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极地地区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地理极地地区试题
1.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一般选在2月份,其原因是此时()
A.风力较小
B.是冬季,便于极地考察
C.降水较多
D.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
【答案】D
【解析】南极地区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南极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我国的南极考察站如长城站和中山站,建站都选在2月份的原因是该季节是南极洲的暖季,且又有极昼现象,便于考察。

【考点】该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2.考察队到南极大陆考察,需要克服的困难是()
A.酷寒、烈风、干燥B.炎热、雷电、暴风雨
C.地震、塌方、泥石流D.干旱、缺水、沙尘暴
【答案】A
【解析】南极大陆位于地球的最南端,酷寒、干燥、烈风是其气候的真实写照,所以科考队到南极考察,需要克服酷寒、干燥、烈风,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南极地区气候的特点。

3.下列地区中被称为“冰雪高原”的是( )
A.北极地区B.青藏地区C.南极地区D.高原地区
【答案】C
【解析】冰雪高原是指南极,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南纬66.5度~90度的广大地区,由于那里属于极地地区,太阳光照最弱,所以最冷。

南极整块大陆被冰雪冰封着。

南极原来的海拔不是很高,但是积雪慢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冰层覆盖住了南极的土地。

这层冰层有2000多米,把南极裹成了一个高原,故此,冰雪高原就是这样得名而来。

【考点】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4. 2004年我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是
A.长城站B.中山站C.黄河站D.昆仑站
【答案】C
【解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都属于南极科考站,故A、B、D错误,只有黄河站才是我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故选C。

5.两极地区对船只威胁最大的是
A.鲸鱼B.风暴C.浮冰D.大雾
【答案】C
【解析】两极地区每年要产生大约1 200立方千米的浮冰.大量漂流的浮冰,既对所经地区的气候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也给航海和探险构成较大威胁.浮冰露在海面上的部分体积小,不易被
发现,但在水下部分的体积庞大,船只很容易被巨大的浮冰撞毁而沉没,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
威胁,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共7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
式开站,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的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
分58秒。

材料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略图。

(1)A是我国首个北极科考站________。

(2)南极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方向,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方向。

(3)当我国昆仑站成立时,北极地区有_______现象,我国的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

(4)下图中的动物,在A地可见到的是________,在中山站可见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黄河站
(2)东南西北
(3)极夜长城站
(4)①②
【解析】
(1)读图可知,A是我国的黄河站,该站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于2004年7月28日建立.(2)以南极为中心的南半球图,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而且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南极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3)当我国昆仑站成立时,南极地区是暖季,有极昼现象,因为南北半球正好相反,而北极地
区是极夜现象.我国的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因为它在南极圈以外.
(4)图3中的动物,在A地北极地区可以见到的是①比极熊,在中山站--南极地区可以见到的是②企鹅.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和保护南极洲环境的意义.
7.关于南极洲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洲气候的突出特点
B.南极洲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光热量很少
C.每年的4月到10月,是南极洲的暖季
D.南极洲有“寒极”之称,其中高原地形和巨厚冰层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在南极圈内,四周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
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
水稀少,形成白色沙漠地带;南极洲由于巨厚的冰层覆盖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考点】该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8.七大洲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南极洲B.亚洲C.北美洲D.非洲
【答案】A
【解析】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北冰洋则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内,分别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

【考点】该题考查大洲和大洋的位置。

9.下列动物,生活在南极地区的是()
A.北极熊、北极狐、海象B.企鹅、海豹、磷虾
C.袋鼠、鸭嘴兽、鲸D.大食蚁兽、卷尾猴
【答案】B
【解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
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人常住,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
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海兽主要有海豹、海象等,南极附近的海洋中还有极多营养丰富的小磷虾。

【考点】该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10.南极大陆有“”、“冰雪高原”、“风库”之称。

【答案】白色沙漠
【解析】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
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被称为“白色沙漠”.
【考点】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11.生活在北极的动物是()
A.企鹅B.磷虾C.北极熊D.海象
【答案】CD
【解析】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动物有海象、北极熊、北极狐等,其中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考点】该题考查北极地区的动物。

