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学__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织工艺原理作业题总结
绪论
1.机织物、经纱、纬纱、织前准备工序的概念。
答:机织物:使用两个系统互相垂直的纱线根据各种不同的组织规律相互交织形成的织物。
经纱:在织物中沿织物长度方向(纵向)配置的纱线。
纬纱:在织物中沿织物宽度方向(横向)配置的纱线。
织前准备工序:织前准备工序是织部中织造前各工序的统称,因为这些工序都是为织造作准备的。
2.掌握织部工艺流程图,包括卷装变化。
答:
第一章络筒
3.络筒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答:⑴目的:将原纱加工成容量较大,成形良好,有利于后道工序加工的具有一定形状结构的筒子。
⑵任务:①接长纱线,增加纱线的卷装容量,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率。
②清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改善纱线品质。
4.熟悉络筒机工艺流程,掌握络筒机包括哪些主要机构。
答:⑴
⑵主要机构:张力装置,清纱装置,卷绕机构,接头装置,断
纱自停装置,传动机构。
5.卷绕机构的任务是什么?
答:传动筒子回转,引导纱线往复,把纱线以螺旋线的形式逐层卷绕,最终完成筒子正确的卷绕成形。
6.什么叫传动点、传动半径?明确传动半径在筒子上的位置,
以及随卷绕进行传动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答:⑴传动点:摩擦传动络卷圆锥筒子时,筒子表面上与槽筒表面线速度相同的一点。
传动半径:筒子中心线距传动点的距离。
⑵变化情况:传动点逐渐向筒子的平均半径方向移动,筒子的大小端圆周速度相互接近。
7.什么是卷绕角和筒子卷绕密度?卷绕角和筒子卷绕密度有何
关系?
答:⑴卷绕角: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筒子卷绕密度:筒子单位体积中纱线的质量,单位是g/cm3。
⑵关系:等厚度卷绕的圆锥形筒子同一纱层上,不同区段的纱线卷绕密度反比于卷绕直径和卷绕角正弦值的乘机,圆柱形筒子则反比于卷绕角正弦值。
8.什么是自由纱段,其对筒子成型有何影响?
答:⑴自由纱段:从导纱器控制点或槽筒沟槽的导纱控制点到纱线到筒子上的卷绕点间的纱线段处于自由状态。
⑵影响:①纱圈转向时,卷绕角逐渐减小,使筒子两端密度增大。
②导纱动程L与筒子高度h0之间产生差异(h0<L),从而影响了筒子的卷装形状。
(a)大端随卷绕的进行,筒子边缘到导纱器最左端的距离b'增加,最终使端面形成一个明显的锥体,有助于纱圈稳定。
(b)筒子小端,b变化较小,最终使筒子小端的圆锥不明显。
③对筒子中部成形有积极作用。
(a)可减小由于槽筒沟槽中心曲
线的左右扭曲造成的卷绕角的变化,减小密度不匀。
(b)同时可使纱圈的卷绕轨迹与槽筒沟槽不吻合,减少纱圈重叠的机会。
9.菊花心筒子的成因及改善措施。
答:⑴成因:①筒子上每卷绕一层纱都产生向心压力,且具有外层压力累加效应,处于卷装内部的纱层要受到所有外部纱层的压力。
②当外层向心压力大与筒子内层纱线支持力时,筒子径向尺寸收缩,纱线张力下降。
③卷绕继续进行,内侧纱线受到外层压力增加,纱线张力变为零,造成松驰区。
④紧靠筒管纱线,受筒管支撑不能变形,仍保持张力状态,同时使松驰区纱线沿轴向向筒子端面凸出,筒子端面的纱线松弛起绉如菊花状,称为菊花芯筒子。
⑵改善措施:①采用纱线张力渐减装置。
②采用筒子压力渐减装置。
(a)随卷绕进行,筒子自重增加,筒
子对槽筒压力增加,加速菊花芯的形成。
(b)新型络筒机上都设有较完善的压力调节机构,且可吸收筒子高速回转产生的跳动,故卷绕密度均匀且成形良好。
③改进成形机构,将筒子端面设计成一个内凹曲面。
如球面成形卷绕机构。
10.什么是纱圈位移角,纱圈重叠是如何产生的?
