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学习目标】
1.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2.了解“我国农历来源于夏朝”。
【活动方案】
活动一:自读教材,感知基本史实
1.浏览教材P41~42和《“马”字的演变图》,在课本上标出下表中的相关知识点并完成表格。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学者王国维首先把甲骨文研究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用甲骨文证实了司马迁著的《史记》“殷本纪”中所列的商王世系的可靠性,并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
思考: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活动二:阅读教材,感受先民智慧
阅读教材P43,在课本上标出下列的相关知识点并完成填空。
1.相传早在朝,就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据说来源于这个朝代。
2.到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3. 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活动三:阅读教材,认识文化名人
阅读教材P43~44,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所示历史人物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是哪国人?
2.该历史人物的代表作是什么?
3. 时至今日的每年五月初五,我们吃粽子、划龙舟,据说都是
为了怀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你认为,这是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
日?
【检测反馈】
()1.我们今天的汉字来源于
A.陶器上的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大篆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3.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4.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5. 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
这一天人们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据说都是为了纪念
A.黄帝
B. 商鞅
C.扁鹊
D.屈原
〖巩固提升〗
()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2.如图所示,通过甲骨文、青铜器等文物,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秦朝历史
D.汉朝历史
()3.观察右图《“马”字的演变》,我国文字的发展演变顺序是
A.甲骨文→金文→大篆
B.甲骨文→大篆→金文
C.金文→甲骨文→大篆
D.金文→大篆→甲骨文
()4.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的24个节气,以便安排
A.祭祀活动
B.婚丧嫁娶
C.休息时间
D.农业生产
()5.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生活在
A.战国时期的楚国 B.战国时期的齐国
C.春秋时期的鲁国 D.春秋时期的晋国
参考答案
活动一:2.答:甲骨文的发现,其意义非常大,其中主要的一点,便是把文献资料的真伪可以通过考古成果来证明,商朝的甲骨文是今天研究商朝历史极为珍贵的资料。
到目前为止,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仍然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料。
活动三:1.答:屈原。
战国末期。
楚国
2.答:《离骚》
3.答:端午节。
【检测反馈】:BBBAD
〖巩固提升〗:AB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