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计价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限 ③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④ 年折旧率= (1-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⑤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P118例2-72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8. 工作量法
① 特点: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不变,月工作量越高,当月 折旧额越高
②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预计净残值 预计总工作量
③ 月折旧额
② 自建固定资产的形式:

建造
自营工程建造、出包工程
③ 不论哪种形式,自建固定资产的核算必须 通过“在建工程”科目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核算
2.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④ 自营工程的会计核算
A. 购买工程物资(一定没有进项税额 )
B.
借:工程物资
C.
贷:银行存款等
B. 工程领用本企业原材料(一定是进项税额转出)
B.工程领用本企

C.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水、电等费用 D.企业
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 【例题3】某企业自行建造管理用房屋一间,购入所需 的各种物资100 000元,支付增值税17 000元,全部用 于建造。另外还领用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一批,实际成 本2 000元,售价2 500元,支付工程人员工资20 000元, 提取工程人员的福利费2 800元,支付其他费用3 755元。 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则该房屋的实际造价 为
➢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 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贷:累计折旧
P120例2-76~例2-77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 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 核。
➢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 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 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 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 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 方法。

(3)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确定的固定资产
成本为244 000+30 000=274 000(元):

借:固定资产
274 000

贷:在建工程
274 000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核算
1. 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④ 一笔款项购入多项固定资产,按各项固定资产公 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分配确定各项固定资产 的成本
➢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 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 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5. 固定资产的分类 (了解)P111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核算
1. 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① 外购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② =买价
③ +增值税 ④ +进口关税 ⑤ +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
H.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核算
2.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④ 自营工程的会计核算
E. 分配工程人员工资、福利费等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F. 专门借款可予资本化的借款利息 借: 在建工程 贷:应付利息等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核算
2.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④ 自营工程的会计核算
增值税额为5 100元,另支付运输费300元,包装费400
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假设甲公司不属于实行增值
税转型的企业。

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计算固定资产的成本:

固定资产买价
30 000

加:增值税
5 100

运输费
300

包装费
400பைடு நூலகம்

35 800

(2)编制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200 000元,增值税额
为34 000元,支付运输费10 000元,支付安装费30 000
元。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购入进行安装时:

借:在建工程
244 000

贷:银行存款
244 000

(2)支付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B. 第二类:加速折旧法
a. 双倍余额递减法 b. 年数总和法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6.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② 直线法的特点:

单位时间或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保持不变。
③ 加速折旧法的特点:

固定资产使用的前期折旧额高,后期折旧额低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7. 年限平均法
① 特点:每年每月的折旧额是固定不变的 ② 年折旧额 ③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折旧
④ =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P119例2-73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9. 双倍余额递减法
① 企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一定是 分两段计算折旧额
• 折旧年限的前期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一定不 考虑净残值
• 折旧年限的最后两年改用直线法,一定要考虑 净残值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9. 双倍余额递减法
② 年折旧率
B.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 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1. 固定资产折旧的原因
① 有形损耗:自然损耗,使用损耗 ② 无形损耗:生产技术原因,经济原因
• 【例题2】在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下 列项目中应计入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有( )。

A.工程项目耗用的工程物资
业商品涉及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10. 年数总和法
① 年折旧率

尚可适应年限 折旧年数总和
② 年折旧额 ③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
旧率 ③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④ 特点:计算折旧的基数不变,折旧率递减
• 例:价值1 000 000的固定资产,可使用年限 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

第一年折旧额=(1 000 000-4000)×
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 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核算
1. 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② 外购不需安装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一笔 分录)

④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 [例2-67]

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
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0 000元,

借:固定资产
35 800

贷:银行存款
35 800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核算
1. 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③ 外购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核算
A. 必须通过“在建工程”核算 B. 所安装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结平
“在建工程”账户转入“固定资产 ”
• [例2-68]

甲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增值
=332 000

第二年折旧额=996 000× = 265 000

第三年折旧额=996 000× = 192 000
• 【例题2】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额在 任何时期都大于按年限平均法计提的折旧额。 ()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11. 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2 折旧年限
③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④ 年折旧额
⑤ =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⑤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 12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9. 双倍余额递减法
⑥ 特点:折旧率不变,计算折旧的基数递减
• 例题:
• 甲企业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 2003年3月1日购入一台设备,买价105万元(含增 值税),预计净残值5万元,预计使用期限为5年。
G. 其他工程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H.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 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某企业自建厂房一幢,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500 000元,支付的增值
税额为85 000元,全部用于工程建设。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一批,实际成本为
80 000元,税务部门确定的计税价格为100 000元,增值税税率17%;工程人员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5. 计提折旧的时间规定
① 固定资产折旧一般按年计算、按月计提 ②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次
月开始计提 ③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次
月开始不提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6.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① 方法种类:
A. 第一类:直线法
a. 年限平均法 b. 工作量法

80 000+100 000×17%=97 000(元)

借:在建工程
97 000

贷:库存商品
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4)分配工程人员工资时:

借:在建工程
10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 000

(5)支付工程发生的其他费用时:

借:在建工程
30 000

A.145 980元
D.143 095元
B.145 895元
C. 145 555元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2.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① 固定资产的原价 ② 预计净残值(率)
A. 预计净残值 B. =预计报废时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预计清理费
用 B.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
③ 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折旧年限) ④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1. 某一资产项目,如果要作为固定资 产加以确认,首先要符合固定资产 的定义;其次,还需要满足固定资 产的确认条件。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2. 固定资产的定义
➢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 形资产:
①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 有的;(持有的目的是使用而非出售)

贷:银行存款等
30 000

(6)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成本为:585 000+97 000+100 000+30
000=812 000(元)

借:固定资产
812 000

贷:在建工程
812 000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核算
2.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⑤ 出包工程的会计核算
A. 支付出包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②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3. 固定资产的确认
➢ 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
能予以确认: :
① 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②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③ P110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4. 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 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 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 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C.
借:在建工程
D.
贷:原材料
E.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转出)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核算
2.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④ 自营工程的会计核算
C. 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D. 工程领用本企业库存商品(一定是视同销售)
E.
借: 在建工程
F.
贷:库存商品
G.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例题1】企业以100万元购入A、B、C三项没有 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这三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分 别为30万元,45万元和50万元。则C固定资产的 入账成本为( )万元。

A.125 B.100 C.50 D.40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核算
2.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① 自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建造固定资产 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所有必要支 出
应计工资100 000元,支付的其他费用30 000元。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
态。该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 (1)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
585 000

贷:银行存款
585 000

(2)工程领用工程物资时:

借:在建工程
585 000

贷:工程物资
585 000

(3)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确定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为:
① 不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A.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B. 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C. 单独估计入账的土地
D. 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 ☆ E. 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 ☆
②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 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 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 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 变更,但是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3. 应计提折旧总额
4.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
准备
5. =固定资产原价×(1 -预计净残值率)
6. 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4. 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折旧率
折旧额
折余价值
第一年 40%
105×40%=A
105-A
第二年 40%
(105-A)×40 %=B
105-A-B
第三年
40% (105-A-B)×40 %=C 105-A-B-C
第四年 第五年
(105-A-B-C-5)÷2
(105-A-B-C-5)÷2
5
• P119例2-74
三、固定资产的折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