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开展“进农户”活动汇报(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科技局开展“进农户、访民情、办实事、
促发展”活动情况汇报(二)
自“进农户”活动开展以来,我局严格依据市委、市政府相关指示精神,正确处理本职工作与进访活动的关系,合理安排工作,在既不影响全局工作的前提下,扑下身子把精力投入到活动中来。
下面将现阶段我局开展“进农户、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科学谋划。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开展“进农户、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局迅速成立了活动领导专班,明确了活动的组织领导和职责任务,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全员参与,专班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全力投入,确保实现“活动全覆盖,民情全掌握、问题全答复”。
同时,按照进访活动长期化、常态化进行的特点,我局及时与鄂城区、杜山镇及柯营村工作组协商,就下步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开展这项活动进行讨论研究,根据已掌握的村情、民情,修订活动方案,改进工作方法,确保进访工作和履行职能两不耽误且卓有成效。
(二)履行职责,确保成效。
两个多月来,局活动领导专班下设的三个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别到划片包干的村组进行访谈活动,先后九次进村入户进行调查。
由于柯营村居民居住在长港两岸,一些年轻农民外出打工,走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受访者大门紧闭的情况。
因此,我们通过入户走访与电话信访相结合、填写问卷与座谈笔录相结
合等多种方式,尽量缩小走访盲区。
截止目前,我局两个工作小组共入户调查535户,委托填写问卷266户,电话访问102户,占柯营村总户数的95%。
(三)访办结合,亲民惠民。
通过认真细致的开展活动,我们将回收的《民情十问调查表》进行了归类统计,汇总了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并针对有关问题积极与村委会、镇政府取得联系,为民办实事。
1、组织科技培训活动。
市科技局组织3名水产健康养殖专家培训到杜山镇柯营村,为全村60多名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解决当前水产养殖方面的一些技术难题。
2、开展访贫问苦活动。
进村小分队与困难群众座谈,详细了解群众困难,针对部分特困户缺乏春耕资金的情况,从局十分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拿出3000元进行帮扶,缓解其缺乏春耕资金的困难。
补贴三户倒房户,每户3000元支持房屋重建。
3、筹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
针对农民群众普遍缺乏农业科学技术的情况,我们投入一定资金,筹建了柯营村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依托湖北星火12396热线的平台,为村民开展市场行情、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科技项目、专家咨询等服务,解决当前农业生产方面的一些技术难题。
4、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帮助柯营村水产养殖基地争取省级研发项目20万元,培育名优鱼特色养殖产业,示范带动特色水产业的发展。
5、落实民生专项资金。
通过与村委会的协调和商议,我局从有
限的办公经费中拿出5万元,设立民生专项资金,由柯营村委会用于解决村民相关民生问题。
6、安装节能路灯美化乡村。
争取资金先期为村民安装了10盏太阳能节能路灯,受到群众的良好赞誉。
应村民要求,我局又在长港码头两侧安装了两盏太阳能节能路灯,方便村民过港出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次调查和梳理,我们将柯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共15个问题。
(一)在生产上存在的困难
1、部分地区抗旱灌溉设施布局不合理,设施欠缺,影响农业生产,需要加强完善。
2、该村土地二十多年未进行调整,村组人口出生死亡情况变化较大,导致部分村民甚至一家三口无耕地,只得租种其他人多余的耕地。
3、农业生产缺资金,农业小额贷款范围过窄;农资产品价格较高,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纯收入降低。
4、柯营村分居在长港两岸,港北5个小组,港南9个小组,部分村民生活在港北,土地在港南,生产生活极不便利。
5、鱼池道路上下未贯通,生产不方便;排水设施不畅,影响部分农田生产。
6、9组养猪厂污废水直排,影响4组鱼池的生产。
7、农业生产缺知识、缺技术、缺人才。
大部分渔民养殖“四大家鱼”,模式比较传统,受技术、价格和气候影响,2010年部分渔民亏本,无利润。
8、11、12、13组没有列入土地整理项目区。
9、缺少农产品市场信息,导致农产品销售不畅。
(二)在生活上存在的困难
10、黄陂木兰山水库移民子女安置费未落实到位(水利部门解决)。
11、1组码头水满时可以用,枯水期不能用。
1、8组村里道路未硬化。
12、文化娱乐生活较少,娱乐健身设施贫乏,无图书室、活动室。
13、摆渡人员工资偏低,生活困难问题。
14、家有患重病者、残障者生活较困难。
15、柯营村3组修建农村综合服务社国家补贴未到位(供销社解决)。
三、下步的工作打算
1、开展送科技入农户活动。
为农民群众送科技资料,并继续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服务,解决农民生产上缺技术人才的难题。
2、积极争取省科技厅支持,为柯营村安装LED节能路灯,美化乡村环境。
3、帮助柯营村加州鲈鱼养殖基地申报省级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促进柯营村特色水产业的发展。
4、完善村级科技信息服务站,切实发挥好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专家咨询等服务,提升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业致富、农民增收。
四、几点建议
村委会是中国农村最基层最重要的组织,是国家各项农村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它工作的成败直接关乎群众的切实利益。
因此,必须加强村组织建设,积极转变职能,建立区、镇、村各级政府和组织为民办实事、为民解忧愁的机制,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一)大力开展市场信息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民群众的经济生产活动愈来愈需要大量的市场信息作为指导。
目前大部分农村由于长期封闭,居民文化素质偏低,对信息的捕捉能力不强,这就需要及时的市场需求信息,来避免生产的无序性和流动的盲目性,从而维护村民的经济利益。
因此,专门的信息服务能够更好地把广大的市场需求和群众需要结合起来,从而使农村更好地融入到市场经济运作当中去。
村委会可以与在外打工的本村居民建立联系,要求他们提供外面各种农产品信息,或者单独成立一个农产品信息办公室,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湖北星火科技12396信息平台,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指导他们如何生产、销售各种农产品。
(二)提高知识技术服务。
一是加强技术培训,对于农业种养殖业发展,集合农业、林业、水产、科技等部门的资源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技术水平。
二是加强技能培训,针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就地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
三是制定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
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有思想的大学生甘愿到农村来大展宏图,政府也要大力宣传和引导制定优惠的政策,可以把他们的工作地点定在村委会,延长服务的期限。
四是聘请农业技术指导员。
结合村组特色产业发展,
聘请专家或本村有一定技术的村民做技术指导,积极发挥知识技术在生产经营上的特长,带动群众一起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资源整合、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的有力杠杆。
广大村民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通过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巩固和发展农村新型的、和睦的人际关系,而且通过共同的社区参与可增加彼此之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也增强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整合力。
积极建设农村健身娱乐中心,建戏台、图书室、舞蹈健身室、篮球场等活动场地,丰富群众的娱乐生活。
(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水利、路桥、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关乎农民的利益。
要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确保农业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为农民解决实事。
建议在柯营村七一港建桥,或将其填平修建沟渠,并修建好鱼池道路及水渠,疏通排水沟,完善鱼池电力设施,促进农业生产。
同时规划建设好沼气池项目,解决农业污废治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