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及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及答案(1)
一、硅及其化合物
1.单质Z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可由X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路线制备,其中X为Z的氧化物,Y为氢化物,分子结构与甲烷相似,回答下列问题:
(1)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_________;由X制备Mg2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由Mg2Z生成Y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Y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3)Z、X中共价键的类型分别是_________。
【答案】氢氟酸 SiO2+Mg O2↑+Mg2Si Mg2Si+4HCl=2MgCl2+SiH4非极性
键、极性键
【解析】
【详解】
单质Z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则Z为Si,X为Z的氧化物,则X为SiO2,Y为氢化物,分子结构与甲烷相似,则Y为SiH4,加热SiH4分解得到Si与氢气。
(1)能与SiO2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氢氟酸;由SiO2制备Mg2Si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4Mg2MgO+Mg2Si。
(2)由Mg2Z生成Y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2Si+4HCl=2MgCl2+SiH4↑,Y为SiH4,电子式为。
(3)Z为Si,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IVA族,其单质属于原子晶体,化学键类型为非极性共价键;X为SiO2,属于原子晶体,含有的化学键属于极性共价键。
2.在如图所示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中,A是一种固体单质,E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物质。
据此填空。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B与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A与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答案】Si SiO2 Na2SiO3 H2O H2SiO3 H2 SiO2+2OH-=SiO32-+H2O Si+2OH-+
H2O=SiO32-+2H2↑
【分析】
C中加入过量HCl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推知E可能是硅酸,A可能是Si,代入题目验证,a溶液是强碱(如NaOH)溶液或HF溶液,而Si和SiO2与NaOH溶液反应均生成Na2SiO3.Na2SiO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H2SiO3白色沉淀:H2SiO3SiO2+H2O,与题意相符.Si和SiO2与HF溶液反应均生成SiF4,SiF4与盐酸不反应.因此A是Si,B是SiO2,C是Na2SiO3(或K2SiO3),D是H2O,E是H2SiO3,F是H2,a是NaOH(或KOH),据此回答问题。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Si,B是SiO2,C是Na2SiO3,D是H2O,E是H2SiO3,F是H2;答案:Si;SiO2;Na2SiO3;H2O;H2SiO3;H2;
(2)B和a溶液反应是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答案:SiO2+2OH-=SiO32-+H2O
(3)A和a溶液反应是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
答案:Si+2OH-+H2O=SiO32+2H2↑
3.已知A是一种装饰品的主要成分,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根据下图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用途:________(任写一种),B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⑤____________。
【答案】制光导纤维 Na2SiO3 H2SiO3 Na2CO3+SiO2Na2SiO3+CO2↑ CO2+H2O+SiO32—=CO32—+H2SiO3↓(或2CO2+2H2O+SiO32—=2HCO3—+H2SiO3↓) SiO2+2OH-=SiO32—+H2O SiO32—+2H+=H2SiO3↓
【解析】
【分析】
由A是一种装饰品的主要成分,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知A是二氧化硅;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纯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硅酸钠溶于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则D是硅酸;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则B是硅酸钠,C是二氧化碳;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
(1)A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制普通玻璃的原料,B是硅酸钠,D是硅酸,故答案为:制光导纤维;Na2SiO3;H2SiO3;
(2)反应①是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纯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Na2SiO3+CO2↑,故答案为:Na2CO3+SiO2Na2SiO3+CO2↑;(3)反应②是硅酸钠溶于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SiO32—=CO32—+H2SiO3↓(或2CO2+2H2O+SiO32—=2HCO3—+
H2SiO3↓),反应③是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反应⑤是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故答案为:CO2+H2O+SiO32—=CO32—+H2SiO3↓(或2CO2+2H2O+SiO32—=2HCO3—+H2SiO3↓);SiO2+2OH-=SiO32—+H2O;SiO32—+2H+
=H2SiO3↓。
【点睛】
由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确定A为二氧化硅是推断的突破口。
4.奥运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下图所示五元环代表A、B、C、D、E五种化合物,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四种短周期元素形成,每种化合物仅含有两种元素。
