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中国革命的文章朝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颂中国革命的文章朝阳
朝阳山沉寂于大小兴安岭过渡地带,八十多年前曾是中共北满省委所在地、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驻地、北满抗联部队后方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指挥北满地区抗日斗争的中心。
青山处处埋忠骨,朝阳山的每一座山峦都写满了抗联将士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
2020年9月21-23日,作为黑河市党外、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学员,我有幸和老师、同学们奔赴五大连池市朝阳山革命老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朝阳山抗联密营遗址群位于五大连池市东北60公里的朝阳山乡境内。
方圆百余里,中心区的三座大山连绵数十峰,地势险要,是一个既有利于运动出击,又便于迂回转移、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1938年6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五师在军长赵尚志的领导下,深入到朝阳山地区,建立了第三军后方基地。
此后,抗联第九、十军的部队也陆续到达朝阳山地区(后改为第三路军三、九支队)。
核心区在大横山(当地群众称朝阳山)、石荧山(当地群众称石人山)、零点岗。
为了彻底摧毁东北抗联,日本关东军从1936年开始在东北大量增兵,在抗联部队活动的3个区域内驻扎8个师团、2个混成旅团和各种守备部队,共计40万人。
由于严寒、饥饿、病痛、封锁和战斗,1938年下半年后抗联部队减员严重,11个军组合为第一、第二、第三路军,东北抗联
的斗争进入极度艰难的历史时期。
1939年1月,中共北满省委临时省委作出在朝阳山建立“密营”的决定。
5月30日,以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军为基础的抗联第三路军在朝阳山成立,全军800余人,李兆麟任总指挥,许亨植任总参谋长,后冯仲云任总政治委员。
设龙南、龙北两个地区性指挥部。
抗日联军在朝阳山先后建立了医院、修械所、被服厂、军政干校等后方机关。
学员们穿上抗联的军装,追寻当年抗联战士的足迹,重走抗联路。
我们参观五大连池市东北抗联纪念馆,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观看纪念馆里展出的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深切感受抗联英雄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表现出忠贞不屈、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
当年物质资源极度匮乏,日伪军对抗联进行全面的封锁。
抗联将士缺少装备,只能在战斗中获取;缺衣少食,只能啃树皮嚼草根。
抗联战士李敏生前曾讲述当年抗联的艰苦生活,大家把一双破得不能穿的旧皮鞋简单处理后放到锅里煮熟,每人只能分到2-3厘米宽的一小段皮革,放到嘴里嚼了很久也舍不得咽下去。
抗联某部队的军需队长,在行军途中背靠一棵大树,想坐下来抽根烟,手中的烟没有点燃,他就成为了一座雕像,再也没有醒过来。
战士们悲痛之余,发现军需队长的棉衣是用树叶填充的,他把仅有的御寒物资分给全体战士,却唯独没有为自己分一件真正的棉衣……
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重视干部的培训工作,开办干部训练班和教导
队训练班,军政干校设在南石荧山朝阳坡上。
李兆麟亲自负责干部训练班工作,张兰生协助其完成教导队训练班工作。
在五大连池市朝阳山抗联军政干校旧址,恍如穿越了历史的时空:桦树皮的房子,用草铺成的大通铺,摆满长条凳的教室……学员们在这里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党课,再次感受到当年抗联英勇作战和当地群众积极支援的革命精神。
朝阳山的山脚下有座东北抗联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在这里长眠的是牺牲在朝阳山的抗联将士。
1940年7月19日,150多名日伪军骑兵“讨伐队”趁抗联部队在外围作战之际,偷袭抗联三路军总指挥部。
总指挥部的将士和训练班的指战员参加了这场战斗,中共北满省委委员、原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张兰生、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政委赵敬夫等在战斗中牺牲,多人负伤,密营也被敌人破坏。
抗联将士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我们向革命英烈默哀、敬献鲜花,轻抚墓碑上的名字,还有那些无名烈士。
朝阳山道路崎岖,荆棘丛生。
学员们从山脚出发,看到许多抗联部队搭建工事留下的痕迹。
入山的地窨子是警卫人员居住的地方,顺着山势地势修建,上面盖着树枝和树叶作为掩护,室内阴暗潮湿,条件特别艰苦。
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山顶西北坡——朝阳山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遗址(始建于1938年初,由6间大小的木板房构成,在1940年的一次战斗中被炮火摧毁)。
东北抗联将领以朝阳山根据地为依托,在黑
嫩平原上开展抗日游击战,指挥大小战斗300余次,攻克讷河、克山县城等城镇27处、袭击火车站5处、袭击日军飞机场2处,炸毁飞机12架、颠覆日军军列2次,歼敌2000余人,取得抗联史上少有的辉煌战绩,开创北满地区抗战的新局面。
尤其是奇袭北兴镇、智取克山等战斗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精心策划的黑河、北安、龙江三省汇攻的计划。
学员们感同身受抗联战士在林海雪原中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追忆那段永载史册的烽火岁月。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八十多年来,东北抗联将士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在白山黑水间广为传颂。
学员们一路心怀敬畏之心,认真聆听讲解,重温东北抗联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抗战史,接受红色革命精神的再教育,深深感受到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硝烟虽已散去,但我们仍需回望历史,不忘来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