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

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应是( ) A.生活习惯B.生产工具C.劳动技术D.自然条件
2.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哪幅错误?( )
3.泉州地区出现多处回族村庄,对回族的评述错误的是( )
A.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例
B.信仰伊斯兰教
C.中国人与欧洲人通婚融合的产物
D.中华重要一员
4.结合图1、图2,理解清朝“闭关政策”的准确含义( )
A.封闭边界、固守疆域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排斥西方一切事物D.断绝对外一切贸易
5.“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这一事件相关的是( )
A.《林则徐》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D.《甲午风云》
6.历史漫画形象揭示历史的深刻内涵。

下图形象揭示哪一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中联军侵华战争
7.今天的五四青年节来源于五四运动。

因为在运动中青年学生发挥的作用是()
A.领导作用B.主力军作用C.先锋作用D.决定作用
8.下图事件,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这是基于()
A.党的利益B.阶级利益C.民族利益D.工农利益
9.《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10.关键词:1940年、华北平原、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相关事件()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挺进大别山
11.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广大农村走入社会主义()
A.农民土地所有制B.农业合作社C.人民公社D.1954年宪法
12.马拉松赛跑,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征服地中海D.成吉思汗西征
13.哪一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
A.《神曲》B.《蒙娜丽莎》
C.《最后的晚餐》D.《哈姆雷特》
14.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最突出的表现为( )
A.封建地主阶级衰落B.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C.雇佣劳动力增加D.资本原始积累加速
15.下图是美国纽约矗立一座自由女神像,左手托握着的文献是(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美国宪法》
16.列宁评述“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反映的是( )
A.英国圈地运动出现“羊吃人”的悲剧
B.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
D.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奴的处境
17.1922年苏俄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喀秋莎到市场卖土豆
B.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国有企业
C.农民家中没有剩余粮食
D.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18.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暂时不会兵戎相见。

”凯南评述的是( )
A.美苏都成为超级大国B.美苏“冷战”对峙
C.美苏共同对付法西斯D.美苏军事实力接近
19.但丁、伏尔泰、马克思、陈独秀。

归纳一个主题( )
A.思想解放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
C.国际工人运动D.近代文学艺术
20.请你参与“居安思危,壮我中华’’的研习活动。

(10分)
(1) 据表格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处于劣势?
劣势方面:。

(3分)
(2) 据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摧毁了中国哪一近代化运动?
运动名称:。

(2分)
【活动探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三位同学畅谈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甲: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亚洲许多国家,中国抗日战争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

(3)请你参与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战胜利的意义:。

(3分)
【反思历史】19世纪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在2l世纪,如果日本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请你为祖国献出克敌制胜的策略。

策略:。

(2分)
二、问答题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错误:。

(2分)
理由:;(2分)。

(2分)
三、判断题
1.一位同学认为八路军臂章(下图)标示时间是公元1931年。

错误:。

(2分)
理由:;(2分)。

(2分)
2.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联合国成立。

错误:。

(2分)
理由:;(2分)。

(2分)
四、综合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海上丝绸之路代之而兴。

唐宋代时期,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1)据材料一,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因素。

(不得照抄原文)
主要因素:。

(3分)
材料二:明初海禁,加之战乱影响,泉州港逐渐衰落,漳州月港兴起。

清代闭关锁国,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泉州港衰落给予哪些历史反思。

历史反思:。

(4分)
材料三:2014年泉州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主题是建设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

(3)请你参与筹办这次活动,围绕活动主题,设计某一方案。

方案:。

(3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

(2分)
材料二: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

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2)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美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

(2分)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与美国迅速崛起的共同条件。

共同条件:。

(4分)
材料三:1926年中国勉强参加美国费城世博会,仍以传统的展品生丝、茶叶、江浙绸缎、江西瓷器、福州漆器为主……不少展品获奖,但这些奖项并不代表着褒扬和反映我国当时社会经济各方面最新成就。

“赛会得奖,实赖祖宗先人之荫庇,非我今日之德能”。

(4)结合材料三,谈谈你“赛会得奖,实赖祖宗先人之荫庇,非我今日之德能”的感触。

感触:。

(2分)
3.请你参与“对外学习,借鉴国际”的研习活动。

(12分)
(1)填充表格,A处应是什么?
A处:。

(2分)
【图示解读】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下图)
(2)1929—1932年和1933—1937年美国股市走势不同的主要
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1929—1932年原因:。

(2分)
1933—1937年原因:。

(2分)
(3)从美国股市的复苏,我们得到什么启迪?
启迪:。

(2分)
(4)小红、小欣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理。

(4分)
是否正确:。

(1分)
理由:。

(3分)
福建初三初中历史中考模拟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

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应是( )
A.生活习惯B.生产工具C.劳动技术D.自然条件
【答案】D
【解析】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今天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域,高温潮湿,所以住干栏式的房屋。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今天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干燥多风,温度较低,所以住半地穴式房屋。

所以自然条件是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的生活
2.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哪幅错误?( )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知识,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在北宋的东北;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

夏在宋的西北,史称西夏。

1115年女
真族建立金,1127年金灭辽,赵构建立南宋,所以辽不可能与南宋并存,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3.泉州地区出现多处回族村庄,对回族的评述错误的是( )
A.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例
B.信仰伊斯兰教
C.中国人与欧洲人通婚融合的产物
D.中华重要一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回族形成的相关史实。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汗、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可见C的认识错误,故此题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4.结合图1、图2,理解清朝“闭关政策”的准确含义( )
A.封闭边界、固守疆域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排斥西方一切事物D.断绝对外一切贸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认识。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海外贸易。