12.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像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请判断哪一位描写得最准确()
A.到处绿树成荫,鸟儿欢叫,鲜花、野果漫山遍野……
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
C.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
D.滴雨不下,冰山漂浮,狂风呼啸……
【答案】D
【解析】:南极地区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无论是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
世界.因终年狂风不断,被称为“风库”,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根据题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13.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点位于厚厚的冰层上,该处海拔2000多米
B.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C.北极地区的士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属白色人种
D.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不像南极洲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
【答案】B
【解析】北极中央的冰层因为漂浮在海上,故A错误;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B正确;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属黄色人种,故C错误;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故D错误,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

14.读南极洲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6分)
(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______以南的广大区域,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________。

(2)填出中国科学考察站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3)从南极半岛开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绕南极洲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太平洋、印度洋
(4)中国南极考察船穿越太平洋,于12月20号到达长城站,几天后继续驶往中山站,则下列哪项是真实可信的()
A.到达长城站时,是南极洲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B.到达的长城站,位于南寒带
C.到达的终点站中山站位于东半球
D.靠近南极大陆时,看到岸上有成群的企鹅、狮子等动物奔跑
【答案】(1)南极圈(南纬66.5°)南美洲
(2)A 长城站 B 中山站
(3)A
(4)C
【解析】
(1)南极地区是指位于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

(2)中国在南极附近建立了三个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圈以内的是B—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外的的是A—长城站。

还有一个是昆仑站。

(3)从南极上空看,地球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所以从南极半岛开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4)在南极地区,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暖季,到达长城站时,不会超过3个月,所以不可能是南极洲一年中最冷的季节,A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属于南温带,B错;中山站位于东经60°到90°之间,属于东半球,C对;南极地区大部分覆盖着很厚的冰层,企鹅是南极的象征,没有狮子。

【考点】南极的位置、特点和人类活动。

点评:
(1)地球两极的对比:
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15.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A.酷寒、干燥、烈风B.飓风、暴雨、寒潮
C.暴雨、雷电、冰雹D.台风、寒潮、干旱
【答案】A
【解析】南极地区纬度位置高,气候酷寒,四狂风,降水少,常年被冰雪覆盖,有“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

恶劣气候是指酷寒、干燥、烈风。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气候。

点评:中国在南极建立的考察站有中山站、长城站和昆仑站,在北极地区建立的考察站是黄河站。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蕴藏着丰富的煤铁资源;南极地区的气候
特点是烈风、酷寒、干燥,比北极地区寒冷。

16.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
A.孔雀、老虎B.企鹅、北极熊
C.北极熊、北极狐D.北极熊、企鹅
【答案】D
【解析】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为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为企鹅。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0(北极圈)以北,是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地区,它包括
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跨东西两半球,北冰洋是世界上纬
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0(南极圈)以南,是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地区,
它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跨东西两半球,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南极地区逆时针环绕着太平洋、大洋洲、印度洋、非洲、大西洋和南美洲。

气候:1.南极地区的
自然环境特征主要表现在酷寒(纬度高、大风吹散热量、海拔高、冰面反射太阳光)、烈风(阻
挡较小、气压差大)、干旱三个方面,因此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等称号。

北极地区
由于绝大部分为大洋,气温不像南极那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也比南极地区小。


学考察的宝地;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为保护南极、维护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17.有资格代表北极地区的动物是()
A.海豹B.海象C.企鹅D.北极熊
【答案】D
【解析】有资格代表北极地区的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为企鹅。

【考点】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0(北极圈)以北,北冰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表现在酷寒(纬度高、大风吹散热量、海拔高、冰面反射太阳光)、烈风(阻挡较小、气压差大)、干旱三个方面,因此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等称号;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18.南极地区储量居世界第一的自然资源是:()
A.铁B.煤C.石油D.固体淡水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

南极地区为冰雪高原,储量居世界第一的自然资源是固体淡水,有“固体水库”之称。

19.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一目了然的资源是()
A.煤炭资源B.固体淡水资源
C.生物资源D.铁矿资源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

