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蝴蝶兰花期调控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蝴蝶兰花期调控的调查报告
摘要针对国内蝴蝶兰生产栽培的具体情况,结合中国的市场特点,对蝴蝶兰花期实施调控、使之春节开花上市的相关技术环节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对蝴蝶兰常见病虫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蝴蝶兰;花期调控;催花;温度
蝴蝶兰以其花大色亮、高雅大方而成为人们的新宠,其需求量逐年增加。

但蝴蝶兰的正常花期为每年的4~5月份,人们买花习惯集中在旧历春节,一般花期自10月1日开始,而旧历年前是最大需求量,因此有必要将花期调节到春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年宵花。

要使蝴蝶兰实时开花上市,催花技术特别重要,此技术必须具有肥培管理技术,也必须有环控功能完善的温室。

为了掌握蝴蝶兰花期调控技术,促进蝴蝶兰年宵盆花生产的发展,我们对蝴蝶兰花期调控的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调查和总结,以求蝴蝶兰优质年宵花栽培取得成功,现将各环节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蝴蝶兰催花期的管理措施
1.1催花时间和催花苗的选择
蝴蝶兰的商品化生产,从实用的角度考虑,上山催花是比较可行的,虽然存在运输问题,但比温室降温更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上山催花关键是上山时间和下山时间的确定问题。

研究表明,应根据植株的年龄、状态确定不同的上山时间。

植株小、叶面积少的植株可选择8月份上山,在山上种植可以进一步进行营养生长,从而促进其开花。

而植株叶片多、叶面积大、年龄大的蝴蝶兰,可以推迟上山,如在9月份上山,也可以达到春节开花的目的。

选择好上山的时间,待花梗发育到一定程度便可以下山。

一般情况下在10月下旬下山比较适宜,因为此时山上夜温在10℃以下,蝴蝶兰生长发育缓慢,且叶片易受冻害,蝴蝶兰的商品化生产中,生长正常的组培苗经过15~18个月的栽培成为健壮的成熟大苗。

蝴蝶兰成熟大苗进行低温处理前须提前1个月做好促花准备,逐步增加光照强度,为蝴蝶兰花芽分化积累充足的养分,并使其逐步适应低温处理过程中的强光照环境。

在低温处理前7~10d,用磷酸二氢钾1 000倍液喷施叶面1~2次,使蝴蝶兰开始进入生殖生长的生理状态。

1.2温度管理
蝴蝶兰花期要严格控制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最适温度为夜间15~18℃,昼间温度在23~25℃,14℃以下的持续低温可导致花蕾生长受阻而发育不良,甚至萼片冻伤,花朵畸形发育,完全失去观赏价值。

而温度过高(夜间20℃以上,昼间27℃以上的持续高温)又会加速其新陈代谢,花期大幅缩减。

进入催花阶段后,我们要把营养生长适温25~30℃转换成生殖生长适温。

这个温度,在8月中下旬是自然条件下很难达到的,我们只有通过温室设施来改进,南方通常会把种苗拉至高山基地(海拔需要在800m以上),北方夜间全用湿帘、风机进行夜间降温。

1.3光照管理
花期植株所需光照强度与前期区别很大,此时期就须将遮荫物撤去,强烈的光照强度有助于花朵舒展,花箭节间均匀,花色艳丽。

因为花期控制的温度较营养生长时低,所以可以把光照控制高一些,一般最高可以达到3.5万勒克斯,但是要保证通风良好。

充足的光照可以有效地提高抽梗率及抽梗的品质。

1.4空气湿度
蝴蝶兰本是高温高湿之地所产,整个生长周期都需较高的空气湿度,尤其是后期,湿度应达到80%~85%之间。

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花朵鲜艳舒展。

相对湿度最好不要低于80%,若在60%以下,花朵皱缩不艳。

应当每天中午至下午空气干燥、阳光强烈时,在空地上洒上数次水以利于增加空气湿度,并有利降温。

1.5施肥管理
催花前2个月,一般会补足磷钾肥,减少氮肥的施放量,将肥料从20-20-20改为10-30-20,一般控制在每隔10d采用灌根的浇水方式浇水1次。

到正式降温催花时,用9-45-15,至花梗95%长出后改用10-30-20。

肥料的浓度依品种、根系的好坏以及施肥时段的天气情况而定,可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肥水的EC值依各地的水质不同而不一样,杭州地区的自来水EC值为0.24左右,肥料水的EC值应控制在0.40~0.55之间。

按以上条件,经低温处理3周会有花梗长出来,一般30~45d左右有95%的花梗抽出来,催花不算比较成功,分生苗的花梗会出得比较整齐,实生苗的话,因为每株性状不同,所以花梗及开花差别很大。

在花梗基本大部分抽出来后,应补充一下氮肥,用1次20-20-20肥,因为长时间使用高量磷、钾肥会诱导花芽分化而造成氮肥的不足。

花芽分化后,应继续维持催花的温度及肥料。

否则,若马上改变它的温度及肥料,将花梗苗移至25~30℃的环境下,有大部分花芽会变为腋芽,造成催花失败。

2花梗苗生长期的管理措施
2.1温度管理
花梗生长期间,温度的控制直接影响到花期的控制及兰花的品质。

最适宜的温度为白天24~26℃,夜间16~18℃。

但可根据各自的条件和需要,自行调节,绝对不要低于15℃,不高于30℃。

如果花芽分化比较晚,需要高温催一下,加快花梗的生长速度。

最佳阶段应该是花梗高度在15cm以上至现蕾以前。

15cm 以下加温提早的话会造成部分花芽分化失败,若现蕾后再加温的话会直接影响到开花的品质及花朵的数量。

2.2光照管理
花梗苗期光照管理与催花期相同。

2.3施肥管理
施肥措施因发育阶段不同而有差别。

如在花梗生长期间,以10-30-20和20-20-20穿插施用,也保持在10d左右施肥1次,而到了现蕾阶段,则以10-30-20为主,因为磷肥有促进花芽分化、增加花朵数量的效果。

