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高三一模地理汇编:地表形态的塑造章节综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北京高三一模地理汇编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2024北京门头沟高三一模)甘肃省张掖地区红层地貌地处祁连山中段北麓,被称为“世界十大地理奇观”,主要由距今约6500万年形成的红色砾岩、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分层、四壁陡峭、色彩斑斓而著名。
下图示意张掖地区红层地貌地质剖面。
完成下面小题。
1.组成张掖地区红层地貌的主要岩石()
A.形成与岩浆活动相关B.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可能含有古生物化石D.岩石粒径均一相同
2.该区域彩色丘陵区()
A.地表受外力侵蚀作用微弱B.良好的储水地质构造
C.隧道工程建设的优先选址D.砾岩形成的年代最早
3.该区域红层地貌区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水平挤压→固结成岩→外力侵蚀→断裂抬升
B.风力沉积→水平挤压→断裂下陷→外力侵蚀
C.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D.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水平挤压
(2024北京石景山高三一模)图为我国某河流两处河谷横断面,两处河谷之间发育有瀑布,乙河谷崩塌堆积物为砂岩物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河流位于()
A.黄土高原B.太行山区C.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5.两处河谷()
A.甲河谷位于乙河谷的下游B.甲河谷处的水流速度较快
C.砂岩形成的地质年代最晚D.乙河谷流水下切侵蚀更强(2024北京海淀高三一模)图为湘西某地平面地质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洛塔台地最可能是()
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7.洛塔台地发育有溶沟、石林、溶洞等地貌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①植被①岩石类型①人类活动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8.该区域地表水资源短缺,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小B.蒸发量大C.下渗量大D.河流流量小
9.(2024北京东城高三一模)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
A.甲处地表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B.乙处山峰因火山喷发形成
C.丙处断层发生在砂岩形成之后D.丁处物质直接来源于地幔
(2024北京朝阳高三一模)2023年12月7日,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锦屏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该实验室在锦屏隧道中侧向开挖而成,力求打造极致“纯净”的特殊环境,为我国开展暗物质探测奠定了良好基础。
左图为锦屏隧道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锦屏山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雅砻江流域()
A.主要位于云南省B.水能资源丰富
C.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D.属于非季风气候区
11.锦屏地下实验室()
A.位于海平面以下B.可通过竖井电梯进入
C.位于上地幔顶部D.受宇宙射线影响极小
12.锦屏山()
A.地层和地质构造形成先后是甲-F①-乙B.东雅砻江河谷在背斜上
C.处于地层较稳定、地震较少的地区D.乙地层的岩石为花岗岩
13.(2024北京西城高三一模)图为徐老师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该地()
A.中生代地层完整并且连续B.曾经发生过三次岩浆活动
C.河流形成于三叠纪中后期D.背斜构造形成于古近纪前
(2024北京通州高三一模)陷落柱一般是指煤层下覆岩层中的可溶性岩石受到外力影响产生空洞,引起上覆岩层塌陷而形成的柱状塌陷体。
下图为我国某地陷落柱形成中某一阶段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陷落柱的形成过程为()
A.外力堆积——流水溶蚀——岩层崩塌B.外力堆积——岩浆侵入——岩层崩塌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岩层崩塌D.岩浆侵入——风化侵蚀——岩层崩塌
15.图中()
A.甲处岩石形成早于乙处岩石B.丙处物质经变质作用形成
C.丁处岩石中可能挖掘出化石D.煤层发育于沉积岩层当中
二、综合题
16.(2024北京房山高三一模)塞拉利昂是世界金刚石储藏量最多的国家。
该国经济以农业和矿业为主,电力供应严重不足。
图(a)为塞拉利昂地图,图(b)为首都弗里敦市气温、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表明,金刚石主要形成于距离地表100多公里的高温高压环境中,在特殊的情况下进入岩浆到地表附近形成金刚石原生矿。
塞拉利昂有很多次生矿以金刚石砂矿的形式富集在洪积扇、冲积扇等低凹地区。
(1)推测该国金刚石砂矿富集在洪积扇、冲积扇的主要地质过程。
近年,弗里敦市很多集贸市场在屋顶铺设镜面板。
(2)分析该市的集贸市场在屋顶铺设镜面板的原因。
