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典型题分类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物态变化》典型题分类解析
类型一温度计的使用
解此类题时,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温度计的放法和读数问题,读数时要认清分度值.
【例l】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1) 被测物体的温度不得超过温度计
的.
(2) 在测液体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待温度
计示数后才能读数.
(3) 读数时玻璃泡(选填“仍需”或“不需”) 和被测物体接触,
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4) 某次测量时(如图所示) 的温度计示数为.
【答案】(1)量程(2) 充分接触稳定(3) 仍需相平(4) -8℃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要遵循温度计使用的操作规范.温度计读数时要看清液面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如果是在下方,要注意从“0”向下读.【例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
【解析】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
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
内液柱在40℃向上第8小格处,即为48℃.
【答案】 B 48℃
【例3】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要高
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
【解析】本题依据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在结构、使用前做法、读数等几方面的认识来判断正误.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实验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要高,A正确.结构上:体温计有缩口,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B正确.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错误.使用前:体温计要甩一甩,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甩,D正确.
【答案】 C
【点拨】体温计与实验室用温度计由于使用的范围不一样,决定了两种温度计在量程、分度值、结构、使用与读数等方面都不相同.
类型二判断物态变化
关于判断物态变化这类题目,要能分清物质原来是什么状态,后来变成了什么状态,再根据概念进行判断.
【例l】如图所示,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
是因为水先成水蒸气,又遇冷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解析】盛热汤时,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同时水蒸气遇冷
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
【答案】汽化液化
【点拨】由生活现象判断物态变化这类题目,一定要搞清物体先后都是以什么状态出现,然后结合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来判断物态变化过程,
结合题意认真分析,不可盲目判断.
【例2】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
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
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
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
明显升高,在此物态变化中热量.
【解析】固态碘变成碘蒸气是升华现象,在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
碘蒸气直接变成碘晶体是凝华现象,在凝华时需要放出热量,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变高.【答案】升华凝华放出
【点拨】此题要结合升华和凝华现象及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例3】关于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春雨是汽化现象B.夏露是液化现象
C.秋霜是凝固现象D.冬雪是升华现象
【解析】A选项中,春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选项中,夏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C选项中,秋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选项中,冬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 B
类型三水的沸腾实验
水的沸腾实验是本章重要的实验之一,实验时要重点观察的实验现象是:温度计的示数、气泡的变化、水的响度等,特别要关注的是水沸腾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且水的沸点不一定总是100℃.
【例】如图所示,“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2) 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3) 如图乙所示往烧杯上方加一纸盖,每隔1 min记录温度计示数,4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温度值为℃,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4)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解析】(1) 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测温液体有水银、酒精和煤油等.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
(2) 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
生液化现象,在管
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影响观察温度计示数.
(3) ①由图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
数为96℃.②当温度到达98℃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温度不变
时即为沸点,此时吸热温度不变.
(4) 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答案】(1) 热胀冷缩水银(2) 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表面(3) 96 98 (4) 如图所示.
类型四水循环
【例1】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同时伴随着放热.
【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是地球表面附近水循环的途径,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过
程①是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吸热;过程②是水蒸气变成云,云是由小液滴和小冰晶组成的,水蒸气变成小液滴是液化过程,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过程.【答案】吸液化
【例2】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解析】雾、“白气”、露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B错误,C正确;霜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在温度低于0℃时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故选C.【例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
战略意义.如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
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液化B.液化,汽化
C.熔化,液化D.汽化,液化
【解析】这个太阳能净水器中污水受到太阳光照射后,
水遇热汽化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上升时遇到较冷的塑料外罩就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塑料外罩上,然后成股流到漏水托盘中,最后落入洁净水收集杯中.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