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往薄来 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厚往薄来心得
“《中庸》论厚往薄来,就是给别人的多,受别人的少。

施恩于人,不求回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人与人交往如此,国与国交往亦如此。

而中西对此的认识完全不同。

中国人对朋友,总是把最好的送给他,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不施于人。

而我们交到了一个外国朋友,他送给我们却是一块巧克力。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中国送给美国的国礼是一对大熊猫,美国送给中国的国礼是一对丝绒的天鹅。

中国博物馆中,只有我们自己的国宝,没有掠夺自外国的,虽有外国赠予我国的国礼,包括康乾时的西洋钟表等,都是他们国家的平常之物。

外国博物馆中,多有掠自别国、包括中国的重器,当然也有中国赠予他们的,王羲之的书法等等,即在中国自己,也属稀罕。

中国人视‘四海之内皆兄弟’,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外国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一‘厚往薄来’,义薄云天见矣。

‘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狄夷之教化难矣。


人性永远是贪的,永远是希望占有的,所以,我们的祖先智慧地教化后辈以《中庸》之道,以“厚往而薄来”处世立身、教化外邦。

不过,今天已进入全球化、契约时代的我们,面对着比祖先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与交往渠道,是恪守《中庸》、厚往薄来,还是与时俱进、平等相待,成了我们常需做的选择题。

我想,若能恪守《中庸》为道德底线,以契约精神为行为准则,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诚,亦不失为在当今立命安身的好方法。

如冯友兰先生联云:“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