答:⑴纱圈位移角:筒子端面上,前后两层相邻纱圈的转折点
1
对于筒子轴心的夹角称为纱圈位移角,ψ=2π(n-n')。
⑵重叠产生的原因:①随卷绕进行筒子转速不断下降。
②一个或几个导纱往复中筒子正好转过整数转。
ψ=2π(n-n')=0。
③纱线直径小,筒子传动半径变化很慢,纱圈不断重复,直至形成明显的密集而凸起的条纹(重叠条带)。
④筒子传动半径与槽筒半径大致相同时,形成的重叠条带与槽筒沟槽啮合,加重重叠程度,造成严重重叠。
11.纱圈重叠有何危害,槽筒摩擦传动筒子回转时可采取哪些防叠措施?
答:⑴危害:①纱圈相互嵌入,退绕困难,整经断头增加②纱线磨损严重③造成络筒时筒子跳动和轴向移动,形成蛛网、脱边等疵点④影响筒子密度,造成染色不匀。
⑵防叠措施:①周期性的改变槽筒的转速。
(a)1332MD络筒机:无触点可控硅防叠装置(b)新型络筒机:结合转速和筒子直径检测,采用变频交流电机传动槽筒②周期性的轴向移动或摆动筒子握臂架。
(a)造成筒子与槽筒的滑移,破坏重叠条件,从而避免重叠产生。
(b)由计算机控制适时地采用上述两条措施,既能达到防叠效果,又可避免不必要的纱线磨损,减少纱线磨损引起的纱线毛羽。
③采用槽筒本身的特殊结构防叠。
(a)沟槽中心线左右扭曲(b)将回槽设计为虚纹或断纹(c)设置直角槽口(d)槽筒采用两条沟槽。
12.什么是络筒张力,工艺上对络筒张力有何要求,确定络筒张力的原则是什么?
答:⑴络筒张力:络筒过程中纱线卷绕到筒子之前的张力。
⑵要求:①均匀:尽量减少张力波动,保证卷绕密度有可能达到内外一致,成形良好。
②大小符合工艺要求:太大,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太小,不能保证良好稳固的成形。
⑶原则:络筒张力均匀,意味着在络筒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纱线张力波动,有可能达到内外一致,筒子成型良好。
13.络筒张力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①退绕张力②由于张力装置作用所附加的张力③由于导纱机件摩擦所产生的张力。
14.什么是退绕张力、摩擦纱段、退绕点、分离点?
答:退绕张力:纱线从管纱上退绕下来进入导纱器前受到的张力。
摩擦纱段:从退绕点到分离点之间在管纱表面蠕动的一段纱线。
退绕点:管纱卷装表面上受到退绕过程影响的一段纱线的终点。
分离点:纱线开始脱离卷装表面或纱管的裸露部分而进入气圈的过渡点。
15.整只管纱退绕时纱线张力如何变化?均匀管纱退绕张力有哪些措施?
答:⑴变化趋势:①张力呈现逐渐增大趋势②张力有突变,发生在气圈节数变化的时候。
⑵①正确选择导纱距离②使用气圈破裂器。
16.张力装置的作用原理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⑴累加法、倍积法、间接法。
⑵①累加法工作特点:(a)在适当增加纱线张力均值的同时不扩大张力波动的大小,从而
降低了纱线张力不匀率。
(b)纱线直径不匀时引起上张力盘和垫圈的跳动,造成张力不匀(垫圈加压、弹簧加压和压缩空气加压)。
②倍积法工作特点:此装置在增加张力均值的同时扩大了张力波动的范围,实际生产中应尽量避免倍积法张力的影响。
③间接法工作特点:(a)纱线与圆柱体工作表面不产生相对滑
移,高速条件下对纱线磨损小(b)增加张力均值的同时,不扩大张力波动幅度,从而降低了张力不匀率(c)附加张力与摩擦系数无关,即与纱线原料本身无关(d)缺点:机构复杂。
17.清纱装置的作用是什么,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几大类,各有何
特点?
