单板:
(1)从防静电包装盒中〔过程中禁止触摸印制板外表〕取出新单板,查抄并确认单板无损坏和元件脱落现象。

(2)对照更换下来的单板,设置好新板上的拨码开关及跳线,使二者保持一致。

(3)找到原单板地点的槽位,双手将板垂直沿导轨程度插入机框,外面还有1厘米摆布时双手拿住拉手条,沿拉手条向里先慢后快地压入,动作要轻但速度要快,以免将母板上插针压弯。

直到锁定键将拉手条锁定为止,单板插好。

(4)按挨次插好单板前出光纤、电缆及网线等。

4. 查抄新单板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1)不雅察指示灯的状态,可对照各单板说明中的指示灯说明局部不雅察。

(2)通过维护台查询单板的状态:可使用LST BRD,SWP BRD,RST BRD及LST FRM等命令来实现单板状态的查询、倒换及复位。

(3)通过查询相关单板状态来确定单板是否工作正常。

如DRCA板更换时,需要通过查询E16板状态确认单板是否正常工作。

(4)如果更换了NO7或LAPN7板,那么更换后需用MNT BRD命令激活单板上的信令链路。

电源板更换本卷须知
对电源板,假设同一个功能框内的两块或多块电源板,可以任意更换此中一块,但如果两块
〔或多块〕单板都需要更换,那么应分时间先后,等先更换的单板运行不变后,再更换别的一块单板,不克不及同时更换,否那么会造成系统掉电变乱,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插卡更换本卷须知
对插卡,如ADP板、CTX板等位于PC机内部的单板,必需先将PC机关电后,再做更换操作。

母板更换本卷须知
对母板的更换必需关电。

为了防止在更换母板期间,交换机话单池中的话单溢出,所以操作之前需要提取完所有模块话单、计次表。

(1)用RST BILPOL 命令更新记次表、统计话单,用STR BILIF命令开始取话单。

在确认话单完全取出后,关闭所要更换母板框地点机架对应的电源。

(2)如果该机框中的单板有前出或后出光纤、电缆等,那么需要记录光纤、电缆在单板面板上的挨次和位置,并查看各标签是否明显,否那么从头标贴,以免单板更换后连接错误。

光纤、电缆拆下来后按挨次放在一边,同时应将光接口处盖上防尘帽庇护光口。

记录母板后面所有插头〔配线〕的挨次和所对应的插座的位置,撤消母板后面所有连接线。

(1)拔出机框中所有单板放入防静电单板周转箱或防静电包装盒里。

(2)关闭所要更换母板框地点机架对应的电源,从机架上撤消母板地点机框,再拆下母板,放入包装箱内。

(3)取出新母板,将新母板螺钉孔与机框上螺孔对准,将四角上的螺钉顺时针旋上,但不要旋紧。

然后将机框放平,在两边电源板位置插入两块电源板,使之能完全、可靠地插在母板上。

再按照对称的原那么逐个将母板上螺钉一一拧上,并逐一拧紧。

(4)对照更换下来的母板设置拨码开关和跳线,假设二者版本不异,那么使二者保持一致。

不同时参照母板说明设置。

(5)插回机框。

并按照先前所记录的单板前出或后出光纤、电缆的挨次和位置,参照标签说明,把光纤、电缆逐一插回地点的接口,并确认接触正常。

(6)翻开机架电源,翻开机框二次电源板开关,查抄电源工作状态正常后,插回框内单板,插好对应的光纤、电缆,直至所有单板工作正常。

第三章交换机故障处置的一般流程和常用操作方法
对维护人员的底子要求
专业本质和技能
维护人员应做到以下应知应会:
(1)熟悉PCM道理、SDH道理、交换道理等通信专业常识。

