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
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这一时间段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慢阻肺
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
察组(n=4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消极心理评分、
肺功能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在护理满意度、肺功能状况、住院天数、
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临
床护理效果良好,既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能对患者的消极心理状况起
到有效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慢阻肺;护理;临床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其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群,而随着老龄
化在我国的加重,慢阻肺发病的机率在近年有了明显上升的趋势。
慢阻肺即对患
者呼吸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还对患者生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该病在不同的
患者身上会引起不同的心理障碍,并且患者自身代谢功能会出现异常反应,如果
患者在治疗期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就会引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对患者临床的治疗恢复效果非常不利[1]。
本次研究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
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
观察的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0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为(67.24±3.04)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为(67.83±3.42)岁。
纳入标准:①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②患者及其家属配合本院
研究工作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有严重
的精神障碍;②不配合医院研究工作的患者。
本次研究选取的两组老年慢阻肺患
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方式,
主要包括:
1.
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慢阻肺疾病尤其需要注意室内保持
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保持病房安静,保证患者休息质量,定期对病
房实施消毒,防止患者感染[2]。
2.
教育宣讲:针对慢阻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和具体的注意事项,对患
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的讲解,让他们对该病有全面的认识。
同时,还要重点宣传
成功的治疗案例,提升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和信心。
3.
饮食指导: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制定饮食方案,叮嘱患者多吃
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水果,从而保证患者的营养均衡[3]。
4.
药物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情况,时刻叮嘱患者准时服药,并且警告患者
不能不遵医嘱的自行增减药物,当患者服药后出现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联
系医生。
5.
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每个阶段的情绪,当患者情绪出现消极表现时,护
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充分沟通,做好正确的心理疏导工作,协助患者走出情绪的困境。
同时,护理人员应当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从而消除患者在住院期间
的孤独、落寞、暴躁等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消极心理评分、肺功能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15人,满意13人,不太满意12
人,满意度为70%。
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21人,满意16人,不太满意3人,满意度为92.5%。
经过计算得出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
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例数非常
满意满意不太
满意
满意
度
对照
组
4015131270.0%
观察
组
402116392.5% X2 6.646
P0.010
2.2两组患者住院天数、遵医行为对比
根据对比显示,观察组住院天数与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遵医行为对比(±s)
组别例数住院天
数(d)
遵医行为(分)
对照组4015.31±
2.18
82.88±3
.02
观察组409.23±1
.22
96.22±3
.58
t15.39318.014
P0.0000.000
2.3两组患者消极心理评分、肺功能状态对比
根据对比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消极心理评分与肺功能状态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消极心理评分与肺功能状态均比对照组更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消极心理评分、肺功能状态对比(±s)
组别
例
数
时间PEF(L/S)
焦虑SAS
评分
抑郁SDS
评分
观察组
4
护理
前
3.32±0.
53
64.32±7
.22
68.23±7
.52
护理
后
5.71±1.
54
24.75±2
.12
21.67±2
.10
对照组
4
护理
前
3.32±0.
52
64.23±7
.75
68.02±7
.45护理 4.55±1.41.12±542.02±5
后22.67.22 3讨论
临床上主要以降低发病频率、改善肺功能、减少患者发病持续时间为目的展
开老年慢阻肺的治疗。
而长期处于病患困扰的老年患者,基本上很难有子女长期
陪伴在身边的情况[4]。
因此,大部分老年患者在情绪上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
对患者本身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心理护理则可以为患者的消极心
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疏导,安抚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烦躁情绪,从而提高了患者的
遵医行为,更好的巩固了临床治疗效果,对整体护理方案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效
的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良好,既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能对患者的消极心理状况起到有效的改
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姣.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电子杂志,2019,7(27):135.
[2]袁咏梅.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
指南,2019,(15):165.
[3]于庆艳.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
刊,2019,14(11):68.
[4]李景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
农村卫生,2020,12(4):9.
作者简介:任明洁(1993.09-),女,侗族,贵州石阡人,本科学历,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