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中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1.上述资料中,你认为病史还应补充那些内容?
2.就该患者的临床表现,考虑是那些病症?
3.有那些毒物可以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4. 如何明确诊断,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理化特性]
1.汞俗称水银,银白色,常温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

Hg原子量200.59,熔点-38.9℃,沸点356.6℃。

2.在常温下即能蒸发,蒸气比重6.9,故蒸气多沉积在室内下方。

3.汞表面张力大,溅落地面后即形成很多小汞珠,黏度小、易流动,一旦流散,不易清除。

可被泥土、地面缝隙、衣物等吸附,增加蒸发表面积。

4、汞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可溶于热硫酸、稀硝酸和类脂质,不与碱液反应。

可与金银等金属生成汞合金—汞齐(汞能溶解多种金属,如:金、银、锡、铅等,生成汞齐。

加热汞齐使汞蒸发,即可得到另外一种纯净金属,是贵重金属的提取方法之一)。

[接触机会]
职业性汞中毒多发生于应用汞的过程,常见有:
汞矿开采与冶炼;电气、仪表业,如温度计、气压表、血压计等;氯碱行业,用汞作阴极电解食盐;有机合成,塑料、染料工业用汞作催化剂,生产含汞药物及试剂,用于鞣革、印染、防腐、涂料等;冶金行业,用汞齐法提取金银等贵金属;其他如军工生产、口腔科用银汞齐补牙等;
1.吸收
金属汞主要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体内。

由于汞蒸气具有脂溶性,可迅速弥散,透过肺泡壁被吸收,吸收率可达70%以上。

完整皮肤基本上不吸收汞。

金属汞很难经消化道吸收,但汞盐及有机汞易被消化道吸收,吸收率取决于溶解度。

2.分布
汞及其化合物可分布到全身很多组织,最初在体内各组织的分布大致平衡:组织中的汞含量仅与该组织的血流量有关,血液中95%巯基存在于RBC中,可结合血浆中汞原子,并通过过氧化酶将其氧化为Hg2+,Hg2+进入血浆与血浆蛋白(富含-SH的蛋白)结合,与RBC中的Hg2+形成动态平衡,血浆蛋白结合汞则不断分解为“可扩散”汞,以输送至全身各组织中。

数小时后,转移至肾脏,以近曲小管上皮组织内含量最多。

汞在体内可诱发生成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这是一种低分子富含巯基的蛋白质,主要蓄积在肾脏,可能对汞在体内的解毒和蓄积以及保护肾脏起一定作用。

3.排出
汞在人体内半减期约60天,二个半减期后,90%的血汞可被清除。

汞主要经尿(50%汞随尿排出)和粪(早期的重要排泄途径之一)排出。

10%的吸收汞以Hg0形式经呼气或皮肤蒸发排出。

汞易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并可经乳汁分泌。

少量随唾液、汗液、毛发等排出。

4.毒作用机制
汞毒作用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汞进入体内后,与蛋白质的巯基(-SH)结合,从而抑制多种含巯基酶的活性,可干扰其活性,导致机体代谢障碍。

其机制有待进一
步研究。

[毒作用表现]
1、慢性中毒慢性汞中毒较常见,是长期接触一定浓度汞蒸气所引起。

主要引起神经精神系统症状。

(1)汞毒性“易兴奋性”最早表现为类神经征,如易兴奋、激动、焦虑、记忆力减退和情绪波动。

情绪和性格改变:急躁、易激动、胆怯、羞涩、孤僻、抑郁、好哭、注意力下降。

后期可出现幻觉和痴呆。

精神异常和性格改变时慢性汞中毒时特色性表现,具有诊断价值,应该予以重视。

(2)震颤是神经毒性的早期症状,开始时为细微震颤,多在休息时发生,进一步可发展成意向性粗大震颤,也可伴有头部震颤和运动失调。

震颤、步态失调、动作迟缓等症候群,类
似帕金森病。

最初腱反射极度活跃,继而眼睑、舌、手指出现细微震颤,并向四肢发展,震颤渐转粗大,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行路、登梯均受影响,甚至生活难以自理。

震颤为意向性,越想控制,震颤越明显。

发声吐字障碍,说话带“外国腔”。

但从事习惯性工作时震颤不明显。

(3)口腔炎汞随唾液排泄过程中对口腔黏膜、牙龈、牙早晨的损害。

常见流涎、牙龈肿胀、酸痛、易出血、口臭、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

口腔卫生不良者,可在齿龈边缘出现蓝黑色硫化汞沉着,称为“汞线”。

(4)少数可有肾脏损害尿中出现蛋白、RBC等,尿中白蛋白排出增加,甚至导致肾病综合症。

但预后较好,脱离接触及时治疗后多能康复。

2、急性中毒短时间吸入高浓度汞蒸气或摄入可溶性汞盐可致急性中毒,多由于在密闭空间内工作或意外事故造成。

一般起病急,咳嗽、呼吸困难、汞中毒性皮炎(2-3天后出现,红色斑丘疹,分布在四肢及头面部)、发热(38-39℃,类似金属热)、有明显的口腔炎和胃肠道症状,继之可发生化学性肺炎伴有发绀、气促、肺水肿等。