(2)熟悉交换机的功能布局、呼叫流程、业务流程等产物常识。

(3)熟悉中国一号信令、信令、DSS1信令、协议等相关信令协议。

(4)熟悉相关国标技术尺度。

(5)熟悉计费道理及流程。

(6)了解以太网、TCP/IP、Client/Server、数据库常识等计算机网络根底常识。

(7)熟练掌握程控交换机日常操作及计算机底子操作。

对系统和组网的熟悉
维护人员应对设备及其网络组网情况非常熟悉:
(1)熟知设备的硬件布局及性能参数。

(2)熟知设备各模块在网络中的地位。

(3)熟知设备各模块间及到各局所的路由组织。

(4)熟知设备与各组网设备所使用的信令或协议。

(5)熟悉相关传输设备的网络布局和信道分配。

对设备的操作
为了提高故障处置的效率,防止误操作,维护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对交换机的相关操作流程应十分熟练,局部重大故障的处置建议由设备厂家颠末严格培训的人员执行,除此之外,维护人员在对设备进行操作时,还应十分清楚以下内容:
(1)哪些操作将导致局部或全部业务中断。

(2)哪些操作将造成设备损坏。

(3)哪些操作将对计费发生重大影响。

(4) 哪些操作将导致用户投诉。

(5)有哪些应急或备份的办法。

对仪器、仪表的掌握
仪器、仪表在交换机的故障处置过程中有着不成替代的作用,它以直不雅、量化的数据直接反映故障的地点,在迅速进行故障定位、提高故障处置效率的过程中阐扬着重要的作用。

维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故障处置的一般流程
一般情况下,故障处置需经历“信息收集→故障判断→故障定位→排除故障〞等四个阶段。

信息收集——尽可能详尽地获取各种原始信息
1. 必要性
任何一个故障的处置过程都是从维护人员获得故障信息开始,这种故障信息的来源一般有四种途
径:
用户或客户中心的故障申告
相邻局所维护人员的故障布告
告警系统的告警输出
日常维护或巡检中所发现的异常
在日常维护中,前三种途径所提供的故障信息量占绝大大都,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出格是故障信息通过反响时,我们所获取的第一故障信息对故障现象的描述往往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也是不深刻的,通常不克不及直接反映问题的本质地点。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系统的组网情况也日趋复杂,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和干扰常常对交换机的正常运行发生连带影响,使交换机的故障成因日趋复杂,同时也增加了故障定位的难度。

如果仅仅依靠简单的信息来阐发、判断问题,而无视进一步收集各种相关的原始信息,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寸步难行,它不单使故障判断的范围扩大、难度增加,而且还有可能在阐发思路上背道而驰,以致贻误故障处置时机,给交换机的不变、安然运行带来严重威胁。

2. 实用性
从统计学上阐发,各种因素同时作用并导致交换机发生故障的概率是很小的,也就是说,导致系统或设备故障的成因在某一具体时刻具有单一性。

这就使操纵排除法迅速定位故障成为可能。

如果在故障处置的初期阶段,就注重收集各种相关的原始信息,很多情况下,它可以帮忙维护人员大大缩小故障判断的范围,加快定位问题的速度,并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这对于提高故障处置的时效性,防止设备误操作,以及提高客户对劲度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 维护建议
(1)维护人员要有收集相关信息的强烈意识,在遇有故障出格是重大故障时,必然要先弄清楚相关情况后再决定下一步的工作,切忌盲目处置。

(2)维护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出格是系统道理和信令常识,这样,在故障的情况下才能快速联想,把思路引向问题的焦点。

(3)在接听故障申告〔布告〕时,维护人员要长于引导,尽量从多方面、多角度提问或询问相关问题。

(4)维护人员应加刁悍向、纵向的业务联系,成立与其他局所或相关业务部分〔如传输机房等〕维护人员的良好业务关系,这对于信息交流、技术求助等都是很有帮忙的。

故障判断——确定故障的范围与种类
在获取故障信息以后,接下来需要对故障现象有一个大致的定义——确定故障的范围与种类,这也就是说,需要判断故障发生在哪个范围,是属于哪一类、何种性质的问题。

