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水时间、备皮、合血目的等,使患者明确术前注意事项,缓解紧张心理。
4.术后宣教:根据手术特点对患者进行术后宣教,内容包括:饮食、卧位、管道护理、吸氧、心电监护、
防止烫伤等,对患者或家属进行讲解,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和护理。
5.护理技术操作宣教:护士在操作前后对患者进行宣教,使患者知晓该项操作目的和注意事项.
3。各种管道固定牢固,防止脱出.
4。手术患者根据病情、麻醉方式要求进行床单位及应急物品准备
宣教落实
1.患者知晓其主管护士、医生、护士长,并对服务满意
2.疾病知识宣教:护士根据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指导,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患者知晓其饮食、
活动、卧位、用药、管路指导、康复指导、并发症预防等知识。
3.术前宣教:根据患者手术特点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如:呼吸功能训练、戒烟、口腔护理等,向患者讲解
清洁卫生
1.床单位清洁、干燥,无污渣,患者卧位舒适、安全。符合医嘱及病情需要。
2.落实对特级和I级重症患者的皮肤、口腔、会阴、气道和饮食等护理
3.协助I级非重症和Ⅱ、Ⅲ级护理患者的清洁、活动和生活照料等项护理。
4.要达到:
①患者口唇无干燥、口腔粘膜无糜烂。
②头发、胡须、指(趾)甲短、无污垢,皮肤、口腔、手、足、头发、会阴清洁无异味(三短六洁)
3.留置胃管护理:口腔清洁无异味,定时更换固定胶布,保持美观舒适,胃管定期更换,鼻饲患者按常规执行管饲护理.
4.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引流管妥善固定,水封瓶应每日更换,瓶内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100cm,引流液及时倾倒,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5。伤口引流管护理:引流管局部皮肤清洁,引流液及时倾倒,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2。使患者或家属知晓出院流程,并理解医疗、护理、康复措施。
2018年1月修订
6.安全宣教:对患者已经或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如:跌倒、坠床、烫伤等告知其患者或家属注意事项,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警示牌、记录等,使其患者或家属了解其意义,并落实
7.化验、检查宣教:护士能根据患者化验、检查(包括特殊检查)项目进行相应的告知,使患者或家属知晓注意事项。
出院阶段
1.护士根据患者收费性质如:市医保、新农合、自费等给予患者出院流程宣教。,根据疾病性质进行专科疾病出院指导,内容包括:饮食、活动、用药指导、康复训练、复查情况等(指导形式:讲解、示范或书面指导)。
③床旁桌清洁、桌面物品摆放整齐,床上无杂物,床下无杂物(或摆放整齐)。
管道护理
各种管道要保持通畅、清洁、固定正确,标识清晰:涉及消毒及更换次பைடு நூலகம்问题以下发的消毒隔离标
准为依据,具体如下
1。吸氧管路护理:氧气流量符合医嘱,湿化瓶内液面高度保持在1/2至2/3满.
2.置尿管护理:尿管周围会阴/尿道口处皮肤干净、无分泌物、无异味,尿管定时更换。
6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管护理:置管固定良好,配备吸痰盐水、吸管及负压吸引装置,做到按需吸痰,吸痰管为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无污染.
7.雾化吸入管道护理:雾化吸入装置专人使用,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次使用完毕应及时对管道进行清洁,长期使用者定期更换。
8。各种血管管路护理:记录穿刺日期,贴膜定时更换,输液装置连接紧密,按时更换,严格消毒
优质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项目
考核内容
分级
要求
1.护理级别与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
2.住院患者一览表护理级别标识与医嘱相符,护理标识规范(患者费别、分级护理标识、口服药杯标识、警示标识)标注清晰。
3.护士知晓所管所有患者的护理级别.
4.护士知晓不同护理级别患者的巡视时间,并落实.
护士
掌握
病人
情况
1.患者基本信息: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患者治疗
1。患者的各项治疗、检查、化验能按医嘱及时正确落实。
2。患者各项治疗、护理情况能及时、准确记录在护理病历中,按规定做好本班工作交接,
3.保证患者或家属了解并执行治疗过程中的饮食、检查、用药、手术(分娩)前、后等有关注意事项
风险管理
1。全员使用腕带,以便准确核对患者身份。
2。护理评估:压疮、烫伤、坠床/跌倒、非计划拔管、自杀等护理风险的患者,相关警示和护理措施到位。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2.主要病情:主诉、主要诊断、第一诊断、临床表现、护理级别、卧位、目前身体状况、饮食、睡眠、大小便、活动情况、心理状况、既往史等。
3.主要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
4.诊疗过程:曾给予的专科治疗、曾给予的特殊治疗、手术名称和日期、主要用药和目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病情变化观察的重点。
5.护理措施落实效果.
