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多楔带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GB 6735-1986 合成橡胶的试样制备 @ GB/T 4498-1997 合成橡胶总灰分含量的测定
G Q GB 13552-2008 汽车多樑带 G GB/T 14647-2008 氯丁橡胶
GB/T 15257-2008 混合调节型氯丁橡胶 GB/T 17516.2-1998 V带和多模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第2部分:多模带
式中: L 带的有效长度, mm; (带安装在两个测长用带轮上并施加规定的测鼠力时, 多樑带上通过带轮有效圆周
的周线长度)
妇 最大中心距, mm;
Bmrn 最小中心距, mm; C,—带轮有效周长, mm。
仇= s — de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千本标准。
(ii) GB/T 528-2009硫化橡胶和热單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 GB 6734-1986 成包合成生胶的试样
K
96.48
土 0.13
2x
0.99
21'1)
1. 68
最大值
模顶弧半径
r,
0. 25
最小值
樑底弧半径
I'b
0. 5
最大值
测长带轮有效圆周长 测量力
Ce
300
F
lOONXn4)
1) 带轮所有轮槽的槽距累积偏差不得超过土 0.3 mm 范围。 2) 槽中心线与带轮轴线夹角应为 (90土 0.5) 0 。
I
85
5.4 有效长度的极限偏差
带的长度以有效长度表示,按7.1.2方法测定。其极限偏差值如表5所示,带的有效长度公称值,原
则上应是10的倍数。
表5 有效长度的极限偏差
单位: mm
有效长度L
极限偏差
375 < L,:(750
士2
750 < Le:::;1000
土3
1000 < L,,:;::1500
3
P“

L'.i,-有效线差; b。— 露出高度; d,—有效直径; 必— 节径
5.3 配用带轮直径
图3 有效线差及露出高度
从带的耐久性考虑, 推荐采用表4规定的最小直径以上的带轮直径。 表4 最小轮径
单位: mm
正向弯曲(带樑部向内侧弯曲) 1反向弯曲(带樑部向外侧弯曲) l
有效直径 外径
I
-55
式中: ho--露出高度, mm;
de 带轮有效直径, mm;
s 计算用值[见图 4c) ], mm。
表7 轮槽尺寸
项目 槽距 1) 槽角 2)
有效直径
符号 e
(jJ
de
标准值 3. 56 40 ° 95.5
极限偏差 土 0.05
土 0 ° 15'
测歌用圆球或圆柱的直径
ds
2.5
土 0.01
测星用圆球或圆柱的外切平行平面间距
寿命> 50小时。 6.3 拉伸性能
带的拉伸性能按7.3方法试验,其拉伸强度和参考力伸长率应符合表6规定。 6.4 耐高、 低温性能试验
带的耐高、 低温性能按7.4方法试验。 试验后带上不得出现裂纹。
7 试验方法
7. 1 长度及露出高度的测量
4
表6 拉伸性能
模 %
3
�2. 40
3.3 土 0.5
r
4X3
1.30 土 0.10
830
9.8 土 1.5
4.4 汽车多樑带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按业Q/CC JT098要求执行。
198 N 定负 1296 N 定负
荷伸长
荷伸长
率%
率%
2.3 土 0.5
3.7 土 0.5
5 尺寸
5. 1 截面尺寸 带的截面尺寸的参考值如表3和图2所示。 表3 带的截面尺寸
2
表2 硬聚酷线绳种类和性能指标(合格品)
规格 1X3
直径 mm
0.70 土 0.10
断裂 强度 N;:o
断裂伸长率 %
100 N 定负 178 N 定负荷
荷伸长率
伸长率

,1

200
9.0 土 1.0
<4.4 fl
2X3
0.95 土 0.10
402
�11.5
3X3
1.15 土 0.10
610
9.1 土 1.5
立强 竺
4. 2 顶布 4. 2. 1 采用以棉纤维、 合成纤维或它们的混纺纤维织成的织物作为顶布。 织物的经向和纬向的密度应 均匀, 且无疵点和扭曲变形。 4.2.2 所有顶布规格必须对生产日期、包装状况进行抽样目测检验。 如果抽样不合格应视为整批顶布 不合格。 4.2.3 对顶布性能指标测试应包括幅宽、 厚度、经向和纬向各自的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和密度等内 容。 4.3 芯绳 4. 3. 1 采用以合成纤维制成的线绳, 其捻度应均匀一致, 应无妨碍使用的曲折、 退捻、 多或少股, 接 头过大、 不牢、 背股等缺陷。 4.3.2 所有线绳规格必须对生产日期、包装状况进行目测检验。 4.3.3 对线绳性能指标测试应包括直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内容。抽样及物性试验方法均按 @ HG/T 2821-2008 执行。 参考数值见表 2。
b)第二组字母表示型号;
c)第三组数字表示以毫米为单位的有效长度。
示例:
4 J PK J 83
带樑数
带型号
有效长度
3.3 形状及结构
汽车多樑带是截面如图 1所示的环形带。 3.4 **企业标记
汽车多模带除印有产品标记外,还应印有**汽车企业相应规格标记。此规格标记具体内容山**汽车 企业提供 , 由供货厂家负责印制。
1-顶布; 2-芯线; 3-粘合胶; 4-模胶
图1 结构各部名称
4 使用材料要求
4. 1 橡胶
4. 1. 1 粘合剂和模胶的组成应均匀一致。
4. 1.2 所有橡胶种类材料都必须要验证, 目测其包装、产地、 生产日期。
4. 1.3 Gi)?
六 米 、 :必尔经过-;;--- I、 立 强 、扯“ 长区、1长量达到 500%时的
表9 试验参数
主动轮转速 r/min
传动功率 kW
张紧力 N
试验温度 oc
4900土98
8
680土30
85士5
7.2.3 试验程序
在张紧轮能在滑道上自由移动的情况下,对张紧轮施加表7所示张紧力并启动试验机,使主动轮达
到规定转速,尽量快地从动轮施加表7所示负荷,使功率吸收装置吸收规定功率。在这种情况下让试验
4
):3. 20
5
:;,,:4_ 00
�3. 0
6
):4. 80
7 以上
;,,o.sxn
注: n 为模数
7. 1. 1 测量装置 测量装置如图4b)所示, 带轮尺寸如图4a)和表7所示。
,与
,\
I
、儿
,.
-一-
N.