1. 确定故障的范围
确定故障的范围就是确定故障处置的标的目的,也就是说在什么处所、顺着什么思路去查找故障的具体原因。

故障的范围一般是指故障发生的区域,它往往与设备的功能模块重合,这是由设备的模块化设计所决定的。

设备的功能模块划分为:
用户系统
中继、信令系统
计费、话单系统
主控系统
时钟系统
终端系统
告警系统
话务台
2. 确定故障的种类
确定故障的种类〔性质〕就是确定采用何种方法、何种手段阐发问题、解决问题。

关于故障的分类,将按照交换机不同的功能模块,按照通常的思维逻辑采纳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具体的情况请见本手册后续各章节的讨论。

常用的故障判断方法详见本章“故障判断与定位的常用方法〞一节。

故障定位——确定故障的具体原因
前面提到,尽管导致交换机故障的成因可能十分复杂,但是在统计上和实践上,某一时刻多种因素同时作用导致交换机故障的概率是很小的,也就是说,故障的成因在某一具体时刻具有单一性。

故障定位就是“从众多可能原因中找出这个单一原因〞的过程,它通过必然的方法或手段阐发、比较各种可能的故障成因,不竭排除非可能因素,最终确定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

准确而快速的定位不仅有利于提高故障处置的时效,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因盲目操作设备而导致故障扩大化等报酬变乱,为采纳何种手段或办法排除故障提供指导和参考,是故障处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章将鄙人节简要介绍“故障判断与定位的常用方法〞。

排除故障——采纳适当的办法或步调去除故障、恢复系统
在故障原因最终定位以后,就进入了故障处置程序的最后一步——排除故障。

排除故障是指采纳适当的办法或步调去除故障、恢复系统的过程。

如更换故障单板、点窜配置数据、倒换系统、复位单板等。

故障判断与定位的常用方法
原始信息阐发
原始信息是指通过用户故障申告、其他局所故障布告、维护中所发现的异常等所反映出来的故障信息,以及维护人员在故障初期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收集到的其他相关信息的总和,是进行故障判断与阐发的重要原始资料。

原始信息阐发主要用来判断故障的范围、确定故障的种类,在故障处置的初期阶段,为缩小故障判断范围、初步定位问题提供判据。

如果维护经验丰富,甚至还可以直接定位故障。

告警信息阐发
告警信息是指交换机告警系统输出的信息,通常以声音、灯光、LED显示、屏幕输出等形式提供应维护人员,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此中告警维护台输出的告警信息,包含故障或异常现象的具体描述、可能的发生原因、有哪些修复建议等等,涉及硬件、链路、中继、计费、CPU负荷等交换机的各个方面,信息量大且全,是进行故障阐发和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告警信息阐发主要用于查找故障的具体部位或原因,由于C&C08告警台输出的告警信息丰富、全面,因此常常可以用来直接定位故障的原因,或配合其他方法共同定位故障的原因,是故障阐发的主要手段之一。

告警信息阐发法,定位直不雅、准确,是交换机故障阐发的常用方法之一。

指示灯状态阐发
C&C08交换机的每块单板上都有相应的运行、状态指示灯,有的还有功能或特性指示灯,这些指示灯除了直接反映相应单板的工作状况以外,大局部还可反映诸如电路、链路、光路、节点、主备用等的工作状态,是进行故障阐发和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指示灯状态阐发主要用于快速查找大致的故障部位或原因,为下一步的处置提供思路。

由于指示
灯所包含的信息量相对缺乏,因此,它常常与告警信息阐发配合使用。

维护人员平时应注意加强对单板指示灯含义的学习,以提高故障情况下的快速反响能力。

拨测辅助阐发
在交换机所提供的所有业务中,语音占很大局部,因此,与交换机有关的大局部故障原因,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用户的正常呼叫功能,因此,操纵拨测这一最直接的方法来判断交换机的呼叫处置功能和相关模块是否正常,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常常用来判断用户外线、交换网络、中继系统、计费系统等是否正常。

