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薯比红薯更抗癌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薯比红薯更抗癌等
紫薯比红薯更抗癌
紫薯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目前在国际市场十分走俏。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8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氨基酸,维生素A、B、C等8种维生素和磷、铁等10多种天然矿物质元素。

它是人体抗疲劳、补血的必要元素。

与红薯一样,紫薯也含丰富的维他命,可促进排毒,改善消化道环境,预防胃肠道疾病。

红薯是食物中的抗癌明星,而紫薯比红薯还抗癌。

它除了具有红薯所含的营养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色苷。

其中,硒被称为“抗癌大王”,易被人体吸收,同时还可留在血清中,增强机体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预防癌症的发生。

而花色苷是目前科学界发现的能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的最直接、有效、安全的自由基清除剂。

它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对100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紫薯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每次食用最好别超过200克。

(据《中国食品科技网》)海鱼怎样烧最营养
海鱼含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尤其
含有卵磷脂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

卵磷脂有祛除血管壁斑块的作用;而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改善凝血机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却不增加甘油三酯的功能,从而减少了心脑血管血栓的形成,防止动脉硬化。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多吃海鱼。

海鱼的做法很多,从营养角度上讲,海鱼最宜清蒸和清炖,保证海鱼中所有的营养不易流失,而且味道鲜美。

尽量不要吃油炸海鱼,因为食用油在进行高温处理时,会将原食用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是形成心脑血管血栓和血管壁斑块的原材料。

(据《中国食品科技网》)
常吃坚果助减肥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坚果――之前被认为是易导致肥胖的食物,事实上能够帮助减肥。

科学家在分析了803位被研究者的饮食习惯后发现,那些食用树生坚果(包括杏仁、腰果、榛子、核桃、松子、板栗等非种子坚果)最多的参试者比食用坚果最少的参与者,肥胖概率要低37%~46%,两组人的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分别为27和29.5。

同时,食用坚果多的人患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大腰围)的可能性也较低,不易罹患心脏病和糖尿病。

数据显示,每周食用1盎司(约为28.35克)树生坚果,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就会下
降7%。

此项研究的负责人,加利福尼亚州洛马琳达大学琼?沙芭特博士介绍,坚果拥有高含量不饱和脂肪酸,比动物制品中的饱和脂肪酸更健康。

坚果中的高蛋白质成分也会使食用者有饱腹感,减少不健康食物的摄入量。

另外,坚果中含有大量有利于健康的营养素和植物化学元素。

波士顿塔夫斯大学营养学教授杰弗里?布伦伯格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一定的食用数量范围内,坚果的确是一种健康的饮食选择。

”(据《生命时报》)
绿色蔬菜应爆炒
烹调绿色蔬菜应采用旺火快速烹调的方法,并在烹炒时适当颠锅,这样可较好地保持蔬菜的绿色。

绿色蔬菜中存在叶绿素,当遇到酸时,即发生化学变化,形成黄褐色的脱镁叶绿素,这种反应被称之为脱镁反应。

脱镁反应在室温下比较慢,但在烹调加热中,由于蛋白质变性,使叶绿素游离出来,同时在热力的作用下,植物细胞膜破裂,析出植物体中存在的酸,因而加速了游离的叶绿素与酸接触发生的脱镁反应,生成黄褐色脱镁叶绿素。

但叶绿素与酸作用全部转变成黄褐色脱镁叶绿素,需要一定时间。

通常脱镁反应发生的程度是随着烹饪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实验证明,烹调10分钟,就有37.5%的脱镁叶绿素生成,若20分钟就有72.5%的脱镁叶绿素生成,蔬菜颜色很明显地出现黄褐色。

因此,采用爆
炒,减少烹调时间,可较好地保存蔬菜中的绿色。

另外,蔬菜组织中存在着的酸,多是易挥发的有机酸(如草酸)。

烹调时,应适当颠锅,这样易使有机酸挥发,以减少叶绿素与酸接触的机会。

(据《中国食品科技网》)西红柿炖牛腩补血美容
西红柿和牛腩,可谓绝配,不止口感好,在营养搭配上也有绝妙之处。

首先,牛腩中含有不少胶原蛋白,这也是当下广受追捧的美容圣品,但是这种胶原蛋白在维生素C的帮助才会转化为人体的胶原蛋白,而番茄中恰恰富含维生素C。

其次,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其在番茄中维生素C的帮助下会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最后,番茄中的番茄红素能对其中的维生素C起到保护作用,更有利于促进牛肉中铁的吸收和胶原蛋白的转化。

(据《生命时报》)
5种人不能喝鸡汤
鸡汤性温,鸡汤里多是油、热量和脂肪,有5类人就不适宜喝。

1、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本身胃酸多、消化功能就不好,多喝鸡汤会促进胃酸分泌,不仅不利于消化,反会增加胃肠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2、胆囊炎和胆石症经常发作者,不宜多喝鸡汤,因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一起参加,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
缩,易引发胆囊炎发作。

3、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宜喝鸡汤,因为鸡汤富含嘌呤和脂肪,会诱使痛风发作。

4、高血脂症和脂肪肝患者,鸡汤中的脂肪被吸收后,会促使血脂、血胆固醇进一步升高,造成脂肪在肝内积聚,会在血管内膜沉积、引发冠状动脉硬化等病态。

5、肾脏功能不全患者,鸡汤内含有某些小分子蛋白质,患有急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的病者,因为病者肾肝对蛋白质分解产物不能及时处置,喝多了鸡汤就会引发高氮质血症,加重病的进程。

此外,体质弱的人可喝老母鸡汤进补,特别有好处,另外,乌骨鸡炖汤也可起到补气血、益精气的作用;清淡一点的小公鸡则应是年轻人的首选;长身体的小孩,最好还是服用童子鸡煮的鸡汤,“童子鸡”也就是小公鸡,对于冬天怕冷、儿童发育迟缓等,吃“童子鸡”有益于促进身体生长发育。

(据《金陵晚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