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及缺陷案例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地下室防水基本知识
暗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设防要求
工程部位 防水措施
衬砌结构
内衬砌施工缝
遇
水
防 水 混 凝 土
塑 料 防 水 板
防 水 砂 浆
防 水 涂 料
外 防金贴 水属式 卷防止 材 水层 水
带
预 埋 注 浆 管
膨 胀 止 水 条 ︵
防 水 密 封 材 料
中 埋 式 止 水 带
胶
︶
一级 应选
复振
振捣要求 宜为400mm左右
宜为15 ~ 30s 以砂浆上浮石下沉,且不再出现气泡为止
间隔20~30min后进行第二次复振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当构筑物较高分层浇筑混凝时,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5~ 10cm。对于引气剂防水混凝土及减水剂混凝土,宜采用高频振动器振捣。
防 水 密 封 材 料
外 贴 防 水 卷 材
外 涂 防 水 涂 料
︶
涂
︶
料
应 选
应选一至二种
应选二种
应 选
应选二种
应 选
应选一至二种
应 选
应选一种
应选一至二种
应 选
应选一至二种
应 选
应选一至二种
应 选
宜选一种
宜选一至二种
应 选
宜选一至二种
应 选
宜选一至二种
宜 选
——
宜选一种
应 选
宜选一种
应 选
宜选一种
一、地下室防水基本知识
第一章 地下室防水基本知识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
第一章 地下室防水基本知识
防水等级 I级
II级
III级 IV级
适用范围
工程举例
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因有少量湿 渍会使物品变质、失效的贮物场所及严重 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危及工程安全运营的 部位;极重要的战备工程
地下办公用房、档案库、文物库、 配电间、地铁车站、医院、剧院、重要 的指挥工程、各种物资储备仓库、防水 要求较高的生产车间、旅馆、行李房、 城市人行地道
2
目录
1.地下室防水基本知识 2.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3.辅助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层 4.辅助防水层—防水卷材 5.辅助防水层—防水涂料 6.地下室漏水分析及堵漏 7.缺陷案例 8.绿城集团优秀工艺工法
目录
编制所用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绿城集团工程精细化指引》2012版
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在有少量湿 渍的情况下不会使物品变质、失效的贮物 场所及基本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危及工 程安全运营的部位;重要的战备工程
一般生产车间、地下车库、地铁隧 道、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和住宅地下室等
人员临时活动的场所;一般战备工
城市地下公共管线沟、战备交通隧
程
道和疏散干道、水下隧道
对渗漏水无严格要求的工程
防水材料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有机防水涂料 无机防水涂料
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 膨润土防水材料
施工环境气温条件 冷粘法、自粘法不低于5℃,热熔法不低于-10℃ 冷粘法、自粘法不低于5℃,焊接法不低于-10℃ 溶剂型-5℃~35℃,反应型、水乳型5℃~35℃
5℃~35℃ 5℃~35℃ 不低于-20℃
砂率
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加到45%
灰砂比
在水泥用量确定的前提下,灰砂比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宜为1:1.5~1:2.5
细骨料
砂宜选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0%,泥块含量不宜大于1.0%
粗骨料
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水泥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32.5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材料来源广泛
工艺操作简便
检查维修方便
防水混凝土 的特点
改善劳动条件
节约工程造价
缩短施工工期
单从经济角度讲,防水混凝土结构比一般混凝土结构所需要增加的费用, 仅相当于一般混凝土结构采用卷材防水层所耗用资金的10%左右。
16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要求
应选
宜选一种
第一章 地下室防水基本知识
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前,应通过图纸会审,掌握结构主体及细部构造的防水要求 ,施工单位应编制防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审查批准后执 行。
第一章 地下室防水基本知识
2.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制度, 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工程隐蔽前,应有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 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未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代表对上道工序的检查确认,不 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防水材料施工环境气温条件
二、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定义
结构自防水是指依靠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密实性而具有防水能力的整体式混凝 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调整混凝土配比、掺入外加剂的方法,提高混凝土的 密实性、憎水性、抗渗性而配制的不透水混凝土,它既是承重结构、围护结构, 又满足抗渗、耐腐和耐侵蚀结构要求。
应选一至二种
防 水
二级 应选
应选一种
等 级
三级 应选
宜选一种
四级 宜选
宜选一种
应选一至二种 应选一种 宜选一种 宜选一种
内衬砌变形缝(诱导缝)
水
遇
泥 基 渗 透
中 埋
外 贴
可 卸
防 水
水 膨 胀
结 式式式密止
晶 止止止封水
型 水水水材条
防 水 涂
带
带
带
料
︵ 胶
料
︶
应选பைடு நூலகம்应选一至二种
应选
应选一种
应选
宜选一种
坍落度
防水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30~50 mm范围内,但掺入外加剂或采用泵送工艺的防水 混凝土不受此限制。采用泵送工艺的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2±2cm为宜。 注:施工现场严禁擅自加水
混凝土拌制及原材料要求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根
①掺减水剂,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可塑性,降低水灰比,减
50mm,底板钢筋均不得接触混凝土垫层。 严禁用钢筋充当保护层垫块,以防止水沿钢筋浸入。 控制好钢筋层距,控制层距的马凳筋或撑筋最好采用焊接,并在其焊接处设
置垫块控制保护层。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前置工序控制
地下工程一般采用木模,外墙也可采用钢模。 选用木模时,浇注前应清理模板内的木屑、铁丝等杂物,并以水湿润模板, 以利保湿和散热。 选用钢模时,需注意涂刷脱模剂。 防水混凝土工程的模板要求拼缝严密,支撑牢固。 当使用穿墙螺栓固定模板时,应采用直焊方法,焊接止水片,两侧采用木板 封头。 止水片直径(边长)不小于40mm。
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在20℃以内。 控制混凝土温度降低的速率在7d内不大于1.5℃/d,以后每天降温不大于
2℃~3℃/d,从而避免出现温度裂缝。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浇筑过程控制
