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学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
1. ⼤地⽔准⾯是通过( C )的⽔准⾯。

A ⾚道
B 地球椭球⾯
C 平均海⽔⾯
D 中央⼦午线
2. 相邻两条等⾼线之间的⾼差称为(A )
A 等⾼距 B等⾼线平距 C 计曲线 D ⽔平距离
3. 根据图纸上设计内容将特征点在实地进⾏标定的⼯作称为( D )
A 直线定向
B 联系测量
C 测图
D 测设
4. 在⼀个已知点和⼀个未知点上分别设站,向另⼀个已知点进⾏观测的交会⽅法是(C )
A 后⽅交会
B 前⽅交会
C 侧⽅交会
D ⽆法确定
5. 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对中操作是( B )。

A ⽔平⾓测量
B ⽔准测量 C垂直⾓测量 D 三⾓⾼程测量
6. ⾓度测量读数时的估读误差属于( C )。

A 中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偶然误差
D 相对误差
7.下⾯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D )
A. ⽤经纬仪测⽔平⾓,⽤横丝照准⽬标读数
B. ⽤⽔准仪测⾼差,⽤竖丝切准⽔准尺读数
C. ⽔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准管⽓泡居中
D. 经纬仪测竖直⾓时,尽量照准⽬标的底部
8.⽤⽔准仪进⾏⽔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D )
A. 消除或减弱⽔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
B. 消除或减弱仪器升沉误差的影响
C. 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
D. 消除或减弱仪器⽔准管轴不平⾏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
9.经纬仪对中和整平操作的关系是(A )。

A. 互相影响,应反复进⾏
B. 先对中,后整平,不能反复进⾏
C. 相互独⽴进⾏,没有影响
D. 先整平,后对中,不能反复进⾏
10.⽤经纬仪测⽔平⾓和竖直⾓,⼀般采⽤正倒镜⽅法,下⾯哪个仪器误差不能⽤正倒镜法消除( D )
A.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B. 竖盘指标差
C. 横轴不⽔平
D. 竖轴不竖直
11. 点的地理坐标中,平⾯位置是⽤(B )表达的。

A 直⾓坐标
B 经纬度
C 距离和⽅位⾓
D ⾼程
19. 危险圆出现在( A )中。

A 后⽅交会
B 前⽅交会
C 侧⽅交会
D 任何⼀种交会定点
12. 经纬仪在必要辅助⼯具⽀持下不能直接⽤来测量(A )
A ⽅位⾓
B ⽔平⾓
C 垂直⾓
D 视距
13. 测量地物、地貌特征点并进⾏绘图的⼯作通常称为(D )
A 控制测量
B ⽔准测量
C 导线测量
D 碎部测量
14. 已知某直线的⽅位⾓为290°,则其象限⾓为(D )
A 290°
B 110°
C 北西20°
D 北西70°
15. ⼀组测量值的中误差越⼩,表明测量精度越(A )
A⾼ B 低 C 精度与中误差没有关系 D ⽆法确定
16. ⽔准测量中应使前后视距(B )
A 越⼤越好
B 尽可能相等
C 越⼩越好
D 随意设置
17. 由两点坐标计算直线⽅位⾓和距离的计算称为(B )
A 坐标正算
B 坐标反算
C 导线计算
D ⽔准计算
18. 导线测量外业⼯作不包括的⼀项是(C )。

A 选点
B 测⾓
C 测⾼差
D 量边
19. 在地图上,地貌通常是⽤(B )来表⽰的。

A ⾼程值
B 等⾼线
C 任意直线
D 地貌符号
20.⽤经纬仪测⽔平⾓和竖直⾓,⼀般采⽤正倒镜⽅法,下⾯哪个仪器误差不能⽤正倒镜法消除(D )A.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B. 竖盘指标差 C. 横轴不⽔平 D. 竖轴不竖直
21.下⾯关于⾼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中央⼦午线投影为直线,但投影后的长度有变化
B. 离中央⼦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
C. 经纬线投影后长度⽆变形
D. ⾼斯投影为等⾯积投影
22.在地⾯上A点安置⽔准仪,B点置⽔准尺,已知仪器⾼为a,望远镜在B点上的读数为b,则A点到B点的⾼差为( A )。

