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

特种继电器
总结词
具有特殊功能和用途的继电器,如温度 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
VS
详细描述
特种继电器是针对特定应用需求而设计的 继电器,具有特殊的功能和用途。例如温 度继电器可以检测温度并控制电路的通断 ,压力继电器可以检测压力并控制电路的 通断。这些特种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 动化、环境监测等领域。
继电器还可以用于远程控制和监测电力系统,通过控制信号实现远程合闸、分闸等 功能。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继电器 常用于控制各种设备的运行顺 序和逻辑关系。
通过继电器的触点可以控制电 磁阀、电机等执行机构的动作 ,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和设备的 控制。
继电器还可以与其他传感器、 控制器等设备配合使用,实现 更复杂的自动化控制功能。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
$number {01}
目录
• 继电器概述 • 继电器的工作特性 • 继电器的应用 • 继电器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 新型继电器介绍
01
继电器概述
继电器的定义与作用
总结词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用于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和转 换。
详细描述
继电器是一种由电磁铁和触点系统组成的电子控制器件,通 过输入电路的电流或电压信号来控制输出电路的通断状态。 它在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用于实 现电路的自动切换、保护和控制等功能。
详细描述
当输入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信号达到继电器的设定值时,继电器内部的电磁铁产 生磁力,吸引触点系统动作,从而实现输出电路的通断控制。不同类型的继电器 工作原理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相同。
02
继电器的工作特性
触点参数
1 3
触点材料
银氧化镉、银镍合金、点。

继电器基础知识PPT课件

继电器基础知识PPT课件
交流电磁继电器
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按线圈电 源频率高低一般分50Hz、400HZ二种。 磁保持继电器(双稳态继电器)
利用永久磁铁或具有很高剩磁特性的零件, 使电磁继电器的衔铁在其线圈断电后仍能保持 在线圈通电时的位置上的继电器。
按外形尺寸分类


代 号


微型继电 器
W
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mm的继电器
Ra=R0[1+(Ta-20)]
式中:Ta为环境温度(℃)
为电阻温度系数(铜导线的温度系数是0.004/℃)
接触电阻的测量
测量动断触点接触电阻时继电器处 于不激励状态;测量动合触点接触电阻 时继电器处于额定激励状态。接触电阻 的测量一般采用电压-电流法(四端法)。 测量时,加到触点上的负载应符合产品 标准的规定。
时间参数的测量
时间参数的测量电路如图示所示, 也可以用其他合适的电子仪器、仪表代 替,但触点负载应为阻性,测动作、释 放及回跳时间用10mA × 6v(阻性负载), 测稳定时间负载为50μA × 50mV(阻 性负载)。仪器的分辩率为1μS。
(四)电磁继电器生产工艺简介
生产工艺流程 装配生产线 工装夹具 检验测试仪器
接触时差(不同时)
对于具有多组转换的继电器,最慢触点 的动作时间与最快触点的动作时间的差值。
动合触点(常开触点) 继电器处于动作状态时闭合,处于释
放状态时断开的一种触点。 动断触点(常闭触点)
继电器处于动作状态时断开,处于释 放状态时闭合的一种触点。 动触点
固定在动簧片上的触点,随衔铁运动 而移动。 静触点
动作(吸合)时间
处于释放状态(初始状态)的继电器, 在规定的条件下,从施加输入激励量规 定值的瞬间起到继电器切换的瞬间止的 时间间隔(不含吸合回跳时间)。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26.07.2021
11
第二章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特性
•第一节 继电器的组成 一、电磁机构
长轭铁 盖板
前支架 复原簧片
衔铁
衔铁轴
线圈
铁心
推动杆
工作气隙
后支架
26.07.2021
12
第二章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特性
1 电磁机构的组成 电磁机构是由线圈和闭合磁路(包括铁心、轭铁、衔铁和气隙 )等构成的实现电磁转换的组件。 1) 线圈 继电器的“心脏”,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产生磁场。它由漆 包线绕制而成。 2) 铁心 由软磁材料(如电磁纯铁)制成,插在线圈中心孔内,与轭铁 铆装。作用是集中线圈产生的磁通,提高磁导和磁场强度。 3) 轭铁 由软磁材料(如电磁纯铁)制成,作用是形成一条磁阻最小的 闭合磁路,同时支撑铁心、线圈、衔铁等其它零件。 4) 衔铁
26.07.2021
15
第二章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特性
2 电磁系统的技术参数 1) 保持力 瞬时拉开吸合衔铁所需要的力矩。对单稳态磁路,线 圈驱动一边通常加正常动作电压。
保持力异常情况:
① 双气隙两边力矩相差大:轴孔间隙大;
② 保持力小:气隙面镀层偏厚;极靴未贴平有缝隙
;漏磁严重;磁性零件磁性能差;线圈匝数少;铁心 和轭铁铆装处磁阻大。
26.07.2021
9
第一章 继电器的概况
•JZC—078M/027Y-11-Ⅰ
26.07.2021
环境等级代号 引出端型式代号 安装方式代号 可靠性等级代号 规格序号 防护特征 产品序号 外型符号 基本型号
10
第一章 继电器的概况
•第五节 继电器的使用 1、家用电器 必须经过安全认证,耐高压,使用寿命5~10年,工作寿命20 万次。 2、汽车 工作电压12V,防沙尘、水、盐和油,耐电报,工作寿命5~50 万次。 3、电报、电话系统 切换速率快100次/秒,灵敏度≤140mW工作寿命100万次,接 触电阻小而稳定。 4、军用系统等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领域一、时间继电器基础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1、控制电源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电器击穿烧毁;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

