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杓型高血压,靶器官损伤更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预防与治疗
·心脑血管病
非杓型高血压,靶器官损伤更严重
□蓬安县人民医院 林爱民
高血压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家对其已经不陌生。
但实际上,高血压分为很多类型,如果按照波动规律可以将其分为杓型、反杓型/深杓型和非杓型3种。
平时我们在科普高血压相关内容时,其实主要针对的是杓型高血压。
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测量方法正确、降压方案合理、生活方式健康的前提下,血压仍然降不下来,并且有“吃了降压药血压反而更高”的情况,就要考虑你是不是中了非杓型高血压的招。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人24小时的血压波动曲线呈“杓型”,即呈“两峰一谷”的波动状态,分别在9~10时、16~18时出现2个高峰,于18时开始缓慢降低,在凌晨2~3时降至最低。
正常人及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白天血压高于夜间血压,夜间血压值小于白天血压值的10%,这种就称为杓型高血压。
部分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或下降幅度极小,少部分人血压于夜间降低小于10%或大于日间血压20%,血压曲线呈非杓型曲线,这种就称为非杓型高血压。
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近日研究发现,60.2%的年轻高血压患者为非杓型。
研究共纳入1254例2012—2017年在阜外医院就诊的18~39岁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是否≥10%,分为杓型和非杓型两组。
通过分析发现,非杓型组患者有22.8%存在心脏左室肥厚,33.7%存在蛋白尿;杓型血压患者仅11.4%左室肥厚,25.6%有蛋白尿。
进一步分析显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是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年轻患者中血压节律异常与靶器官损伤相关,非杓型血压患者心肾靶器官损伤更严重。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重视自己的血压类型,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段多次测量血压,或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综合评估,如果是非杓型高血压,可通过调整服药时间和合理选择药物来进行干预。
服药时间方面,可将降压药物改为临睡前口服,即可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也可抑制晨高峰的出现。
一项研究将2156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维持早晨用药的习惯,另
一组将至少一种降压药物改为睡前服用。
研究开始时,两组的动态平均血压水平和非杓型高血压比例(55%和53%)基本相同。
在平均随访五六年后发现,睡前用药组的夜间血压由123/71毫米汞柱大幅降至111/63毫米汞柱,同时非杓型高血压的比例也减少到了34%;而晨间用药组在这两项数据上则没有明显变化。
另外,睡前用药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率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都明显低于晨
间用药组。
药物选择方面,可选用一些能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的药物。
临床应用功率频谱分析技术对血压变异进行分析发现,非杓型现象的发生与夜间交感神经相对增强有关。
因此,对非杓型高血压的治疗,不仅要考虑到降低其血压,还要抑制其交感神经活性,故可选用一些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缓释维拉帕米。
但具体用药时,由于个体差异性,还是需要由临床专科医师进行评估与指导,根据不同降压药物安排合理的用药时间,才会使降压治疗事半功倍,取得最好的疗效。
还要注意的是,杓型和非杓型状态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在某些情况下二者能相互发生转换。
比如有研究发现,盐敏感性患者(由过量盐摄入引起血压升高超过10%)的非杓型发病率, 显著高于高盐耐受的患者。
对于此类患者,通过限制盐的摄入,就能使血压的周期节律从非杓型转变成杓型。
所以,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限制钠盐的摄入,同时重视利
尿治疗。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