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钢铁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钢铁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与对策
简介
作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我国钢铁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转型升级,钢铁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自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钢铁工业减少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发布
以来,国内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钢铁生产的低级重复的生产模式和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工艺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本文将从我国钢铁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入手,探讨该领域的对策。

瓶颈分析
产能过剩问题未得到解决
基于“德国模式”、“日本模式”、“韩国模式”的一系列成功案例,我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中大力推动钢铁产业的发展。

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也十分显著,尤其是产能过剩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底,我国钢铁行业粗钢和主营钢材库存分
别为1.17亿吨和1.44亿吨,同比增长0.7%和5.8%。

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
列政策,推进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工作,但产能过剩问题长期未得到根本解决,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升级发展。

钢铁行业发展缺乏科技创新
从钢铁工业的科技创新情况来看,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发达国
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虽然我国钢铁行业在生产效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结构升级和环境保护方面,却缺乏科技创新的技术支撑,缺乏能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且许多国外技术尚未在国内落地。

钢铁生产环节中的传统生产工艺、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废气废水的无序排放等问题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行业人才缺乏
我国钢铁行业作为人员规模庞大的传统行业,面对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受
高校和留学人员过度流向高科技行业等问题。

现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大多数是老员工与年轻人相对缺失,这使得新旧技术的交替更新缓慢,且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不高,从而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对策分析
科技创新与技术引进
我国钢铁行业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创新力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
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促进生产工艺的创新与更新。

同时,也需要关注国外的最新技术进展状况,及时引进前沿技术,避免出现技术壁垒,努力推动我国钢铁行业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产业结构调整
需要重点推进高品质钢铁产品的生产,开展对品质优良的钢铁产品优先支持、
优先消化的方策,加强高品质钢铁配套工业的培育,促进钢铁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增加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比例。

加强环保治理
对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推行绿色生产模式。

开展易地搬迁、集中整治、联合治污等行动,加强治理工作,减轻环境压力。

同时,也需要加强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建立完善的环保监管体系,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人才后备力量
要针对当前人才不足的状况,加大人才培养、引进与留用力度,制定完善的培
养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提高行业人才教育和培养水平。

建立并实施人才竞争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吸引更多年轻人才进入到钢铁行业领域。

结论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转型升级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
之一。

钢铁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及全社会通力协作,采取所需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培育行业的人才后备力量和技术创新力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环保治理,推进“钢铁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
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