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

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而加快电子元件老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2、负载连接时间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由于受产品体积的限制,往往负载能力不强,因此要对触点进行保护,可在触点两端并接吸收装置(如:RC、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3.螺管式继电器
•4.平衡力式继电器:继电器在释放状态下磁钢对衔铁的保持 力与吸合状态下极靴对衔铁的吸力大致相等(JQC-100M、JQC106M、JQC-181M等)
•5.舌簧继电器
2020/1/2
7
第一章 继电器的概况
•第四节 继电器的型号命名
名称
1、电磁继电器
主称
基本型号
形状特 分隔 设计 防护 系列
也就多了一处控制点。 接片、托片与接线脚之间点焊的连接
处是接触系统导电导热的一个瓶颈,因此点焊连接较多用于中
小功率继电器。
②、钎焊连接
优点:各接触片之间的尺寸易于保证,与接线脚连接的故障率
低于点焊,连接处的导电导热较好;
缺点:钎焊时加的焊剂如清洗不干净对接触片是一个较大的污
染;焊接强度偏低,触点压力变化大。
2020/1/2
6
第一章 继电器的概况
•制继电器的动作(GK-1、GK-2、GK-3等);
•b.风速继电器:由风流量的大小来控制继电器的动作(JF-1、 JF-2)。
•继电器按机构形式分:
•1.拍合式继电器:继电器的衔铁围绕支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JZX-145M);
•2.平衡旋转式继电器:衔铁围绕通过其质量中心的转轴旋转 (JRW-3M、JZC-023M、JZC-064M等);
比较机构 执行机构
•图2 继电器工作原理方框图
•图中X为输入参量,例如电、磁、温度、光、声、气压、水 压、加速度、风速等,对电磁继电器而言,X为线圈的电流值 或线圈电压值;Y为继电器触点回路的电流值。
•感应机构:接受输入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使继电器动作的 物理量。例如电磁继电器的电磁机构、加速度继电器的配重块 等;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作者: ————————————————————————————————日期:继电器的基础知识一.继电器的历史发展过程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基础。

历史上,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电磁(式)继电器,静态型继电器,微机型继电保护。