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一目了然的资源是固体淡水资源。

生物资源缺乏,煤铁资源不能一目了然。

20.南极的典型动物是()
A.企鹅B.猩猩
C.长颈鹿D.袋鼠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

南极的典型动物是企鹅,北极主要为北极
熊。

21.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在()
A.北极地区B.南极地区
C.蒙古、西伯利亚D.青藏高原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极的相关知识。

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在南极地区,有世界寒极之称。

22.南极洲的“世界之最”错误的叙述是:
A.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一洲B.气候最寒冷、最干燥的一洲
C.淡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洲D.动物资源最多的一洲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极洲的相关知识。

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一洲,有固体水库、烈风、酷寒、白色沙漠之称。

因气候寒冷,生物较少。

23.在两极地区均能见到的自然现象或景观有
A.独自行走的北极熊B.成群的企鹅
C.极光D.森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极地区的相关知识。

在两极地区均能见到的自然现象或景观有极光,成群的企鹅只位于南极地区,独自行走的北极熊只位于北极地区。

24.南极大陆上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中,储量丰富的是()
A.煤、铁B.石油、天然气C.铜、金D.锰、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南极地区是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有丰富
的矿产资源、固体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等。

南极大陆冰盖下蕴藏的煤总储量超过5000亿吨;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一条厚度达400米,长120公里~180公里,宽5公里~10
公里的条带状富磁铁矿岩层,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富铁矿藏。

因此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南极洲极为
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煤矿和铁矿。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5.到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我国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极地地区的相关知识。

到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我国的冬季,此时南
极出现极昼现象。

26.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考站是:
A.长城站和和平站B.中山站和东方站
C.长城站和东方站D.长城站和中山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中山站、长城站。

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考站是长城站、
中山站和昆仑站。

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

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和
昆仑站的时间都在2月份,建立北极科考站的时间最佳应是8月。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7. 2005年1月,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冰盖队成功进入冰穹A区域,这是继1999年之后,
中国人第二次进入这片号称“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冰盖最高区域。

当时南极正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和保护南极洲环境的意义;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
资源;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中山站、长城站。

2005年1月是南半球的夏季。

所以本题选择B
选项。

28.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
【答案】错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大洲和大洋的特征及分布。

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所以本题错误。


洲被称之为热带大洲,热带面积广大,所以其纬度较低。

回答此类问题,应结合地图,平时学习
多看地图,熟记地图。

29.两极地区共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以陆地为主B.冰雪覆盖C.纬度较低D.气候复杂多样
【解析】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两极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较高,气候严寒、降水稀少,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两极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0.34.读下面南极地区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南极洲98%的地域被永久冰川所覆盖,其平均厚度达到2000米。

尽管气候严寒,但在大陆周围的海洋里,仍然生活着无数的海洋生物,海面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冰山。

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煤、铁和石油的储量为世界第一。

此外,南极洲还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年降水量也极为稀少。

正是由于这里独特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地质、冰川、生物、能源的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1)我国已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两个科考基地是:_________站; _________站。

(2)被称为“南极的主人”的动物是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要去南极进行科学研究,一般会选择_________(季节)出发。

(4)如果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他的其他方向都是_________。

(5)南极地区_________(填:有或无)春夏秋冬的变化。

(6)根据上述资料,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包括哪些方面?(3分)
(7)科学家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3分)
【答案】34.
(1)长城;中山(顺序可交换)(2)企鹅(3)冬季
(4)北方(5)无
(6)固体淡水资源(1分);海洋生物资源(1分);矿产资源(1分)。