A.a-b B.b-a C.a+b
23.路线导线右⾓的计算公式可以是( C )。

A.前视⽅向值-后视⽅向值
B.后视⽅向值-前视⽅向值
C.前视⽅向值-后视⽅向值+180°
24.已知某导线1—2边⽅位⾓为30°,在导线上2D测得其左⾓为240°,则2—3边的⽅位⾓为:()。

A .90°
B .30°
C .150°
25.已知经纬仪竖盘的刻划注记形式为顺时针,盘左望远镜⽔平时竖盘读数为90°。

经盘左、盘右测得某⽬标的竖盘读数分别为:L=76°34′00″,R=283°24′00″,则⼀测回竖直⾓α为:( C )。

A .13°26′00″ B .-13°25′00″ C .13°25′00″26.某附合导线的⽅位⾓闭合差05'
'=βf ,观测⽔平⾓(右⾓)的个数n=5,则每个观测⾓的⾓度改正数为:( C )。

A .+10″
B .-5″
C .-10″
27.⽔准测量时,⼀测站读完后视读数发现圆⽔准器不居中,观测者整平后接着观测前视,这种操作程序(或处理⽅法)是(B )。

A .允许的
B .绝对不允许
C .有时是可以的
28.⽤经纬仪盘左、盘右观测⽔平⾓和竖直⾓可以消除(A )。

A .视准轴误差(2C )和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B .照准部⽔准管误差的影响 C .光学对点器误差的影响。

29.利⽤视距测量测定碎部点的平距和⾼程时,下⾯哪组数据可以求出碎部点的平距和⾼程(望远镜中丝瞄准便利⾼、测站⾼程已知):(A )。

A .上、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B .中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C .上、中、下丝读数
30.⾃动安平⽔准仪的特点是( A )使视线⽔平。

A .⽤安平补偿器代替⽔准管 B .⽤安平补偿器代替圆⽔准器
C.⽤安平补偿器和管⽔准器
31.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段距离重复观测四次,其观测值分别为:、、、,上述观测值中(A )。

A.第⼀观测值精度最⾼B.第⼆、四个观测值精度相同
C.各观测值精度相同
32、当进⾏(D )测量时,⼀般应顾及⽔准⾯曲率(⼜称地球曲率)的影响,并加以改正。

A、距离
B、⽔平⾓
C、垂直⾓
D、⾼程
33、⽔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B )。

A、⽔准管轴不平⾏视准轴的误差
B、地球曲率产⽣的误差
C、⼤⽓折光产⽣的误差
D、阳光照射产⽣的误差
34、测量竖直⾓时,采⽤盘左、盘右观测,其⽬的之⼀是可以消除( D )误差的影响。

A、对中
B、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C、2C
D、指标差
35、钢尺测距成果整理时,需进⾏(A、B、C )改正。

A、尺长
B、⾼差
C、温度
D、加常数
36、全站仪⽤于地形测量的数据采集(细部点坐标测定)时,是按极坐标法测定测站⾄待定点的⽅位⾓和距离,按( C )法测定⾄待定点的⾼差。

A、极坐标
B、视距测量
C、三⾓⾼程测量
D、⽔准测量
37、⽤钢卷尺丈量200m和100m两段距离,量距的中误差都是±2cm,⼆者的精度(B )。

A、相同
B、前者⾼于后者
C、后者⾼于前者
D、⽆法⽐较
38、对于图根导线测量,允许的⾓度闭合差为fβ允=( C )。

A、±60″L1/2
B、±60″n1/2
C、±12″n1/2
D、±12″L1/2
39、某幅地形图图号为J50G093004,则其⽐例尺为( D )。

A、1:1万
B、1:10万
C、1:100万
D、1:50万
40、数字地形图上进⾏⾯积量算的⽅法有( A )。

A、多边形⾓点捕捉法
B、求积法
C、坐标解析点曲线拟合法
D、建⽴⾯域法
41、建筑物定位后,在开挖基槽前⼀般要把轴线延长到槽外安全地点,延长轴线的⽅法有( AB )。