ﻫ电磁(式)继电器(electromagneticrelay)ﻫ是利用输入电路内电流在电磁铁铁心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一种电气继电器。

他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靠机械部件的运动产生预定响应,主要结构部件有线圈(电流流过形成电磁铁)、可动铁片、弹簧、触点等构成。

国际上,对于电气继电器标准的需求可追朔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当时继电器仅有机电式继电器,直观的机械动作原理,简单的试验方法,工艺、设计和制造水平成为继电气动作特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随着动作原理的设计形式不同,分为电磁式继电器、磁电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机式继电器等。

又根据功能不同,分为差动继电器、跳闸继电器、阻抗继电器、电抗继电器等。

ﻫ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

阿城继电器厂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制造技术,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电器制造业。

因而60年代是我国机电式继电保护繁荣的时代。

ﻫ静态型继电器(staticrelay)ﻫ静态型继电器是相对于电磁(式)继电器那样靠机械部件运动的有触点继电器来说,它是由电子(电模拟量例如电流或电压)、磁(磁通量)、光(光通量)、或其它无机械运动的元件产生预定响应的一种电气继电器。

随着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电阻及电容等分离元件)和60年代初级规模的集成电路的出现,并且这些元件愈来愈多的应用于继电器中,为了区别能用肉眼判断机械动作的电磁型继电器才引入了“静态继电器”的概念。

继电器技术基础

继电器技术基础

继电器技术基础《继电器技术基础》继电器技术在电气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电气开关设备,通过控制较高电压或较大电流的电路,将电路的状态转换为不同的形式。

继电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包括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化系统等。

本文将介绍继电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继电器是由电磁铁和触点组成的。

当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将使触点闭合,导通电路。

当电磁铁断电时,触点打开,断开电路。

继电器的原理类似于机械开关,但它可以通过较小的控制电流或电压来控制较大的电流或电压。

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包括电磁系统、触点系统和外壳。

电磁系统由铁芯、线圈和固定在铁芯上的移动铁块组成。

当线圈通电时,电磁铁会产生吸引力,使移动铁块靠近固定触点。

触点系统包括固定触点和移动触点。

固定触点与移动触点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当电磁铁吸引移动铁块时,触点闭合,导通电路。

外壳则用于保护继电器内部组件,并提供电路的接线端子。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遵循安培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根据安培定律,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会对附近的导体施加力。

在继电器中,当线圈通电时,电流产生的磁场将使移动铁块受到吸引力,使触点闭合。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磁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的电势差会产生电流。

当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电动机通过弹簧的张力将移动铁块从固定触点上移开,触点打开,电路断开。

继电器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器用于保护设备和线路,当电流或电压超过预设的阈值时,继电器将触发断开电路,以防止潜在的故障和损坏。

在通信系统中,继电器用于信号的转换和传递。

在自动化系统中,继电器可用于控制和驱动各种设备,如电机、阀门和灯光等。

继电器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电气工程的进步。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成为继电器技术的新趋势。

数字继电器采用数字电路和微处理器控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功能性。

固态继电器不需要机械移动部件,具有快速响应和长寿命的优势。

继电器技术基础的理解对于电气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

一、时间继基础时间继是一种当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

时间继的常用功能有: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1、控制时间继的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击穿烧毁;当时间继重复工作时,本次关断到下次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的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时间继的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以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不释放现象)。

一般情况下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时间继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

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而加快电子元件老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2、负载连接时间继的输出触点由于受产品体积的限制,往往负载能力不强,因此要对触点进行保护,可在触点两端并接吸收装置(如:RC、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不要用时间继去直接控制大容量负载,有的负载看上去不大,但由于负载电流特性而出现烧熔触点的现象,下表是负载形式和浪涌电流之间的关系。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基础知识

