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几何图形嵌板橱—基本操作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几何图形嵌板橱—基本操作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幼儿园中班学生完成以下目标:
1.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形状及命名;
2.直观感受不同几何图形的形状特征;
3.认识嵌板橱并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
4.提高幼儿在操作中操控嵌板橱的精细动作能力;
5.经验搭配、形象表达、解决问题中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通过“几何图形嵌板橱”的教学内容,幼儿园中班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几何图形、理解形状特征并提高操作嵌板橱的技能。
1. 几何图形的基本形状及命名
在教学中,将介绍以下六种几何图形:
1.正方形;
2.长方形;
3.三角形;
4.圆形;
5.梯形;
6.平行四边形。
学生应了解每个形状的名称、构成要素、性质,并能在上课时识别出每种形状。
2. 嵌板橱的基本操作方法
在教学中,将通过实物嵌板橱进行展示,介绍其基本组成、操作方法等。
学生
应当能够掌握以下操作技能:
1.从橱子里拿出一个空心的图形块;
2.用图形块去找出相应的嵌板块;
3.将图形块放入嵌板块内,使其完全嵌入;
4.将整张橱子里的图形块全部取出来。
这种操作是较为基础的,但在实际情况中需要经过反复练习和理解,才能真正
熟练掌握。
3. 基本操作橱及其规律
本教学设计将涉及到三个基本操作橱。
幼儿园中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1.发现嵌板橱中各种形状块(大、小相同)的共性及区别,并进行观察、
运用练习;
2.通过了解嵌板橱的各种形状块、以及空心形状符号等,在实际操作中
精心搭配,灵活应用,发动多量思维。
三、教学方案
1. 课前准备
•准备好“几何图形嵌板橱”物品;
•提前了解幼儿园中班对于几何图形、图形名称、橱子等的学习情况;
•向孩子简单介绍几何图形。
2. 教学步骤
2.1 [复习] 引导学生说出几何图形名称、形状特征及命名的规则。
2.2 [示范] 老师展示嵌板橱物品,并用大场面简单介绍如何操作。
2.3 [练习] 老师和家长分别帮助孩子逐一操作嵌板橱,让孩子们尝试挑选图形块,并在规则所要求的位置嵌入。
2.4 [强化] 老师找到某些嵌板块的一定规律,让学生尝试找到方法实践,及跟
根据基本规律搭配图形。
(可加入游戏互动等节目)
2.5 《科学》做实验,通过各种几何图形块的组合,让幼儿感受图形不同的特点,学以致用。
3. 教学反思
3.1 教学策略:本次教学采用示例——练习——实践的教学方式。
学生可以通
过观察示例,结合情境与自己的实际操作,从而加深自己的认知记忆并提升学习兴趣。
3.2 教学辅助工具:除了嵌板橱物品外,还可以在黑板上连系图形名称、学生
制作的几何图形帖画、丰富的反馈等辅助工具,加深学生对旧知识,新知识的印象记忆。
3.3 教学注意事项: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在进行此项操作时,注意力难以保持持久,而他们的精细动作和观察力也不如大班的孩子强烈。
因此,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学生的注意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对规则、角度的感知,尽可能地让他们在课上出现更多次的手操作和认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