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汇与现钞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出价是银行将外币卖给客户的牌价,也就是客户到银行购汇时的牌价;而买入价则是银行向客户买入外汇或外币时的牌价,它分为现钞买入价和现汇买入价两种。
现汇买入价是银行买入现汇时的牌价,而现钞买入价则是银行买入外币现钞时的牌价。
现汇和现钞是不同的概念,是外币存入银行后的两种不同形态。
钞是可以存入取出的,汇不行,只能兑换成钞才可以取;但汇是可以像汇款一样汇往国外的,钞不行,一定要兑换成现汇。
现汇帐户系指由港、澳、台地区或者境外汇入外汇或携入的外汇票据转存款帐户;
现钞帐户系指境内居民个人持有的外币现钞存款帐户。
居民个人由境外汇入的外汇或携入的外汇票据可以理解为“现汇”,均可以开立现汇帐户存储;
你在银行里存着的当然应该是现钞了。
有人从国外给你汇款到你的账户,那就是汇款现汇,另外在中国银行办理了比如说日元=美元的汇兑,打在了你的中国银行存折上,就会显示丙种外汇现汇,而这两种外汇银行收购价就会相对于现钞价高,并且这种现汇相对于现钞的卖出价要低。
首先,买入价是指外汇银行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卖出价是外汇银行卖出外汇时使用的汇率,此时的外汇是指国外银行存款的外汇,如美元。
所以,外汇牌价上的买入价、卖出价是现汇价。
其次,现钞价是外汇银行卖卖现钞时使用的价格,此时现钞是指外汇现金(钞票),而不是国外银行存款。
再次,由于现汇与现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银行买入现汇时,可以直接将其所买进的外汇划拨到其国外银行账户中,没有利息损失,而买进外币现钞时需在本银行库存中保留一段时间,以凑齐足够多的外币现钞后(如100万美元)才能存到其他银行获取利息,故银行买进外币现钞相对于买进现汇有利息损失,这部分损失当然由卖出外币现钞的一方承担,故银行的报价中,现钞买入价肯定低于现汇买入价,这一规律永远不会变,正如存款利率永远低于贷款利率一样。
最后,现钞卖出价与现汇卖出价是一致的,因为这种情况下,对银行来说没有利息损失,是不是?故银行单独标明现钞买入价,而没有现钞卖出价。
所以说,如果你手中的美元资产不是以国外银行存款或外币支付凭证(如汇票、本票、电汇凭证等)的形式存在,就应该使用现钞买入价,要损失一点。
如果您把现汇卖给银行,就是把您在国外银行的外汇存款卖给银行。
这笔外汇存款从您卖给银行的那一刻起,就从您的名下转移到银行的名下。
银行只要做相应帐务处理,就可以马上得到这笔在国外银行的外汇存款,并可以马上开始计算利息。
如果银行买入的是现钞,由于外币现钞不能在交易的当地流通使用,需要把现钞运往国外,所以它不仅不能立即获得存款和利息,而且还得支付费用保管现钞。
等到现钞积累到足够数量,银行才能把这些外币现钞运送到国外,存在国外的银行里。
直到此时,银行才能获得在国外银行的外汇存款并开始获得利息。
银行收兑外币现钞需要支付的具体费用包括:现钞管理费、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等、这些费用就反映在现钞买入价低于现汇买入价的差额里。
中间价=(现汇买入价+现汇卖出价)/2
基准价是人民银行公布的一种中间价,其他商业银行可在基准价基础上,按照人行规定的浮动范围制定自己的买入、卖出价。
中间价是市场所形成的,基准价是人民银行公布的
中行折算价是中行内部使用的,对于一般客户没有作用。
中行折算价为中行根据基准价及自身情况确定的中间价
举例:(参照今日汇率)
如果你的亲人或者你的客人给你汇了一百美圆到你的帐户上面,你去银行取钱时候想换成人民币花,银行会按现汇买入价给你682.49元。
如果你要出国,或者干其他啥的,需要搞点美元零花,那你去银行兑一百美元那你得按照银行的现汇卖出价(现钞卖出价和现汇卖出价是一样的)付 685.23 人民币。
然而,如果你的手头上有个一百美元的现金,你跑到银行去兑RMB,银行只会给你677.02元
基准价格就是中间价如果买入价是682.49,卖出是685.23,那么中间价就是683.86.
基准价683.39是人民银行公布的一种中间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