D
B
Z
C
(三)电磁继电器参数检测方法
依据的标准 GB/T10232-94 IEC255-7 《电气继电器 第7部分:有或无机电继电 器测试程序》 产品企业标准
试验的标准条件 温 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106Kpa 当继电器处于超出标准条件下测试时, 继电器的技术指标将可能会发生偏差。
◆继电器发展史 ◆继电器的用途
继电器的用途很多,可以归纳为: ●输入与输出电路之间的隔离; ●信号转换(从断开到接通,或反之); ●增加输出电路(即切换几个负载或切换不同电源负载); ●重复信号; ●切换不同电压或电流负载; ●保留输出信号; ●闭锁电路; ●提供遥控。
◆公司现有产品
●通用功率继电器、 ●汽车继电器、 ●通讯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 ●密封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插座 共七大类、80多个系列、15000多种规格, 并以每年开发5-8个新产品系列的速度增长。 产品均通过美国UL、CUR、德国VDE、TUV、 中国CQC等国内外安全认证, 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通讯设备、 家用电器以及仪器仪表等领域。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混合式继电器
高频继电器 同轴继电器 真空继电器 温度继电器 电热式继电器 光电继电器 极化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舌簧继电器
由电子元件和电磁继电器组合而成的继电器。一般,输入部分由电子 线路组成,起放大、整流等作用,输出部分则采用电磁继电器。
用于切换频率大于10kHz的交流线路的继电器。 配用同轴电缆,用来切换高频、射频线路而具有最小损耗的继电器。 触点部分被密封在高真空的容器中,用来快速开、闭或转换高压、高 频、射频线路用的继电器。 当外界温度达到规定要求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利用控制电路内的电能转变成热能,当达到规定要求时而动作的继电 器。 利用光电效应而动作的继电器。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继电器应用领域按外形尺寸分类定义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mm 的继电器超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10mm ,但不大于25mm 的继电器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25mm ,但不大于50mm 的继电器按触点负载分类定义微功率继电器小于0.2A 的继电器。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基础知识定义: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路等作用。

分类:1)电磁继电器:利用输入电路内电流在电磁铁铁芯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一种电气继电器。

[4]2)固体继电器:指电子元件履行其功能而无机械运动构件的,输入和输出隔离的一种继电器。

[4]3)温度继电器:当外界温度达到给定值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4]4)舌簧继电器: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电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动作来开,闭或转换线路的继电器。

[4]5)时间继电器: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继电器。

[4]6)高频继电器:用于切换高频,射频线路而具有最小损耗的继电器。

[4] 7)极化继电器:有极化磁场与控制电流通过控制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综合作用而动作的继电器。

继电器的动作方向取决于控制线圈中流过的的电流方向。

[4]8)其他类型的继电器:如光继电器,声继电器,热继电器,仪表式继电器,霍尔效应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工作原理和特性1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等组成。

工作时,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有电流通过,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在电磁力吸引作用下克服反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的吸合、释放动作,就达到(电咱)导通断开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进处于断开状态的为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是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御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是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因此,恒磁环能否向干簧提供磁力是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继电器基础知识大全

继电器基础知识大全

继电器知识大全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1、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

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

继电器基础知识大全

继电器基础知识大全

继电器知识大全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1、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

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工作原理
2.2 变换器
◆电抗变压器 (2) 工作原理
等值电路图
2.2 变换器
◆电流变换器 (1) 作用
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将电流量变换为电压量 或电压信号。
(2) 工作原理
等值电路图
2.2 变换器
◆电压变换器
(1) 作用
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将电压量变换为合适大 小的电压量。
①二次回路不允许开路; ②二次回路必须有且仅有一点接地; ③接入保护时须注意极性。
2.1 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 (1) 作用 (2) 工作原理 (3) 误差分析 (4) 使用注意事项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RYH、CPT、CVT
2.2 变换器
◆电抗变压器
(1) 作用
将电流量变换为电压量。可以改变二次输出 电压与一次电流之间的相位,用来模拟被保护对 象的阻抗。
(2) 工作原理
2.3 对称分量滤过器
◆对称分量