答:⑴作用:鉴别、清除纱线上的粗节、细节、棉结、杂质等,提高纱线质量,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率和织物质量。
⑵分类及特点:(a)机械式清纱器: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价格低廉;除杂效率低;对纱疵长度不能鉴别;接触纱线,易把纱线刮毛、产生静电。
(b)电子式清纱器:采用非接触工作方式;根据产品质量和后工序的需要,综合纱疵长度和截面积两个因素,灵活地设定清纱范围,清除必须除去的有害纱疵;除杂效率高。
18.络筒时纱线的接头主要分为哪两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①打结:结头大,是原纱直径的2~4倍;纱尾长度长,约为2~4mm,对后道工序影响很大,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刮擦作用脱结,易于与邻纱纠缠,造成断头;对织物布面外观的影响也很大。
②捻接:(特点?)
19.断纱自停装置、上蜡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断纱自停装置:络筒过程中出现纱线断头或管纱退完时,使筒子立即脱离槽筒并停转,避免筒子表面纱层因承受摩擦而损伤,便于操作工及时发现并作相应处理。
②上蜡装置:对络筒过程中的纱线进行上蜡,减少纱线表面毛羽,减低表面摩擦系数。
20.络筒机产量是指什么?络筒机实际产量如何计算?
答:⑴络筒机产量:单位时间内络筒机卷绕纱线的质量。
⑵实际产量:单位时间内机器的实际生产量。
设络筒机速度为v,纱线特数为T t,络筒机锭数为n,
则每锭理论产量:
每台理论产量:
每台实际产量=每台理论产量×时间效率K
第二章整经
21.整经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答:⑴目的:把确定数量的筒子纱,按工艺设计要求的长度,平行均匀地卷绕在整经轴或织轴上,为下一道工序作准备。
⑵要求:“三均匀”。
①经纱张力适当:保证卷绕密度的前提下,减少摩擦和纱线拉伸,减少纱线强力和弹性损失②片纱张力要求均匀一致③纱线排列均匀,卷装圆整,卷绕密度均匀④纱线
)
锭时
(kg
T
v
t
5
110
6
G
⋅
=
)
台时
(kg
5
t
10
T
6nv
G
⋅
='
2
根数、整经长度及纱线配列符合工艺设计⑤接头符合标准,防止杂质疵点卷入。
22.整经方式主要分为哪两大类?什么是分批整经,什么是分条整经?这两种整经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答:⑴分批整经和分条整经⑵分批整经:将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依据筒子架的容量分成若干批,分别卷绕在经轴上,每个经轴上的经纱根数应尽可能相等,再将这些经轴上的经纱合并,经过上浆或过水,卷绕成符合上机织造条件的织轴。
分条整经:把全幅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据筒子架容量和纱线配列循环分成经纱根数尽量相等的若干条带,将条带按工艺要求的长度和宽度依次平行地卷绕在整经滚筒上,再把这些条带通过再卷机构同时卷绕到织轴上。
⑶特点:①分批整经:(a)优点:速度高、生产效率高、片纱张力均匀,适宜于大批量生产。
(b)缺点:不能准确控制纱线的排列顺序,不利于色织生产;回丝多,经轴间张力存在差异。
②分条整经:(a)优点:可以控制色纱的排列,适于色织和不同捻向纱线生产,回丝少。
(b)缺点:生产效率低,因为整经条带多,整经长度短,还需进行倒轴。
条带之间张力均匀控制不良时,易造成严重的片纱张力不匀。
23.常用筒子架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①单式矩形筒子架:属集体换筒,不带备用筒子,筒子架长度短,利于片纱张力均匀;属间断整经,无备用筒子,换筒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筒子定长不准时,回丝多。
②复式筒子架:属连续整经,生产效率高,几乎无回丝;带有备用筒子,占地面积大,片纱张力差异大;片纱张力不匀大:纵向长度长,筒子退绕直径各不相同,工作筒子到预备筒子转换时,张力波动大;经纱接头分散,影响外观质量。
③活动式筒子架:缩短了换筒时间,效率较高,新型整经机上配备了剪纱器和自动打结器;占地面积较小;实现集体换筒,保证了片纱张力均匀。
24.整经张力可分为哪两大部分,什么是单纱张力和片纱张力?答:⑴单纱张力和片纱张力⑵单纱张力:单根经纱的张力状况。
片纱张力:整经机上全幅经纱的张力状况,是织机上片纱张力状况的基础。
25.据筒子架上筒子位置的不同片纱张力是如何分布的,均匀片纱张力的措施有哪些?