17.(2024北京石景山高三一模)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仅10km。
该地断层发育,此次地震与板块挤压作用强烈有关。
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连夜奔赴现场,立即展开救援。
图为震中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AB线绘制地形剖面图,并说明自然环境对救援行动的不利影响。
临夏州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震发生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发生砂涌。
砂涌源于一种砂土液化现象,即在地震作用下,地下水使土壤颗粒失去摩擦力而呈现液态的现象。
图为砂涌形成过程示意图。
(2)简述砂涌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1.C 2.B 3.C
【解析】1.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为红色砾岩、砂岩、泥岩,该岩层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古生物化石,C正确;形成与岩浆活动相关的是变质岩或岩浆岩,A错误;沉积岩主要是由沉积作用形成,而非侵蚀作用,B错误;砾岩、砂岩、泥岩的粒径并不相同,D错误。
故选C。
2.根据图中信息,地红色丘陵区为向斜构造,形成丘陵,是向斜山,说明侵蚀作用明显,A错误;向斜因是岩层向下凹陷,是良好的储水地质构造,B正确;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适合建设穿山隧道,向斜不适合建设穿山隧道,C错误;砾岩在泥岩和砂岩之上,说明砾岩形成的年代最晚,D错误。
故选B。
3.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质构造主要是沉积岩层、褶皱、断层和向斜成山,所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沉积物先经过固结成岩,产生沉积岩层,后受水平挤压出现褶皱,后褶皱岩层受力断裂,断裂部分相对抬升,岩层表面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向斜山及丘陵。
根据以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如何区别背斜向斜:根据岩层的形态。
岩层向上凸起为背斜,向下凹陷为向斜(注意,是根据岩层形态,而不是地表地貌形态)。
根据岩层的年代。
中间老、两侧新的为背斜,中间新两侧老的为向斜(这里说的中间,即为图中的“核部”;两侧,即为图中的“两翼”)。
4.C 5.D
【解析】4.黄土高原和太行山区主要是黄土和石灰岩,四川盆地主要是紫色土,云贵高原主要是石灰岩和砂岩。
甲乙河谷都有紫色土堆积,因此该河流位于四川盆地,C正确,排除ABD。
故选C。
5.甲河谷处宽而浅,流速应当较慢,B错误;乙河谷处较深且较窄,大致呈“V”形,水流速度应当较快,下蚀能力较强,D正确;砂岩形成的地质年代不一定最晚,C错误;甲河谷海拔高于乙河谷,因此甲河谷位于乙河谷的上游,A错误。
故选D。
【点睛】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红层盆地,地表岩石主要为紫红色砂岩和页岩,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
盆地内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夏季平均温度在24~28①之间,冬季平均温度4~8①之间,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但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于夏季(6~10月)。
6.C 7.D 8.C
【解析】6.读图可知,洛塔台地地下岩层中间为三叠纪时的岩层,两翼由二叠纪到志留纪,说明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河流由台地向东西两侧流,故台地为分水岭,地表形态为山地,故洛塔台地最可能是向斜山,C正确,ABD错。
故选C。
7.溶沟、石林、溶洞等地貌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多是降水丰富的区域,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形成的地貌,①①正确;植被、人类活动不是主要因素,①①错误。
故选D。
8.该区域为湘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AD错误;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广布,岩层裂隙大,水分易下渗,故下渗量大导致地表水资源短缺,C正确;蒸发量大不是主要原因,B错。
故选C。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
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多发育于石灰岩地区。
9.C
【详解】读图可知,甲地岩层为砂岩,地表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是石灰岩广布的乙地,A错误;乙处山峰由石灰岩沉积形成,B错误;丙处两侧均为砂岩,故断层发生在砂岩形成之后,C正确;丁处物质为第四纪堆积物,其直接来源于地表,D错误。
故选C。
10.B 11.D 12.B
【解析】10.雅砻江流域主要位于四川省,A错误;河流落差大,且水量充沛,水能丰富,B正确;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错误;属于季风气候区,D错误。
故选B。
11.由图可知,该隧道的海拔超过1000米,A错误;该实验室在锦屏隧道中侧向开挖而成,不能通过竖井电梯进入,B错误;位于地壳,C错误;由于岩层的阻挡,受宇宙射线影响极小,D正确,故选D。