A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主要原料之一;B、E分子中所含电子数都为18,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E是由六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作火箭燃料;C是工业制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D中所含的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4。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用于工业制取硝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化学式是_______,E分子中含有_________键和______________键。
(3)B的水溶液呈弱酸性,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B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于制取某种常见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与E反应可生成单质G和一种常见的液体H,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的另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NH 3+5O24NO+6H2O Si3N4极性非极性 H2O2HO2-+H+
2H2O22H2O+O2↑ 2H2O2+N2H4=N2↑+4H2O SiO2+2C Si+2CO↑
【解析】
【分析】
A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主要原料之一,则A是NH3;B、E分子中所含电子数都为18,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则B是H2O2;E是由六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作火箭燃料,则E 为N2H4;C是工业制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C是SiO2;D中所含的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
比为3∶4,则根据元素的组成及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结合D 中元素原子个数关系,可推知D 是Si 3N 4,然后对问题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是是NH 3,B 是H 2O 2,C 是SiO 2,D 是Si 3N 4,E 为N 2H 4。
(1)在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法制取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 3+5O 24NO+6H 2O ;
(2) D 的化学式是Si 3N 4,E 是N 2H 4,在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N-H 极性共价键和N-N 非极性共价键,但该物质分子空间排列不对称,因此物质分子属于极性分子;
(3)B 是H 2O 2,该物质分子能够在水中微弱电离,存在电离平衡,主要是第一步的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 2O 2HO 2-+H +;在实验室中通常是用H 2O 2为原料,加入少量MnO 2作催
化剂制取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
2H 2O+O 2↑; (4) H 2O 2与N 2H 4会发生反应,产生N 2、H 2O ,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N 2H 4=N 2↑+4H 2O ;
(5) C 是SiO 2,可以与焦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制取Si 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 2+2C Si+2CO ↑。
由于光线在SiO 2中会全反射,因此也可用作制光导纤维的原料。
5.A 、B 、C 、D 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 是单质。
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若B 是气态氢化物。
C 、D 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
写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若D 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写④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
C 、D 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除钠、氧外的元素均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
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 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④反应用到A ,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
C 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NH 3+5O 2 催化剂 4NO+6H 2O AlO 2-+2H 2O +CO 2= Al(OH)3↓+HCO 3- Si+2NaOH +H 2O =Na 2SiO 3+2H 2↑ Cu +2Fe 3+= Cu 2+ + 2Fe 2+
【解析】
【分析】
【详解】
(1)C 、D 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氮的氧化物会造成光化学污染,所以C 、D 是氮的氧化物,则B 是氨气;A 是氮气,C 为NO ,D 为二氧化氮,氨气与氧气催化氧化为
NO 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NH 3+5O 2 催化剂 4NO+6H 2O ;
(2)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若D 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则A 是Al ,B 是氧化铝,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则D 是氢氧化铝,④反应是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AlO 2-+ 2H 2O +CO 2= Al(OH)3↓+HCO 3-;
(3)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Si ,所以A 是Si ,C 中含有Si 元素,与Si 同主族的元素为C ,则C 、D 为硅酸钠和碳酸钠,碳酸钠与二氧化硅高温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则②反应是Si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Si + 2NaOH +H 2O =