答:⑴筒子架后排筒子的张力大于前排,而上下层筒子的张力大于中层,并且下层略大。
⑵①分段分层合理设定张力装置的工艺参数②纱线合理穿入伸缩筘③采用间歇式整经,实现集体换筒④加强生产管理,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
26.分批整经机包括哪些主要机构,各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答:⑴大体由筒子架和整经机头两部分组成:张力装置,断纱自停装置,经轴卷绕机构,经轴加压机构,制动装置,测长和满轴自停装置。
⑵作用:①断纱自停装置:经纱断头时发出信号,发动停车,便于工人找头和接头。
②经轴卷绕机构:传动经轴回转,完成卷绕动作。
③经轴加压机构:保证摩擦传动正常传动,减少打滑;保证卷绕密度均匀适度,成形良好。
④制动装置:在纱线断头或满轴后,迅速制停经轴,防止断纱卷入
和纱线过度磨损。
⑤测长和满轴自停装置:测量并指示出经轴上的绕纱长度,在绕满设计长度时,发动停车。
27.什么是整经机台时产量,如何计算分批整经机的台时产量?
答:⑴整经机台时产量:是指每台整经机一小时内卷绕纱线的重量。
⑵设v为整经线速度(m/min),m为整经根数,T t为纱线号数(g/千米),则理论产量:
实际产量:G=k·G0
28.分批整经机经轴卷绕机构有哪两种主要传动方式?其中哪
种方式适宜于高速整经?
答:⑴间接传动和直接传动⑵直接传动
第三章浆纱
29.浆纱的目的是什么?浆纱工序对经纱起到什么作用?对浆
纱工序有什么要求?
答:⑴目的:赋予经纱抵御外部复杂机械力作用的能力,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保证织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⑵增强、减摩、保伸、贴伏毛羽:改善纱线中纤维的集束性,提高断裂强力;贴伏纱线表面毛羽,减少表面摩擦系数,增加耐磨性能;保证浆纱后浆纱的弹性和断裂伸长率不降低太多,具有柔韧性和可弯性,适应织造变形作用。
⑶浆料选择、浆液调制、浆纱质量、织轴卷绕四个方面:浆料价格便宜、来源充足、易退浆无污染;
浆液配方简单,调浆操作简便安全;浆液成膜性好,可保证良好的渗透和被覆;浆膜柔软、坚牢、光滑,有一定的吸湿性;
上浆过程保证浆纱三率(上浆率、回潮率和伸长率);织轴卷绕成型好:张力均匀、纱线排列均匀、圆整度好;提高生产率、浆纱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尽量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30.什么是浆料?从根本作用原理上可分为哪两大类?各类起
什么作用?
答:⑴浆料:是调制浆液的各种浆用材料的总称。
⑵分类及作用:①粘着剂(主浆料):是构成浆液的主体材料,决定浆液的上浆性能,渗透到纱线内部,被覆于纱线表面,起到增强和减摩的作用。
②助剂(辅助浆料):促进粘着剂发挥作用,改善和提高浆液、浆膜的工艺性能,改善经纱的织造性能。
31.什么是三大浆料,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答:⑴PVA、丙烯酸系浆料与淀粉(含变性淀粉)合称三大浆料。
⑵①PVA:优点:浆液粘度稳定,耐酸碱性好;抗微生物性高,
不易腐败;浸透性好,粘着力强;浆膜性能好,强度较大,弹性伸长和耐屈曲性好,耐磨性好。
缺点:调浆容易起泡,静置表面易结皮,产生浆斑;分纱困难(内聚强度大于浆膜与纱之间的内聚力),有时会造成浆膜撕裂;对合成纤维粘附性仍不理想;环保问题。
②丙烯酸系浆料:优点:对疏水性纤维粘着力较强,形成浆膜弹性、柔软性好;有一定的抗静电性;退浆方便,无环境污染。
缺点:部分品种吸湿大,浆膜吸湿性大,再粘性强;浆膜柔软,多数为低浓高粘性浆料,上浆率低;价格较高;多用于混合浆,与淀粉、PVA混合进行各种品种纱线上
)
(
10
6
10
60
G
5
6
时
台⋅
=
=kg
vmT
vmT
t
t
3
浆。
③淀粉(含变性淀粉):优点:对天然纤维粘着性和成膜性均好;来源充足;对环境无污染,易退浆。
缺点:调制浆液手续较复杂;浆液不耐煮和搅拌,浆液粘度变化大,影响上浆质量;不可单独对疏水性合成纤维进行上浆。
32.什么是醇解度,部分醇解和完全醇解?PVA1799代表什么产品?