12.甲和乙均为沉积岩,越在下面的岩层越老,形成年代越早,因此甲形成早于乙,F1为断层,应在乙形成后发生断裂,断层陷落,沉积形成非碳酸岩,因此,形成的先后应是:甲-乙-F①,A错误;由图可知,东雅砻江河谷处的岩层是上拱,由于被侵蚀形成谷地,为背斜谷,B正确;由图可知,有两处断层,说明岩层不稳定,处于地层不稳定、地震较多的地区,C错误;乙地层的岩石为碳酸岩,不是花岗岩,D错误;故选B。
【点睛】雅砻江,长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
源于青海省玉树州巴颜喀拉山南麓,东南流至尼达坎多进入四川,经甘孜、凉山二州,于攀枝花市东区倮果大桥以下注入金沙江,全长1571公里,为金沙江第一大支流。
13.D
【详解】由图可知,中生代(三叠纪)地层被侵入型岩浆岩切断,并不完整,A错误。
图中有两处侵入型岩浆岩分布,发生过两次岩浆活动,B错误。
河床所在地层位于三叠纪地层,不代表河流形成于三叠纪,也可能是外力作用将三叠纪地层以上的岩层侵蚀掉后形成的河流,河流形成时间应晚于三叠纪,C错误。
由图可知,背斜构造的岩层主要是三叠纪地层,其上部的古近纪地层呈水平分布,并未发生弯曲,可判断背斜构造形成于古近纪之前,D正确。
故选D。
14.A 15.D
【解析】14.据图分析,陷落柱包括石灰岩、泥岩、砂岩、煤层,这些都是沉积岩,因此首先在外力沉积作用下形成岩层;在煤层下的石灰岩属于可溶性岩石,受流水的侵蚀,底部支撑不住,导致上覆岩层塌陷形成,综上所述,陷落柱的形成过程为:外力堆积——流水溶蚀——岩层崩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甲岩层覆盖在乙岩层之上,说明甲的形成晚于乙,A错误;丙处是岩溶碎屑物,是外力堆积形成的,B错误;丁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的一种,化石出现在沉积岩中,因此在丁处看不到化石,C错误;煤炭是古代生物的遗体被掩埋,沉积而成,图中煤层应发育与沉积岩中,D正确。
故选D。
【点睛】岩石根据形成原因分成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沉积岩中会出现化石;根据岩层的形成顺序,越先形成的岩石在下面,越晚形成的岩石处于上层。
16.(1)因地壳运动或岩浆活动到达地表附近形成金刚石原生矿;风化、侵蚀作用使原生矿破碎;流水侵
蚀、搬运作用把含有金刚石的碎屑携带到地势较低处,在洪积扇、冲积扇等低凹地区沉积、富集。
(2)纬度低,气温高;每年干季,云量少,光照强,市场内温度极高;经济发展水平低、降温设备安装不足;电力供应不足,降温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安装镜子可以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市场内的温度。
【分析】本题以塞拉利昂为材料,涉及金刚石矿形成地质过程以及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金刚石主要形成于距离地表100多公里的高温高压环境中,在特殊的情况下进入岩浆到地表附近形成金刚石原生矿。
塞拉利昂有很多次生矿以金刚石砂矿的形式富集在洪积扇、冲积扇等低凹地区。
”可知,金刚石来源于岩浆岩,在特殊的地壳运动或岩浆活动过程中,岩浆到达距离地表100多公里的高温高压环境中,冷却凝固形成原生金刚石矿;发生地壳运动,原生金刚石矿抬升,遭受外力作用风化、侵蚀,原生金刚石矿变得破碎;流水不断侵蚀、搬运金刚石矿石碎屑,并携带其向下游运移;达到河流出山口处的洪积扇、冲积扇的低凹地,沉积、富集形成金刚石矿。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纬度位置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干季降水量较少,云量少,太阳辐射较强,集贸市场内温度较高;根据材料信息“该国经济以农业和矿业为主,电力供应严重不足。
”可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电力供应不足,导致商贸市场内降温设备不能正常运作降温;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降温设备较少,不能满足市场内的降温需求;在屋顶铺设镜面板,能够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到达市场内的太阳辐射,降低市场内的温度。
17.(1)
不利影响: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震源深度浅,地面建筑损坏严重;地震发生在冬季,且在夜间,天气寒冷,不利于救援。
(2)在地震作用下,地下水使土壤颗粒呈现液态,液化土壤在挤压作用下,沿裂隙上升。
大量液化土壤从裂隙中涌出地表,形成砂涌。
【分析】本大题以甘肃省临夏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形图、地貌形成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
【详解】(1)画图参考:关注起始点,终点的海拔,中途地势的起伏状况,横纵坐标的取值。
从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地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因此交通不便,不利于救援人员到达目的地;由材料可知,此次震源深度较浅,因而地面建筑的损坏严重,救援难度大;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发生在冬季,且在夜间,冬天的夜晚天气寒冷,不利于救援。
(2)主要结合形成过程示意图展开分析。
由图可知,在地震作用下,土壤颗粒受到振动,加上地下水的作用,会使土壤的颗粒呈现液态的样子;液化的土壤在挤压力作用下,会沿着裂隙向上运动;大量液化的土壤从裂隙中涌出地表,从而形成砂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