A、龙门板法
B、轴线控制桩法
C、直⾓坐标法
D、极坐标法
42、地理坐标分为( A )。

A.天⽂坐标和⼤地坐标B.天⽂坐标和参考坐标
C.参考坐标和⼤地坐标D.三维坐标和⼆维坐标
43、某地经度为东经118°50′,该地位于⾼斯投影3°带的带号n为(D )
A.19 B.20
C.39 D.40
44、设HA=,HB=,HAB= (B )m。

A B C D
45、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步骤为(A )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B.瞄准、精平、对中、读数
C.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D.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46、当钢尺的名义长度⼤于其实际长度时,会把所量测的距离(A )
A.量长 B.量短
C.不长不短 D.量长或量短
47、系统误差具有(B )
A.离散性 B.积累性
C.随机性 D.补偿性
48、某直线的磁⽅位⾓为88?40?,磁偏⾓为东偏3?,⼦午线收敛⾓为西偏6?,该直线的坐标⽅位⾓为( B )A.88?43? B.88?49?
C.88?31? D.88?37?
49、在⽔准测量中,权的⼤⼩应( D )
A.与测站数成正⽐,与距离成反⽐ B.与测站数和距离均成反⽐
C.与测站数成反⽐,与距离成正⽐D.与测站数和距离均成正⽐
50、⽤光学经纬仪测量竖直⾓时,竖直度盘应(B )
A.随经纬仪转动 B.固定不动
C.随望远镜转动 D.随照准部转动
51、附合导线内业计算中,如果测量的是左⾓,那么⾓度闭合差的调整应(A )
A.反符号平均分配 B.反符号按⽐例分配
C.符号不变平均分配 D.符号不变按⽐例分配
52、某点经纬度为东经110?20?,北纬19?10?,该地所在1:100万地形图分幅编号为(C )
A.H50 B.J50
C.E49 D.F49
53、对地⾯点A,任取⼀个⽔准⾯,则A点⾄该⽔准⾯的垂直距离为(D )。

A..绝对⾼程B..海拔C..⾼差D..相对⾼程
54、1:2000地形图的⽐例尺精度是( C )
A.B.2cm C.D.2m
55、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B )
A.点号与坐标B.点号与⾼程
C .坐标与⾼程
D .⾼程与⽅向
56、⽔准尺向前或向后⽅向倾斜对⽔准测量读数造成的误差是(D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57、附合导线内业计算中,如果测量的是右⾓,那么⾓度闭合差的调整应( A ) A .反符号平均分配 B .反符号按⽐例分配 C .符号不变平均分配 D .符号不变按⽐例分配 58、在三⾓⾼程测量中,采⽤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B )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折光差
D.⽔平度盘分划误差
59、设对某⾓观测⼀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需观测( )个测回。

60、A 点的⾼斯坐标为=A x 112240m ,=A y 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
A. 11带,66
B. 11带,63 C .19带,117 D .19带,111 61、产⽣视差的原因是( B )。

A. 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
B. 物像与⼗字丝分划板平⾯不重合
C. 前后视距不相等
D. ⽬镜调焦不正确
62、对某边观测4测回,观测中误差为±2cm ,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

A. ± B. ±1cm C. ±4cm D. ±2cm 63、⽔准仪的( B )应平⾏于仪器竖轴。

A. 视准轴
B. 圆⽔准器轴
C. ⼗字丝横丝
D. 管⽔准器轴
64、设对某⾓观测⼀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需观测( )个测回。

65、某直线的磁⽅位⾓为88?40?,磁偏⾓为东偏3?,⼦午线收敛⾓(坐标纵线对真⼦午线的偏⾓)
为西偏6?,该直线的坐标⽅位⾓为( B )
A.88?43?B.88?49? C.88?31? D.88?37?
66. 测量地物、地貌特征点并进⾏绘图的⼯作通常称为( D )
A. 控制测量
B. ⽔准测量
C. 导线测量
D. 碎部测量
⼆、名词解释
1. 竖盘指标差:由于竖盘⽔准管或垂直补偿器未安装到正确的位置,使竖盘读数的指标线与铅垂线有⼀个微⼩的⾓度差x,称为竖盘指标差。