回答出具体的资源种类也给分。

(7)酷寒(极度低温);强风;缺氧(空气稀薄);冰裂缝;交通困难等。

(学生只要说出相关意思即可)
【解析】此题难度不大,只需识记南极洲有关知识即可作答。

(1)我国目前在南极洲已经建立了的三个科考站:长城站、和中山站和昆仑站;(2)南极洲上有企鹅、海豹等动物,其中企鹅是被称为“南极的主人”(3)要去南极洲进行科考,应该选择在其暖季,而我们的出发地在北半球,季节应为冬季(4)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站在南极点上,四周均为北方(5)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寒带地区,常年酷寒,无明显四季变化(6)根据材料可知,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包括有固体淡水资源(冰山);海洋生物资源;煤、铁和石油等矿产资源;风能资源等等(7)要回答此题,需了解南极洲上的自然特征即可作答。

南极地区最大的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冰川广布;平均海拔高等,所以可知在南极洲科考可能会遇到酷寒(极度低温);强风;缺氧(空气稀薄);冰裂缝;交通困难;生活不便等困难。

31.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B.企鹅是南极地区的象征
C.北极比南极更寒冷D.去南极考察一般选择在2月前后
【答案】C
【解析】北极与南极都位于极圈内,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斜射,气温极低,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企鹅是南极的象征,因为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而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而且南极地区的海拔高,使得南极要比北极更寒冷,南半球2月前后是一年中最温暖、最热的时间,此时南极地区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所以2月前后去南极是对的,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南北两极的叙述。

32.关于南极洲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洲气候的突出特点
B.南极洲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光热量很少
C.每年的4月到10月,是南极洲的暖季
D.南极洲有“寒极”之称,其中高原地形和巨厚冰层起了重要作用
【解析】南极地区气候的三大特点就是:酷寒、干燥和烈风,A对,南极地区由于纬度较高,一年之中接受太阳光热比较少,加之海拔较高和冰层的反射作用,使得南极地区气候极为寒冷,B 和D对。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33.中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未进入南极圈),途经地球五带中的几个温度带( )
A.5个B.4个C.3个D.2个
【答案】C
【解析】中国上海位于北温带,长城站位于南半球的南温带,根据五带的划分,从上海到长城站要经过北温带、热带和南温带,所以途径3个温度带。

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五带的划分。

34.关于我国南极洲中山站和长城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在南极圈内B.均在南极圈外
C.长城站在南极圈内D.中山站在南极圈内
【答案】D
【解析】我国的两个科考站是指中山站和长城站,其中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南极洲的科考站。

35.读南极洲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非洲
B.我国三个科学考察站都位于东半球
C.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虽少,但水资源丰富
D.我国在南极建科学考察站都选择在7月
【答案】C
【解析】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与长城站相望的大洲是南美洲,叙述错误,所以A错;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泰山站和昆仑站位于东半球,所以B错;南极洲年平均降水虽少,但该大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多以冰川的形式存在,所以C对;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所以D错。

【考点】本题考查极地地区。

36.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
A.气温较低B.风速较大
C.冰雪覆盖D.降水较多
【答案】D
【解析】
南极地区是一片冰天雪地的大陆,酷寒、烈风和干燥是其主要的气候特征;而北极地区海洋面积辽阔,受海洋的影响大,因此这里的气温比南极地区较高,水汽较南极地区多,因此降水较南极地区多,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

37.以下称呼与南极洲无关的是()
A.白色荒漠B.世界屋脊
C.冰雪高原D.风库
【答案】B
【解析】南极洲纬度高,气温极低,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有“白色沙漠”、“冰雪高原”和“风库”的称号,“世界屋脊”是指亚洲的青藏高原,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南极洲的有关知识.
38.保护地球最后一块净土——南极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大规模开发南极的铁矿B.进行房地产开发,大量移民
C.捕猎企鹅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答案】D
【解析】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所以要保护好南极洲的环境。

大规模开发南极的铁矿;进行房地产开发,大量移民;捕猎企鹅都会对南极的环境造成破坏。

所以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是正确的。

【考点】该题考查南极洲的开发和利用。

39.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美国B.加拿大
C.巴西D.俄罗斯
【答案】B
【解析】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国家,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位于欧洲,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美洲的主要国家。

40.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称为()
A.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合作
B.“南北合作”
C.“南北对话”
D.“南南合作”
【答案】D
【解析】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差别说成是南北差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所以选D。

【考点】该题考查国际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