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伐木经济”到绿色发展——湖南绥宁的生态文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邵阳市绥宁县,位于湖南西
南部,以林木著称。

“八山半水一分田”的现实,让绥宁百姓长期依赖于原始、粗放的“伐木经济”。

过去,在“没钱了,上山砍
树砍竹”的观念下,绥宁山林被过度砍伐。

生态破坏造成的恶果,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倒逼绥宁人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
培育绿色动能,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仍是“靠山吃山”,这回却有大不同。

55岁的李正文是湖南银山
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绥宁的“林二代”。

公司的前身,是2003年成
立的绥宁瑞竹竹木制品公司,当时只是主营竹筷加工。

由于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且原材料浪费大,
企业发展艰难。

近年,李正文探索将楠竹综合利用,研发出竹制家具、竹制西餐具等广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还将公司名改为“湖南银山竹业有限公司”。

“公司改名后,有了新的意味,
蕴含着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科技的力量。

”李正文相信,在全世界倡导绿色生活的今天,公司新产品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市场。

据了解,目前,绥宁县竹加
工规模企业发展至24家,开发
了竹木复合板、体育滑板、绝缘纸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楠竹产值由每根30元提高到80元,林农、竹农普遍受益。

中药材、青钱柳、油茶……
各种特色林产业在绥宁兴起。

如今,全县共有油茶林面积1.16万公顷。

湖南贵太太茶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守能介绍,公司新建的生产线,日产油能力达250吨,具备处理全县
所产油茶果的条件。

绥宁县委书记唐渊表示,变
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是绥宁正在不断探索的课题。

这些年,绥宁全县年林木砍
伐量从30多万立方米大幅减少到7万立方米,累计增加森林蓄积量达200万立方米;同时,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近5年来完成造林1.53万公顷。

林木砍伐量、森林蓄积量、
造林面积“一减两增”,以及先
后关闭数十家污染企业的举措,使绥宁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卖木头”的青山,如今卖起了“风景”。

“以前村里砍树砍竹分钱,我
家一年也分不到千把块,加上种地、养牛,全家年收入不足2万元。

现在吃上旅游饭,日子好过多了。

”李茂华是寨市苗族侗族乡铁杉林村村民,屋后瀑布成群,屋旁有棵大银杏树。

近几年,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他办起了
“农家乐”,一年收入七八万元。

现在,铁杉林村已经办起了13家“农家乐”,更可喜的是,林农收入的增加,改变了他们的观念。

“砍木头是吃子孙饭,总有砍完的一天,而给后辈留下一片好林子,就是留下了一个绿色银行。

”51岁的伐木工朱文辅已转行当起了护林员。

他相信,通过发展旅游,家乡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据统计,绥宁全县旅游总人
数由2011年的29万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29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1.8亿元增加到21.6亿元。

今年4月,绥宁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湖南绥宁的生态文明实践
文/陈文广
32
FORESTRY AND ECOLOGY
绿色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