(P76)
2.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都不相同,从表⾯上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P137)
3. 控制测量:在⼀定区域内,为地形测图和⼯程测量建⽴控制⽹所进⾏的测量⼯作.(P160)
5. ⽐例尺精度:图上所代表的实地⽔平距离称为⽐例尺精度。

(⼈的⾁眼能分辨的最⼩距离为)⽐例尺越⼤,⽐例尺精度就越⾼。

(P229)
6. ⼤地⽔准⾯:设想全球海洋⽔⾯平静下来,形成“平均海⽔⾯”,并穿过陆地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个闭合曲⾯。

将此曲⾯定义为“⼤地⽔准⾯”。

(P6)
7. 导线闭合差:由于坐标增量闭合差导致导线在平⾯图形上不能闭合,即从⽓势点出发经过推算不能任然回到起始点。

产⽣的误差称为导线闭合差。

(P178)
8. 中误差:按有限次观测的偶然误差按标准差计算式求得的称为“中误差”。

(P140) 10.
竖⾓在同⼀铅垂⾯内,某⽅向的视线与⽔平线的夹⾓称为竖⾓。

(P59)
11、视距丝:在经纬仪或⽔准仪望远镜的⼗字丝平⾯内,与横丝平⾏且上下等间距的两根短丝称为视距丝。

(P98)
13、允许误差:在测量中以两倍中误差作为允许误差的极限,称为“允许误差”。

(P142)
15、碎部测量: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对地貌地物等特征点进⾏测定,并对照实地以相应的符号予以表⽰9P160)。

16、误差传播定律:测量⼯作中将根据⼀些观测值⽤⼀定的数学公式计算得到的量成为函数,由于观测值有误差,使函数受其影响也有误差,称之为“误差传播”。

⼀般有和差函倍函数、线性函数、⼀般函数。

(P146)
17、⾼差闭和差:在⽔准测量中测量起始点与终点的测量⾼差与理论⾼差的差值称为⾼差闭合差。

(P39)
18、测设:测设是测量学的⼀部分,指通过⽤⼀定的测量⽅法,按照要求的精度,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位置和⾼程在地⾯上标定出来,作为施⼯的依据。

19、坐标⽅位⾓:以直线开始⼀端的正北⼦午线为起始⽅向,在平⾯上旋转⾄该直线⽅向的⽔平⾓称为⽅位⾓。

(P168)
20、地性线:地形测图时表⽰地形坡⾯变化的特征线.如⼭脊线,⼭⾕线等
三、填空题
1. 测量学的两项基本原则是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和由⾼级到低级。

2. 地图⽐例尺是图上⼀段直线长度与地⾯上相应线段的实际⽔平长度的⽐值。

3. ⽔准仪主要由望远镜、⽔准管、⽀架_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4. 光学经纬仪应满⾜的三轴条件是指⽔平度盘的⽔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视准轴应垂直于_横轴和仪器⽔平轴应垂直于竖轴。

5. 导线计算中⾓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_反其符号,平均分配
6. 导线计算中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_反其符号,按边长为⽐例进⾏分配_
7. 位于测量坐标系第三象限内的直线其⽅位⾓α和象限⾓A的关系是@=180+A 。

8. ⽔准路线的布设形式主要包括闭合⽔准路线、附和⽔准路线和⽔准⽀线。

9. 测量⼯作的基准线是_建筑物以基准线为参考线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_ 。

10. 野外测量⼯作的基准⾯是_⼤地⽔准⾯。

11. 直线定向常⽤的标准⽅向有真⼦午线⽅向、轴⼦午线⽅向_和磁⼦午线⽅向。

12. 地物注记的形式有⽂字注记、数字注记和符号注记三种。

13. 经纬仪安置通常包括对中和整平。

14. 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包括外界条件、观测者⾃⾝条件和仪器的原因。

15.直接为了测图服务⽽进⾏的控制测量称为测绘。

16. 在1:500地形图上量得某两点间的距离d=,其中误差md=±,则两点间的⽔平距离D为m。

17. 在进⾏⾓度测量时,⾸先应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然后再进⾏观测,安置包括(1)对中、(2)整平;其中(1)的⽬的是将经纬仪的纵轴安置到测站点中⼼的铅垂线上。