Na 2SiO 3+2H 2↑;
(4)C 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即铁离子与Cu 的反应,所以A 是Fe ,则C 是氯化铁,B 是氧化铁,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氯气,所以氯化铁与Cu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2Fe 3+= Cu 2+ + 2Fe 2+。
6.铁橄榄石是天然的铁矿石,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和相应的数据推知它的化学式。
其中A~J 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G 是一种红褐色固体,D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含氧酸,J 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A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E 和B 分别与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时的实验现象相同,均有白色沉淀产生。
由实验测得铁橄榄石的摩尔质量为204g ·mol -
1,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9%,流程中的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2)铁橄榄石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3)写出C →F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写出H →G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答案】
Fe 2SiO 4或2FeO•SiO 2 2Fe 2++Cl 2=2Fe 3++2Cl - 4Fe(OH)2+O 2+2H 2O=4Fe(OH)3
【解析】
其中A~J 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G 是一种红褐色固体,G 为Fe(OH)3,则H 为Fe(OH)2,C 为液体盐;D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含氧酸,D 为H 2SiO 3,J 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J 为CO 2,则I 为硅酸盐,A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A 含有钠元素,因此I 为Na 2SiO 3,则A 为NaOH ;E 和B 分别与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时的实验现象相同,均有白色沉淀产生,则EB 中均含有氯离子,根
据流程图,B为HCl,C为FeCl2,则E为Cl2,根据上述分析,铁橄榄石中含有铁、硅元素,则铁橄榄石为含亚铁离子的硅酸盐,根据摩尔质量为204g ·mol-
1,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9%,则1mol铁橄榄石含有2molFe,结合摩尔质量,铁橄榄石的化学式为Fe2SiO4。
(1)A为NaOH,A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根据上述分析,铁橄榄石的化学式为Fe2SiO4,故答案为:Fe2SiO4;
(3)C→F是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
(4)H→G是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
7.某氧化铝样品中含有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一种酸性氧化物)杂质,现欲制取纯净的氧化铝,某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①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滤液B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写化学式);
(3)步骤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烧杯、漏斗、玻璃棒 SiO2 NaAlO2、NaCl、NaOH AlO2-+CO2+2H2O=HCO3-
+Al(OH)3↓
【解析】
【分析】
氧化铝样品中含有氧化铁和二氧化硅,加入过量盐酸氧化铝、氧化铁溶解生成氯化铝、氯化铁溶液,过滤得到沉淀C为二氧化硅,滤液为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偏铝酸钠溶液,过滤得到沉淀D为Fe(OH)3,滤液为NaAlO2,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过滤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
【详解】
(1)步骤①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沉淀C为不溶于盐酸的二氧化硅;氧化铝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滤液A中为氯化铝、氯化铁、盐酸,滤液A中加入过量NaOH,氯化铝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氯化钠,氯化铁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盐酸与碱反应生成氯化钠,则滤液B中有NaAlO2、NaCl、NaOH;
(3)步骤③为二氧化碳和偏铝酸钠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HCO3-
+Al(OH)3↓。
8.已知:Pb 的化合价只有+2、+4,且+4价的Pb 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氧化浓HCl 生成Cl 2;PbO 2不稳定,随温度升高按下列顺序逐步分解:PbO 2→Pb 2O 3→Pb 3O 4→PbO 。
现将a mol PbO 2加热分解,收集产生的O 2;加热反应后所得固体中,Pb 2+占Pb 元素的物
质的量分数为x ;向加热后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收集产生的Cl 2。
两步反应中收集的O 2和Cl 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 。
(1)若Fe 3O 4可表示为FeO·
Fe 2O 3,则Pb 3O 4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Pb 2O 3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y 与a 、x 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PbO·
PbO 2 Pb 2O 3+6HCl=2 Pb Cl 2+Cl 2+3H 2O y=a (1-2x )
【解析】
【详解】