答:⑴醇解度:制造PVA时,聚醋酸乙烯中醋酸根被羟基所取代的程度。
部分醇解:聚醋酸乙烯中85~90%以上的醋酸根被羟基取代。
完全醇解:聚醋酸乙烯中98%以上的醋酸根被羟基取代。
⑵PVA1799:表示聚合度为17×100,醇解度为99%的PVA 产品。
33.浆纱所用浆液助剂主要有哪些种类?
答:淀粉分解剂;浸透剂;柔软润滑剂;抗静电剂;防腐剂;吸湿剂;消泡剂。
34.浆液配方的制定主要依据什么?
答:①纤维种类②经纱特数和结构③织物组织与结构④原纱品质、上浆及织造工艺条件、织物用途、浆料品质等。
35.什么是调浆?简述调浆五定的内容?
答:⑴调浆:按照浆纱工艺规定的浆料配方,以一定的浆液调制方法,利用调浆设备把浆料调制成适于经纱上浆时用的浆液的过程。
⑵调浆五定:定浓、定粘、定pH值、定温、定时。
36.浆纱机由后向前可分为哪四大部分?各承担了什么任务?答:⑴浆纱机由后向前可分为经轴架、上浆装置、烘燥装置、前车(车头部分)四大部分。
⑵任务:经轴架:搁置经轴,完成退解和合并经纱。
上浆装置:使经纱按规定路线通过浆槽,完成纱线的浸透和被覆,获得规定的上浆率。
烘燥装置:将从浆槽中引出的湿浆纱进行烘燥,使达到一定的回潮率。
37.浆纱机的浸压方式如何分类?单浸单压与双浸双压比较起
来各有什么特点?
答:⑴单浸单压,单浸双压,双浸双压,双浸四压⑵①随浸没点和压榨点的增多:浸透充分,吸浆均匀充足,毛羽贴服;浆槽体积增加,不利于浆液粘度稳定;浆纱伸长率增加。
②一般品种可采用单浸双压上浆方式。
③新型浆纱机多配置双浸双压通用浆槽。
38.引纱辊的作用是什么?湿分绞的作用是什么?
答:⑴引导纱线退绕,减小浆槽内纱线的张力,减少经纱的湿伸长,提高经纱的吸浆能力。
⑵减少浆纱粘连,提高烘燥效率;减少分纱困难,可有利于保护浆膜完整,降低落浆率。
39.绘制浆纱机烘燥曲线图,说明各阶段曲线变化的规律及变化原因。
答:⑴⑵各阶段曲线变化的规律及变化原因:①预烘阶段:温度由室温升至湿球温度;蒸发少量自由水,回潮率稍有下降;烘燥速度从0增到一个最大值。
②恒速烘燥阶段:温度保持不变,等于湿球温度;纱线吸收大量热量,汽化大量自由水,回潮率直线下降;烘燥速度不变。
③降速烘燥阶段:纱线达到临界回潮率后,浆膜初步形成,汽化水分比较困难,回潮率缓慢
下降;烘燥速度下降;浆纱温度上升。
40.按加热方法的不同,烘燥装置分为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
点?