肾损伤表现为开始时多尿,继之出现蛋白尿、少尿及肾衰。

急性期恢复后可出现类似慢性中毒的神经系统症状。

口服汞盐(HgCl2,致死剂量1g,多见于自杀)可引起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并引起肾脏和神经损害。

3.实验室检查:急性吸入汞蒸气可有血氧过少及胸部X线弥漫性浸润。

肾损伤最早表现为低分子蛋白排出增加,包括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β2-微球蛋白和松香油结合蛋白。

慢性汞中毒可见血汞和尿汞水平增加,前者反映机体近期接触水平,后者的升高甚至在停止接触汞以后仍可持续较长时间,故是慢性过量汞接触的可靠反映指标。

[诊断]
诊断原则,根据接触金属汞的职业史,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参考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排除其他病因后,方可诊断(GBZ89-2002)。

1. 观察对象
尿汞增高,无汞中毒临床表现者。

2. 诊断及分级标准
(1) 急性中毒
轻度中毒短期内接触大量汞蒸气,尿汞增高。

可出现发热,头晕,头痛,震颤等全身症状。

并具备下列表现之一者:口腔-牙龈炎及胃肠炎;急性支气管炎。

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基础上,并具备下列表现之一者:间质性肺炎,肾病综合征。

重度中毒具备下列表现之一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癫痫样发作,精神障碍。

(2) 慢性中毒
轻度中毒具备下列表现之三项者: 神经衰弱综合征、口腔-牙龈炎、眼睑、舌或手指震颤、尿汞增高。

中度中毒具备下列表现之二项者:出现精神性格改变、粗大震颤、明显肾脏损害。

重度中毒具备下列表现之一者:小脑共济失调、精神障碍。

[处理原则]
患者应脱离汞接触作业,进行驱汞及对症治疗。

口服汞盐患者不应洗胃,需尽快服蛋清、牛奶或豆浆,以使汞与蛋白质结合,保护被腐蚀的胃壁。

也可用活性炭吸附汞。

1. 急性中毒治疗原则
(1)迅速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服,静卧,保暖;
(2)驱汞治疗:二巯丙磺酸钠125-250mg,肌内注射,每4-6小时一次,2天后125mg,每日一次,疗程视病情而定; 二巯基丁二酸钠为15~20mg/kg静脉注射,1~2次日,连用3~5天;
(3)对症处理与内科相同。

2. 慢性中毒治疗原则
(1)驱汞治疗: 二巯丙磺酸钠125-250mg,肌内注射,每日一次,连续3天,停4天为一疗程。

一般用药3-4疗程; 二巯基丁二酸钠每日静脉注射10mg/kg,连续3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4天。

(2)对症处理与内科相同。

3. 其他处理
观察对象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驱汞治疗,轻度中毒治愈后仍可从事原工作,中度及重度中毒治愈后,不宜再从事毒物作业。

如需劳动能力鉴定,按GB/T16180处理
[预防]
1、改革工艺及生产设备,控制工作场所空气汞浓度
如电解食盐采用离子膜电解代替汞作阴极的电解,硅整流器代替汞整流器,电子仪表、气动仪表代替汞仪表。

从事汞的灌注、分装应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台设置板孔下吸风或旁侧吸风。

为防止汞污染和沉积,车间地面、墙壁、天花板、操作台宜用不吸附汞的光滑材料。

操作台和地面应有一定倾斜度,以便清扫与冲洗,低处应有贮水的汞吸收槽。

对排出的含汞蒸气,应用碘化或氯化活性炭吸附净化。

2、加强个人防护,建立卫生操作制度
接汞作业应穿工作服,戴防毒口罩或用 2.5%~10%碘处理过的活性炭口罩。

工作服应定期更换、清洗除汞并禁止携出车间。

班后、饭前要洗手、漱口,严禁在车间内进食、饮水和吸烟。

实施定期体检和就业前体检。

3、职业禁忌证
患有明显口腔疾病,胃肠道和肝、肾器质性疾患,精神神经性疾病。

妊娠和哺乳期女工应暂时脱离汞接触。

(连玉龙)
参考文献
1.金泰廙主编.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仲来福主编.卫生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孙贵范主编.预防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