Fa1 Fa 2
Fa 0


1 3
1 1 1
a a2 1
a2 a


Fa Fb

1 Fc
式中:
a e j120o 1 j 3 22
a2 e j120o 1 j 3 22
2.4 继电器
◆基本概念
是一种能自动执行断续控制的部件,具有对 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作用。
2.4 继电器
◆分类
▲按结构形式分: 电磁型、整流型、电子型、数字型等
▲按反应的物理量分: 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阻抗继电器等
▲按所起作用分: 测量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
◆零序电流滤过器
正确
错误
故障
作业:分析三种情况下Ir 的性质。
2.3 对称分量滤过器
◆零序电流滤过器
零序电流互感器
2.3 对称分量滤过器
◆负序电压滤过器
U A
U B
I1
U C I2
C1
R1
C2
R2
U mn
参数: R1 3XC1 XC2 3R2
结论: Umn UR1 UC2 1.5 3UA2e j30
▲按动作条件分: 测量用继电器、逻辑用继电器
2.4 继电器
◆基本要求
工作可靠,动作过程满足“继电特性”
闭合
Iop 称为动作电流
Ire 称为返回电流
Ire Iop 保证触点不抖
打开

Ire Iop
Ir
K re

I re Iop
称为返回系数
Kre 1 过量动作继电
Kre 1 器欠量动作继电

2.4 继电器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

4
1
3
Ir
M dc
8
5
7
6
2 Mth
M dc

K2
I
2 r
2
Mm
Mth Mth1 Kt (1 )
Mm const
2.4 继电器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

Ir
1
2
M dc
6 5
3 8
Mm7
4
M th
继电器动作
2.4 继电器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
nLB

w1 wA
R nLB
3KI
结论:
.
U mn
R 2
nLB
I A2
2.3 对称分量滤过器
◆零序电压滤过器
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
2.3 对称分量滤过器
◆零序电压滤过器
三个单相TV组成的零序电压滤过器
2.3 对称分量滤过器
◆零序电压滤过器
接于发电机中性点的零序电压互感器
2.3 对称分量滤过器
◆零序电压滤过器
保护装置内部合成零序电压
2.3 对称分量滤过器
第二章 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2.1 互感器 2.2 变换器 2.3 对称分量滤过器 2.4 继电器
2.1 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1) 作用 ①将高压系统大电流变换为低压系统 小电流,并将高低压系统隔离;
②互感器二次侧额定电流为5A/1A,便 于二次设备的标准化、系列化;
③使二次设备造价降低,维护方便,保 证运行人员安全。
2.1 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2) 工作原理
原理接线图
2.1 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3) 误差分析及10%误差特性曲线
等值电路图
2.1 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3) 误差分析及10%误差特性曲线
相量图
2.1 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3) 误差分析及10%误差特性曲线
2.1 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4) 极性
采用“减极性”原则标注极性。
L1、K1是同名端,一次电流从L1流入, 则二次与之同相的电流从K1流出。
2.1 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4) 极性
采用“减极性”原则标注极性。
满足:
I2

I1
1 nTA
2.1 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5) 使用中注意事项
影响误差的因素:
①二次负荷阻抗的大小;
②铁心的材料与结构; ③一次电流的大小以及非周期分量的大小。
2.1 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3) 误差分析及10%误差特性曲线
特性校验步骤: ①计算或实测二 次负荷阻抗; ②计算流过该TA的 最大一次电流倍数;
10%误差特性曲线
③要求对应的坐标 点位于曲线左下方。
6
5

2
3
Ir
M dc
8
1
Mm 4
7
M th
继电器返回
本章学习重点
◆电流互感器、电抗变压器的工作原 理◆继电器动作特性及基本概念
思考题:分析负序电流滤过器工作原理
.
IA
* LB
wA
*
.
3I0
*
w1
w0.IB源自* DKBwB**
w2
.
wC
IC
R
.
U mn
参数:
wB wC , 3w0 w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