拨测是日常维护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常与接续动态跟踪配合使用,在检测交换机的各种功能上〔如呼叫处置、主叫号码显示、计费等〕有着广泛的应用。

仪器、仪表辅助阐发
应用仪器、仪表进行故障阐发与定位,是交换机故障处置常用的技术手段。

它以直不雅、量化的数据直接反映故障的本质,在外线阐发、电源测试、信令阐发、波形阐发、误码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仪器的关键在于使用方法,维护人员可参考相关仪器的使用说明书
话务统计辅助阐发
接通率是程控交换机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运营商的经济效益和客户效劳对劲度,是电信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因此,提高接通率并降低呼损,是运营商们遍及存眷的重要内容。

但是,影响程控交换机接通率的因素纷繁复杂,而且偶然性大,难以有效地加以预测。

因此,提高接通率的关键就在于要能够及时地找出引起呼损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有效地防范,话务统计就是
这样一个有力的阐发东西。

话务统计阐发常常与信令跟踪、信令阐发等配合使用,在查找局间信令配合异常、中继参数设置错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维护人员应牢牢掌握此方法的应用。

接续、信令跟踪
接续、信令跟踪在阐发用户呼叫接续、局间信令配合等过程的掉败原因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操纵跟踪的成果,常常可以直接得到呼叫掉败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地点,或者从中得到启发,为后续阐发提供珍贵的思路。

接续、信令跟踪定位准确,提供的信息极富参考价值,是交换机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测试/ 环回
测试主要是指借助于仪器仪表、软件测试东西等手段,对可能处于故障状态的用户线路、传输信道、中继设备等进行相关技术参数的测量,按照测量的成果判断设备是否已经故障或者正处于故障的边缘。

环回主要是指采用硬件或软件的方法,对某一传输设备或传输信道采纳自发自收〔自环〕的方法,通过判断自环后传输设备、传输信道、业务状况、信令配合等情况的正常与否,来确定相关硬件设备的状况、软件参数的设置是否正常,是定位传输问题、中继参数设置是否准确等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在定位与传输有关的故障时,测试与环回常常配合使用,相得益彰。

环回有软件环回与硬件环回之分,软件环回操作简单,使用灵活,但可靠性不如硬件环回。

别的,在新开局和中继扩容过程中,交换机中继自环也常常用于判断本局中继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出局路由数据设置是否正
注意:
软件环回有时由于疏忽往往容易忘记打消环回,从而给交换机的运行带来必然的操作隐患,因此,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我们建议维护人员应养成经常记录的习惯。

比照/ 互换
比照是指将故障的部件或现象与正常的部件或现象进行比较阐发,查出不同点,从而找出问题的地点,一般适用于故障范围单一的场所。

互换是指用备件进行更换操作后,仍然不克不及确定故障的范围或部位,此时将处于正常状态的部件〔如单板、光纤等〕与可能故障的部件对换,比较对换后二者运行状况的变化,以此判断故障的范围或部位,一般适用于故障范围复杂的场所。

在实际的故障定位过程中,往往是各种方法交叉应用,互为补充,如本案例中就用到了环回、互换、测试、比照等各种方法,可见,熟练掌握、灵活应用各种判断与定位方法,是提高故障处置技能的重要前提。

注意:
必需指出的是,互换操作具有必然的风险性,例如,将处于短路状态的单板换到正常的机框后又造成正常机框损坏等,因此,互换方法的使用需要谨慎行事,要以确保不导致新故障为前提。

倒换/ 复位
倒换是指将处于主备用工作方式下的交换机进行人工切换的操作,也就是说将业务从主用设备上全部转移到备用设备上,比照倒换后系统的运行状况,以确定主用设备是否异常或主备用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