答:①热风式烘燥装置:优点:不会压扁纱线,纱线圆整度好;
浆膜完整,烘燥作用缓和;烘房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缺点:热风易吹乱纱线,影响浆纱排列整齐;引纱长度长,纱线意外伸长大;烘燥效率较低,蒸汽消耗量较大;影响浆纱机车速的提高。
②烘筒式烘燥装置:优点:烘燥效率高,利于提高浆纱机速度;温度易于控制;浆纱排列整齐,绕纱长度短,纱线伸长小;节省原料消耗。
缺点:有将纱线压扁之嫌;纱线密度大时,浆纱间易粘连,造成分纱困难,需配合使用双浆槽和分层预烘。
③热风烘筒结合式烘燥装置:兼有热风和烘筒两种形式的优点,有利于在保证烘燥速度的同时,保持纱线圆整度,占地面积小,绕纱长度短,张力小且可提高车速。
41.何谓浆纱三率?分析说明浆纱过程中影响浆纱三率的各因
素。
答:⑴浆纱三率:浆纱的上浆率、回潮率和伸长率是衡量上浆质量的三个重要质量指标,通常合称为浆纱三率。
⑵①上浆率的影响因素:(a)浆液的浓度和粘度:对同一种主浆料浓度上升,则粘度上升,上浆率上升,浸透少而被覆多(b)温度:温度上升,粘度下降,上浆率下降(c)压浆强度:压浆强度上升,上浆率下降(d)压浆辊表面包覆物:弹性大,压力区大,压强小,渗透少;
纱线出压力区后由于包覆物弹性回复,吸收浆纱表面浆液多,上浆率偏小(e)车速:影响浸浆时间和压浆时间;车速低时,浸浆时间长,但压浆时间也长,上浆率偏低,反之则高;浆纱机打慢车时,应释去压浆辊压力;随浆纱速度变化,实现压浆辊压力自动调节。
②回潮率的影响因素:(a)烘房温度:过高,回潮率减小(b)浆纱机速度:影响烘燥时间,速度高,烘燥时间短,则回潮率高(c)烘房烘燥效率:是浆纱机车速的决定因素(d)上浆率:上浆率大,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易造成回潮率增加。
③伸长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浆纱机各部分的经纱张力。
(a)经轴退绕张力:来源于轴架对经轴的制动摩擦,各轴保证均匀一致
(b)浸浆张力:一般纱线处于松弛状态,保证吸浆充分,减少热
湿伸长,决定于引纱辊和上浆辊之间的速度比(c)烘燥张力:上浆辊、烘筒、拖引辊之间的速比,受穿纱长度的影响(d)分纱张力(e)卷绕张力:由于卷绕的要求,是各区段张力最大的,但浆纱已烘干成形,可承受较大张力。
42.什么是毛羽指数,毛羽降低率,减伸率,增强率和增磨率?
答:毛羽指数:10cm长纱线内单侧长达3mm毛羽的根数称为毛羽指数,用R表示。
毛羽降低率:纱线上浆后毛羽指数降低的程度。
减伸率:经纱上浆后断裂伸长率的减小程度。
增强率:经纱上浆后断裂强力的增大程度。
增磨率:考查浆纱后耐磨性能的提高程度。
43.什么是好轴率?
答:好轴率:指无疵点织轴数在所查织轴总数中占有的比例,是考核上浆质量的关键指标。
4
44.浆纱机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向阔幅化、适当高速、自动化、通用化方向发展,适应织机幅宽的提高和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
45.改善上浆方法的目的是什么?思路是什么?
答:⑴目的:节能和提高车速。
⑵思路:减少烘房的烘燥负荷,如:高压上浆,干法上浆,泡沫上浆。
46.浆纱机为何不断采用各种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哪些
方面?
答:⑴确保浆纱质量稳定和各
项质量指标合乎要求;适应浆
纱机和织机的高速生产;减轻
工人劳动强度。
⑵包括内容:
经纱张力、压浆辊压力、浆液
温度、浆槽液面高度、烘筒及
热风的温度、浆纱回潮率、上
浆率、调浆系统等的自动控制。
第四章穿结经第五章纬纱准备
47.穿结经工序的任务是什么?对此工序有何要求?
答:⑴任务:把织轴上的全部经纱按织物上机图的规定,依次穿过经停片、综丝和钢筘,为上机织造作最后准备。
⑵要求:严格按工艺要求穿入,防止错花;经纱通道光洁,不可擦伤,磨毛纱线。
48.经停片和综框的作用是什么?