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必须采用机械振捣,并严格掌握振捣时间 和插点间距。
分类 移动间距 振捣时间 振捣要求
涵洞等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适用范围
第一章 地下室防水基本知识
工程部位 防水措施
一级
防 水
二级
等 级
三级
四级
明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设防要求
主体结构
施工缝
后浇带
变形缝(诱导缝)
水
遇
泥
遇
防 水 混 凝 土
防 水 卷 材
防 水 涂 料
塑 料 防 水 板
膨 润 土 防 水 材 料
防 水 砂 浆
金 属 防 水 板
水 膨 胀 止 水 条 ︵ 胶
据
少孔隙率,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
工 程 需 要 适
②掺入微膨胀剂,配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使混凝土具有微膨胀自应力, 可以抵消由一混凝土干缩、温度等引起的自应力,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 渗及抗裂性能,达到了结构自防水的目的,增强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 耐久性。
当
③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后,经均匀拌和,混凝土中的纤维纵横交错,增强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1 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2 裂缝宽度不得大于,并不得贯通; 3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环境选用,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 不应小于50mm。 4 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 100mm,在软弱土层中不应小于150mm。 5 设计阶段应注意配筋的合理性(保证结构的抗裂性能)、变形缝设置的合理性 、是否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6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XXXX公司工程系统课件之
防水工程课程-地下室防水
编制: 审核: 批准:
前言
地下室属于隐蔽工程,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后果 将不堪设想。
由于地下室设置在地面以下,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地下室 绝大部分处于地下水中;即使在地下水位较低区域,由于雨季的影 响,雨水和地表水通过土层渗入而存于弱透水性土层中形成上层滞 水,也会引起地下水渗漏。
防水混凝土构造要求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名称
要求
水胶比
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严格控制水胶比是减少混凝
(过去称水灰比) 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抗渗、抗冻以及抗腐蚀的重要措施
胶凝材料
总量不宜小于320kg/m3,其中水泥用量不宜少于260kg/m3;粉煤灰掺量宜为胶凝材料 总量的20%~30%,硅粉的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5%;
减小温度裂缝。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浇筑过程控制
为避免因浇筑无序造成施工冷缝等情况,在防水混凝土浇筑前,应该编制科 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出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和方向,通常应横向浇注、纵向推 进,一个坡度、分层浇注、一次到顶,混凝土分层厚度控制在30~50cm,混凝 土形成的坡度以1:5到1:8为宜。严格控制相邻混凝土之间浇筑间隔时间,对竖向
浇 筑 过 程 控 制
养 护 阶 段 控 制
拆 模 环 节 控 制
21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前置工序控制
钢筋相互间应绑扎牢固,以防浇捣混凝土时,因碰撞、振动使绑扣松散,钢 筋移位造成露筋。
钢筋绑扎时,扎丝头不得侵入保护层,所有扎丝头一律按入两排钢筋网之间
。 为了阻止钢筋的引水作用,迎水面防水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混凝土运输控制
防水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之前如出现离析现象,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 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 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当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有损失时,严禁加水稀释,必须用加入与原水灰 比相同的水泥浆的办法来提高拌和物的坍落度。 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必须考虑路途远近、道路运输状况及气候条件,适当延长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冷缝,并推迟水泥水化热峰值出现时间,
加
了混凝土的内部粘结,起到了“加筋”的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韧性和延
入
展性,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率,减少微细裂缝的发生,有效地增强了混凝
外
土的抗裂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
加
剂
④引气剂、三乙醇胺、氯化铁等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防水混凝土的结构施工全过程控制
前 置 工 序 控 制
混 凝 土 运 输 控 制
混凝土结构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层混凝土,否则易出现冷缝。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浇筑过程控制
浇注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使用串筒、溜槽等工具进行浇
注,以防混凝土离析,影响施工质量。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浇筑过程控制
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冬季混凝土入模不低于10℃,春秋夏季入模温 度一般控制在比最高气温低2~3℃为宜,并设立可靠的测温措施。
拆模后凿除木板封头,然后割除外露螺杆,再用防水砂浆填满。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12 3
1.穿墙螺杆用木板封头;2.凿除木板,割除外露螺杆后用砂浆填孔;3.止水环
第二章 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前置工序控制
所有预埋件必须在砼浇筑前预埋,不得事后补埋。 贯穿墙体的预埋件必须采取防水措施,如加设止水环或膨胀止水条等,防水 材料的密封嵌填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第一章 地下室防水基本知识
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工程底部最低高程500mm 以下,必要时应采取降水措施。对采用明沟排水的基坑,应保持基坑干燥。 4.地下工程应按设计的防水等级标准进行验收。
第一章 地下室防水基本知识
5.地下防水工程不得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外 贴 式 止 水 带
中 埋 式 止 水 带
外 抹 防 水 砂 浆
外 涂 防 水 涂 料
基 渗 透 结 晶 型 防 水
预 埋 注 浆 管
补 偿 收 缩 混 凝 土
外 贴 式 止 水 带
预 埋 注 浆 管
水 膨 胀 止 水 条 ︵ 胶
防 水 密 封 材 料
中 埋 式 止 水 带
外 贴 式 止 水 带
可 卸 式 止 水 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