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率居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率居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罗静;曾腊梅
【摘要】@@ 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必经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具有潜力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剖宫产是分娩中的辅助手段而非常规临床手段,只是解决难产和重症高危妊娠、高危胎儿需要终止妊娠的有效方法.剖宫产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水平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WHO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目前,据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当前剖宫产率高达46.2%,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剖宫产和顺产的优劣世人皆知,而这种高剖宫产率的现实与阴道产钳助产、阴道胎头吸引术、剖宫产等助产技术的水平低下有直接关系,本文将就剖产率高的原因及如何促进专业发展做一简要分析.
【期刊名称】《西南军医》
【年(卷),期】2011(013)004
【总页数】2页(P723-724)
【关键词】分娩;剖宫产;影响;对策
【作者】罗静;曾腊梅
【作者单位】610061,解放军452医院妇产科;610061,解放军452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
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必经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具有潜力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
过程。
剖宫产是分娩中的辅助手段而非常规临床手段,只是解决难产和重症高危妊娠、高危胎儿需要终止妊娠的有效方法。
剖宫产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水平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
WHO在20世纪 80年代提出了剖宫产率应控制在 15%以下的目标。
目前,据WH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当前剖宫产率高达46.2%,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
剖宫产和顺产的优劣世人皆知,而这种高剖宫产率的现实与阴道产钳助产、阴道胎头吸引术、剖宫产等助产技术的水平低下有直接关系,本文将就剖产率高的原因及如何促进专业发展做一简要分析。
1 剖宫产率高的原因分析
1.1 社会因素[2]
1.1.1 认识误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安全性被广泛认同。
术后镇痛可解除产妇术后痛苦,加之有的产妇认为剖宫产能保持产后“身材”。
认识的误区使很多孕妇选择了剖宫产。
1.1.2 惧怕疼痛对自然分娩缺乏正确认识,没有自然分娩的信心,只看到自然分娩时的产前分娩阵痛,产后发生阴道松弛,会阴、阴道和宫颈软组织裂伤,产程延长时引起的胎头水肿等不利因素,忽视自然分娩的优点和剖宫产的弊端。
1.1.3 迷信现象。
有些孕妇及家属迷信数字,把出生时间精确到小时,甚至分钟,有些吉日数字,往往成了很多人选择剖宫产的理由。
1.2 医疗因素
1.2.1 助产士配备不足助产士不足是导致高剖宫产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助产士在围产医学保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负责正常产妇保健、接产,协助产科医生处理难产,并负责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和妇幼保健的宣传及技术指导。
然而我国经过正规培训的合格助产士相对缺乏,大部分助产士都是由护士转行。
1.2.2 剖宫产指征放宽以往只有在发生头盆不称、子宫破裂、妊娠合并症等严重危害产妇生命时才予实施。
从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围产保健模式逐渐从孕产妇安全
转化为孕产妇、胎婴并重的模式,故胎儿因素如臀位、巨大儿、胎儿窘迫等因素也
逐渐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
由于高危监护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一些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不良预后”预测水平的提高,加上剖宫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高危孕妇”
均不愿冒阴道分娩的“风险”。
同时适逢中国独生子女生育政策,以及对分娩阵痛
的恐惧,从而使我国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逐年增加。
1.2.3 产前宣传不够在孕期,建立孕妇学校,只是定期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合理运动,增进孕期保健知识,而忽略了自然分娩好处的宣传。
要降低剖宫产率,除了国家需出台相应政策,社会各界倡导自然分娩方式,并强化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职能,建立督导、问责制度等手段外,有效提升助产专业技术水平也
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随着医学检查设备、麻醉药品及技术的发展,培养助产人才、
提升助产水平、更新服务观念,拓展助产工作范畴,解除公众的疑惑,使其信任助产技术,自主的接受自然分娩,从而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2 促进助产专业发展的措施
2.1 建立助产学科体系在我国助产服务仍以产科医生为主导,助产学仍从属于护理
专业,既非独立学科,无专业体系,也无独立的注册制度,助产士的培养和继续教育严重缺失。
下步应实行独立的注册制度,合格执业的注册助产士必须完成规定时间内的
学习课程,强调继续医学教育,获取一定学分,一定时期的临床实践并通过执业资格考核注册。
目前我国有些高等医学院校已经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办起了助产士中专、大专和本科班,有些甚至也开设了硕士班。
这是一个培养多层次人才的很好的开端。
但是由于在教育部没有正式助产士专业的课程设置,加之卫生系统中无助产职称系
列和高风险的工作性质,造成学生生源的水平差,很难保证毕业生的水平。
因此,国家设立多层次正规专业教育是发展助产行业的当务之急。
2.2 制定助产职称体系在实际的临场工作中护士是根据医生的医嘱对患者开展整
体护理、咨询和治疗工作,而助产士需要有能力用有效的方式满足妇女的全方位的
需求,从而促进安全分娩和产后的母婴健康规定助产士的工作职责。
从工作强度和工作科学性上考虑,护士和助产士应该有所区别。
但是在现行的卫生机构里,没有助产士的职称系列,职务晋升时只能按护士系列进行,用护士的执业资格考试来替代助产士的资质考核不单是不公平而且是造成助产技术退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卫生系统内设立助产士职称系列是提高产科服务质量的需要,公平对待这个“一手承担两条生命”职业群体的需要,更是保证助产专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而使助产专业形成一个独立职业,享有相应的地位和独立职能。
2.3 规范合理的服务模式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应把更新助产服务理念,倡导自然分娩做为优生优育工作的重点。
在产程工程中应积极倡导导乐陪产、家庭产房、温馨产房、无痛分娩等人性化、家庭式待产模式。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家属全程陪伴,产房的责任助产士在观察的同时提供各种分娩镇痛措施,积极开展音乐、针灸、热敷、水针等疗法、笑气镇痛以及硬膜外无痛分娩等技术,并鼓励产妇自由选择分娩体味,使其享受到人性化的温馨服务。
2.4 严格把握手术指证将头盆不称、难产、产程进展缓慢和胎儿宫内窘迫等作为剖宫产的手术指证,降低无任何医学指征的产妇要求剖宫产的例数。
助产作为一门专业,肩负着母婴两代人健康安全的使命。
越来越多的有关专业人员已经意识到助产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改变助产服务以产科医生为主导的现状势在必行。
随着助产专业的发展,先进熟练的助产技术、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合理有效的助产方案定能循序渐进的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庞汝彦.我国助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J].中华护理教育 .2010,7(7):273-275.
[2] 冯望德.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0):323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