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 100 以内的数》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 100 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 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让学生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 100 以内数的组成。

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2、教学难点
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的数法。

理解数位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
四、教学准备
1、计数器、小棒、数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一幅校园生活的图片,如操场上同学们在跳绳、踢毽子等,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数一数操场上有多少个同学在活动吗?”
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数 100 以内的数
(1)数小棒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到 10 根时,捆成一捆,提问:“10 个一是多少?”得出 10 个一是十。

接着继续数,数到
20 根时,再捆成一捆,让学生思考:“20里面有几个十?”引导学生得
出 2 个十是 20。

然后让学生继续数,数到 100 根时,提问:“100 里面
有几个十?”
(2)用计数器表示数
教师拿出计数器,边拨珠边讲解: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 1 个一,
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 1 个十。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 25、30、50 等数,并说一说这些数的组成。

2、 100 以内数的顺序
(1)展示 100 以内的数字表,让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

(3)通过提问,如“第 5 行第 6 个数是多少?”“45 前面一个数是多少?后面一个数是多少?”等,加深学生对数字顺序的理解。

3、 1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出示两个数字,如 35 和 40,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或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方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字,十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字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字,个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如数一数、填一填、比一比等。

2、游戏:数字接龙。

教师说出一个数,让学生接着说出后面的 5 个数。

3、猜数字。

教师在心中想一个 100 以内的数,让学生通过提问来猜出这个数。

(四)课堂小结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2、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 100 以内数的数法、组成、顺序和大小
比较,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

(五)布置作业
1、让学生回家数一数家里有多少本书、多少支笔等,并记录下来。

2、完成课本上的课后作业。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有困
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在练习环节,可以设计更多形式
多样、富有层次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此外,要注重培
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
的想法和思路。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 100 以内的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
加强和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