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七律 长征教案1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七律长征
目标预设:
1、理解诗歌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2、学习诗歌中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

3、弘扬长征途中红军战士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诗歌中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诵读法。

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预习字词
2、了解“七律”的文体特点
3、收集资料,能概括介绍长征的原因、意义以及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在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举不胜举。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长征即将结束之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伟大诗篇。

二、检查预习作业
1、请学生说说字词的预习情况
重点词语:逶迤磅礴
2、请学生介绍“七律”这种文体的特点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

一首八句,每句七个
字。

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最后一个字都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3、请同学将了解的的关于长征的情况简要向同学介绍一下。

三、师生合作分析诗歌,领悟诗歌内容。

1、播放朗诵带,欣赏《七律长征》
2、学生自由读,读出感情
3、提出问题,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

思考与调整
1、作者在首联中是怎样概括长征途中的情况的?
明确:难
2、根据你所收集到的有关长征的资料,说一说“难”可能包括哪些内容?
明确:环境难:万水千山;敌军:围追堵截;党内:
3、找出首联中表现红军战士态度的词语
明确:不怕、只等闲。

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也难全篇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可以说,首联是全诗的总纲。

4、这首诗用了八个句了,就高度概括而艺术地反映了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这充分表现了作者以个别表现一般的非凡功力。

请同学们找找看诗人为我们撷取了哪些典型场景和带事例。

明确:
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5、教师点拔理解诗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完成探究练习二
6、诵读欣赏,体味感情
1、学生讨论:朗读这首诗歌时所应采用的语气、语速、语调、节奏和重音明确:
语气:豪迈、自豪、奋发向上
语速:稍慢
语调:高昂
节奏和重音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揣摩,自由大声朗读。

3、请学生朗读,全体朗读
四、布置作业
与历史课结合,利用历史地图册“重走长征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