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课件(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探究点一 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和漫长的时间一
本
课 步步演变而来的。阅读教材,分析下图,探究生物进化的基本
时 栏
历程。
目
开
关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1.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直接证据是 化石 。
2.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时间
生物类群
35 亿年前
出现 古细胞
的基本单位,也是 生物进化 的基本单位。
(4)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总和。
(5)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 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比
例。
知识·储备区
第26课时
(6)基因型频率:某种 基因型 的个体在 群体 中所占的 比例 。
(7)遗传漂变:当种群太小时引起的基因频率 随机波动 的现象。
关 多样性。
(2) 遗传 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 遗传信息 的总和。 (3) 物种 多样性: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4)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生态系统的 组成、功能 的多样
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从分子水平看
本 课
DNA 的多样性
根本原因
学习·探究区 3.生物的五界系统 (1)根据进化树填出五界系统的名称
第26课时
真菌
本 课
植物
动物
时
栏
目
开
关
原生生物
原核生物
(2)五界系统的分类依据 根据 生物细胞 的结构特征和 能量利用方式 的基本差异 划分 。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3)五界系统的特征
原核生物界没有 核膜 将遗传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原生生物界的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3.几个主要进化事件
(1)真核细胞出现于前寒武纪 。
(2)海洋藻类植物繁盛于寒武纪 和奥陶纪 。
(3)生物登陆成功是在古生代志留纪 。恐龙繁盛于侏罗纪 ,绝
本
迹于 白垩纪 。
课 时 栏
(4)亚热带森林繁盛于第三纪的 始新世 。 (5)现代人类出现于第四纪的 更新世 。
目 开 关
4.生物进化的趋势
(1)生物进化的大致顺序:简单→复杂 ,低等→高等 ,水生→
陆生 。
(2)代谢:异养厌氧→ 光能 自养→异养 需氧 。
(3)结构:原核单细胞→真核单 细胞→真核多 细胞。
(4)生殖:无性生殖→ 有性 生殖,自体受精→ 异体 受精,体外
受精和发育→ 体内 受精和发育。
(5)消化:细胞内消化→ 细胞外消化。
生物为最简单的真核生物,一般为 单细胞 (或多细胞群体),大
本 课
部分生活在水环境中。真菌界的生物为真核细胞,但无 叶绿素 ,
时 栏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大多营腐生生活。植物界的生物为真核多
目 开
细胞,有细胞壁;多数植物体具有 根、茎、叶 和繁殖器官的
关 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 自养 。动物界的生物为真
栏
目
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等都
开 关
属于动物界。
2.五界系统的优缺点
(1)五界系统的不足之处:缺少非细胞生物——病毒的位置,
对原生生物界的设置较为混乱。
(2)五界系统的优点:显示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和三个方向。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活学活用]
2.蓝藻、酵母菌、绿藻、珊瑚依次属于
本
课 34 亿~18 亿年前 细菌、蓝藻等 原核 生物成为主要类群
时
栏
进入 真核 藻类和无脊椎 动物时代;原始裸
目
开
古生代
子植物和 爬行 动物等陆生生物出现并进一
关
步发展
中生代
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为主要类群;原始的
哺乳 类和 鸟 类出现
新生代
鸟 类、 哺乳 类和 被子 植物得到发展;第 四纪诞生了 人类
自我·检测区
第26课时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描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
A.早期的爬行类在进化过程中,有些消失了,有些则进化
本
课
为适应陆地、水体等不同生活环境的现代爬行动物
时 栏
B.鸟类起源于早期的爬行类,在进化过程中出现水生、陆
目 开
生和飞翔生活的种类
关
C.两栖类起源于早期的爬行类,在进化过程中出现水生、
B.进化过程中蓝藻比需氧细菌出现得早
栏 目
C.有性生殖生物比无性生殖生物进化得慢
开 关
D.具有羊膜的动物必定生活在陆地上
第26课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解析 选项 A 中霉菌是真核生物,细菌是原核生物,而真核生
物的出现晚于原核生物。
选项 B 中原始的地球没有氧气,蓝藻能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本 课
答案 B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探究点二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大自然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进化过程,使我们这个星球上涵盖了所
有的动物和植物在内的整个细胞生命群体,最终形成现在这个复
本 课
杂多样、多姿多彩的地球世界。结合教材内容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时 栏
1.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目 开
(1)生物多样性包括 遗传 多样性、 物种 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于植物界中的藻类植物,珊瑚属于动物界。
学习·探究区
原核单细胞
本
课 真核单细胞
时
栏 目
真核多细胞
开
关
遗传