18. 光电测距仪测得AB两点的视线距离为140m,仪器⾼为,⽬标⾼为,竖盘读数为60o,则两点⽔平距离为,⾼差为。

19. 将⽔准仪置于D,N两点之间,在D点尺上的读数d=1 585mm,在N点尺上的读数n=0 465mm,则⾼差hND为 -1120 mm。

20. 地球上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12o21′,则它所在的⾼斯投影6o带和3o带的中央⼦午线经度分别为126°E 、 111° E 。

21. 地形图的分幅编号⽅法可分为两类:⼀种是按经纬线划分的梯形分幅法,另⼀种是按坐标⽹格划分的正⽅形或矩形分幅法。

22. 测量上常在地图图廓线下⽅绘制三北⽅向线,包括真⼦午线、磁⼦午线、轴⼦午线。

23. 测量⼯作应遵循两个原则:⼀是;⼆是。

24.地⾯点的绝对⾼程是指地⾯点到⼤地⽔准⾯的铅垂距离。

25.⽔准仪检校的项⽬包括圆⽔准器的检校、⼗字丝的检校和⽔准管轴平⾏于视准轴的检校。

26.观测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

27.视距测量可以同时测定两点间的⽔平距离和垂直距离。

28.公路中线是由直线和曲线两部分组成的。

29.公路纵断⾯测量包括交⾓测量和转点测量。

四、问答题
1. 经纬仪进⾏对中和整平的⽬的是什么?怎样进⾏对中和整平?
答:对中的⽬的是将经纬仪的纵轴安置到测站点中⼼的铅垂线上,整平的⽬的是使经纬仪的纵轴严格铅垂,从⽽使⽔平度盘和横轴处于⽔平位置,垂直度盘处于铅垂平⾯内。

对中法,1)⽤垂球对中把垂球挂在连接螺旋中⼼的挂钩上,调节垂球线长度,使垂球尖离地⾯约5mm。

如果与地⾯中⼼的偏差较⼤,可平移三⾓架,使垂球尖⼤致对准地⾯点中⼼,将三⾓架的脚尖踩进⼟中,使三⾓架稳定。

当垂球尖与地⾯点中⼼偏差不⼤时,可稍稍放松连接螺旋,在三⾓架头上移动仪器,使垂球尖对准地⾯点,然后将连接螺旋转紧。

⽤垂球对中的误差应⼩于2mm。

2)⽤光学对中器对中安置三⾓架使架头⼤致⽔平,⽬估初步对中转动对中器⽬镜调焦螺旋,使对中标识清晰,转动对中器物镜调焦螺旋,使地⾯点清晰旋转仪器脚螺旋,使地⾯点的像移动⾄对中标志的中⼼;然后伸缩三⾓架的腿,使圆⽔准器的⽓泡居中旋转仪器脚螺旋,使平盘⽔准管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向上⽓泡都
居中从光学对中器⽬镜中检查与地⾯点的对中情况,有偏离时,可略松连接螺旋,将仪器在三家架头上作微笑的平移,使对中误差⼩于1mm.
整平,松开⽔平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使⽔准管⼤致平⾏于任意两个脚螺旋将照准部旋转约九⼗度,旋转另⼀个脚螺旋使⽓泡居中重复以上操作使照准部⽆论转到哪个位置时,⽓泡任然居中。