(1)Pb 在化合物里显+2价或+4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写出Pb 的两种氧化物形式为:PbO 和PbO 2,那么Pb 2O 3的氧化物的表示形式可以写成PbO•PbO 2; (2)Pb 2O 3中Pb 的化合价只有+2、+4,再根据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求得Pb 的总化合价为+3价,即可确定Pb 2O 3中有一个+4价、有一个+2价,且+4价的Pb 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 2,本身被还原成+2价Pb ,生成PbCl 2,根据元素守恒得反应物与生成物:Pb 2O 3+HCl (浓)=PbCl 2+Cl 2↑+H 2O ,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Pb 2O 3中一个+4价的Pb 降低到+2价,降低2价;HCl (浓)中-1价的Cl 上升到0价生成Cl 2,上升1价*2,所以Pb 2O 3和Cl 2前面的计量数都为1,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其它物质前计量数,得各物质前计量数为1、6、2、1、3,故方程式为Pb 2O 3+6HCl (浓)=2PbCl 2+Cl 2↑+3H 2O ; (3)根据题意:a molPbO 2分解所得混合物中n (Pb 2+)=axmol 、n (Pb 4+)=(a-ax )mol.在反应过程中a molPbO 2中+4价的Pb 具有强氧化性作氧化剂,+4价的Pb 最终全部降低为+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先加热分解生成O 2,得n (O 2)═2ax/4="ax/2" mol ;后再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生成Cl 2,得n (Cl 2)═(a-ax )mol*2/2=(a-ax )mol ,则 y ═n (O 2)+n (Cl 2)═ax 2 mol+(a-ax )mol= a (1-2
x )mol 。
9.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相应问题。
(一)为证明Na 2SiO 3具有防火性能,同时做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①:取一小木条,放入蒸馏水中,使之充分吸湿、浸透,取出稍沥干(不再滴液)后,放置在酒精灯外焰处。
实验②:另取一个相同的小木条,放入Na 2SiO 3饱和溶液中,之后重复实验①的操作。
(1)设计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性质实验中反应原理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请用化学方程式各举一例,说明下列物质所具有的性质。
(2)SO 2具有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2具有酸性氧化物共同的性质_______________。
(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实验②作对照,证明起防火作用的是Na2SiO3而不是水 2SO2+O22SO3
SO2+2NaOH = Na2SO3 + H2O 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1)实验①与实验②比较,实验②在蒸馏水的基础上增加了可溶于水的硅酸钠,从而探究防火的原因,则设计实验①的目的是与实验②作对照,证明起防火作用的是Na2SiO3而不是水;
(二)(2)SO2与强氧化剂作用,能体现其具有还原性,如:2SO2+O22SO3;
(3)SO2能与碱溶液作用生成盐和水,说明其是酸性氧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 = Na2SO3 + H2O;
(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活泼性较弱的金属,如Cu,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
10.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
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若A是当前最常用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材料。
(2)C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D为硅酸。
则: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2)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反应①、⑤均用盐酸,D物质是红褐色。
则: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B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现象是,沉淀颜色发生变化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铜质),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D物质是常见的两性氢氧化物,反应②③⑤均要用强碱溶液,反应④是通入过量的CO2。
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为。
【答案】(1)Si+2NaOH+ H2O===Na2SiO3+2H2↑;SiO2+2OH-===SiO32-+H2O;
(2)2FeCl2+ Cl2===2FeCl3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Cu+2Fe3+==2Fe2++ Cu2+
(3)2Al+2OH-+2H2O=2AlO2-+3H2↑;AlO2-+CO2+2H2O===Al(OH)3↓+ HCO3-
【解析】
试题分析:(1)若A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材料,则为硅,C的水溶液为水玻璃,则为硅酸
钠,D为硅酸,所以B为二氧化硅。
反应②为硅盒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方程式为 Si+2NaOH+ H2O===Na2SiO3+2H2↑;反应③为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2)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为铁,①是用盐酸,则B为氯化亚铁,D为红褐色,则为氢氧化铁,则C为氯化铁。
反应③为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方程式为:2FeCl2+ Cl2===2FeCl3;氢氧化亚铁中加入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现象为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反应的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盒氯化铜,离子方程式为:
Cu+2Fe3+==2Fe2++ Cu2+。
(3)若D为常见的两性氢氧化物,则为氢氧化铝,反应②③⑤都是强碱容易,则A为铝,B、铝离子的容易,C为偏铝酸钠,反应②为铝盒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2-+3H2↑。
反应④为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 HCO3-。
考点:无机推断。