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可见并没有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5.“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这一事件相关的是( )
A.《林则徐》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D.《甲午风云》
【答案】C
【解析】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1856年,英法联军在1860年闯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题文两个强盗指的是英法联军,夏宫指的是圆明园,所以正确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
6.历史漫画形象揭示历史的深刻内涵。

下图形象揭示哪一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中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于1901年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可以看出,清政府以变成洋人的朝廷,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

故正确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今天的五四青年节来源于五四运动。

因为在运动中青年学生发挥的作用是()
A.领导作用B.主力军作用C.先锋作用D.决定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1919年十几岁的青年学生在天安门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运动,即五四运动。

领导五四运动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起主力军作用和决定作用的是工人,所以青年学生发挥的作用是先锋作用,故此题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
8.下图事件,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这是基于()
A.党的利益B.阶级利益C.民族利益D.工农利益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所以正确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西安事变
9.《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答案】C
【解析】本题题干“全国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给我们解题提供了重要信息即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进行抗战。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染卢沟桥
10.关键词:1940年、华北平原、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相关事件()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挺进大别山
【答案】C
【解析】1940年8月,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破坏敌人党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取得辉煌的战绩。

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1.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广大农村走入社会主义()
A.农民土地所有制B.农业合作社C.人民公社D.1954年宪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点。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农业合作社是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故选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
12.马拉松赛跑,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征服地中海D.成吉思汗西征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希波战争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有知识可知,在希波战争中,一位雅典战士为
报雅典胜利的消息,一口气跑完漫长的路程,最后倒地而死,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人们设立了马拉松长跑运动项目。

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希波战争
13.哪一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
A.《神曲》B.《蒙娜丽莎》
C.《最后的晚餐》D.《哈姆雷特》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有关知识的认识。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
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

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文艺复兴
14.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最突出的表现为( )
A.封建地主阶级衰落B.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C.雇佣劳动力增加D.资本原始积累加速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影响的认识。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麦哲伦又
进行了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随之而来,促进了资本积累。

所以此题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新航路的开辟
15.下图是美国纽约矗立一座自由女神像,左手托握着的文献是(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美国宪法》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独立宣言》的认识。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
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AC不是美国的文献,D是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制定的法律文献,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独立战争
16.列宁评述“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反映的是( )
A.英国圈地运动出现“羊吃人”的悲剧
B.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
D.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奴的处境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l861年改革的认识。

俄国l861年改革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即1861年.俄
国l861年改革中颁布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
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所以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获得自由的
时候一贫如洗,故此题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7.1922年苏俄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喀秋莎到市场卖土豆
B.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国有企业
C.农民家中没有剩余粮食
D.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相关知识点。

1921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联系起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农民家中没有剩余粮食发生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1922年新经济政策已经实行,故选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8.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暂时不会兵戎相见。

”凯南评述的是( )
A.美苏都成为超级大国B.美苏“冷战”对峙
C.美苏共同对付法西斯D.美苏军事实力接近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苏之间“冷战”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结束。

1947年,美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美苏共同对付法西斯发生在二战期间,AD题文材料不能体现,所以此题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19.但丁、伏尔泰、马克思、陈独秀。

归纳一个主题( )
A.思想解放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
C.国际工人运动D.近代文学艺术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思想解放运动的认识。

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

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他们从事的运动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故此题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20.请你参与“居安思危,壮我中华’’的研习活动。

(10分)
(1) 据表格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处于劣势?
劣势方面:。

(3分)
(2) 据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摧毁了中国哪一近代化运动?
运动名称:。

(2分)
【活动探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三位同学畅谈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甲: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亚洲许多国家,中国抗日战争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

(3)请你参与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战胜利的意义:。

(3分)
【反思历史】19世纪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在2l世纪,如果日本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请你为祖国献出克敌制胜的策略。

策略:。

(2分)
【答案】(1)舰艇老旧、轻炮太少、速射炮缺乏、战略战术落后。

答出其中三点得3分。

(2)洋务运动。

2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1分),支援了亚太地区的反侵略战争(1分),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1分)。

学会摘抄关键词句。

(4)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实行全民族抗战;科技强军,建设战略导弹部队。

突出爱国或科技或战略战术,即可得2分
【解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数字的分析能力。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的表格,可以看出中
国舰艇老旧、轻炮太少、速射炮缺乏、战略战术落后,这些是中国舰队的劣势,也是导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
洋务派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于是他们掀起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第(3)问,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
争的完全胜利。

扭转了屡战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国的抗日战争支援了亚太地区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进行全民族的抗战。

由此可见在2l世纪,如果日本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我们克敌制胜的策略是:发扬爱国主
义精神,实行全民族抗战;科技强军,建设战略导弹部队。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二、问答题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错误:。

(2分)
理由:;(2分)。

(2分)
【答案】错误: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或整句。

理由:①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解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并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侵略势力的经济入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三、判断题
1.一位同学认为八路军臂章(下图)标示时间是公元1931年。

错误:。

(2分)
理由:;(2分)。

(2分)
【答案】错误:公元1931年;或整句。

理由:①民国三十一年就是公元1942年;②公元1931年就是民国二十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有关知识的识记。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

1912年是民国1年,所以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换算: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年。

民国三十一年就是公元1942年,公元1931年就是民国二十年。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2.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联合国成立。

错误:。

(2分)
理由:;(2分)。

(2分)
【答案】错误:标志着联合国成立。

理由:①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②1945年10月(二战后)联合国成立。

【解析】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
西斯同盟形成。

二战后联合国成立。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