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于心不死——浅析苏轼与弥尔顿的悼亡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哀莫大于心不死——浅析苏轼与弥尔顿的悼亡诗
朱燕秋
【期刊名称】《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悼亡诗是爱情诗的一个独特典型,结合了爱情与死亡两大主题,涉及的是诀别生死恋.苏轼的<江城子>和弥尔顿的<致亡妻>分别都是中西方著名的悼亡诗.两者有相同的主题--对亡妻的追思.然而,由于受中西方文化,宗教,信仰,历史等方面的影响,两首诗又同中有异.本文拟从文本内外对这两首悼亡诗进行解读,从中国和西方尤其是英国的诗歌功用理论和表现理论以及宗教信仰两方面来分析并探讨中西方悼亡诗之差异及文化根源.
【总页数】3页(P99-101)
【作者】朱燕秋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几多悲伤寄幽冥——浅析苏轼与弥尔顿悼亡诗 [J], 刘喆
2.现代文体学批评视野下的弥尔顿与苏轼悼亡诗词比较研究 [J], 徐启豪;李志岭
3.哀莫大于心不死——兼说“炼”成教授的六种方式 [J], 田畔
4.哀莫大于心不死──对屈原的一种文化解读 [J], 余三定
5.语言文体学视角下对弥尔顿与苏轼悼亡诗词的对比研究 [J], 许秀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