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八下地理同步测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编排整理
同步测控
我夯基我达标
1.(福建南平中考,17)今年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的影响
答案:C
解析:照片反映了两地冬季巨大的气温差异。
哈尔滨是我国黑龙江的行政中心,为北方城市,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
海南岛位于我国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差异。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B
解析: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和植被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适宜在降水较多、冬季气温较温和的南方地区生长。
3.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形区的是(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山东丘陵
答案:C
解析: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山东丘陵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故属于北方的地形区;四川盆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南方的地形区。
4.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原面积最大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在我国三大平原中,第一大平原东北平原和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都位于北方地区,所以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原面积最大的是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的地形主要是平原、低山、丘陵;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青藏地区的地形主要是青藏高原。
5.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很长,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
B.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休息,有利健康
C.学生喜欢放长假
D.当地政府规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东北地区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较高的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所以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很长。
6.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季如春
B.全年高温多雨
C.冬冷干燥,夏热多雨
D.全年干燥少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读图,完成7—9题。
7.这种民居景观所在的地区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属于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而黄土高原属于北方地区。
8.关于这种民居景观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 000毫米
B.该地区属于我国西部干旱地区
C.该地区位于亚热带,水热条件好
D.该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 ℃以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中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
黄土高原属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属于半干旱地区,位于暖温带,1月份平均气温在0 ℃以下。
9.该民居所在地区居民的主食是( )
A.面食
B.小米
C.大米
D.糌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主要农作物。
黄土高原较干旱,作物为较耐旱的谷子(小米)。
10.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描写的是我国的四大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2月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位置较低,春天较其他地理区域来得早。
11.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A
12.“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差异
B.地形差异
C.海陆差异
D.技术差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淮河南北两侧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导致同种
植物生长在两地改变了其果实的风味。
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和降水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
13.北方地区的农田利用类型多为___________,耕作制度一般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南方地区的农田多为____________,耕作制度为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农耕制度上的差异。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农田多为旱地,由于纬度较高,作物生长期较短,耕作制度一般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而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农田多为水田,由于纬度较低,作物生长期长,耕作制度为一年两至三熟。
答案:旱地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水田一年两至三熟
14.(福建福州中考,22)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面为某一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两省(市)电视台送出的体现当地特色的一副对联:上联“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下联“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请写出对联所代表的省(市)名称。
上联____________市,下联____________市。
(2)写出图中序号相对应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省,②____________省,③____________省。
(3)下列工业区位于渤海沿岸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填下列选项字母)
A.京津唐工业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辽中南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解析: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又名申城。
答案:(1)北京上海
(2)辽宁河北山东
(3)A C(顺序可对换)
我综合我发展
15.困扰我国北方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梅雨和台风
C.酸雨低产田
D.风沙侵袭与旱涝灾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春天气候干燥,多风,常受风沙之害。
由于我国降水量的变率较大,尤其是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比较大,洪涝和干旱成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
16.下列表述中,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
A.男女老少都喜欢饮酒
B.森林宝库,温带果园
C.游泳、赛龙舟是本地居民擅长的运动
D.煤、石油、铁矿丰富,有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
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由于冬季漫长且寒冷,人们喜欢饮酒驱寒;南方地区生产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北方地区煤、石油、铁矿丰富,有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南方地区降水多,河网密布,游泳、赛龙舟是本地居民擅长的运动。
17.能缓解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是( )
A.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B.缩减农田面积以减少用水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修建南水北调工程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而我国耕地的分布是南少北多,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耕地的分布配合欠佳,特别是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是我国冬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而春季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春旱现象严重。
为缓解华北地区用水紧张,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修建南水北调工程。
18.王教授在日记中写到:“早晨出门,天昏暗。
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在-40 ℃以下。
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
A.漠河
B.喜马拉雅山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2)王教授家乡的植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3)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 )
A.芒果
B.荔枝
C.龙眼
D.柑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日记中提供的信息有天气、风向和气温、家乡的地形特征。
解题时先要判断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所在的地区。
从“江南丘陵收割早稻”可判断此时应是北半球的夏季,漠河不会在清晨天昏暗,气温也不会在-40 ℃以下;喜马拉雅山此时也不会天昏暗,更不会有强劲的东风;北极地区虽有东风,但此时应为极昼。
此时南极地区正处于极夜,东风强劲,寒冷刺骨,符合题意。
一地的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到该地的土壤、植被等。
王教授的家乡在江南丘陵,冬季最低气温在0 ℃以上,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适宜种植的果树是柑橘。
龙眼、荔枝、芒果都是热带水果。
答案:(1)D (2)C (3)D
1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北方地区:A____________平原,B____________高原,C____________平原;
南方地区:D____________盆地,E____________平原,F____________高原,G____________
丘陵。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划分的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
(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不同
B.气候不同
C.方言不同
D.植被类型不同
(4)图中D、E两地形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山脉,它同时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5)B高原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是巫山。
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答案:(1)东北黄土华北四川长江中下游
(2)秦岭淮河
(3)B
(4)巫山
(5)窑洞
20.读“我国北方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铁路①是____________线。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
(3)北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图中省区②水土流失严重,其简称是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工农业、交通等综合地理知识。
图中铁路线①是贯穿我国南北的重要铁路干线——京广线;北方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缺水;②位于山西省,简称是晋。
答案:(1)京广
(2)缺水
(3)晋
21.案例分析。
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1)这首歌中所描写的区域是我国的哪一个地理区域?____________。
(2)本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
(3)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油料作物是___________,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
(4)本区主要植被是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根据歌词里面的“大河波浪宽”“稻花香”“船上的白帆”等词语判断,这首歌所描写的是我国的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主要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1)南方地区
(2)亚热带季风气候
(3)水稻油菜甘蔗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