答:⑴经停片作用:是织机经停装置的断经感知机件,当经纱发生断头时,经停片自重下落,通过机械或电气装置发动停车;使织机后经纱分隔清楚,减少经纱的相互粘连。
⑵综框作用:带动经纱上下运动,上下层经纱分开形成梭口,以便梭子通过,引入纬纱。
49.钢筘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筘号,公制筘号和英制筘号?答:⑴钢筘作用:确定织物的经纱密度和幅宽;打紧纬纱;在有梭织机中钢筘是梭子飞行的导向面,喷气织机中异形筘起到引导纱线飞行的作用。
⑵筘号:钢筘的主要规格是筘齿密度,称为筘号,即单位长度内的筘齿数。
公制筘号:指10cm钢筘长度内的筘齿数。
英制筘号:指2英寸钢筘长度内的筘齿数。
50.什么是穿经法?三自动穿经法实现了哪三个动作的自动
化?
答:⑴穿经法:采用专用工具,依次钩取织轴上的经纱,拉过经停片和综丝的孔眼,再均匀地插入钢筘的筘齿,完成穿经工作。
⑵三自动穿经可实现自动分纱、自动分经停片、自动插筘三个动作。
51.什么是结经法?
答:结经法:将了机织轴上的经纱与新织轴上的经纱逐根一一打结连接,然后拉动了机织轴上的经纱把新织轴上的经纱依次穿入经停片、综眼和钢筘,完成穿经工作。
52.按工艺流程不同,纬纱准备可分为哪两大类型?什么是直接
纬,间接纬?
答:⑴直接纬和间接纬⑵直接纬:直接把细纱机上生产的管纱作为纬管纱使用(定捻)。
间接纬:将细纱机上落下来的管纱经过络筒,再通过卷纬卷装成适合织机使用的纬纱卷装形式(络筒、定捻、卷纬)。
53.为什么需要对纬纱进行定捻?有几种纬纱定捻方法?
答:⑴稳定纬纱捻度,减少织造过程纬纱退捻,减少脱纬、纬缩及起圈现象造成的疵布。
⑵自然定捻,加热定捻,给湿定捻。
54.卷纬的作用是什么?卷纬时,纬管纱的卷绕成形需要完成哪
三种运动?
答:⑴卷纬作用:将筒子卷装的纱线卷绕成符合有梭织机织造要求并适合梭子形状的纡子(纬管纱)。
⑵纡管的旋转;导纱器的往复运动(纡管的往复运动);导纱器的级升运动。
第七章开口
55.什么是梭口,开口运动?
答:⑴梭口:经纱按一定规律分成上、下两层,形成一条能供引纬器或引纬介质引入纬纱的通道。
⑵开口运动:反复将全幅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的过程。
56.开口机构的任务是什么?
答:使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据织物组织要求控制经纱的升降次序,使织物获得所需的组织结构。
57.掌握几个概念:综平位置,经位置线,梭口高度,梭口长度。
答:综平位置:梭口完全闭合时,全幅经纱所在的初始位置。
经位置线:经纱处于综平位置时,经纱自织口到后梁同有关机件相接触的各点的连线。
梭口高度:经纱随综框做上、下运动时的最大位移,用H表示。
梭口长度:从织口到停经架中导棒之间的水平距离,用l表示。
58.开口时,经纱张力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梭口高度H,梭口长度,经位置线。
59.梭口形成分为哪三个阶段?什么是开口周期,什么是开口时
间?
答:⑴梭口形成的三个阶段:开(开口时期)、静(静止时期)、闭(闭合时期)。
⑵开口周期:从经纱离开综平线上下分开到重新返回综平线所经历的时间。
开口时间:在开口过程中,上下交替的经纱达到平齐的瞬时。
60.综框运动规律是如何定义的?常用的综框运动规律有哪几
种?
答:⑴综框运动规律:表示综框在运动(闭口和开口)过程中的位移与主轴转角wt之间的关系。
⑵简谐运动规律,椭圆比运动规律,多项式运动规律。
61.梭口形成方式有哪三种?
答:中央闭合梭口,全开梭口,半开梭口。
62.绘图说明什么是清晰梭口、非清晰梭口和半清晰梭口,各有
什么特点?
答:⑴清晰梭口:前部梭口的上、下层经纱分别处在同一个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