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入院阶段
1.患者入院后当班建立病历,完成入院评估、入院宣教并有书面签字。患者知晓主管医生、主管护士、住院环境、禁用电器、禁止吸烟、贵重物品保管等内容
2.急诊手术患者及时建立病历并完成必要评估。完成术前准备,进行术前告知。患者知晓手术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住院期间
住院期间
4.术后宣教:根据手术特点对患者进行术后宣教,内容包括:饮食、卧位、管道护理、吸氧、心电监护、
防止烫伤等,对患者或家属进行讲解,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和护理。
5.护理技术操作宣教:护士在操作前后对患者进行宣教,使患者知晓该项操作目的和注意事项.
3。各种管道固定牢固,防止脱出.
4。手术患者根据病情、麻醉方式要求进行床单位及应急物品准备
宣教落实
1.患者知晓其主管护士、医生、护士长,并对服务满意
2.疾病知识宣教:护士根据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指导,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患者知晓其饮食、
活动、卧位、用药、管路指导、康复指导、并发症预防等知识。
3.术前宣教:根据患者手术特点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如:呼吸功能训练、戒烟、口腔护理等,向患者讲解
清洁卫生
1.床单位清洁、干燥,无污渣,患者卧位舒适、安全。符合医嘱及病情需要。
2.落实对特级和I级重症患者的皮肤、口腔、会阴、气道和饮食等护理
3.协助I级非重症和Ⅱ、Ⅲ级护理患者的清洁、活动和生活照料等项护理。
4.要达到:
①患者口唇无干燥、口腔粘膜无糜烂。
②头发、胡须、指(趾)甲短、无污垢,皮肤、口腔、手、足、头发、会阴清洁无异味(三短六洁)
3.留置胃管护理:口腔清洁无异味,定时更换固定胶布,保持美观舒适,胃管定期更换,鼻饲患者按常规执行管饲护理.
4.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引流管妥善固定,水封瓶应每日更换,瓶内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100cm,引流液及时倾倒,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5。伤口引流管护理:引流管局部皮肤清洁,引流液及时倾倒,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2。使患者或家属知晓出院流程,并理解医疗、护理、康复措施。
2018年1月修订
6.安全宣教:对患者已经或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如:跌倒、坠床、烫伤等告知其患者或家属注意事项,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警示牌、记录等,使其患者或家属了解其意义,并落实
7.化验、检查宣教:护士能根据患者化验、检查(包括特殊检查)项目进行相应的告知,使患者或家属知晓注意事项。
出院阶段
1.护士根据患者收费性质如:市医保、新农合、自费等给予患者出院流程宣教。,根据疾病性质进行专科疾病出院指导,内容包括:饮食、活动、用药指导、康复训练、复查情况等(指导形式:讲解、示范或书面指导)。
③床旁桌清洁、桌面物品摆放整齐,床上无杂物,床下无杂物(或摆放整齐)。
管道护理
各种管道要保持通畅、清洁、固定正确,标识清晰:涉及消毒及更换次பைடு நூலகம்问题以下发的消毒隔离标
准为依据,具体如下
1。吸氧管路护理:氧气流量符合医嘱,湿化瓶内液面高度保持在1/2至2/3满.
2.置尿管护理:尿管周围会阴/尿道口处皮肤干净、无分泌物、无异味,尿管定时更换。
6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管护理:置管固定良好,配备吸痰盐水、吸管及负压吸引装置,做到按需吸痰,吸痰管为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无污染.
7.雾化吸入管道护理:雾化吸入装置专人使用,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次使用完毕应及时对管道进行清洁,长期使用者定期更换。
8。各种血管管路护理:记录穿刺日期,贴膜定时更换,输液装置连接紧密,按时更换,严格消毒
优质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项目
考核内容
分级
要求
1.护理级别与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
2.住院患者一览表护理级别标识与医嘱相符,护理标识规范(患者费别、分级护理标识、口服药杯标识、警示标识)标注清晰。
3.护士知晓所管所有患者的护理级别.
4.护士知晓不同护理级别患者的巡视时间,并落实.
护士
掌握
病人
情况
1.患者基本信息: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患者治疗
1。患者的各项治疗、检查、化验能按医嘱及时正确落实。
2。患者各项治疗、护理情况能及时、准确记录在护理病历中,按规定做好本班工作交接,
3.保证患者或家属了解并执行治疗过程中的饮食、检查、用药、手术(分娩)前、后等有关注意事项
风险管理
1。全员使用腕带,以便准确核对患者身份。
2。护理评估:压疮、烫伤、坠床/跌倒、非计划拔管、自杀等护理风险的患者,相关警示和护理措施到位。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2.主要病情:主诉、主要诊断、第一诊断、临床表现、护理级别、卧位、目前身体状况、饮食、睡眠、大小便、活动情况、心理状况、既往史等。
3.主要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
4.诊疗过程:曾给予的专科治疗、曾给予的特殊治疗、手术名称和日期、主要用药和目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病情变化观察的重点。
5.护理措施落实效果.
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入院阶段
1.患者入院后当班建立病历,完成入院评估、入院宣教并有书面签字。患者知晓主管医生、主管护士、住院环境、禁用电器、禁止吸烟、贵重物品保管等内容
2.急诊手术患者及时建立病历并完成必要评估。完成术前准备,进行术前告知。患者知晓手术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住院期间
住院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