2.4日常管理
花梗生长到15cm以上时,业者会用铁丝插入盆中,用塑料夹子把花梗垂直夹牢,以便于日常管理及成品的形态美观。

工作量标准(1 000株/人·d)。

插铁丝时,要将铁丝靠近花梗,要直立。

铁丝为蝴蝶兰花梗专用包塑铁丝。

根据花梗高度,适时调整夹子的位置及数量。

2.5水分管理
催花阶段之后,所说的水分管理,一般指施肥催花及以后的期间内,苗不能放干,要控制在7d左右可以施肥1次,每次的水量依天气情况及各地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来说,要控制在7d左右,花梗苗可以有8分干。

绝对不要将水分控制得太干,否则可能造成花梗及花芽生长的停滞,给成品花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3现蕾期的管理措施
3.1温度管理
蝴蝶兰现蕾至开花前这一时期为花期调节的敏感时期,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对蝴蝶兰的开花速度起关键作用。

提高夜温、增加光照可明显加快蝴蝶兰花苞的发育速度。

花梗生长45d左右的时间,顶端的花芽开始分化,长出花苞,业内把这个阶段称作是现蕾。

在现蕾阶段,我们要求的温度是最严格的,夜温16~18℃,日温25℃,肥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加高一些倍数。

当花蕾基本长完时,根据需要用铁丝将花梗弯成需要的形态,及有效地用夹子将花梗固定在铁丝上。

3.2蝴蝶兰分级
显蕾经过30d左右可以完成。

这时清楚地看到每株花梗上的花苞数目,可以择时把蝴蝶兰的级别分出来。

业内普遍采用的分级方法是:10朵(包含10朵)以上是特级,8~9朵是A级,6~7朵是B级,5朵(含5朵)以下是C级(见表1)。

特级率、A级率越高,价格越高,说明技术及日常管理比较到位。

4蝴蝶兰催花期间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4.1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4.1.1 炭疽病。

主要危害兰叶。

其症状是叶出现椭圆形病斑,由小到大,由黄变黑,严重时叶片腐烂。

此病大多在梅雨季节发生,散放孢子,传染其他叶片。

湿度在80%以上,高温闷热时发病最盛。

当发现时要立即剪除病叶,集中烧毁,清理周围环境卫生,加强通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随即用多菌灵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喷洒。

每10~15d喷1次,连续2次,即可抑制病情发展。

4.1.2软腐病。

又称细菌褐斑病。

多在4月份发生,由雨水带菌进入幼芽心内,出现水渍状小斑点,由褐黄变为黑色,以致死亡。

当发生后要及时转移到通风少湿的地方,并用药棉吸出芽心水分,用1%的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6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喷洒,每隔10~15d喷1次,连喷3次,即可抑制病情。

4.1.3病毒病。

子叶及下部真叶皱缩、叶缘不完全,为其主要症状。

此病在各地都有发生,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什么特效的治疗方法。

预防方法:①严格选用和栽种无病毒苗及播种苗;②及时清除园内杂草,防治害虫;③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④接触病株的工具和手及时消毒,栽种过病株的盆及盆栽材料不能再用。

4.2常见虫害及防治措施
4.2.1介壳虫。

介壳虫多在高温多湿、空气流通不畅的情况下发生。

常黏附在兰叶的叶脉和叶面上,即使该虫被杀死后,其介壳仍附着不脱。

发现后可用40%的氧化乐果1 000倍液,或用50%的敌百虫250倍液喷洒2次即可杀死,必要时再用人工将介壳抹除。

4.2.2螨类。

被螨类害过的叶片和花朵呈现密集的银灰色小斑点,而后渐变暗褐色斑块,最后枯黄脱落。

发现后可用40%的氧化乐果,或用除螨灵2 000~3 000倍液喷施。

4.2.3蚜虫。

蚜虫常危害蝴蝶兰植株,在天气干燥时容易发生,其分泌物常诱致煤烟病等发生,转移危害其他花草。

发现后可用20%的乐果乳油加水500倍喷洒2次便可杀灭。

4.2.4蓟马。

蓟马的成虫和幼虫体型均细长,黑褐色。

其生活周期很短,发生代数较多,常危害蝴蝶兰叶片和花朵。

在春天暖和时最易发生。

发现后可用40%乐果混合25%滴滴涕乳剂加水1 000倍喷杀。

4.2.5蛞蝓、蜗牛等。

软体带壳动物常危害叶片和花朵,经爬行后叶片留有银色纹路,平常应注意植株卫生,发现后可用杀螨松加水1 000倍液,或蜗牛清500倍液喷杀。

5参考文献
[1] 王永强,杜丽,王四清.蝴蝶兰花期调控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5(3):34-36.
[2] 胡松华.蝴蝶兰品种栽培鉴赏[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
[3] 盛利,李振清,刘之洲.蝴蝶兰养护管理[J].北方园艺,2003(3):41.
[4] 王震宇.低温和GA3对蝴蝶兰开花的调节[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0.
[5] 唐政辉,顾人英,王建军,等.蝴蝶兰平地催花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12):6-7.
[6] 王春云,李武建,曹修才,现代化温室生产蝴蝶兰可行性分析及栽培技术规范[J].现代农业科技,2006(11):21-22.
[7] 曾宝珰,陈岳徐,江秀娜.蝴蝶兰花芽发育进度与花期调控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06(7):40-42.
[8] 齐玉磊,杨常锋.蝴蝶兰催花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07(12):2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