物种
生态系统
第26课时
原核 原生 真菌 植物 动物
自我·检测区
第26课时
本 课
1.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历程的是
时 栏
A.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目 开
C.从低等到高等
关
( D) B.从简单到复杂 D.从陆生到水生
知识·储备区
第26课时
5.2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课 件(苏教版必修2)
知识·储备区
第26课时
1.现代达尔文主义
本
(1)提出者:杜布赞斯基等。
课 时
(2)主要内容: 种群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 决定
栏 目
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 、 选择 和隔离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
开 关
化的机制。
(3)种群进化的实质:种群内 基因频率 的改变,种群是 生殖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归纳提炼] 本 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大约有 46 亿年的历史。最初的生命是经 课 过极其漫长的时间,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
时
栏 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来的。
目 开 关
学习·探究区
[活学活用]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本
A.进化过程中霉菌比细菌出现得早
课
时
―转 翻―录 译→
蛋直白接质原多因样 性→
生物性状 多样性
即生物多样性
时 栏
(2)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的变异是 不定向 的,而 自然选择
目 开
是定向的, 有利的变异 逐代积累,从而形成了适应环境的新
关 类型,而环境是 多变的 ,不同的变异类型 适应不同的环境 ,
逐渐形成了 适应各种环境 的多种多样的生物。
核多细胞,无细胞壁;大多数动物体结构复杂,具有完善的器
官系统;一般能 运动 ;营养方式为 异养 。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4)五界系统的意义
①五界系统一方面显示了生命发展史的三大阶段:原核单细胞
本 课
阶段、真核单细胞 阶段和真核多细胞 阶段;②另一方面又显示
时 栏
了进化的三大方向:进行光合作用的 植物 ,为自然界的生产者;
开
问题时要尽量避免个人主观因素。研究生物进化时,可通过
关
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推测生物进化的历程,也可通过现
存生物种类的特征“横向”比较分析从而追溯“纵向”的
进化关系。
知识·储备区 [情景导入]
第26课时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据统计,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种类总数可能多达 5~10 亿,这么多的生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 低等到高等,它们是如何一批批地“踏上”地球又“远离” 地球,进行着“新陈代谢”的?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一起 去了解吧。
目 开
分解和吸收有机物的 真菌 ,为自然界的分解者;摄食有机物
关 的 动物 ,为自然界的消费者等。
学习·探究区
第26课时
[归纳提炼]
1.常见生物的五界分类
蓝藻、细菌等属于原核生物界;草履虫、甲藻、衣藻属于
本
原生生物界;酵母菌、霉菌和担子菌属于真菌界;苔藓植
课
时
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都属于植物界;腔
( A)
①原核生物界 ②原生生物界 ③真菌界 ④植物界
本
⑤动物界
课
时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栏
目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开
关 解析 1969 年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根据生物细胞的结构特
征和能量利用方式的基本差异,将生物分为五界: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称为五界系统。
题目中的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界,酵母菌属于真菌界,绿藻属
可育后代 的一群生物个体。
知识·储备区
第26课时
2.研究进化生物学的比较方法
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
本
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
课 时
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选择
栏 目
哪些特征作比较,在分析比较时需强调哪些特征,处理这些
释放氧气,随着氧气的增多,需氧型生物开始在地球上出现。
时 栏
选项 C 中生物体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的重组,加大了生
目 开
物的变异性,推进了生物的进化。
关 选项 D 中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具有羊膜,羊膜保证了
胚胎发育的水环境,增强了动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使早
期的哺乳动物逐渐演变成适应不同环境类型的哺乳动物。
陆生生活的种类
D.哺乳类起源于早期的爬行类,在进化过程中出现适应淡
水、海水、沙漠、森林等环境的种类
本 (8)隔离的类型
课 时
① 地理 隔离:一种主要的隔离方式,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栏 ②生殖隔离: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 或交配后产生 不
目
开 可育 的后代,如马和驴杂交产生骡子。
关
(9)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 自然地域 ,具有一定的 形态结构 和
生理功能 特征,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 相互交配 并能生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