a)测长带轮樱部尺寸
参考力 kN 0. 75 1. 00 1. 25 1. 50
0. 25Xn
3) N 值与带轮公称直径无关, 它是指从置于轮槽内的测星用球(或柱)与轮槽的接触点到测晕用球(或柱)外缘之 间的径向距离。
4) n 为带的模数。
7.2 疲劳寿命试验 7.2. 1 试样
使用如表8所规定的试样。 表8 动态试验的试样
试验装置
带樑数
带的有效长度 mm
三轮试验机
3
850~1000
四轮试验机
G
) 即�282,1�羽9�, V带和多樑带用浸胶聚酕线绳
Q/CC JT098 汽车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晕要求
3 产品型号及规格标记
3. 1 型号 带的型号用来表示截面形状和尺寸。 汽车多模带只采用PK一种型号。
3.2 规格及标记
汽车多模带的规格包括樑数、型号和有效长度, 采用以下数字和字母进行标记: a)第一组数字表示樑数;
机运转(5士0. 25) min(不包括起动和制动时间)后, 停机至少10 min。 然后用手转动带轮, 使带转
动数圈, 立即将张紧轮支座固定在其移动范围的中心位管上。在恒温箱内温度达到(85士s)·c后再重
新使用试验机。在主动轮达到规定转速后,向从动轮施加规定负荷。立即测量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滑
II
前言
本标准是对《汽车多樑带技术条件》的修订。
III
汽车多模带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多樑带的产品型号及规格标记、使用材料要求、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 验规则、 标志、标签、 包装、 运输、贮存、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内燃机的风扇、 电机、 水泵、压缩机、动力转向泵、 增压器等传动用带。 2
"
b)测长带轮模部尺寸
b)测长带轮棵部尺寸
图4 长度及露出高度的测噩装置
7. 1. 2 试验程序
对带施加表7所示测晕力后,将带转动至少两圈,测出两轮中心距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S值。用公 式(1)和(2)计算出带的有效长度Le及露出高度boo
(1) Le�Bmax +编n + Ce•••••••••••••••••••••••••••••••••••••••••••••••••••••••••••••••
3
1050~1300
7.2.2 试验装置
动态试验装置及条件如图5所示。 从动轮与功率吸收装置相连, 张紧轮安装在滑道中, 可在张紧力 方向上移动。试验装置上带有一个用来罩住试验传动装置,保持试验温度的恒温箱。箱内试验温度等试
验参数如表9所示, 带轮的截面尺寸及相关参数如表10和图6所示。 试验室温度为1s ·c�32 ·c。
汽车多樱带技术条件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Multi-rib flat Belt
目次
前言................................................................................ III l范围................................................................................ 1 2规范性弓[用文件...................................................................... 1 3产品型号及规格标记.................................................................. 1 4使用材料要求........................................................................ 2 5尺寸................................................................................ 3 6要求................................................................................ 4 7试验方法............................................................................ 4 8检验规则............................................................................ 9 9标志、标签、 包装、 运输、贮存........................................................ 9 10质量保证........................................................................... 9
士4
1500 < L, :S::2000
士5
2000 < Le:::; 3000
土6
注: 超过3000mm的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 技术要求
6. 1 外观要求 带的外侧不得有山目测能确认的有害的扭曲、 歪斜、 裂纹、 气泡、 异物等缺陷。
6.2 疲劳寿命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或按供需双方协议, 选用三轮或四轮试验机按7.2方法测定带的疲劳寿命。 疲劳
序号
名称
符号
尺寸
1
樑距
A
3.56
2
樑角
a
40 °
--

3
樑底弧半径
r,
0.25 (最大值)
4
樑顶弧半径
I'b
0.5 (最小值)
5
带厚
h
4~6 (参考)
6
模高
h,
2~3 (参考)
Z部放大: 带的槽底 的任
Y部放大: 带的权顶
可比周平的伙顶
图2 带的横截面 5.2 有效线差及露出高度
带的有效线差按GB/T 17516. 2-1998的测定方法进行测量。露出高度按7. 1. 2方法进行测定。有效线 差和露出高度的公称值和极限偏差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带的有效线差和露出高度如图3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