2. 以闭合导线为例,详细论述导线外业测量过程与内业计算的主要步骤(并说明每⼀步骤的主要计算⽅法)。

答:外业测量:⼀,踏勘选点及建⽴标志⼆,导线边长测量三,转折⾓测量
内业计算,(P175)
3.地形图通常具有哪些应⽤,如何实现?
答:地形图是国⼟整治、资源勘查、城乡规划、⼟地利⽤、环境保护、⼯程设计、矿藏采掘、河道整理等⼯作的重要资料,需要从地形图上获取地物、地貌、居民点、⽔系、交通、通讯、管线、农林等多⽅⾯的信息,作为设计的依据。

(P281)
4、简述⾼斯投影⽅法?
答:⾼斯投影的⽅法是将地球按经线划分为带,称为投影带。

投影是从⾸⼦午线开始的,分6°带和3°两种。

每隔6°划分⼀带的叫6°带,每隔3°划分⼀带的叫3°带设想⼀个平⾯卷成横圆柱套在地球外,通过⾼斯投影,将中央⼦午线的投影作为纵坐标轴,⽤x表⽰,将⾚道的投影作横坐标轴,⽤y表⽰,两轴的交点作为坐标原点,由此每⼀个投影带都有⼀个独⽴的⾼斯平⾯直⾓坐标系,区分各带坐标系则利⽤相应投影带的带号。

在每⼀个投影带内,y坐标值都有正有负,这对于计算和使⽤都不⽅便,为了使y坐标都为正值,故将纵坐标轴向西平移500㎞,并在y坐标前加上投影带的带号。

5、全站仪有哪些测量功能?
答:⾓度测量、距离测量(斜距、平距、⾼差)、三维坐标测量、放样测量、导线测量、交汇定点测量等。

(P118)
6、什么是等⾼距、等⾼线平距和地⾯坡度?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等⾼线是地⾯上⾼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成的⼀条闭合曲线。

相邻两条等⾼线之间的⾼差称为等⾼距。

等⾼距⼀般⽤h表⽰,相邻两条等⾼线之间的⽔平距离⼀般⽤d表⽰,h与d的⽐值就是地⾯坡度。

(P232)7、测量⼯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从⾼级到低级。

8、等⾼线有哪些特性?
答:同⼀条等⾼线上各点的⾼程都相同;等⾼线是⼀条闭合曲线,不能中断,如果不在同⼀幅图内闭合,则不定跨越邻幅或许多幅图后闭合;等⾼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等⾼线经过⼭脊或⼭⾕时转变⽅向,因此,⼭脊线和⼭⾕线应与转变⽅向处的等⾼线的切线垂直相交;在同⼀副地形图上,等⾼线间隔应该是相同的。

因此,等⾼线平距⼤表⽰地⾯坡度⼩,地形平坦,等⾼线平距⼩表⽰地⾯坡度⼤,地形陡峻。

(P237)
9、已知某点位于⾼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斯平⾯直⾓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午线经度L0。

答:Y=.790 L=117°
五、计算题
1、在表1中进⾏附合⽔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差改正数、改正后⾼差和⾼程。

B→1,1→2,2→3,3→4的坐标⽅位⾓。

4、⽤钢尺往、返丈量了⼀段距离,其平均值为,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15000,问往、返丈量这段距离的绝对误差不能超过多少?
5、根据下列地形点,⽤⽬估内插法勾绘规定等⾼距的等⾼线图(测图⽐例尺为1:1000,等⾼距为1m)(如图1)。

G’;z
6、已知直线MN的坐标⽅位⾓为αMN=300°40′00″,点M的坐标为XM=,YM=,若要测设点A(,),试计算仪器安置在M点⽤极坐标法测设A点所需的数据。

l
7、在⽔准点BMa和BMb之间进⾏⽔准测量,所测得的各测段的⾼差和⽔准路线长如图所⽰。

已知BMa 的⾼程为,BMb的⾼程为。

试将有关数据填在⽔准测量⾼程计算表(如表1)中,最后计算⽔准点1、2、3的⾼程。

表1
8、如图所⽰多边形闭合导线内⾓的观测,请在下表(如表2)中计算:⾓度闭合差;改正后⾓度值;推算出各边的坐标⽅位⾓。

表2 闭合导线⾓度及坐标⽅位⾓计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